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方法

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具有预设柔韧度的模具、施压装置和输入装置;模具的底部放置于工作台,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形状均与微针的形状相匹配;施压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对各凹槽施加压力以使各凹槽呈闭合状态;输入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的顶部,在各凹槽呈闭合状态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每个凹槽内的液体均在凝固后形成微针。本发明中,各凹槽形状与要制作微针的形状相匹配,输入装置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即可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微针,能准确控制微针形态,各凹槽可在施压装置作用下闭合,便于输入装置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液体只需凝固即可制成微针,保证了微针的效果和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209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优微智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61908.3

  •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日2021-01-18

  • 分类号B29C39/02(20060101);B29C39/42(20060101);B29C39/22(20060101);B29C39/2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66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芦玲玲

  •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6号1层0106-37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9:3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生物可降解微阵列给药属于无痛经皮给药技术,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使得药物或有效成分能够透过皮肤天然的皮肤角质层导入皮肤内部进而被吸收,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此,可溶性微针的应用更为广泛。

现有的可溶性微针的制作工艺主要为拉伸塑形法,该拉伸塑形法是通过接触拉伸粘性高分子液滴形成微针结构,由于制造工艺利用了粘性流体具有的拉伸延展特性,所以制作出来的微针形态无法自由控制。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拉伸塑形法制作的可溶性微针的形态无法控制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预设柔韧度的模具、施压装置和输入装置;其中,模具的底部用于放置于工作台,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形状均与微针的形状相匹配;施压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用于对各凹槽施加压力,以使各凹槽呈闭合状态;输入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的顶部,用于在各凹槽呈闭合状态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每个凹槽内的液体均用于在凝固后形成微针。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输入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多个输入管和多个密封结构;其中,壳体置于模具的上部,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各输入管均设置于壳体朝向模具的一面,各输入管的端部一一对应地罩设于各凹槽的外部,每个输入管均用于向对应的凹槽内注入具有预设压力的液体;各密封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各输入管的端部,每个密封结构均用于对输入管与凹槽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施压装置包括:抽真空装置;其中,抽真空装置设置于输入装置,抽真空装置用于对各凹槽抽真空以使各凹槽闭合,并在各凹槽呈闭合状态时停止抽真空。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抽真空装置包括:隔板和开关阀;其中,隔板设置于壳体内,以将壳体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靠近模具;隔板开设有开口,开关阀设置于开口处;壳体对应于第二空间处开设有用于与真空泵相连接的输出口;进液口开设于壳体对应于第一空间处的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施压装置还包括:辅助装置;其中,辅助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的外部,用于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时,对模具的外部施加压力,以辅助各凹槽闭合;辅助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容置体;其中,容置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模具的凹设部;容置体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用于与输气装置相连接,以向容置体内充气;容置体具有预设膨胀收缩性,以在充气时呈膨胀状态进而对模具的侧部和底部进行挤压。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还包括: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工作台,用于在输入装置注入液体时使得模具振动;和/或,还包括:支撑架和升降装置;支撑架设置于工作台;升降装置设置于支撑架且置于模具的上部;输入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用于带动输入装置升降。

本发明中,模具的顶部开设的各凹槽的形状与要制作的微针的形状相匹配,则输入装置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后即可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微针,能够准确控制微针的形态,并且,模具具有预设柔韧度,这样各凹槽可在施压装置的作用下呈闭合状态,便于输入装置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液体只需凝固即可制成微针,无需高温加热、离心,避免温度和外力对液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保证微针的效果和质量,制作简单,便于实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伸塑形法制作的可溶性微针的形态无法控制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压步骤,对模具的各凹槽施加压力,以使各凹槽闭合;注入步骤,在各凹槽闭合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凝固步骤,静置预设时间,各凹槽内的液体凝固成微针。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中,施压步骤中,对各凹槽抽真空,以使各凹槽闭合。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中,施压步骤中,抽真空时,对模具的底部和侧部施加压力,以辅助各凹槽排出气体而闭合。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中,注入步骤进一步包括:第一注液子步骤,在各凹槽闭合后,向各凹槽内注入预设量的液体;抽出子步骤,将各凹槽内的液体抽出;至少重复一次注液子步骤和抽出子步骤;第二注液子步骤,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直至充满各凹槽;第二注液子步骤中,在注入液体时,对模具振动,避免产生气泡。

