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

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从洞口的边缘向外倾斜对附属结构暗挖施工,首先在截面尺寸变化的位置提前设置马头门结构进行保护;根据需要拓宽的高度对照挑高角度打设炮眼,爆破开挖到位,每次进尺两榀,相邻两榀之间架设有工门型钢架,每榀钢架之间用钢筋内外层间距焊接连接成整体;挑高段超过图示隧道中心线位置即最高点后,逐步降低开挖高度,在拓宽的区域位置提前设置有大管棚结构,对拓宽区域的隧道壁起支撑和稳定作用;最后喷射早强混凝土进行封闭。本工法在安全、质量等经济效能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施工效能显著提高,并且保证了洞内安全,本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推广将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1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08578.8

  • 发明设计人 李小刚;巫志农;廖建东;彭艳;

    申请日2020-11-03

  • 分类号E21D9/00(20060101);E21D11/15(20060101);E21D11/10(20060101);E21D11/18(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高俊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科西二路189号中铁隆大厦8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0: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正线隧道如果采用单洞双线、单洞多线以及车站的断面面积,远大于施工通道开挖断面面积,所以在通道进入正线或车站时就遇到小断面进大断面情况,这种“小进大”的工况在暗挖隧道施工时,比“大进小”或“等大进入”具有更高的施工风险,断面变化处围岩受力复杂,如果施工不当,容易发生岩体坍塌和初支失稳事故,国内也不乏相应事故案例。因此,本工法就是专门针对小断面进入大断面的情况,提出一套施工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施工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解决“小进大”的施工安全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洞口的边缘向外倾斜对附属结构暗挖施工,首先在截面尺寸变化的位置提前设置马头门结构进行保护;

根据需要拓宽的高度对照挑高角度打设炮眼,爆破开挖到位,每次进尺两榀,相邻两榀之间架设有工门型钢架,每榀钢架之间用钢筋内外层间距焊接连接成整体;

挑高段超过图示隧道中心线位置即最高点后,逐步降低开挖高度,直至开挖至车站右侧边墙端头位置;

在拓宽的区域位置提前设置有大管棚结构,对拓宽区域的隧道壁起支撑和稳定作用;最后喷射早强混凝土进行封闭。

进一步地,在拱部架设3榀密排的工22b工字钢,让后期安装车站拱架的拱脚受力点;其中,垂直于通道拱架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马头门结构设置在小断面处的末端,将小断面的内壁进行支护。

进一步地,按照预留通道初支厚度,开挖车站范围内的通道;每步按照挑高角度打设炮眼,爆破开挖到位,每次进尺2榀,每榀500mm间距架设工22b门型钢架,每榀钢架之间用φ25钢筋内外层间距1m焊接连接成整体,挂双层φ8,网眼@200×200mm的钢筋网。

进一步地,预先对拓展区域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大管,由U形钢架将所述多个大管连接起来,形成大管棚结构。

进一步地,用模具将所述大管棚结构远离隧道内壁的一侧进行密封,并预留一个灌浆口。

进一步地,对所述灌浆口进行灌浆,充分灌注后将所述灌浆口密封,待混凝土成型后,将所述模具拆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本工法在安全、质量等经济效能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施工效能显著提高,并且最大限度保证了洞内安全,本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推广将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地铁隧道小断面进入大断面变断面开挖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暗挖隧道马头门进洞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S21-步骤S24所描述的内容。

步骤S21,从洞口的边缘向外倾斜对附属结构暗挖施工,首先在截面尺寸变化的位置提前设置马头门结构进行保护。

步骤S22,根据需要拓宽的高度对照挑高角度打设炮眼,爆破开挖到位,每次进尺两榀,相邻两榀之间架设有工门型钢架,每榀钢架之间用钢筋内外层间距焊接连接成整体。

步骤S23,挑高段超过图示隧道中心线位置即最高点后,逐步降低开挖高度,直至开挖至车站右侧边墙端头位置。

步骤S24,在拓宽的区域位置提前设置有大管棚结构,对拓宽区域的隧道壁起支撑和稳定作用;最后喷射早强混凝土进行封闭。

在应用上述步骤S21-步骤S25所描述的内容时,本工法在安全、质量等经济效能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施工效能显著提高,并且最大限度保证了洞内安全,本工法在隧道工程中的推广将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一步地,在拱部架设3榀密排的工22b工字钢,让后期安装车站拱架的拱脚受力点;其中,垂直于通道拱架方向。

可以理解,提供上述施工方法是为了增加小截面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马头门结构设置在小断面处的末端,将小断面的内壁进行支护。

可以理解,采用马头门结构是为了避免小截面的末端,因为开挖大截面而坍塌。

进一步地,按照预留通道初支厚度,开挖车站范围内的通道;每步按照挑高角度打设炮眼,爆破开挖到位,每次进尺2榀,每榀500mm间距架设工22b门型钢架,每榀钢架之间用φ25钢筋内外层间距1m焊接连接成整体,挂双层φ8,网眼@200×200mm的钢筋网。

可以理解,在实际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最优的选择。

进一步地,预先对拓展区域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大管,由U形钢架将所述多个大管连接起来,形成大管棚结构。

可以理解,对大截面施工的施工工艺。

进一步地,用模具将所述大管棚结构远离隧道内壁的一侧进行密封,并预留一个灌浆口。

可以理解,灌浆口是为了让混泥土进入,实现一体成型,使结构更牢靠。

灌浆口对所述灌浆口进行灌浆,充分灌注后将所述灌浆口密封,待混凝土成型后,将所述模具拆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