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

一种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和实际生产bom表格制定出生产任务需求量N;步骤二:上传需要核验数量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将各个车间的该种类物料的剩余信息提取出进行核验后计算出车间仓库存量S;步骤三:提取出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并更根据已下达生产任务和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格获取到制品需求量N1;步骤四:上传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从所有的仓库中提取出该种类产品的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步骤五:通过公式:生产任务需求量N‑车间仓库存量S‑车间在制品需求量N1)+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2=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本发明计算出的发料数量更加准确合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7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巴克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28533.9

  • 发明设计人 贺中跃;江彭军;

    申请日2020-12-22

  • 分类号G06Q10/08(20120101);G06Q10/06(20120101);G06Q50/04(20120101);

  • 代理机构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娟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599号时代数码港18楼西侧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2: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料算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

背景技术

发料是指物料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对仓库储存的物料直接向制造部门发放的现象,限额发料亦称定额发料,就是由企业计划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材料消耗定额,事先为各车间的产品规定领用材料的数额,仓库即在规定的数额内对车间、部门发料,超过规定数额以后,除非另经批准,仓库就不再发料。限额发料也是控制各车间和其他使用部门的材料成本、保证全厂降低成本任务完成的一种管理形式。实行限额发料的制度不仅可以加强对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监督消耗定额的执行,而且还可以加强材料供应的计划性,有利于正确地制订材料采购计划,有利于做好发料前的准备工作,避免忙乱和被动情况。因此,凡是用料品种比较固定而又需要多次领用的材料,都应尽可能实行限额发料,进行限额发料的过程中即需要计算出实际合理发料数量。

现有发料算法,在使用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准确度交较低,导致的最终获取大发料结果偏差较大,给发料算法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发料算法,在使用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准确度交较低,导致的最终获取大发料结果偏差较大,给发料算法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和实际生产bom表格制定出生产任务需求量N;

步骤二:上传需要核验数量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将各个车间的该种类物料的剩余信息提取出进行核验后计算出车间仓库存量S;

步骤三:提取出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并更根据已下达生产任务和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格获取到制品需求量N1;

步骤四:上传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从所有的仓库中提取出该种类产品的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

步骤五:通过公式:生产任务需求量N-车间仓库存量S-车间在制品需求量N1)+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2=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计算出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根据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和实际生产bom表格制定出生产任务的具体过程如下:

S1:提取出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每个单项,并从实际生产bom表格中进行检索处理;

S2:当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每个单项在实际生产bom表格中都存在时,即直接采集用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为生产任务需求量N;

S3:当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单项中存在实际生产bom表格中不存在的项目时,进行人工核验核验后再确定生产任务需求量N。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车间仓库存量S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SS1:提取出每个间的该种类物料的剩余信息,将其标记为Ki;

SS2:计算出K1到Ki相加之后的和即可得到车间仓库存量S;

SS3:当K1到Ki中存在相同数据时,将相同数据提取出发的到验证端,通过验证端对相同的数据进行验证处理,x个验证人员中,超过预设人数验证结果为验证所述车间仓库存量S随着每个车间的制品剩余量不断变化。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获取到制品需求量N1的具体过程如下:

SSS1:提取已下达生产任务中的任务项,并从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格中进行生产任务检索处理;

SSS2:当已下达生产任务中任务在制定的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中都存在时,即直接采集用已下达生产任务为制品需求量N1;

SSS3:当已下达生产任务中任务存在制定的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中不存在的项目时,进行人工核验核验后再确定制品需求量N1。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种获取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为预设固定值,由管理人员根据实际供需需求来制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在进行参数获取时,设置了验证步骤,对获取到的生产任务需求量N、车间仓库存量S、制品需求量N1与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进行了验证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基础数据出错导致的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并且通过对生产任务需求量N、车间仓库存量S、制品需求量N1与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的实时准确核算实际发料数量,避免超量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让该方法更加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型企业车间的发料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和实际生产bom表格制定出生产任务需求量N;

步骤二:上传需要核验数量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将各个车间的该种类物料的剩余信息提取出进行核验后计算出车间仓库存量S;

步骤三:提取出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并更根据已下达生产任务和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格获取到制品需求量N1;

步骤四:上传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从所有的仓库中提取出该种类产品的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

步骤五:通过公式:生产任务需求量N-车间仓库存量S-车间在制品需求量N1)+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2=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计算出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

所述步骤一中的根据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和实际生产bom表格制定出生产任务的具体过程如下:

S1:提取出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每个单项,并从实际生产bom表格中进行检索处理;

S2:当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每个单项在实际生产bom表格中都存在时,即直接采集用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为生产任务需求量N;

S3:当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单项中存在实际生产bom表格中不存在的项目时,进行人工核验核验后再确定生产任务需求量N。

所述步骤二中的车间仓库存量S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SS1:提取出每个间的该种类物料的剩余信息,将其标记为Ki;

SS2:计算出K1到Ki相加之后的和即可得到车间仓库存量S;

SS3:当K1到Ki中存在相同数据时,将相同数据提取出发的到验证端,通过验证端对相同的数据进行验证处理,x个验证人员中,超过预设人数验证结果为验证所述车间仓库存量S随着每个车间的制品剩余量不断变化。

所述步骤三中获取到制品需求量N1的具体过程如下:

SSS1:提取已下达生产任务中的任务项,并从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格中进行生产任务检索处理;

SSS2:当已下达生产任务中任务在制定的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中都存在时,即直接采集用已下达生产任务为制品需求量N1;

SSS3:当已下达生产任务中任务存在制定的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中不存在的项目时,进行人工核验核验后再确定制品需求量N1。

所述步骤四种获取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为预设固定值,由管理人员根据实际供需需求来制定。

综上,本发明在使用时,先根据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和实际生产bom表格制定出生产任务需求量N,之后上传需要核验数量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将各个车间的该种类物料的剩余信息提取出进行核验后计算出车间仓库存量S,再提取出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并更根据已下达生产任务和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格获取到制品需求量N1,然后上传需要采集的制造品的种类信息,从所有的仓库中提取出该种类产品的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1,最后通过公式:生产任务需求量N-车间仓库存量S-车间在制品需求量N1)+车间仓安全库存量S2=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计算出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

根据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和实际生产bom表格制定出生产任务时,先提取出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每个单项,并从实际生产bom表格中进行检索处理,之后当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每个单项在实际生产bom表格中都存在时,即直接采集用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为生产任务需求量N最后,当制定的实际生产任务中的单项中存在实际生产bom表格中不存在的项目时,进行人工核验核验后再确定生产任务需求量N,提取出每个间的该种类物料的剩余信息,将其标记为Ki,计算出K1到Ki相加之后的和即可得到车间仓库存量S,当K1到Ki中存在相同数据时,将相同数据提取出发的到验证端,通过验证端对相同的数据进行验证处理,x个验证人员中,x≥3,超过预设人数验证结果为验证所述车间仓库存量S随着每个车间的制品剩余量不断变化,确定制品需求量N1时需要先提取已下达生产任务中的任务项,并从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格中进行生产任务检索处理,当已下达生产任务中任务在制定的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中都存在时,即直接采集用已下达生产任务为制品需求量N1,发现已下达生产任务中任务存在制定的已下达生产任务bom表中不存在的项目时,进行人工核验核验后再确定制品需求量N1,最后计算出实际合理发料数量R。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