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车辆用前照灯

车辆用前照灯

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的变化的精细度的车辆用前照灯。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第一光源(41);第二光源(42);第一反射器(50),其将从第一光源(41)出射的光反射;配光图案形成部(70),其具有由能够独立地切换倾倒状态的多个反射元件(74)的反射面(74r)构成的反射控制面(71S),并且利用反射控制面(71S)反射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并出射具有与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的光(L2B);以及投影透镜(80),其供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L1A)以及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光(L2B)透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2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申请/专利号CN202010652860.9

  • 发明设计人 本多贵彦;

    申请日2020-07-08

  • 分类号F21S41/141(20180101);F21S41/30(20180101);F21S41/50(20180101);F21S41/25(20180101);B60Q1/04(20060101);F21S45/47(20180101);F21V29/89(20150101);F21Y115/10(20160101);F21W107/10(20180101);

  • 代理机构11464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9: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前照灯。

背景技术

作为以汽车用前照灯为代表的车辆用前照灯,已知能够使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的一部分变化的车辆用前照灯。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种车辆用前照灯。

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反射镜和投影透镜。反射镜反射从第一光源出射的光,第二光源由在左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发光元件构成。在该车辆用前照灯中,由反射镜反射的光以及从第二光源出射的光透射投影透镜,利用透射该投影透镜后的这些光形成远光的配光图案。而且,该车辆用前照灯通过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点亮和熄灭,能够使远光的配光图案变化为该远光的配光图案的一部分缺失的配光图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0467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前照灯中,如上所述,通过对第二光源的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点亮和熄灭进行控制而使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变化,因此能够变化的配光图案依赖于发光元件的大小。一般来说,存在难以使发光元件小型化的倾向。因此,这样的车辆用前照灯存在难以使配光图案精细地变化的倾向,例如有时驾驶员会对配光图案的变化产生不协调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的变化的精细度的车辆用前照灯。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一反射器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光反射;配光图案形成部,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具有由能够独立地切换倾倒状态的多个反射元件的反射面构成的反射控制面,并且利用所述反射控制面反射从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光并出射具有与所述多个反射元件的倾倒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的光;以及投影透镜,所述投影透镜供被所述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以及从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出射的光透射。

在该车辆用前照灯中,被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以及从配光图案形成部出射的光经由投影透镜出射。因此,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利用这些光形成特定的配光图案。另外,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通过控制多个反射元件的倾倒状态从而变更从配光图案形成部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因此,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变更利用出射的光形成的特定的配光图案。此处,一般而言,容易使反射光的反射元件比出射光的发光元件小。因此,与配光图案形成部通过控制多个发光元件的各自的点亮与熄灭从而使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变化的情况相比,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提升从车辆用前照灯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的变化的精细度。

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也可以还具备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二反射器使从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光反射并向所述反射控制面会聚。

通过设置成这种结构,与车辆用前照灯不具备第二反射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从第二光源出射并照射反射控制面的光量,能够提高能效。

在车辆用前照灯具备第二反射器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反射器以从上方侧覆盖所述第一光源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第二反射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反射器靠下方的位置,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二光源靠上方且比所述第一反射器靠下方的位置。

在车辆用前照灯具备第二反射器的情况下,上述车辆用前照灯也可以还具备安装所述第二光源的基板,所述第一反射器的反射面位于比包含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光源侧的面在内的基准面靠所述第二光源侧的相反侧的位置。

一般而言,从安装于基板的光源出射的光主要传播到比包含基板的光源侧的面在内的基准面靠光源侧的区域。因此,在该车辆用前照灯中,从第二光源出射的光向比包含安装该第二光源的基板的第二光源侧的面在内的面靠第二光源侧的区域传播。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反射器的反射面位于比该基准面靠与第二光源侧相反的一侧。因此,与第一反射器的反射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基准面靠第二光源侧的情况相比,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抑制从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入射到第一反射器的反射面。因此,该车辆用前照灯能够抑制从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反射器的反射面反射而成为杂散光,能够抑制不希望的光出射、或者因杂散光导致不希望的部件被加热。

