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餐饮食堂用餐盘放置柜

一种餐饮食堂用餐盘放置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饮食堂用餐盘放置柜,涉及餐饮行业技术领域,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洗净后的餐盘上大多残留有大量水分,加上将依次堆叠起来水分难以蒸发,导致餐盘在顾客取用时,上面残留有大量水分,显得不干净卫生,非常影响顾客体验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柜体,柜体前壁上部设有上开门,柜体前壁下部设有下开门,柜体内上部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对称的设有开孔,第一隔板两端固接于柜体内壁,柜体内下部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两端滑接于滑轨,滑轨设于柜体内壁。本发明实现了对餐盘上水份的吸收,当顾客取用餐盘打菜,能够有很好的用餐体验。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饮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饮食堂用餐盘放置柜。

背景技术

食堂(mess hall;dining room;canteen)是指设于机关、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为供应其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的场所。食堂最早起源于1958年夏秋之间,当时被称作为“公共食堂”,由政府组织。那是政治疯狂来临时,农民用装穷的办法对抗这种疯狂已经完全没有效力了,所以兴办公共食堂只是成为一系列浪漫主义狂热举动中的一项。人们在公共食堂领馒头,吃饭,食堂刚开始的时候很“兴旺”。

餐盘作为食物放置的载体,是食堂中必不可少的物件。传统方式下,洗净后的餐盘向上堆叠后放于指定桌面上,供顾客自取后进行打菜。而洗净后的餐盘上大多残留有大量水分,加上将依次堆叠起来水分难以蒸发,导致餐盘在顾客取用时,上面残留有大量水分,显得不干净卫生,非常影响顾客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洗净后的餐盘上大多残留有大量水分,加上将依次堆叠起来水分难以蒸发,导致餐盘在顾客取用时,上面残留有大量水分,显得不干净卫生,非常影响顾客体验,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餐饮食堂用餐盘放置柜,包括柜体;

所述柜体前壁上部设有上开门,所述柜体前壁下部设有下开门,所述柜体内上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对称的设有开孔,所述第一隔板两端固接于柜体内壁,所述柜体内下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两端滑接于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柜体内壁;

所述第一隔板内插接两块插板,所述插板顶部设有第一吸水海绵,所述插板上放置倒扣的餐盘,所述插板外端贯穿柜体侧壁并连接连接板,所述柜体侧壁上安装第一电推杆,所述第一电推杆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插板;

所述第一隔板下方对称的设有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内端固接转轴,两根所述转轴上各固接一块第一齿轮,两端所述第一齿轮互相转动连接并啮合,左侧所述转轴后端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柜体后侧内壁,右侧所述转轴后端转动连接于柜体后侧内壁;

所述第一引导板下方对称的设有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二引导板后端连接柜体内壁,所述第二引导板下方设有引导坡,所述引导坡连接柜体侧壁,所述引导坡上设有第二吸水海绵。

优选的,所述柜体后壁上设有通风窗。

优选的,所述柜体后侧内壁上安装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的伸缩端连接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前侧中部连接第一托板,所述衔接板前侧两端连接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第二托板水平高度上位于最低层餐盘与次底层餐盘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顶部中心设有竖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底部对称的连接齿条,所述柜体底部对称的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并啮合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上铰接连杆,所述连杆铰接滑块,所述滑块滑接于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滑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刚洗净的餐盘倒扣着放置于第一隔板的开孔上,通过插板进行承载,插板上设置的第一吸水海绵对餐盘槽内表面的水进行吸收。

向下落至第一引导板上的餐盘,通过电机控制转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引导板向下转动,餐盘向两侧滑落,通过第二引导板与引导坡之间。当餐盘通过引导坡时,第二吸水海绵对餐盘底部的水进行吸收。

柜体存放餐盘时,通风窗能够有效的风干餐盘上的水分。最终,需要取出餐盘时,打开下开门,即可取出干燥干净的餐盘。实现了对餐盘的干燥,给予顾客更好的用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隔板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托板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1柜体、11上开门、2第一隔板、21开孔、3第二隔板、31竖隔板、4滑轨、5插板、51第一吸水海绵、6第一电推杆、7连接板、8第一托板、81第二托板、82衔接板、9第二电推杆、10电机、12转轴、121第一齿轮、13第一引导板、14第二引导板、15引导坡、151第二吸水海绵、16通风窗、17齿条、18固定座、181第二齿轮、19连杆、20滑块、22滑动槽、221弹簧、23下开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一种餐饮食堂用餐盘放置柜,包括柜体1;

