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

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本发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右侧设有推进空间,所述推进空间右侧设有第四空间,所述第四空间上侧设有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上侧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左侧设有船内空间,所述船内空间左侧设有往复空间,所述往复空间左侧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下侧设有清理空间,本发明通过在下水道中行驶,将路途上的垃圾疏通,在有支管口的地方先将船体固定,然后进行检测船体两侧浓度,通过对比两管浓度调整叶轮方向,待船体正对高浓度支管时,再次固定船体调回叶轮方向,此时小船沿高浓度方向驶去,直到到达终点,我们可以通过定位精确地找到乱排废水的工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117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瑞安斌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40229.1

  • 发明设计人 单于旺;

    申请日2020-11-25

  • 分类号E03F7/10(20060101);E03F7/12(20060101);B63B35/00(20060101);G01N33/1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马屿镇月仑街19号5号楼2楼D01工位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2:0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工厂就需要制造出更多的东西供应,大生产的背后就会伴随工业废水的排放,有一些企业为了获益更大将工厂内部的废水随同下水道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更大,为了能够找到这些乱排乱放的工厂将他们绳之以法,我们要找到这些工厂的源头,对下水道的水反向追踪。

下水道的脏乱,以及水流的逆向,增大了搜寻的难度本发明阐述的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本例的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右侧设有推进空间,所述推进空间右侧设有第四空间,所述第四空间上侧设有第三空间,所述第三空间上侧设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左侧设有船内空间,所述船内空间左侧设有往复空间,所述往复空间左侧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下侧设有清理空间,所述船内空间左侧底壁滑动连接有斜面推杆,所述斜面推杆向左延伸贯穿所述往复空间至所述船体左端外侧,所述斜面推杆右侧是倾斜的左侧在所述往复空间中固定连接有限位轮盘,所述限位轮盘右侧面与所述往复空间右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斜面推杆贯穿所述复位弹簧,所述船体左端上侧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长杆,所述长杆从右往左依次固定连接有长弹簧和推棒左端转动连接限位短轴,所述推棒下端滑动在所述斜面推杆右端的斜面上,所述长弹簧下端固定在所述船内空间下侧壁,所述船内空间右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八旋转轴,所述第八旋转轴由下往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八齿轮和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内部所述推进空间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右侧动力连接有第九旋转轴,所述第九旋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推进扇叶,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清理空间之间设有清障装置,所述限位短轴用于防止所述清障装置下沉角度大,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之间设有调转方向装置。