在车辆用前照灯具备第二反射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反射器可以横贯所述投影透镜和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整个区域。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从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直接入射到投影透镜,能够抑制不希望的光出射。

也可以使所述投影透镜的入射面中的从所述配光图案形成部出射的光所入射的第一入射区域与被所述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所入射的第二入射区域彼此不重合。

由于从配光图案形成部出射的光和被第一反射器反射的光从相互不同的位置出射,因此,这些光的向投影透镜的入射角可能不同。因此,在这些光入射到投影透镜的入射面的相同区域的情况下,存在该区域中的入射面的设计变难的倾向。但是,在本车辆用前照灯中,由于这些光入射到投影透镜的入射面的互不相同的区域,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投影透镜的设计。

发明效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的变化的精细度的车辆用前照灯。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图。

图2是概略性地示出配光图案形成部的截面的图。

图3是概略地示出反射部的一部分的截面的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投影透镜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近光的配光图案的图。

图6是示出远光的配光图案的图。

符号说明

1 车辆用前照灯

20 灯具单元

30 散热器

41 第一光源

42 第二光源

45 第一基板

46 第二基板

47 第三基板

50 第一反射器

50r 反射面

60 第二反射器

60r 反射面

70 配光图案形成部

71S 反射控制面

74 反射元件

74r 反射面

80 投影透镜

80a 光轴

80i 入射面

80o 出射面

RP1 基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用于实施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前照灯的方式与附图一起例示。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是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改良。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图,是概略地示出车辆用前照灯的铅垂方向的截面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为汽车用的前照灯。汽车用的前照灯一般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前方的左右方向,左右的前照灯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大致对称的结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侧的前照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壳体10和灯具单元20作为主要的结构。

壳体10主要包括灯壳体11、前盖12和后盖13。灯壳体11的前方开口,前盖12以封闭该开口的方式固定于灯壳体11。另外,在灯壳体11的后方形成有比前方小的开口,后盖13以封闭该开口的方式固定于灯壳体11。

由灯壳体11、将该灯壳体11的前方的开口封闭的前盖12和将该灯壳体11的后方的开口封闭的后盖13形成的空间是灯室R,灯具单元20被容纳在该灯室R内。

本实施方式的灯具单元20作为主要结构具备散热器30、冷却风扇35、第一光源41、第二光源42、第一反射器50、作为导光部件的第二反射器60、配光图案形成部70和投影透镜80,通过未图示的结构固定于壳体10。

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30为金属制的部件,具有第一底板31、第二底板32、第三底板33以及多个散热片34。第一底板31是沿前后及左右延伸的板状的金属部件。第二底板32是向斜前下方及左右延伸的板状的金属部件。第三底板33是沿上下及左右延伸的板状的金属部件。第二底板32配置于比第一底板31靠下方的位置。第三底板33的上端部与第一底板31的前端部连接,第三底板33的下端部与第二底板32的后端部连接。另外,在第一底板31的前端部设置有从该第一底板3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遮光件36。

各个散热片34是配置在第二底板32及第三底板33的后方且沿左右及前后延伸的板状的金属部件。各个散热片34的前端部与第二底板32或第三底板33连接。而且,第一底板31、第二底板32、第三底板33以及多个散热片34形成为一体。冷却风扇35与散热片34隔开间隙地配置,并固定于散热器30。通过由该冷却风扇35的旋转产生的气流对散热器30进行冷却。

第一光源41被设为出射光的发光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为出射光的出射面为大致长方形且出射白色的扩散光的表面安装型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第一光源41安装于第一基板45。该第一基板45载置于散热器30中的第一底板31的上表面。该第一基板45位于比设置于第一底板31的遮光件36靠后方的位置。因此,安装于第一基板45的第一光源41位于比遮光件36靠后方的位置。该第一光源41的出射面朝向上方,第一光源41的光轴41a从第一光源41大致铅垂地延伸并与第一基板45大致垂直。而且,第一光源41朝向上方侧出射光。

