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

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包括主板、连接柱、滑槽和连接轴,所述主板的左下部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右下部通过固定轴与第一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主板的上部安装有护栏,且护栏的右部内侧设置有挂环,所述连接柱位于主板的右侧上表面,且连接柱贯穿于固定板的内部,所述滑槽位于主板的右部,且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连接轴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交叉处。该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固定板的使用,使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将固定板放置到展开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部,增加了该装置能够使用的面积,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7154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亚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810491148.8

  • 发明设计人 刘忠;张长明;陈好;

    申请日2018-05-21

  • 分类号B66F1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1221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三河工业聚集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55: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5-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6F11/04 专利号:ZL2018104911488 申请日:20180521 授权公告日:201911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11-12

    授权

    授权

  • 2018-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F11/04 申请日:2018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登高作业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

背景技术

登高作业车是指运送工作人员和使用器材到现场并进行空中作业的专用车辆,大量应用于消防、建筑行业,并且在登高作业车工作过程中,登高平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装置,从而使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得到了发展。

在现有的登高平台中,内部表面的面积往往较小,当需要运送一些物品时,经常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操作人员不方便进行工作,导致实用性较差,并且在与云梯进行连接时,往往与云梯呈垂直放置,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有的登高平台中,内部表面的面积往往较小,当需要运送一些物品时,经常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操作人员不方便进行工作,导致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包括主板、连接柱、滑槽和连接轴,所述主板的左下部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右下部通过固定轴与第一支撑杆相互连接,并且第一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主板的上部安装有护栏,且护栏的右部内侧设置有挂环,所述连接柱位于主板的右侧上表面,且连接柱贯穿于固定板的内部,并且固定板的左侧上部安装有卡柱,所述滑槽位于主板的右部,且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并且第一转轴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轴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交叉处,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外端安装有第二转轴,并且第二转轴的右侧设置有外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竖杆、凸块和凹槽,且竖杆的两侧均安装有凸块,并且竖杆的左侧中部预留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二支撑杆贯穿于第一支撑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挂环设置有两个,且2个挂环的间距等于卡柱的长度,并且卡柱和主板构成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柱与主板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板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80°。

优选的,所述外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且外板的滑动范围最大值为固定板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

1.支撑柱、固定轴、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使用,使该装置能够通过支撑柱与外界的云梯进行连接,从而保证该装置在升降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并且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长度,并且通过固定轴与主板相互连接,使该装置能够更加牢固,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2.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固定板的使用,使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将固定板放置到展开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部,并且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固定,增加了该装置能够使用的面积,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板;2、支撑柱;201、竖杆;202、凸块;203、凹槽;3、固定轴;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护栏;7、挂环;8、连接柱;9、固定板;10、卡柱;11、滑槽;12、第一转轴;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5、连接轴;16、第二转轴;17、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包括主板1、支撑柱2、固定轴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护栏6、挂环7、连接柱8、固定板9、卡柱10、滑槽11、第一转轴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连接轴15、第二转轴16和外板17,主板1的左下部安装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右下部通过固定轴3与第一支撑杆4相互连接,并且第一支撑杆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杆5,支撑柱2包括竖杆201、凸块202和凹槽203,且竖杆201的两侧均安装有凸块202,并且竖杆201的左侧中部预留有凹槽203,使装置能够通过支撑柱2与外界的云梯相互连接固定,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二支撑杆5贯穿于第一支撑杆4的内部,使该装置能够通过旋转第一支撑杆4,从而调节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的长度,主板1的上部安装有护栏6,且护栏6的右部内侧设置有挂环7,挂环7设置有两个,且2个挂环7的间距等于卡柱10的长度,并且卡柱10和主板1构成拆卸结构,使该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将卡柱10放置到挂环7的内部,从而对内部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连接柱8位于主板1的右侧上表面,且连接柱8贯穿于固定板9的内部,并且固定板9的左侧上部安装有卡柱10,固定板9通过连接柱8与主板1构成旋转结构,且固定板9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80°,使该装置能够通过旋转固定板9,从而增加该装置所使用的面积,滑槽11位于主板1的右部,且滑槽1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轴12,并且第一转轴1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连接轴15位于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的交叉处,且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的外端安装有第二转轴16,并且第二转轴16的右侧设置有外板17,外板17通过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构成滑动结构,且外板17的滑动范围最大值为固定板9的长度,使该装置能够通过固定板9对外板17进行固定,避免外板17发生滑动的情况。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能够稳固升降的登高作业车登高平台时,首先确定该装置是否完好,之后便可正常使用,先将该装置通过支撑柱2与外界的云梯进行固定,之后对第二支撑杆5进行旋转,从而调节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的长度,使该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5对主板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再向外侧拉动外板17,使外板17向右侧滑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分别进行旋转,并且能够使下侧的第一转轴12在滑槽11的内部向上滑动,当第一转轴12滑动到最上部时,外板17便不能再向外侧滑动,之后向上取出卡柱10,并且通过连接柱8对固定板9进行旋转,使固定板9能够放置到外板17的内壁,并且避免外板17向内侧滑动,从而对外板17起到固定的作用,之后再将卡柱10放置到挂环7的内部,从而对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之后将需要运送的物品放置到旋转之后固定板9的上部,人站在主板1的内部,通过外界的云梯,将该装置运送到需要的位置便可进行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