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随机生成检测点和交互要素的双随机活体检测方法

一种随机生成检测点和交互要素的双随机活体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机生成检测点和交互要素的双随机活体检测方法,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活体检测技术方案中,具有高安全性的方案容易受使用环境影响,用户体验差,而用户体验好的方案安全性却不足,无法很好地兼顾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包括随机选取符合检测标准的生物特征具备的生物特征点作为检测点;随机生成交互要素并展示在屏幕上,提示用户使用检测点完成活体检测,记录用户的交互数据并保存至后台系统;分析所述交互数据,并计算出其完成度,比较所述完成度结果与预先设定的完成度阈值,判断活体检测是否通过。本发明用于活体检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9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50886.9

  • 发明设计人 徐志华;李辉;

    申请日2020-12-24

  • 分类号G06K9/00(20060101);G06K9/62(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82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濮云杉

  • 地址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吉泰三路8号1栋1单元26楼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4: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机生成检测点和交互要素的双随机活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活体检测是线上金融、政务、网约车等业务中识别用户真实身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活体检测确认用户是真人,同时通过人脸与权威数据源比对,进一步确认是用户本人操作。但是一些非法用户会通过使用照片、视频、面具等伪冒他人的手段对活体检测系统进行攻击,因此如何提高活体检测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

目前主流的活体检测包括动作活体、唇语活体、光线活体、静默活体等:

动作活体:用户按照提示的按顺序做出指定的一种或多种动作,一般为点头、摇头、张嘴、眨眼,做对则判定为活体;

唇语活体:用户念出指定的多位数的数字组合,如果念对,则可判定为活体;

光线活体:不需要用户做任何动作,而是通过屏幕产生多色光序列,并用前置摄像头读取用户脸部的反光,如果反光与光线序列一致,同时人脸为3D结构,则判定为活体;

静默活体:不需要用户做任何动作的,也没有其它辅助手段,直接通过对视频帧进行分析建模来判断用户是否为活体。

现有的活体检测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光线活体:理论上可以产生无限种光线序列,使得攻击者没办法提前准备好满足活体光线序列的视频,因此光线活体具备很好的安全性。但光线活体的使用容易受环境光线影响,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本身比较弱,而为了保证能完整拍摄人脸手机需要与人脸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只要环境光线比较亮,比如晴天的室外环境,就会导致人脸反光不明显而无法通过活体检测。

唇语活体:通过数字组成的序列也具有很好的随机性,理论上随着位数的增多也可提供足够的随机性,但随着位数的增多,识别难度会增大、用户体验会变差,目前业界通常采用的是4位或者6位数字;同时唇语活体还存在容易受环境噪音的限制,而且不适合在公共场合使用,例如办公室、地铁等环境,以及方言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

动作活体:由于需要对每种动作建立识别模型,因此可选动作是有限的,目前业界通常是从4个动作中随机选取1-4个动作来要求用户完成,虽然动作活体对用户使用是的外界环境要求不高,但安全性明显不如前两者,单个动作的视频及人脸的3D特征都可以提前准备好,然后通过工具播放指定的动作,很容易把动作活体突破。

静默活体:对用户而言几乎没学习成本,同时对环境要求也低,但完全没有随机性,非法用户只需要准备比较清晰的人脸视频,就能绕过,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活体检测技术方案中,具有高安全性的方案却容易受使用环境影响,用户体验差,而用户体验好的方案安全性却不足,无法很好地兼顾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机生成检测点和交互要素的双随机活体检测方法,其目的在于: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还具有极高的伪冒难度,很好地兼顾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随机生成检测点和交互要素的双随机活体检测方法,包括终端、屏幕和摄像头,具体为:

步骤A:所述终端打开摄像头,拍摄被检测对象的生物特征;

步骤B:使用生物特征检测技术判断被检测对象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步骤C:随机选取符合检测标准的生物特征具备的生物特征点作为检测点;

步骤D:随机生成交互要素并展示在屏幕上,提示用户使用检测点完成活体检测,记录用户的交互数据并保存至后台系统;

步骤E:预先设定完成度阈值,分析所述交互数据,并计算出其完成度,比较所述完成度结果与预先设定的完成度阈值,判断活体检测是否通过;

步骤F:若活体检测通过,截取最佳生物特征视频帧,和活体检测过程的完整视频一起存储至后台系统。

本发明检验要素具有不可预测性,大大增加了活体检验的安全性,检验过程不受环境光线、环境噪音等影响,具备较好的私密性,使用户有较优的体验。

进一步的,步骤A中,所述生物特征包括人脸特征。

进一步的,步骤B中,根据业务场景设定拍摄的人脸占整个画面的比例范围和画面清晰度,若拍摄的人脸不符合设定的范围,提示用户调整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并重新检测,符合检测要求则进行步骤C。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通过识别到的人脸特征,随机选择某人脸的特征点作为检测点,所述特征点包括鼻尖特征点、左右嘴角特征点、下巴特征点和左右瞳孔特征点。

