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

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属于茶叶种植技术领域,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并向外延伸的支撑腿,正面和背面的所述支撑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工作台面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所述工作台面上数值穿插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钻土螺杆,所述钻土螺杆位于左侧固定板与右侧固定板之间,所述钻土螺杆向下贯穿工作台面并与工作台面螺纹连接,它可以实现更加省时省力,取样效率更高,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使该装置的稳定性能达到更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5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润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004638.1

  • 发明设计人 蒋锋;

    申请日2019-10-18

  • 分类号G01N1/0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建设一路1号中栋国际银座1幢北干科创园905-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1: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茶道可谓是源远流长,喝茶也有很多好处,比如提精神健大脑,增强记忆,延缓衰老;兴奋中枢神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消除口臭;分解中性脂肪,保养肌肤,减肥美容;饮酒前喝杯茶,分解酒精,预防宿醉;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等。

为了保证茶叶的饮用口感,对土壤种植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远离污染源,避免农残以及重金属元素超标,这就需要在种植茶叶之前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土壤检测需要对土壤进取样,一般取样时采用人工随机取样,随机在种植区域采集地表土壤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也有人工随机取样,人工挖土取同一位置地表以及地面一下不同深度土壤作为样本进行检测,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种取样方法只取地表土壤作为样本,取样精度低,第二中取样方法采取人工取样的方法,效率低,浪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它可以实现更加省时省力,取样效率更高,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并向外延伸的支撑腿,正面和背面的所述支撑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工作台面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所述工作台面上数值穿插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钻土螺杆,所述钻土螺杆位于左侧固定板与右侧固定板之间,所述钻土螺杆向下贯穿工作台面并与工作台面螺纹连接,所述钻土螺杆呈锥形状,所述钻土螺杆上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并且位于工作台面的上方穿插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从动皮带轮,所述右侧固定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顶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钻土螺杆的顶端开设有向下延伸的操作槽,所述钻土螺杆底端的侧面由下至上开设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取土基板,所述取土基板的顶部开设有取土凹槽,所述操作槽内部远离连接开口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靠近连接开口的一端与连接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三个所述连接轴承之间穿插设置有与其内圈固定连接的取土螺杆,所述取土螺杆上穿插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位于连接轴承的上方,所述主动锥形齿轮靠近连接开口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电动伸缩杆达到最长伸缩状态时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锥形齿轮靠近连接开口一端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取土转轴,所述取土转轴靠近连接开口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取土凹槽的内部,所述取土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取土螺旋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与支撑腿底端之间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齿,所述支撑块上穿插设置有限位插钉。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固定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横向限位板,两个所述横向限位板分别位于从动皮带轮的底部和顶部,两个所述横向限位板均被钻土螺杆竖直贯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开口的位置位于工作台面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取土凹槽的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取土转轴对应的定位轴承,所述取土转轴延伸至定位轴承的内部并与定位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取土螺旋叶片位于取土凹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取土螺杆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操作槽,所述取土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远离连接轴承的一端延伸向取土基板并与取土基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土螺旋叶片延伸出钻土转轴时,取土转轴仍然位于操作槽的内部且不与操作槽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通过固定横杆固定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传动皮带以及从动皮带轮,由于从动皮带轮与钻土螺杆螺纹连接,在两个横向限位板的限制情况下,钻土螺杆通过旋转达到升高或者下降的效果,由于钻土螺杆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所以相比较于人工挖土取样,更加省时省力,取样效率更高,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检测。

(2)通过电动伸缩杆伸长,使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啮合,与此同时,L形连接杆推动取土基板向外伸出,使取土凹槽以及取土螺旋叶片伸入土壤中,然后,采用人工旋转转动盘,利用取土螺杆和主动锥形齿轮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而使取土螺旋叶片旋转,在取土螺旋叶片旋转的同时,将土壤带入取土凹槽,待取样一分钟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缩短,将取土基板收回,操作简单方便。

(3)通过将支撑腿设置成倾斜的形状,更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的设置,可以方便的调节支撑腿与支撑块之间的角度,更加方便本装置适应地面形状进行调节,限位插钉的设置,可以对支撑块进行辅助定位,使该装置的稳定性能达到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钻土螺杆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主动锥形齿轮和从动锥形齿轮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工作台面;2、支撑腿;3、支撑块;4、左侧固定板;5、右侧固定板;6、钻土螺杆;7、从动皮带轮;8、驱动电机;9、主动皮带轮;10、传动皮带;11、操作槽;12、连接开口;13、取土基板;14、取土凹槽;15、电动伸缩杆;16、连接轴承;17、取土螺杆;18、主动锥形齿轮;19、从动锥形齿轮;20、取土转轴;21、取土螺旋叶片;22、连接螺栓;23、连接螺母;24、限位插钉;25、横向限位板;26、定位轴承;27、转动盘;28、控制开关;29、L形连接杆;30、固定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茶叶种植用茶园土壤环境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面1,工作台面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并向外延伸的支撑腿2,正面和背面的支撑腿2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块3,工作台面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侧固定板4和右侧固定板5,工作台面1上数值穿插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钻土螺杆6,钻土螺杆6位于左侧固定板4与右侧固定板5之间,钻土螺杆6向下贯穿工作台面1并与工作台面1螺纹连接,钻土螺杆6呈锥形状,钻土螺杆6上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并且位于工作台面1的上方穿插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从动皮带轮7,右侧固定板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顶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皮带轮9,主动皮带轮9与从动皮带轮7之间通过传动皮带10传动连接,驱动电机8带动主动皮带轮9、传动皮带10以及从动皮带轮7,由于从动皮带轮7与钻土螺杆6螺纹连接,在两个横向限位板25的限制情况下,钻土螺杆6通过旋转达到升高或者下降的效果,由于钻土螺杆6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所以相比较于人工挖土取样,更加省时省力,取样效率更高,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检测。

