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

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端中部连接有隔离带,壳体内部由隔离带分为幼鱼躲避区和亲鱼休憩区,幼鱼躲避区下端连接有迷宫体,幼鱼躲避区悬浮有躲避球,壳体内壁下端连接有横向隔离板,横向隔离板中部设有出水口。上述孵育装置不仅环境模拟度高,幼鱼不易迷失,可供亲鱼和幼鱼的健康生长生活,还可有效增加幼鱼的活动以及躲避空间,减少亲鱼残食幼鱼和幼鱼之间相互争斗残食的情况,显著的提高幼鱼的成活率,提高养殖经济价值。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07

    授权

    授权

  • 2018-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17 申请日:2017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3-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

背景技术

慈鲷鱼,隶属丽鱼科。体型短小的(一般不超过10cm)被称为短鲷。由于一些品种的亲鱼对小鱼保护得无微不至,甚至有把鱼卵含在口中孵化,因此又称为口孵鱼科。慈鲷鱼大部分性格暴躁,喜欢打斗,多数品种有领地概念,不轻易让它鱼侵犯,排他性强。但对自己的后代却倍加呵护,极其慈爱,因此称为慈鲷鱼。

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是一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观赏鱼,其色彩艳丽,品种多样,但是目前国内人工孵化多采用扣卵人工孵化的方法,子代的品种特征及其口孵本能逐代退化。发明人由实验得出,由亲鱼自然口孵至成熟的幼鱼其口孵本能及品种特征得以较好保持,而目前国内外对于自然口孵状态下的隔离孵育装置尚无较好的产品,故发明人设计了本孵育装置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幼鱼不被亲鱼误食,能够有效减少幼鱼间争斗残食,环境模拟度高,且幼鱼在躲避时不会迷路的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端中部连接有隔离带,壳体内部由隔离带分为幼鱼躲避区和亲鱼休憩区,幼鱼躲避区下端连接有迷宫体,幼鱼躲避区悬浮有躲避球,壳体内壁下端连接有横向隔离板,横向隔离板中部设有出水口。壳体由不透明亚克力隔板制作,其制作成本低,强度高,且可减少外界环境对孵育的影响;隔离带为仿生水草或种植水草,隔离带起到隔离作用,使得亲鱼减少视觉上的空间范围,从而降低具有较强领域占有欲的亲鱼对邻域的占有,且使用仿生水草或种植水草,且环境模拟度高,不会对亲鱼和幼鱼的生活带去压力;迷宫体设置符合岩栖类慈鲷幼鱼遇险时迅速躲避暗出及狭窄处的生态习性,便于幼鱼躲避亲鱼捕食及其他幼鱼的攻击,可有效提高幼鱼成活率,且迷宫体中迷宫路径设计合理,幼鱼能够自选进出,不会迷路;躲避球增加了孵育装置内垂直空间上的生态环境的丰富度,能够为幼鱼提供更多的游玩空间,减少幼鱼之间的争斗残食,提高幼鱼成活率;出水口使得孵育装置内部水体能够循环,有利于排出污水,保持水质,促进幼鱼生长。上述孵育装置不仅环境模拟度高,幼鱼不易迷失,可供亲鱼和幼鱼的健康生长生活,还可有效增加幼鱼的活动以及躲避空间,减少亲鱼残食幼鱼和幼鱼之间相互争斗残食的情况,显著的提高幼鱼的成活率,提高养殖经济价值。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横向隔离板下端一侧设有水泵,横向隔离板下端另一侧设有气泵,水泵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横向隔离板上的进水口,气泵通过进气管连接至横向隔离板上的进气口。水泵能够向孵育装置内通入水体,可与出水口形成水体循环,以保持孵育装置内的水体质量,提高慈鲷生活环境;气泵向孵育装置内通入气体,以保持水体内具有较佳的氧含量,保证慈鲷的正常生活。

作为优选,迷宫体由上至下分为简易迷宫区、中等迷宫区和难迷宫区三层,每层迷宫区的分割处均连接有迷宫隔板,迷宫隔板内嵌安装有永磁体。简易迷宫区设有简易的迷宫路径,中等迷宫区设有中等难度的迷宫路径,难迷宫区设有难度较大的迷宫路径。迷宫体内设有不同难度的迷宫路径,可使幼鱼具有不同的游乐场所和躲避场所,迷宫体最下层为难度较大的迷宫区,使得迷宫体更加贴合幼鱼遇险时迅速躲避暗出及狭窄处的生态习性,有利于幼鱼躲避;迷宫隔板内嵌安装有永磁铁,故每个迷宫区能够独立拆卸,依靠环状永磁铁进行连接,使得迷宫体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层数的拼接,提高了迷宫体的使用灵活性以及利用率,且便于迷宫的拆除和改建,可有效提高幼鱼成活率。

