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负压引流器及负压引流方法

负压引流器及负压引流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器及负压引流方法,负压引流器包括:一液体收集部;液体收集部包括:一硬质盖体,所硬质盖体包括一第一开口;一储液袋,储液袋的开口边缘与所述硬质盖体的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相连接,以形成一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室;一负压发生部,所述负压发生部包括一负压腔室以及一与所述负压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硬质盖体盖设于所述负压发生部的所述第二开口以密封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储液袋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负压腔室内,负压发生部可循环使用,避免了体液的污染;整个负压引流器小巧、便于携带,有利于患者活动;患者或者医护人员能够直接通过抽气装置(注射器)来对负压腔室进行抽真空,以达到所需要的真空度。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负压引流器及负压引流方法。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装置是一种常规的医用器械,其作为一种体外引流装置,当创面有大面积体液渗出时,能够及时对创面进行引流,具有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尽快愈合的功能。负压引流装置在胸腔治疗、腹腔治疗、骨科手术、创伤、糖尿病治疗等多种情况下均有使用。

一种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罐、抽气筒、活塞杆、单向活塞、引流管,其中引流罐包括罐体和罐盖,罐盖密封扣合在罐体上,抽气筒安装在罐盖上,单向活塞安装在活塞杆的底部,活塞杆安装在抽气筒内,罐盖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气口,抽气筒的底部设有单向排气阀门同时连接一抽气导管,抽气导管的另一端与罐盖上的出气孔相通。当需要使用负压引流装置时,操作人员一只手固定罐体,另一只手提拉、推送活塞杆,活塞杆带动单向活塞往复抽气,引流罐体内形成适度负压,进而通过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然而,由于使用负压引流装置时,需要操作人员的一只手固定罐体,另一只手来往复抽动活塞杆,在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双手需要配合使用,因此,操作人员难以再进行其它操作,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便于携带。

图1为一种现有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示出的负压引流装置10’包括负压瓶11’以及引流管12’,负压瓶11提供负压引流所需要的负压(真空度),通过负压瓶11通过引流管12’与人体组织相连。创面有大面积体液渗出时,引流管12’能够及时对创面进行引流,液体通过引流管12’进入负压瓶11’中。图1中示出的负压引流装置10’的负压瓶11’液体盛满之后需要更换整个负压瓶11’,并且无法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负压引流器及负压引流方法,本发明中的负压引流器包括液体收集部和负压发生部,由负压发生部提供引流所需的负压,液体收集部在该负压的驱动下收集人体液体,当由储液袋形成的储液腔室盛满时,直接将液体收集部和负压发生部相互分离,即将液体收集部更换,从而使得负压发生部可循环使用,避免了体液的污染;整个负压引流器小巧、便于携带,有利于患者活动;患者或者医护人员能够直接通过抽气装置(注射器)来对负压腔室进行抽真空,以达到所需要的真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器,包括:

一液体收集部;

所述液体收集部包括:

一硬质盖体,所硬质盖体包括一第一开口;

一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开口边缘与所述硬质盖体的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相连接,以形成一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室;

一负压发生部,所述负压发生部包括一负压腔室以及一与所述负压腔室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硬质盖体盖设于所述负压发生部的所述第二开口以密封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储液袋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负压腔室内。

优选的,所述负压发生部包括一抽气部,所述抽气部包括:

一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所述负压腔室相连通;

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

一接头管,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硬质盖体包括一抵触部,所述抵触部的外周面与所述负压发生部的所述第二开口处的内壁相抵触。

优选的,还包括一用于指示所述负压腔室内真空度的指示部,所述指示部设置于所述负压发生部,并且所述负压发生部为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指示部包括:

一透明的指示管,所述指示管的第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端位于所述负压腔室并且与所述负压腔室相连通;

一弹性体,设置于所述指示管,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指示管的第二端的内侧凸缘相抵;

一滑块,设置于所示指示管内并且连接于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所述滑块在大气压力的推动下沿所述指示管轴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指示部还包括多个指示结构,每一所述指示结构与一真空度数值相关联。

