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

摘要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平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包括区块链模块,数据PaaS平台模块,统一身份系统模块,去中心化数据交易所模块。该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的同时,确保数据流通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降低对数据格式的依赖,确保数据开放的规范和质量,从而最大化地保护现有投资,增加数据的社会价值,可以解决现有的数据开发、共享容易信息泄露,数据流转时,数据的权益无法有效跟踪、计算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340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29726.6

  • 发明设计人 杨志强;黄晏清;

    申请日2020-12-22

  • 分类号G06Q40/06(20120101);G06Q40/04(20120101);G06Q20/38(20120101);G06F21/64(20130101);G06F21/60(20130101);G06F16/27(20190101);

  • 代理机构32260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朱晓林

  •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长江北路282-1516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2: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

背景技术

数据产生时,权属无法有效确立。互联网实现了数据的自由流通,数据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信息进行传播。由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数据是各个应用自己的,数据在去中心的网络中原来是无法确权的。即使单一的数据交易中心,也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数据确权系统。

数据是重要的互联网信息。数据急需要一种可以进行数据开放、共享,以及互操作使用,且保障数据安全、数据隐私,以及保障数据所有者权益的解决方案。数据行业需要形成一种良性的数据产生、使用、收益的循环,构建一个可信的数据生态。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1、现有数据管理平台数据使用时,数据开发、共享容易信息泄露。信息化催生了大量的数据,同时信息行业也迎来了大数据处理时代。大数据处理需要数据的汇集、数据的开放以及共享。传统大数据处理方式是数据原始本身在一方的汇集,容易导致信息泄露。

2、现有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流转时,数据的权益无法有效跟踪、计算。数据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原始数据的拷贝、复制使用,所有者对数据的使用可不跟踪。数据不可跟踪导致数据所有者的权益不可计算。数据产业需要一个闭环的设计,数据权益的不可计算,实现不了数据产业的闭环场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可以解决现有的数据开发、共享容易信息泄露,数据流转时,数据的权益无法有效跟踪、计算问题;本发明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的同时,确保数据流通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降低对数据格式的依赖,确保数据开放的规范和质量,从而最大化地保护现有投资,增加数据的社会价值,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包括区块链模块,数据PaaS平台模块,统一身份系统模块,去中心化数据交易所模块。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模块包括点对点通信技术,非对称密码技术,区块链共识机制,区块链资产化机制,区块链撮合机制,区块链合约机制。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模块提供了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基础设施。

优选的,所述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是该平台的核心理念。所有权确认了数据归属,保障了数据所有者的权益,提供了数据权益交易的工具。使用权分离出了数据内容本身,提供了数据使用、计算的权益,消除了数据泄露的隐患。

优选的,所述数据PaaS平台模块包括应用开发工具平台,数据源适配层,大数据工具,机器学习工具,容器,容器管理器,云镜像,数据库。

优选的,所述数据PaaS平台模块用于提供数据使用,适配各个数据提供源,对接各个数据使用需求方。所述数据PAAS平台模块提供完整的数据使用工具集、开发工具,模型运行环境。

优选的,所述统一身份系统模块,其中,所有参与者均是实名认证,同时参与者在使用数据的使用是匿名的。统一身份系统模块规范系统数据使用,同时也规避数据安全问题。基于CA证书等工具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优选的,所述去中心化数据交易所模块基于数据的所有权构建去中心化的数据交易所。所述数据交易所模块撮合数据需求和供给,提供数据权属交易。所述数据交易所不沉淀数据,数据在需求和供给之间点对点交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解决确立资产归属、跟踪资产流转、计算资产权益的有效解决方法。区块链是解决数字资产化的有效手段。区块链有如下几个技术特征保障数据资产的实现:

1、唯一性。区块链通过区块的链式结构构建唯一的一个区块账本,保障账本状态的唯一。区块账本的任何修改均是系统中可以追溯的一个交易发起的,每个交易保证唯一。数据资产的状态建立在账本状态的唯一上,实现数据资产的唯一。数据资产的状态建立在账本状态的唯一上,实现数据资产的唯一。

2、安全性。区块链的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区块链本身系统的分布式实现的系统安全性。同时,基于传统密码技术和区块链的结合,实现数据隐私、机密等的安全。另一个,区块链建构于密码之上,基于密码本身的安全性,实现了区块链的安全性。安全性解决了数据的可开放、可互享,可用。

3、匿名性。数据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数据信息撮合,对接数据需求方和数据来源方。数据撮合时需要将数据进行脱敏,避免未交易而获得数据,保障数据安全。区块链的匿名性为数据脱敏提供了基础的工具,减低数据来源方的风险,支持数据权属的后期交易。

本发明用区块链技术手段,

(1)保证数据的安全的同时,确保数据流通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

(2)降低对数据格式的依赖,确保数据开放的规范和质量,从而最大化地保护现有投资,增加数据的社会价值;

(3)实现个人数据的灵活授权使用,轻松证明“你就是你”;

(4)在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促进全社会数据的流通开放,大大降低了数据开放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包括区块链模块,数据PaaS平台模块,统一身份系统模块,去中心化数据交易所模块。

综上,

所述区块链模块包括点对点通信技术,非对称密码技术,区块链共识机制,区块链资产化机制,区块链撮合机制,区块链合约机制。所述区块链模块提供了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基础设施。所述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是该平台的核心理念。所有权确认了数据归属,保障了数据所有者的权益,提供了数据权益交易的工具。使用权分离出了数据内容本身,提供了数据使用、计算的权益,消除了数据泄露的隐患。

通过设置区块链模块,一方面,区块链确认了数据的权属,即数据确权。另一方面,区块链实现了数据使用权的流通、撮合,以及使用权收益的计算。

所述数据PaaS平台模块包括应用开发工具平台,数据源适配层,大数据工具,机器学习工具,容器,容器管理器,云镜像,数据库。所述数据PaaS平台模块用于提供数据使用,适配各个数据提供源,对接各个数据使用需求方。所述数据PAAS平台模块提供完整的数据使用工具集、开发工具,模型运行环境。

通过设置数据PaaS平台模块,数据PAAS平台规范数据使用方式,保障数据安全,结算数据使用收益。

所述统一身份系统模块,其中,所有参与者均是实名认证,同时参与者在使用数据的使用是匿名的。统一身份系统模块规范系统数据使用,同时也规避数据安全问题。基于CA证书等工具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通过设置统一身份系统模块,实现个人数据的灵活授权使用,轻松证明“你就是你”,保证数据的安全。

所述去中心化数据交易所模块基于数据的所有权构建去中心化的数据交易所。所述数据交易所模块撮合数据需求和供给,提供数据权属交易。所述数据交易所不沉淀数据,数据在需求和供给之间点对点交易。

通过设置去中心化数据交易所模块,提供数据价值发现的一个平台。

本发明的工作使用流程为,本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在使用时,

数据发布流程:

数据提供方进行数据发布→进行身份认证→数据特征比较→数据区块链确权→数据信息发布

数据使用流程:

数据使用方提出数据需求→进行身份认证→数据使用模型开发以及适配数据源进行数据选择→提供数据使用→区块链记录数据使用

本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互信互享互通平台解决方案为:

(1)将各方数据上链登记确权;

(2)在区块链上生成数据指纹;

(3)形成完整的数据目录视图;

(4)搭建多源,共享、安全的“块数据”;

(5)对数据的采集、加工、使用和流转的全过程记录上链;

(6)使用智能合约建立数据共享和价值分成的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