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和修复方法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和修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涉及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城市地下排水管路的入口竖管、出口竖管、排水横管和位于地上的主箱体、第一管槽、第二管槽、第三管槽和线轮,主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空气泵和空气加热设备,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顶部密封螺接有密封盖,空气泵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管,空气加热管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截止阀,线轮的外壁绕接有与修复软管相接的连接绳。本发明能够在对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进行非开挖修复作业时,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的热转化效率,降低能源浪费,解决在对排水横管进行修复时两端处难以贴合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117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禹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00944.5

  • 发明设计人 夏叶明;胡华;徐勋木;

    申请日2020-11-02

  • 分类号E03F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杜静静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宏运大道1188号左邻右里家园7组团31幢104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2:0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组成的排水管网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表道路符合加强,地下管网分布复杂,导致在对地下排水管进行修复作业时难度大大提高。因此,非开挖修复地下管道技术以其不影响交通,铺管速度快、效率高,无环境破坏,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等一系列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地下管道行业管理部门的青睐。

其中,CIPP拉入法树脂内衬法是采用有防渗薄膜的无纺毡软管,经树脂充分浸渍后,从检查井处拉入待修复管道中,用气压将软管涨圆,加入热空气以加速辅助管道固化,固化后形成一条坚固光滑的新管紧贴原有的管道,达到修复的目的。但是,由于新管是通过内部气压涨圆后贴附在原有管道上的,在导入热空气增压加热时需要平稳,否则会造成贴合效果不佳的状况,并且在修复管部分的两端处容易出现死角,降低贴合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对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进行非开挖修复作业时,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装置的热转化效率,降低能源浪费,解决在对排水横管进行修复时两端处难以贴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包括城市地下排水管路的入口竖管、出口竖管、排水横管和位于地上的主箱体,所述入口竖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管槽,所述出口竖管的顶部设置有线轮,所述入口导管与排水横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管槽,所述出口竖管与排水横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管槽,所述主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空气泵和空气加热设备,且空气泵的出气端与空气加热设备相接,所述主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部密封螺接有密封盖,所述空气泵的进气端设置有与进气口相接的进气管,所述空气加热管的出气端设置有伸出主箱体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截止阀,所述线轮的外壁绕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线轮的一端与出气管之间连接有用于修复排水横管的修复软管。

优选的,所述空气加热设备包括隔热绝缘外壳体,所述隔热绝缘外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电加热导体,所述电加热导体的内腔开设有与空气泵和出气管相连接的空气通道,且空气通道呈螺旋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空气进入空气加热设备后流经空气通道,呈螺旋状的空气通道把空气由外向内导入,再由内向外导出的情况下,充分增加空气在空气加热设备中的移动距离,提高加热接触面积,提高空气排出空气加热设备的排出时温度。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设置有外径大于进气管管身外径的管口卡圈,所述进气口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搭接管口卡圈的内槽。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进气管搭接在进气口上,在进气管与空气泵进行拆装作业时,可以使进气管悬空搭在进气口上,方便拆装。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出气管位于环形槽处活动卡接有密封橡胶圈。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修复软管的一端套在出气管的出气端时,通过收缩的密封橡胶圈把修复软管卡在出气管的环形槽中,方便对修复软管的一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槽、第二管槽和第三管槽均包括用于连接安装平面的底座端和用于修复软管伸入的软管导向端。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底座端用于固定安装第一管槽、第二管槽和第三管槽,软管导向端在修复软管进入后由内壁呈圆弧状的弯角使修复软管变向。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槽和第三管槽与排水横管两端相贴近一端均设置有上下两组与入口竖管和出口竖管内壁相接的限位漏斗管。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修复软管内充气膨胀时,修复软管在充满排水横管的同时,向限位漏斗管延伸,从而使修复软管可以贴附在排水横管的两端,提高排水横管左右两端的贴附能力。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气压传感器。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气压传感器测量修复软管中的气压值,竖数值用以控制空气泵的开关,使修复软管中的气压值满足预定要求的气压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空气进入空气加热设备后流经空气通道时,呈螺旋状的空气通道把空气由外向内导入,再由内向外导出的情况下,充分增加空气在空气加热设备中的移动距离,提高加热接触面积,提高空气排出空气加热设备的排出时温度,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节约能源;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限位漏斗管,在修复软管内充气膨胀时,修复软管在充满排水横管的同时,向限位漏斗管延伸,从而使修复软管可以贴附在排水横管的两端,提高排水横管左右两端的贴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加热设备的内剖图。