可优选的,所述清障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间上侧壁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侧动力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一空间下侧壁至所述清理空间上端,所述第二旋转轴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板块,所述转轴板块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旋转轴,所述清理空间下侧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后内侧壁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十旋转轴,前后两个所述第十旋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大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大转轴至所述大转轴下端,所述第四旋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清扫扇叶,所述第四旋转轴上侧转动连接有空心轴筒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空心轴筒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大转轴上端面边缘转动连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由下往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可优选的,所述调转方向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间后侧壁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侧动力连接有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二空间前侧壁,所述第五旋转轴从前往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二空间下侧后侧壁转动连接有长旋转轴,所述长旋转轴从前往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空间上底壁转动连接有第六旋转轴,所述第六旋转轴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以后侧为例,所述第二空间上方后侧壁滑动连接有撑船滑杆,所述撑船滑杆向后延伸贯穿所述船体后侧壁至所述船体后面,所述撑船滑杆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和摩擦块,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二抵接板抵接,所述第二抵接板后端面与所述第二空间后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撑船滑杆贯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空间下侧壁中心滑动连接有中空矩形滑杆,所述中空矩形滑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二空间下侧壁至所述第四空间上侧,所述中空矩形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凸轮抵接,所述第一抵接板下端与所述第二空间下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中空矩形滑杆贯穿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中空矩形滑杆下侧左右两边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空间左右侧壁之间上下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第三空间左右侧壁,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在所述第三空间前后侧壁之间滑动,所述电机固定板上端面与所述第三空间上端面之间设有伸缩顶块,所述伸缩顶块转动连接在电机固定板上端面与所述第三空间上端面之间,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固定板下端面,所述第三电机下侧动力连接第七旋转轴,所述第七旋转轴从上往下一次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衔接转轴、轮盘和H滑轨,当所述中空矩形滑杆下移至最低点时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中空矩形滑杆内壁啮合,所述轮盘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连接杆,所述H滑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与所述连接杆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空间下底壁中心转动连接托盘轴,所述托盘轴在所述滑块后滑时与H滑轨抵接转动,所述托盘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八齿轮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下水道中行驶,将路途上的垃圾疏通,在有支管口的地方先将船体固定,然后进行检测船体两侧浓度,通过对比两管浓度调整叶轮方向,待船体正对高浓度支管时,再次固定船体调回叶轮方向,此时小船沿高浓度方向驶去,直到到达终点,我们可以通过定位精确地找到乱排废水的工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追寻乱排放工业废水工厂的小船,包括船体11,所述船体11右侧设有推进空间19,所述推进空间19右侧设有第四空间18,所述第四空间18上侧设有第三空间17,所述第三空间17上侧设有第二空间16,所述第二空间16左侧设有船内空间12,所述船内空间12左侧设有往复空间13,所述往复空间13左侧设有第一空间14,所述第一空间14下侧设有清理空间15,所述船内空间12左侧底壁滑动连接有斜面推杆20,所述斜面推杆20向左延伸贯穿所述往复空间13至所述船体11左端外侧,所述斜面推杆20右侧是倾斜的左侧在所述往复空间13中固定连接有限位轮盘21,所述限位轮盘21右侧面与所述往复空间13右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2,所述斜面推杆20贯穿所述复位弹簧22,所述船体11左端上侧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6,所述第一旋转轴26转动连接长杆24,所述长杆24从右往左依次固定连接有长弹簧25和推棒23左端转动连接限位短轴78,所述推棒23下端滑动在所述斜面推杆20右端的斜面上,所述长弹簧25下端固定在所述船内空间12下侧壁,所述船内空间12右侧底端转动连接有第八旋转轴69,所述第八旋转轴69由下往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八齿轮70和第四电机71,所述第四电机71内部所述推进空间19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75,所述第二抵接板75右侧动力连接有第九旋转轴72,所述第九旋转轴72右端固定连接有推进扇叶73,所述第一空间14、所述清理空间15之间设有清障装置101,所述限位短轴78用于防止所述清障装置101下沉角度大,所述第二空间16、所述第三空间17和所述第四空间18之间设有调转方向装置102。

有益地,所述清障装置10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间14上侧壁的第一电机27,所述第一电机27下侧动力连接有第二旋转轴28,所述第二旋转轴28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一空间14下侧壁至所述清理空间15上端,所述第二旋转轴28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板块29,所述转轴板块29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旋转轴35,所述清理空间15下侧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39,所述第二电机39前后内侧壁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十旋转轴74,前后两个所述第十旋转轴74之间固定连接有大转轴37,所述第四旋转轴35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大转轴37至所述大转轴37下端,所述第四旋转轴35下端固定连接有清扫扇叶38,所述第四旋转轴35上侧转动连接有空心轴筒30下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36,所述空心轴筒3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所述大转轴37上端面边缘转动连接有第三旋转轴32,所述第三旋转轴32由下往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3和第三齿轮34,所述第三齿轮34与所述第一齿轮3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3与所述第四齿轮36啮合。

有益地,所述调转方向装置10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间16后侧壁的第二电机39,所述第二电机39前侧动力连接有第五旋转轴40,所述第五旋转轴40向前延伸至所述第二空间16前侧壁,所述第五旋转轴40从前往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2和第一不完全齿轮41,所述第二空间16下侧后侧壁转动连接有长旋转轴49,所述长旋转轴49从前往后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轮50和第五齿轮51,所述第五齿轮51与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41啮合,所述第二空间16上底壁转动连接有第六旋转轴43,所述第六旋转轴43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44和第二锥齿轮45,所述第二锥齿轮4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2啮合,以后侧为例,所述第二空间16上方后侧壁滑动连接有撑船滑杆46,所述撑船滑杆46向后延伸贯穿所述船体11后侧壁至所述船体11后面,所述撑船滑杆46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75和摩擦块47,所述第一凸轮44与所述第二抵接板75抵接,所述第二抵接板75后端面与所述第二空间16后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8,所述撑船滑杆46贯穿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8,所述第二空间16下侧壁中心滑动连接有中空矩形滑杆52,所述中空矩形滑杆52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二空间16下侧壁至所述第四空间18上侧,所述中空矩形滑杆5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接板53,所述第一抵接板53与所述第二凸轮50抵接,所述第一抵接板53下端与所述第二空间16下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4,所述中空矩形滑杆52贯穿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4,所述中空矩形滑杆52下侧左右两边固定连接有77,所述第四空间18左右侧壁之间上下滑动连接有限位杆76,所述限位杆76贯穿所述第三空间17左右侧壁,所述限位杆76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板55,所述电机固定板55在所述第三空间17前后侧壁之间滑动,所述电机固定板55上端面与所述第三空间17上端面之间设有伸缩顶块56,所述伸缩顶块转动连接在电机固定板55上端面与所述第三空间17上端面之间,所述第三电机57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固定板55下端面,所述第三电机57下侧动力连接第七旋转轴58,所述第七旋转轴58从上往下一次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59、衔接转轴60、轮盘61和H滑轨66,当所述中空矩形滑杆52下移至最低点时所述第六齿轮59与所述中空矩形滑杆52内壁啮合,所述轮盘61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62,所述第一固定轴62上转动连接连接杆63,所述H滑轨66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65,所述滑块65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第二固定轴64,所述第二固定轴64与所述连接杆6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空间18下底壁中心转动连接托盘轴67,所述托盘轴67在所述滑块65后滑时与H滑轨66抵接转动,所述托盘轴67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七齿轮68,所述第七齿轮68与所述第八齿轮70啮合。