本发明中,对模具的各凹槽施加压力,由于模具具有预设柔韧度,所以各凹槽可在压力的作用下呈闭合状态,便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各液体只需凝固即可制成微针,制作方法简单,便于实施,并能够准确控制微针的形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各凹槽呈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注入液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注入不同液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辅助装置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支撑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装置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7,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该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包括:模具1、施压装置和输入装置2。其中,模具1的底部(图1所示的下部)用于放置于工作台8,具体实施时,模具1可以仅放置于工作台8,也可以与工作台8可拆卸地连接。

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凹槽11,每个凹槽11的形状与要制成的微针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可以根据微针的形状来确定各凹槽11的形状。参见图1和图5,每个凹槽11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并且各凹槽11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凹槽的形状,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微针形状。并且,能够实现一个模具上不同形状、大小、长度、密度的多个凹槽,实现了同一个微针上具有多种形状、大小、长度、密度共存的情况。

具体实施时,凹槽11的形状可以为圆锥形、多角锥形、凹曲面锥形、凸曲面锥形、尖头圆锥形、平头圆锥形、对角锥形、尖头凹面锥形、平头凹面锥形、尖头凸面锥形、异形锥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模具1具有预设柔韧度,该预设柔韧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模具1的材质应为具有预设柔韧度的材质,例如硅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

具体实施时,凹槽11的直径范围为50~1500微米,长度范围为50~2000微米,尖部范围直径为2~200微米。当然,凹槽11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施压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1,施压装置用于对各凹槽11施加压力,以使各凹槽11呈闭合状态,这样,各凹槽11与模具1的外部之间产生压力差。具体实施时,施压装置只要能够使得各凹槽11闭合即可,本实施例对于施压装置的结构不做任何限制。

输入装置2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1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输入装置2用于在各凹槽11呈闭合状态后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每个凹槽11内的液体均在凝固后形成微针。具体地,施压装置对各凹槽11施加压力,由于模具1具有预设柔韧度,所以各凹槽11在压力作用下逐渐闭合。在各凹槽11均呈闭合状态时,各凹槽11的内部与模具1的外部之间产生了一定压力差,在该压力差的作用下输入装置2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直至液体充满各凹槽11。将输入装置2拆卸下来,静置预设时间,液体凝固成微针。静置时可在常温甚至低温下进行,无需加热,这样,能够减少对液体成分的破坏,避免液体失活,进而保证微针的效果。

液体可以为粘性液体,该液体可以为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为非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具体实施时,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为酸软骨素、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甲基乙烯基醚-顺丁烯酸酐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卡波姆、海藻糖、麦芽糖、蔗糖、棉子糖、透明质酸、海藻酸钠、支链淀粉、葡聚糖等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非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可以为硅、聚芳醚酮类等。

优选的,各凹槽11的内壁进行表面活性处理,以使液体易于吸附于凹槽。

参见图8,优选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还包括:支撑架9和升降装置10。其中,支撑架9设置于工作台8,具体地,支撑架9的底部(图8所示的下部)与工作台8相连接,支撑架9的顶部(图8所示的上部)置于模具1顶部的上部。

升降装置10设置于支撑架9,并且,升降装置10置于模具1的上部(相对于图8而言),具体地,升降装置10设置于支撑架9的顶部处,升降装置10与模具1的顶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输入装置2设置于升降装置10,升降装置10用于带动输入装置2升降,以使输入装置2设置于模具1的顶部,或者输入装置2与模具1相分离。

