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

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验岩心制备;S2、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仪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多块岩心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获取每块岩心的核磁T2分布及岩石粒度分布曲线;S3、利用孔隙度分析仪测量多块岩心的孔隙度参数;S4、通过核磁共振测井装置采集和记录地层核磁T2分布数据及地层孔隙度参数,记录步长为1点/0.1m;S5、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S6、求取地层的粒度分布曲线;S7、输出计算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测井资料计算岩石粒度分布曲线的问题,成本低,较常规技术手段确定粒度分布更准确、适用范围更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07

    授权

    授权

  • 2020-03-2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1N24/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081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8-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4/08 申请日:2017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储层岩石物理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层岩石物理研究中,传统的粒度分布曲线获取方法是岩心试验分析及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建模计算。

岩心粒度试验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测量法、筛析法及激光粒度分析仪法,井下钻井取心不连续且取心成本昂贵,这些粒度分析都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的,时效性差。

国内现有的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粒度参数计算主要以自然伽玛、冲洗带电阻率等测井曲线与粒度参数建模,但上述方法获取的粒度参数较少,不能真实反映地层垂向组合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为储层岩石物理分析提供连续的井下岩石粒度分布曲线,提高地质评价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验岩心制备:选取不同孔隙度、渗透率的多块岩心样品,对岩心进行洗油、烘干预处理;

S2、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仪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多块岩心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获取每块岩心的核磁T2分布及岩石粒度分布曲线;

S3、利用孔隙度分析仪测量多块岩心的孔隙度参数;

S4、通过核磁共振测井装置采集和记录地层核磁T2分布数据及地层孔隙度参数,记录步长为1点/0.1m;

S5、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根据不同类型地层分类选取,范围为0.0003~0.0006;

S6、根据公式求取地层的粒度分布曲线rgrain,核磁测井T2分布反演岩石粒度分布曲线公式:

式中:T2为核磁测井横向弛豫时间谱分布,用ms表示;

C为转换系数,无量纲;

rgrain为岩石粒度,用um表示;

Φ为地层孔隙度,用小数表示;

S7、输出计算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5所述的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根据不同类型地层分类进行选取,其确定方法,包括:

对于多块岩心,获取核磁共振T2分布和岩石粒度分布曲线数据;确定转换系数C值取值区间;按照指定步长改变C值,得到伪粒度分布曲线;计算核磁模拟伪粒度分布曲线与实验粒度分布之间的误差,若误差小于给定的截止值0.0001,则输出C值,否则修改C值继续计算,直到计算误差小于截止值0.0001;获得每块岩心的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解决了测井资料计算岩石粒度分布曲线的问题,成本低,较常规技术手段确定粒度分布更准确、适用范围更广。本发明在南海西部海域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计算岩石粒度分布曲线30余井次,与岩心分析粒度结果相比较误差一般不超过10%,能较好满足地质研究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工作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际工作流程详图;

图3为发明应用成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验岩心制备:选取不同孔隙度、渗透率的多块岩心样品,对岩心进行洗油、烘干预处理;

S2、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仪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多块岩心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获取每块岩心的核磁T2分布及岩石粒度分布曲线;

S3、利用孔隙度分析仪测量多块岩心的孔隙度参数;

S4、通过核磁共振测井装置采集和记录地层核磁T2分布数据及地层孔隙度参数,记录步长为1点/0.1m;

S5、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根据不同类型地层分类选取,范围为0.0003~0.0006;

S6、根据公式求取地层的粒度分布曲线rgrain,核磁测井T2分布反演岩石粒度分布曲线公式:

式中:T2为核磁测井横向弛豫时间谱分布,用ms表示;

C为转换系数,无量纲;

rgrain为岩石粒度,用um表示;

Φ为地层孔隙度,用小数表示;

S7、输出计算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核磁测井T2分布确定井下岩石粒度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的选取区域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根据不同类型地层分类进行选取,其确定方法,包括:

对于多块岩心,获取核磁共振T2分布和岩石粒度分布曲线数据;确定转换系数C值取值区间;按照指定步长改变C值,得到伪粒度分布曲线;计算核磁模拟伪粒度分布曲线与实验粒度分布之间的误差,若误差小于给定的截止值0.0001,则输出C值,否则修改C值继续计算,直到计算误差小于截止值0.0001;获得每块岩心的T2分布转粒度分布曲线的转换系数C值。

渗透率Perm<1mD,C=0.00025;1mD≤Perm≤30mD,C=0.0004;Perm>30mD,C=0.000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