第二光源42与第一光源41同样地,被设为出射光的发光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出射光的出射面为大致长方形且出射白色的扩散光的表面安装型的LED。第二光源42安装于第二基板46。该第二基板46载置于散热器30中的第二底板32的前表面,第二光源42的出射面朝向前方且朝向上方。该第二光源42的光轴42a从第二光源42向斜前上方延伸,与第二基板46大致垂直。而且,第二光源42朝向前方侧出射光。另外,第一光源41和第二光源42的数量、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这些光源41、42也可以是出射激光的激光元件。

第一反射器50是对从第一光源41出射的光进行反射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反射器50为曲面状的板状部件,以从上方侧覆盖第一光源41的方式配置,并固定于散热器30的第一底板31。该第一反射器50位于比第二光源42靠上方的位置。即,第二光源配置在比第一反射器50靠下方的位置。第一反射器50的第一光源41侧的面成为对从第一光源41出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50r。该反射面50r以旋转椭圆曲面为基调,第一光源41位于该椭圆曲面的第一焦点或第一焦点附近,设置于第一底板31的遮光件36的上端部位于该椭圆曲面的第二焦点或第二焦点附近。并且,从第一光源41出射的光主要被该反射面50r朝向前方反射。另外,该反射面50r位于比包含安装第二光源42的第二基板46的第二光源42侧的面在内的基准面RP1靠第二光源42侧的相反侧即后方侧的位置。

作为导光部件的第二反射器60是将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向后述的配光图案形成部70导光的部件,构成为使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被反射面60r朝向配光图案形成部70反射。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反射器60为曲面状的板状部件,在第一反射器50的下方,以从前方侧覆盖第二光源42的方式配置。第二反射器60中的第二光源42侧的面被设为对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面60r。该反射面60r以凹向与第二光源42侧相反的一侧的凹状的方式弯曲,例如形成为以旋转椭圆曲面为基调的曲面。而且,反射面60r构成为对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进行会聚并向配光图案形成部70照射。

图2是概略地示出配光图案形成部70的截面的图,是概略地示出配光图案形成部70的铅垂方向的截面的图。本实施方式的配光图案形成部70为所谓的DMD。如图2所示,配光图案形成部70具备反射部71、缘部盖72和保护盖73作为主要结构。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反射部71的内部的记载。反射部71构成为具有对入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控制面71S,并利用被该反射控制面71S反射的光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部71形成为在正面观察时为大致长方形,正面观察时的整个区域作为反射控制面71S。缘部盖72覆盖反射部71的侧面的整周以及与反射控制面71S相反的一侧。保护盖73为具有透光性的板状部件,以覆盖反射控制面71S的方式固定于缘部盖72。

配光图案形成部70安装于第三基板47。该第三基板47载置于散热器30中的第三底板33的前表面。因此,安装第一光源41的第一基板45、安装第二光源42的第二基板46以及安装配光图案形成部70的第三基板47被载置于1个散热器30。安装于该第三基板47的配光图案形成部70位于比第二光源42靠后方和上方且比第一反射器50靠下方的位置。另外,保护盖73的面73S大致沿铅垂和左右方向延伸。并且,由反射控制面71S反射的光经由保护盖73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向前方出射。因此,保护盖73的反射控制面71S侧的相反侧的面73S是配光图案形成部70中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另外,缘部盖7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不覆盖反射部71的背面侧。另外,配光图案形成部70也可以不具备缘部盖72、保护盖73。