优选的,所述硬质盖体设有一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凹槽围绕所述硬质盖体的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负压发生部的所述第二开口边缘卡接于所述配合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配合凹槽的每一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硬质壳体包括一用于连接引流管的引流接口,所述引流接口设置于所述硬质壳体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负压引流方法,包括:

提供如之前所述负压引流器;

将一抽气装置与所述负压引流器的抽气部相连,并通过所述抽气装置使得所述负压引流器内的负压腔室的真空度达到一预设值;

将一引流管一端与所述负压引流器的引流接口相连,以通过所述引流管的针头部将体内液体引流至所述负压引流器的储液腔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负压引流器包括液体收集部和负压发生部,由负压发生部提供引流所需的负压,液体收集部在该负压的驱动下收集人体液体,当由储液袋形成的储液腔室盛满时,直接将液体收集部和负压发生部相互分离,即将液体收集部更换,从而使得负压发生部可循环使用,避免了体液的污染;

整个负压引流器小巧、便于携带,有利于患者活动;

患者或者医护人员能够直接通过抽气装置(注射器)来对负压腔室进行抽真空,以达到所需要的真空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以及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将在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本文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在本文给出的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负压引流器示意图;

图3为沿AA’剖视图;

图4为与图3对应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液体收集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负压引流器的沿AA’剖视图;

图8为与图7对应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负压引流器盛满液体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沿CC’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负压引流器示意图;

图12为沿图11中DD’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种负压引流方法。

附图标记清单:

10’负压引流装置

11’负压瓶

12’引流管

10负压引流器

11液体收集部

111硬质盖体

1111第一开口

1112引流接口

113抵触部

112储液袋

1121储液腔室

113配合凹槽

114密封凹槽

115密封圈

12负压发生部

121负压腔室

122第二开口

13抽气部

131连通管

132单向阀

133接头管

14指示部

141指示管

1411内侧凸缘

142弹性体

143滑块

144指示结构

2引流管

3针头部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识相应元素。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通常指示相同的、功能上相似的和/或结构上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器。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负压引流器10示意图。参考图2,负压引流器10包括液体收集部11以及负压发生部12,该液体收集部11用于收集并且存储渗出的体液,液体收集部11设置于负压发生部12的顶部。

参考图2,液体收集部11包括一个硬质盖体111以及一个储液袋112,该储液袋112设置于硬质盖体111的下部。该硬质盖体111下部设有第一开口1111,该第一开口1111与硬质盖体111内的空间相互连通,硬质盖体111为透明材料制成,可以为塑料、玻璃、树脂等材料。储液袋112与硬质盖体111下部相连,具体的,储液袋112的开口边缘与硬质盖体111的第一开口1111边缘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液体(体液)的储液腔室1121。该储液腔室1121是储液袋112的内部空间以及硬质盖体111内的空间合围而成的密闭空间,能够容纳人体渗出的体液。图2中示出的储液袋112中没有容纳体液,处于干瘪状态。储液袋112的材料可以为尼龙、塑料、橡胶等材料,优选为透明塑料。

图3为沿AA’剖视图。图4为与图3对应的爆炸示意图。参考图2~4,与液体收集部11相连的负压发生部12包括一负压腔室121以及与该负压腔室121相连通的第二开口122。硬质盖体111盖设于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通过硬质盖体111来实现负压腔室121的密封。硬质盖体111盖合于负压发生部12之后,与硬质盖体111相连的储液袋112处于该负压腔室121内部。当该负压腔室121内部形成负压时,能够对储液袋112的表面施加一个拉应力,进而使得储液袋112能够吸纳人体渗出的体液。

再次参考图3和图4,硬质盖体111设有一配合凹槽113,配合凹槽113围绕硬质盖体111的第一开口1111设置,该配合凹槽113的宽度小于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边缘厚度。负压发生部12整体呈长方体,硬质盖体111也呈长方体。硬质盖体111与负压发生部12相配合时,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边缘卡接于配合凹槽113内。由于配合凹槽113的宽度小于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的边缘厚度,当第二开口122的边缘伸入该配合凹槽113内时,能够实现负压发生部12的负压腔室121的密封,从而能够在负压腔室121内形成负压。

