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系统和方法

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系统和方法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系统和方法,涉及信息化技术领域,包括信息终端设备、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发模块和计算机终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转发,计算机终端用于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本发明具有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进行态势分析、掌握企业信息化运行实时动态、促进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如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表明,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在空间上是一个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隐含知识的挖掘和编码化,进行业务流程的管理。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有效性、高质量、低成本、周期短,提升信息化项目实施质量,因此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态势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这方面技术尚不成熟。

因此,亟需一种可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进行态势分析的评估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系统及方法,以达到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进行态势分析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终端设备、与所述信息终端设备的输出端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数据转发模块和与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计算机终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和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所述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所述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的网络安全事件数据,所述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的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转发;所述计算机终端用于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

进一步,所述网络运行状态数据包括信息终端设备的运行年限、故障率、使用负荷率、运行环境和网络运行负荷率。

进一步,所述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包括日常安全事件和病毒查杀记录。

进一步,所述计算机终端内设置有数据画像及模型建立模块,数据画像及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

进一步,所述计算机终端内还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

进一步,所述计算机终端内还设置有对比分析模块,对比分析模块连接数据存储模块,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将新接收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与上一次接收的同类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生成对比分析曲线。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采集:对信息终端设备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采集;

S2:数据转发:将步骤S1中采集到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转发;

S3:数据接收和生成评估图:通过计算机终端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

进一步,在步骤S3中,将新接收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与上一次接收的同类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生成对比分析曲线。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便于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进行态势分析、掌握企业信息化运行实时动态;可直观掌握信息终端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并可根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高效快捷,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态势分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10-信息终端设备,120-数据采集模块,121-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122-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123-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130-数据转发模块,140-计算机终端,141-数据画像及模型建立模块,142-对比分析模块,143-数据存储模块。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系统,包括:信息终端设备、与所述信息终端设备的输出端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数据转发模块和与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计算机终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和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所述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所述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的网络安全事件数据,所述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的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转发;所述计算机终端用于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

包括信息终端设备110、数据采集模块120、数据转发模块130和计算机终端140,数据采集模块120包括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121、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122和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123,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121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110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122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110的网络安全事件数据,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123用于采集信息终端设备110的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数据转发模块130用于将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转发,计算机终端140用于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

本实施例中,通过网络运行状态采集模块121、网络安全事件采集模块122和运维巡检报告采集模块123分别采集到信息终端设备110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通过数据转发模块130将这些数据转发到计算机终端140后,计算机终端140即可对这些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以便于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进行态势分析、掌握企业信息化运行实时动态,填补了目前这方面技术领域的空白,对促进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运行状态数据包括信息终端设备110的运行年限、故障率、使用负荷率、运行环境和网络运行负荷率,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包括日常安全事件和病毒查杀记录,参考数据类型比较全面,实现多方位掌握网络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运行年限、故障率、使用负荷率、运行环境、网络运行负荷率、日常安全事件和病毒查杀记录每一个参数都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便于分类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终端140内设置有数据画像及模型建立模块141,数据画像及模型建立模块141用于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终端140内还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143,数据存储模块143用于存储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防止数据丢失,以便随时调取相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终端140内还设置有对比分析模块142,对比分析模块142连接数据存储模块143,对比分析模块142用于将新接收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与上一次接收的同类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生成对比分析曲线,从而直观掌握信息终端设备110运行状态的变化,并可根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采集:对信息终端设备110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采集;

S2:数据转发:将步骤S1中采集到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转发;

S3:数据接收和生成评估图:通过计算机终端140接收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

本实施例中,先对信息终端设备110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进行采集并转发,然后通过计算机终端140接收这些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数据画像及模型评估图,高效快捷,最终实现对企业信息化运行状态的态势分析。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将新接收的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网络安全事件数据和巡检报告得分情况数据与上一次接收的同类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生成对比分析曲线,从而直观掌握信息终端设备110运行状态的变化,并可根据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