图3是概略地示出反射部71的一部分的截面的图,是概略地示出反射部71的一部分的铅垂方向的截面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反射部71具有二维排列在未图示的基板上的多个反射元件74,反射部71的反射控制面71S由这些多个反射元件74的反射面74r构成。多个反射元件74以能够以旋转轴74a为中心独立地倾倒的方式支承于上述的基板。该多个反射元件74能够分别独立地切换为向一侧倾斜规定的角度的第一倾倒状态和向另一侧仅倾倒与上述规定的角度相同的角度的第二倾倒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反射元件74的旋转轴74a彼此大致平行,各个反射元件74在第一倾倒状态下使从第二光源42入射到反射面74r的光朝向第一方向反射。另一方面,各个反射元件74在第二倾倒状态下使从第二光源42入射到反射面74r的光朝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反射。另外,多个反射元件74只要能够在第一倾倒状态下使从第二光源入射到反射面74r的光向第一方向反射即可。例如,多个反射元件74也可以包含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相互不同的多个反射元件。即,多个反射元件74的旋转轴74a也可以相互不平行。

在反射部71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反射部驱动电路,根据由该反射部驱动电路对各个反射元件74施加的施加电压来切换各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另外,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为该多个反射元件74的反射面74r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时的反射控制面71S与保护盖73的面73S大致平行。

这样的配光图案形成部70通过控制反射部71的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能够利用从反射控制面71S向第一方向出射的光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能够变更该配光图案。另外,配光图案形成部70通过经时地控制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能够使规定的配光图案中的光的强度分布成为规定的强度分布。即,可以理解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具有与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的光。另外,被反射控制面71S向第二方向反射的光的大部分被未图示的光吸收部件转换为热。

投影透镜80是调节入射的光的发散角的透镜。投影透镜80配置在比第一光源41、第一反射器50以及配光图案形成部70靠前方的位置。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以及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入射到投影透镜80,这些光的发散角由投影透镜80调整。这样由投影透镜80调整了发散角的这些光经由前盖12从灯具1出射。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透镜80是入射面80i和出射面80o形成为凸状的透镜。投影透镜80的光轴80a通过配光图案形成部70中的反射控制面71S,投影透镜80的后方焦点位于反射控制面71S上或其附近。另外,投影透镜80的光轴80a与反射控制面71S大致垂直。在以该投影透镜80的光轴80a为基准的情况下,第一光源41和第一反射器50配置在比该光轴80a靠上方的位置,第二光源42和第二反射器60配置在比该光轴80a靠下方的位置。另外,作为导光部件的第二反射器60横贯投影透镜80与第二光源42之间的整个区域。另外,也可以将投影透镜80的上部或下部切除。

图4是概略地示出投影透镜80的主视图,是从入射面80i侧观察投影透镜80的图。如图4所示,入射面80i包含第一区域80ia和第二区域80ib。此外,在图4中,对第二区域80ib绘制有阴影线。第一区域80ia与第二区域80ib相比位于上方侧。即,第一区域80ia与第二区域80ib相比位于与第二光源42侧相反的一侧。而且,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入射到第一区域80ia内,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由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入射到第二区域80ib内。因此,能够理解为,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所入射的第一入射区域和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由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所入射的第二入射区域相互不重叠。此外,第一入射区域和第二入射区域也可以相互重叠。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光源41位于比设置于第一底板31的遮光件36靠后方的位置,该遮光件36位于第一光源41与投影透镜80之间。另外,遮光件36的上端部位于包含配光图案形成部70中的反射控制面71S在内的面上或其附近。另外,所谓包含反射控制面71S在内的面,例如是包含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为该多个反射元件74的反射面74r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时的反射控制面71S在内的平面。该遮光件36遮挡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由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的一部分。因此,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被遮光件36控制而透射投影透镜80。因此,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透射投影透镜80的光成为具有与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以及遮光件36的形状对应的特定的配光图案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和遮光件36形成为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入射到投影透镜80的光的配光图案成为近光的配光图案的形状。

接着,对车辆用前照灯1的动作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出射近光的动作及出射远光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出射近光的情况进行说明。从未图示的电源向第一光源41供给电力,从第一光源41出射白色的光。如图1所示,从第一光源41出射的该光被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反射,被该反射面50r反射的光L1A的一部分被遮光件36遮挡,另一部分透射投影透镜80。如上所述,遮光件36遮挡被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反射的光的一部分,以使入射到投影透镜80的光的配光图案成为近光的配光图案。因此,具有近光配光图案的光透射投影透镜80,经由前盖12从车辆用前照灯1出射。即,从车辆用前照灯1出射近光。