再次参考图2,负压引流器10还包括一个抽气部13,该抽气部13设置于负压生成部的外壁。抽气部13包括连通管131,连通管131的一端穿过负压生成部的外壁与其内部的负压腔室121相连通,而连通管131的另一端则连有一个单向阀132。该单向阀132的进气口与连通管131相连,单向阀132的出气口与一个接头管133相连。通过该单向阀132使得负压腔室121的空气只能由负压腔室121流通至与接头管133相连通的大气环境,即气体只能沿着连通管131向着接头管133流动。该接头管133可以与外部的抽气装置相连,通过该抽气装置可以抽取位于负压腔室121内的气体,从而使得负压腔室121内部形成负压即真空度。该抽气装置可以为医用注射器,或者抽真空泵等。

图5为图3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5,负压引流器10还包括一个用于指示负压腔室121内部的真空度的指示部14,该指示部14设置于负压发生部12,并且负压发生部12为透明材料。指示部14包括透明的指示管141,该指示管141的第一端(右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指示管141的第二端(左端)位于负压腔室121内部有且与负压腔室121相连通。指示管141为透明体,其材料可以是树脂、玻璃、塑料等。指示管141内设有一弹性体142,弹性体142的一端与指示管141的第二端的内侧凸缘1411相抵接,另一端与一个滑块143相连,弹性体142可以但不限于弹簧、柱形橡胶、空气弹簧等。滑块143可以沿着指示管141的轴向滑动,同时也能实现指示管141的密封,以维持负压腔室121内部的真空度。

一些实施例中,指示部14还包括多个指示结构144,每一指示结构144与一真空度数值相关联。指示结构144优选为特定的字符图案,用以区分的真空度数值,以便于用户能够根据该指示结构144来调解负压腔室121内部的真空度。例如,该指示结构144可以形成“H”、“M”以及“L”形状的字符图案,并且沿着指示管141的轴向依次排列。

图6是本发明的液体收集部11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液体收集部11有一个硬质盖体111以及一个储液袋112组成,该储液袋112设置于硬质盖体111的下部并且处于干瘪状态。该硬质盖体111下部设有第一开口1111,该第一开口1111与硬质盖体111内的空间相互连通,硬质盖体111为透明材料制成,可以为塑料、玻璃、树脂等材料。储液袋112与硬质盖体111下部相连,具体的,储液袋112的开口边缘与硬质盖体111的第一开口1111边缘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液体(体液)的储液腔室1121。该储液腔室1121是储液袋112的内部空间以及硬质盖体111内的空间合围而成的密闭空间,能够容纳人体渗出的体液。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负压引流器10的沿AA’剖视图。图8是与图7对应的爆炸示意图。参考图7和图8,与液体收集部11相连的负压发生部12包括一负压腔室121以及与该负压腔室121相连通的第二开口122。硬质盖体111盖设于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通过硬质盖体111来实现负压腔室121的密封。硬质盖体111盖合于负压发生部12之后,与硬质盖体111相连的储液袋112处于该负压腔室121内部。当该负压腔室121内部形成负压时,能够对储液袋112的表面施加一个拉应力,进而使得储液袋112能够吸纳人体渗出的体液。硬质盖体111设有一配合凹槽113,配合凹槽113围绕硬质盖体111的第一开口1111设置,该配合凹槽113的宽度小于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边缘厚度。负压发生部12整体呈长方体形状,硬质盖体111也呈长方体形状。配合凹槽113的每一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凹槽114,密封凹槽114内设有一密封圈115。硬质盖体111与负压发生部12相配合时,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边缘卡接于配合凹槽113内。由于负压发生部12的外壁对密封圈115挤压以及配合凹槽113的宽度小于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的边缘厚度,从而当第二开口122的边缘伸入该配合凹槽113内时,能够实现负压发生部12的负压腔室121的密封,从而能够在负压腔室121内形成负压。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负压引流器10盛满液体时结构示意图。图10是沿CC’剖面示意图。参考图9和图10,负压引流器10处于工作状态时,液体收集部11的引流接口1112与引流管2相连,而引流管2的另一端设有针头部3,该针头部3位于人体组织。负压腔室121内的气体通过抽气部13抽出,从而在负压腔室121内部形成负压,该负压作用与储液袋112表面,进一步使得储液腔室1121内部也形成一个负压环境,从而将人体组织渗出的体液吸除并且存储于该储液腔室1121内部。随着体液不断被吸出,储液袋112渐渐被体液填充形成如图9和图10所示出的状态。此时,可以直接将液体收集部11由负压生成部取下,将图9或图10中示出的液体收集部11更换,从而可以再次投入使用。