所述柜体1前壁上部设有上开门11,所述柜体1前壁下部设有下开门23,所述柜体1内上部设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上对称的设有开孔21,所述第一隔板2两端固接于柜体1内壁,所述柜体1内下部设有第二隔板3,所述第二隔板3两端滑接于滑轨4,所述滑轨4设于柜体1内壁;

所述第一隔板2内插接两块插板5,所述插板5顶部设有第一吸水海绵51,所述插板5上放置倒扣的餐盘,所述插板5外端贯穿柜体1侧壁并连接连接板7,所述柜体1侧壁上安装第一电推杆6,所述第一电推杆6连接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连接插板5;

所述第一隔板3下方对称的设有第一引导板13,所述第一引导板13内端固接转轴12,两根所述转轴12上各固接一块第一齿轮121,两端所述第一齿轮121互相转动连接并啮合,左侧所述转轴12后端连接电机10,所述电机10安装于柜体1后侧内壁,右侧所述转轴12后端转动连接于柜体1后侧内壁;

所述第一引导板13下方对称的设有第二引导板14,所述第二引导板14后端连接柜体1内壁,所述第二引导板14下方设有引导坡15,所述引导坡15连接柜体1侧壁,所述引导坡15上设有第二吸水海绵151。

为了更好的放置餐盘,本发明还包括所述柜体1后壁上设有通风窗16。所述柜体1后侧内壁上安装第二电推杆9,所述第二电推杆9的伸缩端连接衔接板82,所述衔接板82前侧中部连接第一托板8,所述衔接板82前侧两端连接第二托板81,所述第一托板8、第二托板81水平高度上位于最低层餐盘与次底层餐盘之间。所述第二隔板3顶部中心设有竖隔板31,所述第二隔板3底部对称的连接齿条17,所述柜体1底部对称的设有固定座18,所述固定座18上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81,所述第二齿轮181转动连接并啮合齿条17,所述第二齿轮181上铰接连杆19,所述连杆19铰接滑块20,所述滑块20滑接于滑动槽22,所述滑动槽22内设有弹簧221,所述弹簧221连接滑块20。

工作原理:本发明是将上开门11打开,将刚洗净的餐盘倒扣着放置于第一隔板2的开孔21上,通过插板5进行承载,插板5上设置的第一吸水海绵51对餐盘槽内表面的水进行吸收。启动第二电推杆9,带动第一托板8、第二托板81向前运动,插入最底层的餐盘与次底层餐盘边缘之间。启动第一电推杆6,通过连接板7带动插板5向两侧运动,最底层的餐盘失去插板5的支撑,向下运动落至第一引导板13上,次底层的餐盘在第一托板8与第二托板81的支撑下悬空。复位插板5,复位第一托板8、第二托板81,原先次底层的餐盘向下落至插板5上成为最底层的餐盘。向下落至第一引导板上13的餐盘,通过电机10控制转轴1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21转动,带动第一引导板13向下转动,餐盘向两侧滑落,通过第二引导板14与引导坡15之间。当餐盘通过引导坡15时,第二吸水海绵151对餐盘底部的水进行吸收,最终餐盘经过引导坡15滑落至第二隔板3上,且经过翻转变为通常摆放状态。餐盘自身的重力带动第二隔板3沿滑轨4向下移动,通过齿条17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81,通过连杆19铰接滑块20并通过滑块20定量拉伸弹簧221,实现了当有新的餐盘通过引导坡15后向上堆叠时,第二隔板3会有等间距的沉降,便于新的餐盘继续依次向上堆叠。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对餐盘进行逐个去除水分干燥。柜体1存放餐盘时,通风窗16能够有效的风干餐盘上的水分。最终,需要取出餐盘时,打开下开门23,即可取出干燥干净的餐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