具体实施时,升降装置10可以为可伸缩的结构或者可移动的结构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使用时,升降装置10控制输入装置2降落至与模具1的顶部处,输入装置2与模具1的顶部相连接,以便于输入装置2注入液体。在各凹槽11内充满液体后,升降装置10控制输入装置2向模具1的上部处上升,使得输入装置2与模具1的顶部相分离,便于各凹槽11内的液体静置成微针。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模具1的顶部开设的各凹槽11的形状与要制作的微针的形状相匹配,则输入装置2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后即可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微针,能够准确控制微针的形态,并且,模具1具有预设柔韧度,这样各凹槽11可在施压装置的作用下呈闭合状态,便于输入装置2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液体只需凝固即可制成微针,无需高温加热、离心,避免温度和外力对液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保证微针的效果和质量,制作简单,便于实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伸塑形法制作的可溶性微针的形态无法控制的问题。

继续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可以包括:壳体21、多个输入管22和多个密封结构。其中,壳体21的内部中空,壳体21的两端均为封闭端。壳体21置于模具1的上部,壳体21的侧壁开设有进液口211,该进液口211用于与液体注入装置相连接,液体注入装置内存储有液体,则液体注入装置通过进液口211向壳体21内注入液体。该进液口211处可以设置有阀门,以便于控制注入液体的流量和是否注入液体。

输入管22的数量与凹槽11的数量相同,并且,各输入管22的位置与各凹槽11的位置一一对应,各输入管22均设置于壳体21朝向模具1的一面。具体地,壳体21朝向模具1的一面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数量和输入管22的数量相同,各通孔的位置与各输入管22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输入管22的第一端均与对应的通孔相连接,每个输入管22的第二端均罩设于对应的凹槽11的外部,每个输入管22均用于向对应的凹槽11内注入具有预设压力的液体。具体地,每个输入管22的第二端均与模具1的顶部相接触,每个输入管22的第二端的端部均罩设于对应凹槽11的开口端的外部。

液体的预设压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并且,液体的压力能够促进液体注入各凹槽11内,确保液体充满凹槽11,保证微针的质量。预设压力的液体可以通过高压设备注入壳体21内,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装置注入,本实施例对于液体压力施加的结构不做任何限制。

密封结构的数量与输入管22的数量相同,并且,各输入管22与各密封结构一一对应。每个密封结构均设置于对应的输入管22的第二端的端部,每个密封结构均用于对对应的输入管22和凹槽1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每个密封结构均可以为柔性吸盘23,吸盘23可吸附于模具1的顶部且罩设于凹槽11的外部。具体实施时,可以对吸盘23与模具1顶部的相接触处进行抛光处理,以提高吸盘23与凹槽11之间的密闭性。也可以是,对吸盘23与模具1顶部的表面进行微热处理,以使吸盘23与模具1进行软化,以提高吸盘23与模具1之间的吸附性。还可以是,在吸盘23与模具1顶部的表面涂抹粘性物质,以促进吸盘23与模具1之间的吸附性。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各凹槽11呈闭合状态时,每个输入管22均向对应凹槽11内注入具有预设压力的液体,保证液体稳定、顺利地输入至凹槽11内,进而确保液体充满凹槽11,密封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输入管22与凹槽11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确保液体稳定注入各凹槽11内,避免压力泄露而导致液体无法充满凹槽11。

参见图4,上述实施例中,进液口211为至少两个,各进液口211均开设于壳体21的侧壁,并且,各进液口211沿壳体21的高度方向(图4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开设。具体地,液体可以为一种,则制成单纯的微针;也可以是,液体为至少两种,则制成多层分层胶囊式微针。当液体为至少两种时,各液体可以依次注入各凹槽11。

具体实施时,每个进液口211处均设置一个阀门。

具体实施时,当液体为至少两种时,每个进液口211均向壳体21内注入不同的液体。首先打开第一个进液口211,并控制第一种液体的流量,第一种液体进入各凹槽11后吸附于凹槽11的表面,从而形成液体薄膜。然后,关闭第一个进液口211,打开第二个进液口211,第二种液体进入各凹槽11。然后,关闭第二个进液口211,打开第三个进液口211,第三种液体进入各凹槽11,依次重复上述各步骤,直至将各不同液体依次注入各凹槽11内。具体实施时,可以有选择的打开不同的进液口211。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各实施例中,施压装置可以包括:抽真空装置。其中,抽真空装置设置于输入装置2,则抽真空装置通过输入装置2与模具1可拆卸地连接。抽真空装置用于对各凹槽11抽真空以使各凹槽11闭合,并在各凹槽11呈闭合状态时停止抽真空。这样,通过对各凹槽11抽真空,使得各凹槽11内呈现负压状态,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打开进液口211处的阀门,液体会主动流入各凹槽11内。