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本文中的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初始状态,长弹簧25处于收缩状态,推棒23在斜面推杆20的最右端,复位弹簧22处于自然状态,斜面推杆20处于最左侧,长弹簧25处于自然状态,第一复位弹簧48处于收缩状态,撑船滑杆46处于最前侧,中空矩形滑杆52处于最上端,第二复位弹簧54处于舒张状态,限位杆76处于最上端,滑块65处于最左端,打开第四电机71使船体11向前移动。

当遇到障碍物时,此时障碍物会推动斜面推杆20,同时复位弹簧22被压缩,此时推棒23相对斜面推杆20向左滑行,此时长杆24右端抬高,同时长弹簧25被拉伸,此时长杆24左端的清障装置101会下沉,此时打开第一电机27,从而带动固定在第二旋转轴28下端的转轴板块29转动,此时带动固定在空心轴筒30上的第一齿轮31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34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旋转轴32下侧的第二齿轮33转动,然后带动第四齿轮36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旋转轴35转动,然后带动清扫扇叶38转动,同时带动大转轴37围绕第十旋转轴7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电机39转动,此时清扫扇叶38开始清理前侧障碍物,直至障碍物清理完成,此时复位弹簧22恢复,同时斜面推杆20向左滑动,此时长弹簧25恢复,从而推棒23回到斜面推杆20左端,此时长杆24右端下移,同时清障装置101抬高。

当到支管口检测浓度转向时,打开第二电机39,从而带动第五旋转轴40转动,此时第一不完全齿轮41和第一锥齿轮42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45转动,然后带动第六旋转轴43上侧的第一凸轮44转动,此时第一凸轮44推动两端撑船滑杆46向外滑动,此时第一复位弹簧48被压缩,直至两侧摩擦块47撑在管道两侧,此时关闭第四电机71,然后第一不完全齿轮41开始和第五齿轮51啮合,同时带动长旋转轴49左侧的第二凸轮50转动,此时第二凸轮50开始抵接第一抵接板53,然后第二复位弹簧54开始被压缩,此时中空矩形滑杆52向下滑动直至77下滑水中开始检测水中两管道污染物浓度,同时轮盘61向下滑动,从而滑块65向后滑动,此时滑块65与托盘轴67内壁抵接,此时打开第三电机57,从而第八旋转轴69开始摆动,从而带动第七旋转轴58开始转动,此时带动与第六齿轮59啮合的中空矩形滑杆52转动,同时带动轮盘61转动,此时H滑轨66会带动托盘轴67转动,从而带动第七齿轮68转动,然后带动第八齿轮70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四电机71开始转动,当第八旋转轴69旋转一定角度检测到前侧浓度高,此时带动第四电机71逆时针旋转,此时收起撑船滑杆46,同时打开第四电机71,直至船体11头朝向浓度高的一侧,此时撑开撑船滑杆46,关闭第四电机71,接着第三电机57反转,使第四电机71回到初始位置,然后收起撑船滑杆46,接着打开第四电机71,使小船朝着浓度高的管道移动,直至移动到乱排污水工厂,然后通过卫星定位找到乱排废水的工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下水道中行驶,将路途上的垃圾疏通,在有支管口的地方先将船体固定,然后进行检测船体两侧浓度,通过对比两管浓度调整叶轮方向,待船体正对高浓度支管时,再次固定船体调回叶轮方向,此时小船沿高浓度方向驶去,直到到达终点,我们可以通过定位精确地找到乱排废水的工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