作为优选,简易迷宫区、中等迷宫区和难迷宫区中均设有以Y字形基本单位为基础的迷宫,Y字形基本单位的趋向迷宫出口的岔路端连接有具有诱食性的缓释胶囊。以Y字形基本单位为基础的迷宫贴合幼鱼的游动习性,且设有的缓释胶囊具有轻微的诱食性,设置于趋向迷宫出口的岔路端能够诱导幼鱼在迷宫中游向正确的出口,可有效避免幼鱼在迷宫的迷路,避免幼鱼迷失在迷宫中而死亡,Y字形基本单位使得迷宫既能满足幼鱼游玩和躲避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幼鱼迷路,可显著提高幼鱼成活率。

作为优选,出水口下端通过阀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口上端连接有网栅,网栅上端连接有草坪,草坪由上至下分为上层草坪、中层草坪和底层草坪,底层草坪与网栅连接。出水口能够排出孵育装置中的污水,使水体具有优良水质;网栅能够阻挡幼鱼或亲鱼进入出水口;网栅上端连接的草坪不仅增加了孵育装置中水平方向上的环境丰富度,可增加幼鱼游玩场所,避免幼鱼争斗残食,还可有效防止幼鱼或亲鱼因出水口的水吸力而堵塞于网栅口,减少幼鱼或亲鱼因换水而死亡的情况,也提高了排水流畅性。

作为优选,上层草坪的针距为5/32~3/16,中层草坪的针距为1/4~3/8,底层草坪的针距为5/8~3/4。底层草坪针距最小,密度最大,其对幼鱼和亲鱼的保护作用最佳,中层草坪充当过度区域,上层草坪的针距最小,可供幼鱼游玩,且底层草坪和中层草坪将出水口的水吸力逐渐削减,使得出水口排水时,幼鱼在上层草坪中不仅能够自由游玩,还可体验到水体流动的感觉,极大的提高了孵育装置的环境模拟度,对幼鱼的生长具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且草坪可选用人造草坪或人工种植的水中草坪,可根据孵育情况进行调整,提高装置灵活度。

作为优选,躲避球内设有迷宫路径,躲避球外层为胀缩材料,躲避球内层为金属材料,胀缩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厚度比为3.6~4.5:1。处于悬浮状态的躲避球能够有效增加孵育装置垂直方向的环境丰富度,且处于不固定状态的躲避球更加满足幼鱼即时性的躲避,可有效避免幼鱼被亲鱼残食;胀缩材料在水体中能够根据水温变化出现热胀冷缩的转变,从而改变躲避球整体浮力,使得处于悬浮状态的躲避球能够在水温上升时膨胀,从而上浮至水体表面,也能够在水温下降时收缩,从而下沉至水体底部,上述设计使得躲避球能够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且使得孵育装置内具有环境的变动,提高孵育装置与自然环境的相似度,提高躲避球对幼鱼的保护作用,还可使孵育人员能够根据躲避球的沉浮状态初步判断水温变化,便于孵育条件的管理,有效提高孵育条件控制的及时性。