图5是示出近光的配光图案的图。在图5中,S表示水平线,配光图案用粗线表示。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和遮光件36的形状形成为使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入射到投影透镜80的光L1A的配光图案成为这样的近光的配光图案PL。

接着,对出射远光的情况进行说明。从未图示的电源向第一光源41和第二光源42供给电力,从第一光源41和第二光源42出射白色的光。如上所述,通过从第一光源41出射光,从车辆用前照灯1出射近光。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被作为导光部件的第二反射器60的反射面60r向配光图案形成部70反射。被该第二反射器60的反射面60r反射的光L2A会聚并照射到配光图案形成部70的反射控制面71S,并被反射控制面71S反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光L2A照射到反射控制面71S的整个面。配光图案形成部70向第一方向出射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L2B,该光L2B透射投影透镜80。然后,近光和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的光L2B经由前盖12从车辆用前照灯1出射。

图6是表示远光的配光图案的图。在图6中,S表示水平线。如图6所示,远光的配光图案PH由近光的配光图案PL和由光L2B形成的规定的配光图案PT1形成。另外,在图6中,远光的配光图案PH的轮廓用粗线表示,近光的配光图案PL的轮廓用单点划线表示,规定的配光图案PT1的轮廓用虚线表示。另外,近光的配光图案PL的轮廓及规定的配光图案PT1的轮廓中的、与远光的配光图案PH的轮廓重叠的部位以从远光的配光图案PH的轮廓偏移的方式示出。

如图6所示,远光的配光图案PH中的上部由规定的配光图案PT1形成,下部由近光的配光图案PL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PT1的下部与近光的配光图案PL的上部相互重叠。即,配光图案形成部70中的反射部71的多个反射元件的倾倒状态被控制成形成这样的规定的配光图案PT1。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出射近光和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PT1的光L2B。并且,通过这些光形成远光的配光图案PH,从车辆用前照灯1出射远光。这样出射的远光的配光图案PH的一部分利用包含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光L2B在内的光形成。因此,能够变更远光的配光图案PH中的由包含该光L2B在内的光形成的区域,即能够变更与图5中的规定的配光图案PT1重叠的区域的配光图案。因此,例如,能够根据车辆前方的状况来变更该区域的配光图案,能够使从车辆用前照灯1出射的远光成为ADB(Adaptive DrivingBeam:自适应驱动光束)。此外,规定的配光图案PT1与近光的配光图案PL也可以不相互重叠。在该情况下,控制配光图案形成部70中的反射部71的多个反射元件的倾倒状态,以使规定的配光图案PT1的下侧的边缘与近光的配光图案PL的上侧的边缘相接。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第一光源41、第二光源42、第一反射器50、配光图案形成部70以及投影透镜80。第一反射器50反射从第一光源41出射的光。配光图案形成部70具有由能够独立切换倾倒状态的多个反射元件74的反射面74r构成的反射控制面71S。该配光图案形成部70通过反射控制面71S反射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出射具有与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的光L2B。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L1A以及具有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并与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对应的配光图案即规定的配光图案PT1的光L2B透射投影透镜。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L1A以及具有规定的配光图案PT1的光L2B经由投影透镜80出射。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利用这些光L1A、L2B形成远光的配光图案PH。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通过控制多个反射元件74的倾倒状态从而变更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光L2B的规定的配光图案PT1。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变更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例如能够如上述那样出射ADB。在此,一般而言,对光进行反射的反射元件具有容易设置成比出射光的发光元件小的倾向。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与配光图案形成部70通过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点亮和熄灭来使出射的配光图案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远光的配光图案PH的变化的精细度。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抑制例如驾驶员对远光的配光图案PH的变化产生不协调感。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还具备第二反射器60,该第二反射器60反射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并使其会聚于反射控制面71S。因此,与该车辆用前照灯1不具备第二反射器60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使从第二光源42出射并照射到反射控制面71S的光量增加,能够提高能效。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第一反射器50以从上方侧覆盖第一光源41的方式配置。第二光源42和第二反射器60配置在比第一反射器50靠下方的位置。配光图案形成部70配置在比第二光源42靠上方且比第一反射器50靠下方的位置。另外,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位于比包含安装第二光源42的第二基板46的第二光源42侧的面在内的基准面RP1更靠第二光源42侧的相反侧。