抽真空装置可以包括:隔板3和开关阀4。其中,隔板3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具体地,隔板3横设于壳体21内,隔板3与壳体21朝向模具1的一面相平行,则隔板3将壳体21分隔成第一空间5和第二空间6,第一空间5置于壳体21内的下部(相对于图1而言)且靠近模具1,第二空间6置于壳体21内的上部(相对于图1而言)。隔板3开设有开口,该开口靠近壳体21的侧壁处设置,开关阀4设置于开口处,以控制该开口闭合或者打开。

壳体21对应于第二空间6处开设有输出口212,该输出口212用于与真空泵相连接,通过真空泵抽取各凹槽11内的气体,以使各凹槽11闭合。进液口211开设于壳体21对应于第一空间5处的侧壁,第一空间5为注入液体的空间。当进液口211为至少两个时,各进液口211均对应于第一空间5处。

具体使用时,各吸盘23吸附于模具1的顶部且罩设于对应凹槽11的外部,关闭进液口211处的阀门,打开开关阀4和输出口212处的阀门,真空泵从输出口212处进行抽气,使得第一空间5和第二空间6达到真空状态,最终使各凹槽11因抽真空而闭合,这时,各凹槽11的内部与模具1的外部产生压力差,此时关闭开关阀4和输出口212处的阀门,打开进液口211处的阀门,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自动从进液口211流入第一空间5,通过各吸盘23流入各凹槽11内。液体的压力是为了增大各凹槽11的内外压力差,使得液体更易于流入各凹槽内。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输入装置2注入液体之前抽真空,以使各凹槽11闭合,能够将凹槽11内的气体排出,并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保证液体稳定注入凹槽11内。并且,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同时,抽真空装置设置于输入装置2,保证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整体的密封性能,避免出现漏气、漏压,还能保证微针的成型质量和效果。

参见图6和图7,施压装置还可以包括:辅助装置7。其中,辅助装置7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1的外部,辅助装置7用于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时,对模具1的外部施加压力,以辅助各凹槽11闭合。这样,辅助装置7能够加速各凹槽11排出空气,并使得各凹槽11快速闭合,还能确保各凹槽11的闭合效果,避免空气的残留。

辅助装置7可以包括:容置体71。其中,容置体71的顶部设置有凹设部,凹设部用于容置模具1。容置体71的内部中空,容置体71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该连接口与输气装置相连接,输气装置用于向容置体71的内部充气。容置体71具有预设膨胀收缩性,则容置体71在内部充气时呈膨胀状态,进而对模具1的侧部和底部进行挤压,促进各凹槽11内气体的排出,使得各凹槽11闭合。

具体实施时,预设膨胀收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容置体71的材质为具有预设膨胀收缩的材质,例如:橡胶。

具体实施时,输气装置可以为高压泵,也可以为其他装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上述各实施例中,在输入装置2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时,为了保证微针的成型质量,则需要避免气泡产生,为此,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还可以包括:振动装置。其中,振动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工作台8,振动装置用于在输入装置2注入液体时使得模具1振动,以避免产生气泡,保证各凹槽11内的液体没有气泡,进而提高微针的成型质量。

具体实施时,振动装置可以为振动器,也可以为超声电磁设备,只要能够产生振动即可,本实施例对于振动装置的结构不做任何限制。优选的,振动装置为超声电磁设备,则使得模板1产生超声微频振动。