作为优选,迷宫体底部设有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部设有环带凹槽,固定凹槽配合连接有固定凸块,固定凸块外壁上连接有环带,环带与环带凹槽配合连接,固定凸块固接于迷宫体底部的横向隔离板上。迷宫体与孵育装置内采用配合连接,使得迷宫体能够随时拆卸,不仅可便于迷宫体的维修和更换,还可待幼鱼成长至商品等级时,便于拆卸迷宫体,从而捕出销售商品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上述孵育装置不仅环境模拟度高,可减少亲鱼残食幼鱼和幼鱼之间相互争斗残食的情况,显著的提高幼鱼的成活率,提高养殖经济价值;2)Y字形基本单位使得迷宫既能满足幼鱼游玩和躲避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幼鱼迷路,可显著提高幼鱼成活率;3)草坪可有效防止幼鱼或亲鱼因出水口的水吸力而堵塞于网栅口,减少幼鱼或亲鱼因换水而死亡的情况,也提高了排水流畅性;4)躲避球对幼鱼的保护作用,还可使孵育人员能够根据躲避球的沉浮状态初步判断水温变化,便于孵育条件的管理;5)迷宫体能够随时拆卸,不仅可便于迷宫体的维修和更换,还可待幼鱼成长至商品等级时,便于拆卸迷宫体,从而捕出销售商品鱼。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孵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迷宫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迷宫隔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Y字形基本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躲避球内部迷宫路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躲避球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草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难迷宫区内部的迷宫路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等迷宫区内部的迷宫路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简易迷宫区内部的迷宫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幼鱼躲避区;3亲鱼休憩区;4隔离带;5躲避球;5a迷宫路径;5b胀缩材料;5c金属材料;6迷宫体;6a简易迷宫区;6b中等迷宫区;6c难迷宫区; 6d迷宫隔板;6e永磁体;7水泵;8进水管;9阀门;10进气管;11气泵;12草坪;12a上层草坪;12b中层草坪;12c底层草坪;13出水口;14Y字形基本单位;15缓释胶囊;16固定凸块;17环带;18固定凹槽;19环带凹槽;a迷宫深处;b迷宫出口;c迷宫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端中部连接有隔离带4,壳体1内部由隔离带4分为幼鱼躲避区2和亲鱼休憩区3,幼鱼躲避区2下端连接有迷宫体6,幼鱼躲避区2悬浮有躲避球5,壳体1内壁下端连接有横向隔离板,横向隔离板中部设有出水口13。横向隔离板下端一侧设有水泵7,横向隔离板下端另一侧设有气泵11,水泵7通过进水管8连接至横向隔离板上的进水口,气泵11通过进气管10连接至横向隔离板上的进气口。迷宫体6由上至下分为简易迷宫区6a、中等迷宫区6b和难迷宫区6c三层,每层迷宫区的分割处均连接有迷宫隔板6d,迷宫隔板6d内嵌安装有永磁体6e。简易迷宫区6a、中等迷宫区6b和难迷宫区6c中均设有以Y字形基本单位14为基础的迷宫, Y字形基本单位14的趋向迷宫出口b的岔路端连接有具有诱食性的缓释胶囊15,简易迷宫区6a内部的迷宫路径如图12所示,中等迷宫区6b内部的迷宫路径如图11所示,难迷宫区6c内部的迷宫路径如图10所示。出水口13下端通过阀门9连接有出水管,出水口13上端连接有网栅,网栅上端连接有草坪12,草坪12由上至下分为上层草坪12a、中层草坪12b和底层草坪12c,底层草坪12c与网栅连接。上层草坪12a的针距为5/32,中层草坪12b的针距为3/8,底层草坪12c的针距为3/4。躲避球5内设有迷宫路径5a,迷宫路径5a如图7所示,躲避球5外层为胀缩材料5b,躲避球5内层为金属材料5c,胀缩材料5b与金属材料5c的厚度比为4:1。迷宫体6底部设有固定凹槽18,固定凹槽18内部设有环带凹槽19,固定凹槽 18配合连接有固定凸块16,固定凸块16外壁上连接有环带17,环带17与环带凹槽19配合连接,固定凸块16固接于迷宫体6底部的横向隔离板上。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2:

如图1~9所示,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端中部连接有隔离带4,壳体1内部由隔离带4分为幼鱼躲避区2和亲鱼休憩区3,幼鱼躲避区2下端连接有迷宫体6,幼鱼躲避区2悬浮有躲避球5,壳体1内壁下端连接有横向隔离板,横向隔离板中部设有出水口13。壳体1由不透明亚克力隔板制作,其制作成本低,强度高,且可减少外界环境对孵育的影响;隔离带4为仿生水草或种植水草,隔离带4起到隔离作用,使得亲鱼减少视觉上的空间范围,从而降低具有较强领域占有欲的亲鱼对邻域的占有,且使用仿生水草或种植水草,且环境模拟度高,不会对亲鱼和幼鱼的生活带去压力;迷宫体6设置符合岩栖类慈鲷幼鱼遇险时迅速躲避暗出及狭窄处的生态习性,便于幼鱼躲避亲鱼捕食及其他幼鱼的攻击,可有效提高幼鱼成活率,且迷宫体6中迷宫路径设计合理,幼鱼能够自选进出,不会迷路;躲避球5增加了孵育装置内垂直空间上的生态环境的丰富度,能够为幼鱼提供更多的游玩空间,减少幼鱼之间的争斗残食,提高幼鱼成活率;出水口13使得孵育装置内部水体能够循环,有利于排出污水,保持水质,促进幼鱼生长。上述孵育装置不仅环境模拟度高,幼鱼不易迷失,可供亲鱼和幼鱼的健康生长生活,还可有效增加幼鱼的活动以及躲避空间,减少亲鱼残食幼鱼和幼鱼之间相互争斗残食的情况,显著的提高幼鱼的成活率,提高养殖经济价值。