通常,从安装于基板的光源出射的光主要传播到比包含基板的光源侧的面在内的基准面靠光源侧的区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传播到比包含安装该第二光源42的第二基板46的第二光源42侧的面在内的基准面RP1靠第二光源42侧的区域。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位于比上述基准面RP1更靠第二光源42侧的相反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与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基准面RP1靠第二光源42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入射到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能够抑制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一反射器50的反射面50r反射而成为杂散光,能够抑制不希望的光出射、或者不希望的部件被杂散光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第二反射器60横贯投影透镜80与第二光源42之间的整个区域。因此,能够抑制从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直接入射到投影透镜,能够抑制出射不希望的光。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投影透镜80的入射面80i中的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光L2B所入射的第一入射区域和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L1A所入射的第二入射区域相互不重叠。由于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光L2B和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L1A从相互不同的位置出射,因此,这些光L2B、L1A相对于投影透镜80的入射角可能不同。因此,在这些光L2B、L1A入射到投影透镜80的入射面80i的相同区域的情况下,存在该区域中的入射面80i的设计变难的倾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中,这些光L2B、L1A入射到投影透镜80的入射面80i的互不相同的区域,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投影透镜80的设计。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照灯1还具备安装第一光源41的第一基板45、安装第二光源42的第二基板46、安装配光图案形成部70的第三基板47以及载置这些基板45、46、47的散热器30。因此,与将这些基板45、46、47载置于相互不同的散热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另外,从减少部件个数的观点出发,车辆用前照灯1只要具备载置这些基板45、46、47中的至少两个的散热器即可。

以上,以上述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第二反射器60,作为将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向配光图案形成部70导光的导光部件。但是,导光部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导光部件为透镜,通过该透镜将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引导至配光图案形成部70。另外,车辆用前照灯1也可以不具备这种导光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导光部件的第二反射器60位于投影透镜80的后方,第二光源42位于配光图案形成部70的前方。但是,只要能够利用第二反射器60将从第二光源42出射的光引导到配光图案形成部70即可,第二光源42和第二反射器60的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投影透镜80与第二反射器60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另外,第二光源42也可以位于配光图案形成部70的后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前照灯1具备由1个透镜构成的投影透镜80。但是,车辆用前照灯1所具备的投影透镜80也可以是由在光轴方向上并列的多个透镜构成的透镜组,并列的多个透镜可以包含凸透镜、凹透镜、自由曲面透镜等中的多种透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近光的配光图案PL由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形成。但是,近光的配光图案PL例如也可以由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由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以及从第一光源41出射而未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形成。另外,近光的配光图案PL也可以由包含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被第一反射器50反射的光L1B和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光L2B在内的光形成。在该情况下,优选利用从配光图案形成部70出射的光L2B,形成近光的配光图案PL中的与上侧的边缘即截止线CL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区域,更优选形成与整个截止线CL相接的区域。即,配光图案形成部70中的反射部71的多个反射元件的倾倒状态被控制为利用光L2B形成这样的区域。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遮光件36的形状成为简易的形状。另外,与配光图案形成部70通过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点亮和熄灭来使出射的配光图案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截止线CL的精细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遮光件36从第一底板3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但是,遮光件36位于第一光源41与投影透镜80之间,遮挡从第一光源41出射并入射到投影透镜80的光的一部分即可。例如,遮光件36也可以从第三底板33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另外,遮光件36也可以不从第一底板31突出,而将第一底板31的一部分作为遮光件36。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出射的光的配光图案的变化的精细度的车辆用前照灯,能够应用于汽车等车辆用前照灯等领域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