钻土螺杆6的顶端开设有向下延伸的操作槽11,钻土螺杆6底端的侧面由下至上开设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连接开口12,连接开口12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取土基板13,取土基板13的顶部开设有取土凹槽14,操作槽11内部远离连接开口12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5,电动伸缩杆15靠近连接开口12的一端与连接轴承16的外圈固定连接,三个连接轴承16之间穿插设置有与其内圈固定连接的取土螺杆17,取土螺杆17上穿插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锥形齿轮18,主动锥形齿轮18位于连接轴承16的上方,主动锥形齿轮18靠近连接开口12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19,电动伸缩杆15达到最长伸缩状态时主动锥形齿轮18与从动锥形齿轮19相互啮合,从动锥形齿轮19靠近连接开口12一端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取土转轴20,取土转轴20靠近连接开口1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取土凹槽14的内部,取土转轴20上固定安装有取土螺旋叶片21,通过电动伸缩杆15伸长,使主动锥形齿轮18与从动锥形齿轮19啮合,与此同时,L形连接杆29推动取土基板13向外伸出,使取土凹槽14以及取土螺旋叶片21伸入土壤中,然后,采用人工旋转转动盘28,利用取土螺杆17和主动锥形齿轮18带动从动锥形齿轮19转动,从而使取土螺旋叶片21旋转,在取土螺旋叶片21旋转的同时,将土壤带入取土凹槽14,待取样一分钟后,通过电动伸缩杆15缩短,将取土基板13收回,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的,支撑块3与支撑腿2底端之间贯穿设置有连接螺栓22,连接螺栓22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23,支撑块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齿,支撑块3上穿插设置有限位插钉24,通过将支撑腿2设置成倾斜的形状,更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螺栓22和连接螺母23的设置,可以方便的调节支撑腿2与支撑块3之间的角度,更加方便本装置适应地面形状进行调节,限位插钉24的设置,可以对支撑块3进行辅助定位,使该装置的稳定性能达到更好。

具体的,左侧固定板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横向限位板25,两个横向限位板25分别位于从动皮带轮7的底部和顶部,两个横向限位板25均被钻土螺杆6竖直贯穿。

具体的,连接开口12的位置位于工作台面1的下方。

具体的,取土凹槽14的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取土转轴20对应的定位轴承26,取土转轴20延伸至定位轴承26的内部并与定位轴承26的内圈固定连接,取土螺旋叶片21位于取土凹槽14的内部。

具体的,取土螺杆17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操作槽11,取土螺杆1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盘27。

具体的,工作台面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电机8和电动伸缩杆15的控制开关28。

具体的,连接轴承1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杆29,L形连接杆29远离连接轴承16的一端延伸向取土基板13并与取土基板13固定连接。

具体的,取土螺旋叶片21延伸出钻土转轴时,取土转轴20仍然位于操作槽11的内部且不与操作槽11的内壁接触。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支撑腿2之间通过固定横杆30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在检测取样时,驱动电机8带动主动皮带轮9、传动皮带10以及从动皮带轮7,由于从动皮带轮7与钻土螺杆6螺纹连接,在两个横向限位板25的限制情况下,钻土螺杆6通过旋转达到升高或者下降的效果,由于钻土螺杆6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所以相比较于人工挖土取样,更加省时省力,取样效率更高,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检测,通过电动伸缩杆15伸长,使主动锥形齿轮18与从动锥形齿轮19啮合,与此同时,L形连接杆29推动取土基板13向外伸出,使取土凹槽14以及取土螺旋叶片21伸入土壤中,然后,采用人工旋转转动盘28,利用取土螺杆17和主动锥形齿轮18带动从动锥形齿轮19转动,从而使取土螺旋叶片21旋转,在取土螺旋叶片21旋转的同时,将土壤带入取土凹槽14,待取样一分钟后,通过电动伸缩杆15缩短,将取土基板13收回,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将支撑腿2设置成倾斜的形状,更能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螺栓22和连接螺母23的设置,可以方便的调节支撑腿2与支撑块3之间的角度,更加方便本装置适应地面形状进行调节,限位插钉24的设置,可以对支撑块3进行辅助定位,使该装置的稳定性能达到更好,检测完成后,将驱动电机通电反转,使钻土螺杆6上升即可取出采样土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