横向隔离板下端一侧设有水泵7,横向隔离板下端另一侧设有气泵11,水泵7通过进水管8连接至横向隔离板上的进水口,气泵11通过进气管10连接至横向隔离板上的进气口。水泵7能够向孵育装置内通入水体,可与出水口13形成水体循环,以保持孵育装置内的水体质量,提高慈鲷生活环境;气泵11向孵育装置内通入气体,以保持水体内具有较佳的氧含量,保证慈鲷的正常生活。

迷宫体6由上至下分为简易迷宫区6a、中等迷宫区6b和难迷宫区6c三层,每层迷宫区的分割处均连接有迷宫隔板6d,迷宫隔板6d内嵌安装有永磁体6e。简易迷宫区6a设有简易的迷宫路径,中等迷宫区6b设有中等难度的迷宫路径,难迷宫区6c设有难度较大的迷宫路径。迷宫体6内设有不同难度的迷宫路径,可使幼鱼具有不同的游乐场所和躲避场所,迷宫体6最下层为难度较大的迷宫区,使得迷宫体6更加贴合幼鱼遇险时迅速躲避暗出及狭窄处的生态习性,有利于幼鱼躲避;迷宫隔板6d内嵌安装有永磁铁6e,故每个迷宫区能够独立拆卸,依靠环状永磁铁6e进行连接,使得迷宫体6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层数的拼接,提高了迷宫体6的使用灵活性以及利用率,且便于迷宫的拆除和改建,可有效提高幼鱼成活率。

简易迷宫区6a、中等迷宫区6b和难迷宫区6c中均设有以Y字形基本单位14为基础的迷宫,如图6所示,Y字形基本单位14设有迷宫入口c,分岔口设有迷宫深处a方向和迷宫出口b方向,Y字形基本单位14的趋向迷宫出口b方向的岔路端连接有具有诱食性的缓释胶囊15。以Y字形基本单位14为基础的迷宫贴合幼鱼的游动习性,且设有的缓释胶囊15具有轻微的诱食性,设置于趋向迷宫出口b的岔路端能够诱导幼鱼在迷宫中游向正确的出口,可有效避免幼鱼在迷宫的迷路,避免幼鱼迷失在迷宫中而死亡,Y字形基本单位14使得迷宫既能满足幼鱼游玩和躲避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幼鱼迷路,可显著提高幼鱼成活率。

上述Y字形基本单位14中的缓释胶囊15的制备方法为:将分散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67-75℃得分散相;将水产诱食剂溶解在分散相中;将聚苯乙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有机相,其中聚苯乙烯和水产诱食剂的重量比为1.7-3.2:1;然后将有机相滴加到分散相中,形成O/W分散体系,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即得以水产诱食剂为芯材、聚苯乙烯为壁材的缓释胶囊15,上述水产诱食剂为市场上常规购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4-已二烯酸和丙酰丙酮酸乙酯的混合物,其依次重量比为1:0.02~0.03:0.015~0.022,该分散剂的分散效果远好于单一聚乙二醇的分散效果,加入的2,4-已二烯酸和丙酰丙酮酸乙酯与聚乙二醇能够产生协同作用,能增加分散相体系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保证胶囊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降低了胶囊颗粒发生聚集的倾向,提高了胶囊乳液的存放时间,使得缓释胶囊15具有优异的缓释性,且对幼鱼和亲鱼以及水体均无毒无害,缓释功效长,能够长久的对幼鱼进行诱导,有效避免幼鱼在迷宫中迷路,提高幼鱼躲避成功率,提高幼鱼成活率,提高孵育装置的经济效益。