优选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还包括: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工作台,用于在输入装置注入液体时使得模具振动;和/或,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还包括:支撑架9和升降装置10;支撑架9设置于工作台8;升降装置10设置于支撑架9且置于模具1的上部;输入装置2设置于升降装置10,升降装置10用于带动输入装置2升降。

具体实施时,当各凹槽11呈闭合状态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输入装置2向各凹槽11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然后,抽真空装置将该液体抽走,并将气体排出,使得各凹槽11呈闭合状态。然后,向各凹槽11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再将液体排出,至少重复一个循环之后,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并充满各凹槽11,这样有利于液体均匀充分地覆盖于各凹槽11,避免出现气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后即可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微针,能够准确控制微针的形态,并且,各凹槽11可在施压装置的作用下呈闭合状态,便于输入装置2向各凹槽11内注入液体,液体只需凝固即可制成微针,无需高温加热、离心,避免温度和外力对液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保证微针的效果和质量,制作简单,便于实施。

方法实施例: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参见图9,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施压步骤S1,对模具的各凹槽施加压力,以使各凹槽闭合。

具体地,模具为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模具,本实施例对于模具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对各凹槽抽真空,以使各凹槽呈闭合状态,则各凹槽的内部与模具的外部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差。具体地,抽真空后各凹槽的内部呈现负压状态。

更为优选的,抽真空时,对模具的底部和侧部施加压力,以辅助各凹槽排出气体而闭合。具体地,参见图6和图7,将模具1放置于容置体71顶部的凹设部内,容置体71的内部中空,容置体71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该连接口与输气装置相连接,输气装置用于向容置体71的内部充气。容置体71具有预设膨胀收缩性,则容置体71在内部充气时呈膨胀状态,进而对模具1的侧部和底部进行挤压,促进各凹槽11内气体的排出,使得各凹槽11闭合。

注入步骤S2,在各凹槽闭合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

具体地,各凹槽闭合后,各凹槽的内部呈现负压状态,在负压状态下,输入装置2中壳体21的进液口211打开,液体可自动注入各凹槽11内。

优选的,液体可以具有预设压力,该预设压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并且,液体的压力能够促进液体注入各凹槽内,确保液体充满凹槽,保证微针的质量。

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气泡,则注入步骤S2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一注液子步骤S21,在各凹槽闭合后,向各凹槽内注入预设量的液体。

具体地,在各凹槽闭合后,利用压力差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该预设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抽出子步骤S22,将各凹槽内的液体抽出。

具体地,通过抽真空装置将各凹槽内的液体和气体全部抽出,使得各凹槽呈闭合状态。

至少重复一次注液子步骤S21和抽出子步骤S22,具体地,依次重复注液子步骤S21和抽出子步骤S22,若将一次注液子步骤S21和一次抽出子步骤S22记为一个循环,则至少重复一个循环。

第二注液子步骤S23,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直至充满各凹槽。

优选的,在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时,对模具振动,以避免产生气泡。具体地,可以采用振动装置使得模具振动。优选的,采用超声电磁设备产生超声微频振动。

凝固步骤S3,静置预设时间,各凹槽内的液体凝固成微针。

具体地,各凹槽内的液体在常温状态下自动凝固成微针。具体实施时,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优选的,注入的液体为至少一种。当液体为一种时,制成单纯的微针;当液体为至少两种时,则制成多层分层胶囊式微针。

当液体为至少两种时,依次向各凹槽内注入不同的液体。

具体实施时,当液体为至少两种时,首先注入第一种液体,并控制第一种液体的流量,第一种液体进入各凹槽后吸附于凹槽的表面,从而形成液体薄膜。然后,向各凹槽内注入第二种液体,并控制第二种液体的流量。然后,向各凹槽内注入第三种液体。依次重复上述各步骤,直至将各不同液体注入各凹槽内。

其中,模具、抽真空装置、输入装置、辅助装置等结构参见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对模具的各凹槽施加压力,由于模具具有预设柔韧度,所以各凹槽可在压力的作用下呈闭合状态,便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各液体只需凝固即可制成微针,制作方法简单,便于实施,并能够准确控制微针的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的原理相同,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