一些实施例中,负压引流器10的长度小于10cm,宽度小于4cm高度小于5cm,从而使得该负压引流器10能够放置于病人的口袋之中,便于携带。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负压引流器示意图。负压引流器10包括液体收集部11以及负压发生部12,该液体收集部11用于收集并且存储渗出的体液,液体收集部11设置于负压发生部12的顶部。负压发生部12整体呈圆柱形。液体收集部11包括一个俯视表面呈圆形的硬质盖体111以及一个储液袋112,该储液袋112设置于硬质盖体111的下部。该硬质盖体111下部设有第一开口1111,该第一开口1111与硬质盖体111内的空间相互连通,硬质盖体111为透明材料制成,可以为塑料、玻璃、树脂等材料。硬质盖体包括一抵触部113,储液袋112与硬质盖体111下部即抵触部113的下部边沿相连,具体的,储液袋112的开口边缘与位于抵触部113的第一开口1111边缘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液体(体液)的储液腔室1121。该储液腔室1121是储液袋112的内部空间以及硬质盖体111内的空间合围而成的密闭空间,能够容纳人体渗出的体液。图11中示出的储液袋112中没有容纳体液,处于干瘪状态。储液袋112的材料可以为尼龙、塑料、橡胶等材料,优选为透明塑料。

图12为沿图11中DD’剖视图。参考图12,与液体收集部11相连的负压发生部12包括一负压腔室121以及与该负压腔室121相连通的第二开口122。硬质盖体111盖设于负压发生部12的第二开口122,通过硬质盖体111来实现负压腔室121的密封。硬质盖体111的抵触部113的外周面与第二开口122处的内壁面相抵触,从而实现对负压腔室121的密封。与硬质盖体111相连的储液袋112处于该负压腔室121内部。当该负压腔室121内部形成负压时,能够对储液袋112的表面施加一个拉应力,进而使得储液袋112能够吸纳人体渗出的体液。

一些实施例中,图12中示出的第二开口122的内壁表面覆盖有一密封层,该密封层的材料可以是硅料、橡胶等。通过该密封层,可以防止大气环境中的空气进入负压腔室121内部,进而保证负压腔室121内稳定的负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负压引流方法。

图13是本发明的一种负压引流方法。图13中示出的负压引流方法包括:步骤S12、步骤S14以及步骤S16。在步骤S12中,提供如之前负压引流器。该负压引流器包括液体收集部以及负压发生部,该液体收集部用于收集并且存储渗出的体液,液体收集部设置于负压发生部的顶部。在步骤S14中,将一抽气装置与负压引流器的抽气部相连,并通过抽气装置使得负压引流器内的负压腔室的真空度达到一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由上述指示结构来指示。在步骤S16中,将一引流管一端与负压引流器的引流接口相连,以通过引流管的针头部将体内液体引流至负压引流器的储液腔室内。液体收集部的引流接口与引流管相连,而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针头部,该针头部位于人体组织。负压腔室内的气体通过抽气部抽出,从而在负压腔室内部形成负压,该负压作用与储液袋表面,进一步使得储液腔室内部也形成一个负压环境,从而将人体组织渗出的体液吸除并且存储于该储液腔室内部。随着体液不断被吸出,储液袋渐渐被体液填充形成如图9和图10所示出的状态。

综上,本发明中的负压引流器包括液体收集部和负压发生部,由负压发生部提供引流所需的负压,液体收集部在该负压的驱动下收集人体液体,当由储液袋形成的储液腔室盛满时,直接将液体收集部和负压发生部相互分离,即将液体收集部更换,从而使得负压发生部可循环使用,避免了体液的污染;整个负压引流器小巧、便于携带,有利于患者活动;患者或者医护人员能够直接通过抽气装置(注射器)来对负压腔室进行抽真空,以达到所需要的真空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