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

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包括年级生活区、综合区、户外运动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年级生活区按照年纪分布,其中包括有三个年级生活单元,每个单元中包括宿舍、食堂、教学楼,所述的综合区包括综合行政楼、科技楼、报告厅,所述的户外运动区包括室内体育馆、看台综合训练场、小型次级训练场、篮球场、小球区域,户外运动区为“L”型。本发明的功能模块化学校设计包含各个小微功能模块,根据各地区办学标准进行优化、组合,针对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生活效率,形成年级文化生活圈,对于老师来说生活、办公在本年级内部,提高师生互动效率,相对于管理,分年级差异化管理、高效管理,节约管理成本,降低建设投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527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志宏;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34344.0

  • 申请日2020-11-07

  • 分类号E04H3/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文强

  • 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凯业街8号昕秀产业园7号楼三层3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0: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校建筑布局设计,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

背景技术

传统模式设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中等以上规模各类大中专院校及综合大学,因校内人数众多,瞬时人流过大,交通流线过长,产生诸多弊端,例如:中午、晚上就餐时,学生及教室同时涌向食堂,拥挤不堪,就餐效率低,时间浪费严重;教师及学生一天生活流线:宿舍楼—食堂—教学区—食堂-宿舍楼-教学区-食堂-教学区-宿舍楼,交通流线长,人员集中;管理任务重大,各年级课程不同,互相干扰。基于此,一种高效解决超大型的功能模块化学校设计亟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以年级或院系为单元模块,规划设计生活区、综合区、户外运动区。以高中为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年级生活区按照年纪分布,其中包括有三个年级生活单元,每个单元中包括宿舍、食堂、教学楼,且宿舍、食堂围绕着教学楼设置建设,形成了俯瞰的环形圈,同时三个年级生活单元围绕着综合区设立建设,所述的综合区包括综合行政楼、科技楼、报告厅,其中的综合行政楼、科技楼之间设有中空的楼梯走廊连接,报告厅设于科技楼的一端,所述的户外运动区包括室内体育馆、看台综合训练场、小型次级训练场、篮球场、小球区域,户外运动区为“L”型,填充着学校布局的剩余空间,同时年级生活区、综合区、户外运动区之间设有绿化以及道路,且所有相邻两道路之间成垂直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功能模块化学校设计包含各个小微功能模块,根据各地区办学标准及规模进行优化、组合,针对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生活效率,形成年级文化生活圈,对于老师来说生活、办公在本年级内部,提高师生互动效率,相对于管理,分年级差异化管理、高效管理,节约管理成本,降低建设投资。

作为改进,所述的年级生活区中教学楼为回字形结构,分为互补的两栋楼,且两栋楼之间设有连廊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年级生活单元中宿舍、食堂、教学楼之间的空白区域设有公共花园装饰。

作为改进,所述的教学楼均设有地下停车场,以及宿舍、食堂的侧面设有露天的停车场地。

作为改进,所述的综合区设于学校布局的中轴线上,综合行政楼的南侧设有学校大门以及入校的广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中年级生活区使用状态下的早上上学人流示意图。

图3是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中年级生活区使用状态下的中午放学人流示意图。

图4是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中年级生活区使用状态下的下午上学和晚上放学人流示意图。

图5是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中年级生活区使用状态下的下午放学人流示意图。

如图所示:1、宿舍,2、食堂,3、教学楼,4、综合行政楼,5、科技楼,6、报告厅,7、室内体育馆,8、看台综合训练场,9、小型次级训练场,10、篮球场,11、小球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以年级或院系为单元模块,规划年级生活区、综合区、户外运动区。以高中为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年级生活区按照年纪分布,其中包括有三个年级生活单元,每个单元中包括宿舍1、食堂2、教学楼3,且宿舍1、食堂2围绕着教学楼3设置建设,形成了俯瞰的环形圈,同时三个年级生活单元围绕着综合区设立建设,所述的综合区包括综合行政楼4、科技楼5、报告厅6,其中的综合行政楼4、科技楼5之间设有中空的楼梯走廊连接,报告厅6设于科技楼5的一端,所述的户外运动区包括室内体育馆7、看台综合训练场8、小型次级训练场9、篮球场10、小球区域11,户外运动区为“L”型,填充着学校布局的剩余空间,同时年级生活区、综合区、户外运动区之间设有绿化以及道路,且所有相邻两道路之间成垂直设置。

所述的年级生活区中教学楼3为回字形结构,分为互补的两栋楼,且两栋楼之间设有连廊连接。

所述的年级生活单元中宿舍1、食堂2、教学楼3之间的空白区域设有公共花园装饰。

所述的教学楼3均设有地下停车场,以及宿舍1、食堂2的侧面设有露天的停车场地。

所述的综合区设于学校布局的中轴线上,综合行政楼4的南侧设有学校大门以及入校的广场。

所述的篮球场10设有若干个,同时成阵列分布于户外运动区内。

所述的小球区域11设有若干个,且分布于小型次级训练场9的两侧,以及成阵列分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的功能模块化学校设计包含各个小微功能模块,根据各地区办学标准及规模进行优化、组合,针对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生活效率,形成年级文化生活圈,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自独立成区,每一模块均包含宿舍、食堂、教学楼三大模块化设计,并且节省学生及教师时间,节省运营成本,节约建设投资,将超大体量转换为多个小体量独立运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基地摆放中也可灵活掌握,比如高三区可放在环境较安静的位置。本发明的功能模块化学校设计中各个功能区之间适当加大了绿地或林地缓冲,以减小对生活与教学区影响。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化的学校布局设计适用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中等以上规模各类大中专院校及综合大学。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