出水口13下端通过阀门9连接有出水管,出水口13上端连接有网栅,网栅上端连接有草坪12,草坪12由上至下分为上层草坪12a、中层草坪12b和底层草坪12c,底层草坪12c与网栅连接。出水口13能够排出孵育装置中的污水,使水体具有优良水质;网栅能够阻挡幼鱼或亲鱼进入出水口;网栅上端连接的草坪12不仅增加了孵育装置中水平方向上的环境丰富度,可增加幼鱼游玩场所,避免幼鱼争斗残食,还可有效防止幼鱼或亲鱼因出水口13的水吸力而堵塞于网栅口,减少幼鱼或亲鱼因换水而死亡的情况,也提高了排水流畅性。

上层草坪12a的针距为3/16,中层草坪12b的针距为1/4,底层草坪12c的针距为3/4。底层草坪12c针距最小,密度最大,其对幼鱼和亲鱼的保护作用最佳,中层草坪12b充当过度区域,上层草坪12a的针距最小,可供幼鱼游玩,且底层草坪12c和中层草坪12b将出水口13的水吸力逐渐削减,使得出水口13排水时,幼鱼在上层草坪12a中不仅能够自由游玩,还可体验到水体流动的感觉,极大的提高了孵育装置的环境模拟度,对幼鱼的生长具有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且草坪12可选用人造草坪或人工种植的水中草坪,可根据孵育情况进行调整,提高装置灵活度。

躲避球5内设有迷宫路径5a,躲避球5外层为胀缩材料5b,躲避球5内层为金属材料5c,胀缩材料5b与金属材料5c的厚度比为3.8:1。处于悬浮状态的躲避球5能够有效增加孵育装置垂直方向的环境丰富度,且处于不固定状态的躲避球5更加满足幼鱼即时性的躲避,可有效避免幼鱼被亲鱼残食;胀缩材料5b在水体中能够根据水温变化出现热胀冷缩的转变,从而改变躲避球5整体浮力,使得处于悬浮状态的躲避球5能够在水温上升时膨胀,从而上浮至水体表面,也能够在水温下降时收缩,从而下沉至水体底部,上述设计使得躲避球5能够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且使得孵育装置内具有环境的变动,提高孵育装置与自然环境的相似度,提高躲避球5对幼鱼的保护作用,还可使孵育人员能够根据躲避球5的沉浮状态初步判断水温变化,便于孵育条件的管理,有效提高孵育条件控制的及时性。

迷宫体6底部设有固定凹槽18,固定凹槽18内部设有环带凹槽19,固定凹槽18配合连接有固定凸块16,固定凸块16外壁上连接有环带17,环带17与环带凹槽19配合连接,固定凸块16固接于迷宫体6底部的横向隔离板上。迷宫体6与孵育装置内采用配合连接,使得迷宫体6能够随时拆卸,不仅可便于迷宫体6的维修和更换,还可待幼鱼成长至商品等级时,便于拆卸迷宫体6,从而捕出销售商品鱼。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3:

如图1~9所示,一种减少马拉维湖岩栖类慈鲷幼鱼残食的孵育装置,在使用时,将迷宫体6 安装在横向隔离板上,关闭阀门9,通过水泵7向孵育装置内注入适量水,将慈鲷亲鱼放入孵育装置内,待亲鱼口孵出幼鱼后,向水体中放入躲避球5,养殖期间,通过气泵11调整养殖水体内氧气含量,通过水泵7和阀门9更换水体,以保持水体具有较好的水质,通过躲避球5初步观察水温,以提高水温调节及时性。迷宫体6和躲避球5可用于幼鱼躲避亲鱼的误食,也避免幼鱼之间争斗残食,可有效提高幼鱼的成活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2所述的孵育装置与现有孵育装置进行试验,设定实施例2所述的孵育装置为试验组,现有孵育装置为对照组。现有孵育装置采用恒温孵育箱,购买于北京福意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试验中控制水体、水温以及水体含氧量相同,且孵育装置以及孵育箱均采用1m×1m×1m的规格,选取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近的慈鲷,投放亲鱼4条,幼鱼25条进行试验,控制试验周期为4个月,同时进行10组试验,记录每组幼鱼成活率于下表。

由上表数据可得出,本发明的孵育装置所孵育的幼鱼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活率,故本发明的孵育装置能够有效减少亲鱼误食以及幼鱼之间的争斗残食,有效提高幼鱼养殖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益。

本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