图中:1-主箱体;2-第一管槽;3-线轮;4-第二管槽;5-第三管槽;6-空气泵;7-空气加热设备;701-隔热绝缘外壳体;702-电加热导体;703-空气通道;8-进气口;9-密封盖;10-进气管;11-出气管;12-连接绳;13-密封橡胶圈;14-限位漏斗管;15-气压传感器;16-气体截止阀;100-入口竖管;200-出口竖管;300-排水横管;400-修复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装置,包括城市地下排水管路的入口竖管100、出口竖管200、排水横管300和位于地上的主箱体1,入口竖管1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管槽2,出口竖管200的顶部设置有线轮3,入口导管100与排水横管30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管槽4,出口竖管200与排水横管30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管槽5,主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空气泵6和空气加热设备7,且空气泵6的出气端与空气加热设备7相接,主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8,进气口8的顶部密封螺接有密封盖9,空气泵6的进气端设置有与进气口8相接的进气管10,空气加热管8的出气端设置有伸出主箱体1的出气管11,出气管11上设置有气体截止阀16,线轮3的外壁绕接有连接绳12,连接绳12远离线轮3的一端与出气管11之间连接有用于修复排水横管300的修复软管400。

空气加热设备7包括隔热绝缘外壳体701,隔热绝缘外壳体701的内腔设置有电加热导体702,电加热导体702的内腔开设有与空气泵6和出气管11相连接的空气通道703,且空气通道703呈螺旋状,空气进入空气加热设备7后流经空气通道703,呈螺旋状的空气通道703把空气由外向内导入,再由内向外导出的情况下,充分增加空气在空气加热设备7中的移动距离,提高加热接触面积,提高空气排出空气加热设备7的排出时温度。

进气管10的顶部设置有外径大于进气管10管身外径的管口卡圈,进气口8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搭接管口卡圈的内槽,进气管10搭接在进气口8上,在进气管10与空气泵6进行拆装作业时,可以使进气管10悬空搭在进气口8上,方便拆装。

出气管11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出气管11位于环形槽处活动卡接有密封橡胶圈13,在修复软管400的一端套在出气管11的出气端时,通过收缩的密封橡胶圈13把修复软管400卡在出气管11的环形槽中,方便对修复软管400的一端固定。

第一管槽2、第二管槽4和第三管槽5均包括用于连接安装平面的底座端和用于修复软管400伸入的软管导向端,底座端用于固定安装第一管槽2、第二管槽4和第三管槽5,软管导向端在修复软管400进入后由内壁呈圆弧状的弯角使修复软管400变向。

第二管槽4和第三管槽5与排水横管300两端相贴近一端均设置有上下两组与入口竖管100和出口竖管200内壁相接的限位漏斗管14,在修复软管400内充气膨胀时,修复软管400在充满排水横管300的同时,向限位漏斗管14延伸,从而使修复软管400可以贴附在排水横管300的两端,提高排水横管300左右两端的贴附能力。

出气管11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气压传感器15,通过气压传感器15测量修复软管400中的气压值,竖数值用以控制空气泵6的开关,使修复软管400中的气压值满足预定要求的气压值。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安心设备的安装,把第一管槽2、第二管槽4和第三管槽5按照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的位置安装,然后取出修复软管400,修复软管400依次穿过第一管槽2、第二管槽4和第三管槽5从而进入入口竖管100、排水横管300和出口竖管200,并且与绕接在线轮3外壁的连接绳12相接,通过旋转线轮2可以调节修复软管400伸入地下的位置,在修复软管400的一端完全伸出出口竖管200的第三管槽5时,把漏在地表上的一端修复软管400套在出气管11的外壁,并使用密封橡胶圈13把修复软管400卡在出气管11的环形槽中进行固定。

进行修复作业时,打开密封盖9,使空气加热设备7中的电加热导体702通电加热升温,进行预热,然后启动空气泵6,使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管10进入空气加热设备7的空气通道703,在螺旋状的空气通道703中对空气进行加热,由出气管11进入修复软管400,使修复软管400内空气增多,向外膨胀,修复软管400的外壁与排水横管300的内壁接触,并在限位漏斗管14处贴附,从而保证修复软管400在排水横管300的左右两端的充分贴合,加热后的空气可以加快贴合速度,降低贴合时间,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空气泵6导入气体的流速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空气加热设备7的加热效果。气压传感器15测量修复软管400中的气压值,在气压值满足预定要求的气压值时,关闭空气泵6和气体截止阀1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