进一步的,步骤D具体为:随机生成具有方向的指示路径展示在屏幕上,生成的路径线条为坐标序列D=

进一步的,步骤E具体为:预设完成度阈值S

进一步的,步骤D具体为:随机生成多个带有顺序编号的路径点展示在屏幕上,生成的路径点为坐标序列A=

进一步的,步骤E具体为:预设完成度阈值S

比较

本发明中通过欧氏距离计算只是一种计算相似度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其他计算方法计算相似度,例如曼哈顿距离计算等。

本发明通过采用随机选取检测点、随机生成图像元素的双随机交互检测方案,然后分析检测点是否按指定方式完成了与图像元素的交互,来判断受检对象是否为活体,增加了活体检测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步骤D具体为:随机生成待移动元素和目标区域展示在屏幕上,生成的待移动元素的中心点S坐标为

进一步的,步骤E具体为:预设检测点与中心点S的距离阈值S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检验要素具有不可预测性,大大增加了活体检验的安全性,检验过程不受环境光线、环境噪音等影响,具备较好的私密性,用户有较优的体验;采用随机选取检测点、随机生成图像元素的双随机交互检测方案,然后分析检测点是否按指定方式完成了与图像元素的交互,来判断受检对象是否为活体,增加了活体检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随机生成检测点和交互要素的双随机活体检测方法,包括终端、屏幕和摄像头,包括:

步骤A:所述终端打开摄像头,拍摄被检测对象的生物特征;

步骤B:使用生物特征检测技术判断被检测对象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步骤B中,根据业务场景设定拍摄的人脸占整个画面的比例范围和画面清晰度,若拍摄的人脸不符合设定的范围,提示用户调整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当人脸画面过大时,屏幕上提示用户远离摄像头,当人脸画面过小时,屏幕上提示用户靠近摄像头,并重新检测,符合检测要求则进行步骤C。

步骤C:随机选取符合检测标准的生物特征具备的生物特征点作为检测点;

步骤C具体为,通过识别到的人脸特征,随机选择某人脸的特征点作为检测点,所述特征点包括鼻尖特征点、左右嘴角特征点、下巴特征点和左右瞳孔特征点。也可以将用户的食指尖或者其他生物特征点作为检测点。

步骤D:随机生成交互要素并展示在屏幕上,提示用户使用检测点完成活体检测,用户根据提示做出相应动作生成交互数据,记录用户的交互数据并保存至后台系统;

步骤E:预先设定完成度阈值,分析所述交互数据,并计算出其完成度,比较所述完成度结果与预先设定的完成度阈值,判断活体检测是否通过;

步骤F:若活体检测通过,截取最佳生物特征视频帧,和活体检测过程的完整视频一起存储至后台系统。

实施例1:如图2所示:

步骤A:所述终端打开摄像头,拍摄被检测对象的生物特征;

步骤B:使用生物特征检测技术判断被检测对象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步骤B中,根据业务场景设定拍摄的人脸占整个画面的比例范围和画面清晰度,若拍摄的人脸不符合设定的范围,提示用户调整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当人脸画面过大时,屏幕上提示用户远离摄像头,当人脸画面过小时,屏幕上提示用户靠近摄像头,并重新检测,符合检测要求则进行步骤C。

步骤C:选取用户的鼻尖特征点作为检测点;

步骤D: 随机生成具有方向的指示路径展示在屏幕上,生成的路径线条为坐标序列D=

步骤E:预设完成度阈值S

步骤F:截取最佳生物特征视频帧,和活体检测过程的完整视频一起存储至后台系统。

实施例2:如图3所示:

步骤A:所述终端打开摄像头,拍摄被检测对象的生物特征;

步骤B:使用生物特征检测技术判断被检测对象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步骤B中,根据业务场景设定拍摄的人脸占整个画面的比例范围和画面清晰度,若拍摄的人脸不符合设定的范围,提示用户调整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当人脸画面过大时,屏幕上提示用户远离摄像头,当人脸画面过小时,屏幕上提示用户靠近摄像头,并重新检测,符合检测要求则进行步骤C。

步骤C:选取用户的鼻尖特征点作为检测点;

步骤D: 随机生成多个带有顺序编号的路径点展示在屏幕上,生成的路径点为坐标序列A=

步骤E:预设完成度阈值S

比较

步骤F:截取最佳生物特征视频帧,和活体检测过程的完整视频一起存储至后台系统。

实施例3:如图4所示:

步骤A:所述终端打开摄像头,拍摄被检测对象的生物特征;

步骤B:使用生物特征检测技术判断被检测对象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步骤B中,根据业务场景设定拍摄的人脸占整个画面的比例范围和画面清晰度,若拍摄的人脸不符合设定的范围,提示用户调整人脸与摄像头的距离,当人脸画面过大时,屏幕上提示用户远离摄像头,当人脸画面过小时,屏幕上提示用户靠近摄像头,并重新检测,符合检测要求则进行步骤C。

步骤C:选取用户的下巴特征点作为检测点;

步骤D:随机生成待移动元素和目标区域展示在屏幕上,生成的待移动元素的中心点S坐标为

步骤E:预设检测点与中心点S的距离阈值S

步骤F:截取最佳生物特征视频帧,和活体检测过程的完整视频一起存储至后台系统。本发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交互元素为提示所述的有色彩的元素,说明书附图为调色之后的示意图,因此无法展示出元素的颜色。

以上仅是本发明众多具体应用范围中的代表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变换或是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