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和防误闭锁装置

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和防误闭锁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和防误闭锁装置。其中,防误闭锁装置包括系留钥匙、闭锁销、系留转轴组件和解锁转轴组件,解闭锁方法包括: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带动解锁转轴组件解锁闭锁销,解锁转轴组件锁定解锁钥匙,待闭锁销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闭锁销解锁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系留转轴组件锁定闭锁销并解锁系留钥匙;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系留钥匙带动系留转轴组件解锁闭锁销,系留转轴组件锁定系留钥匙,待闭锁销运动至闭锁位置时,闭锁销锁定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解锁转轴组件锁定闭锁销并解锁解锁钥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和防误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轨道交通的车辆段、停车场等场所均有安装隔离刀闸的操作机构,主要是用于检修人员在进行验电接地前,操作隔离刀闸机构,将隔离刀闸进行分闸,然后再进行后续的验电和接地工作。当前,在车辆段最常见的隔离刀闸操作机构安装在机构箱内,其操作形式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利用一把隔离挂锁装在前门上,对机构箱内的隔离刀闸操作机构进行闭锁管理,通过开票,检修人员获得解锁权限,电脑钥匙读取隔离挂锁码值正确,将隔离挂锁解锁。此时可以打开机构箱的前门,利用手摇工具,摇动操作机构箱内的机构,将隔离刀闸进行分闸。分闸完毕后,关闭前门,并用挂锁锁住前门,即可进行下一步的验电和接地工作;

另一种是在机构箱的侧面,开有摇把孔,利用挂锁对摇把孔进行闭锁遮挡。当检修人员获得开锁权限后,解锁挂锁,将摇把穿过摇把孔,即可进行分闸操作。分闸完毕后,锁回挂锁,进行下一步的验电和接地操作。

但是,以上两种形式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当检修人员进行完分闸操作后,隔离刀闸机构箱前门是否关闭并上锁或者机构箱侧面摇把孔是否上锁,取决于检修人员工作的仔细程度以及工班长的巡检力度。一旦检修人员意识疏忽,工班长巡检不到位,隔离刀闸分闸后,机构箱前门的挂锁没有锁住前门或者侧面摇把孔没有上锁,而是被随意放置其他位置,从而会使隔离刀闸分闸后机构箱没有被锁上或者侧面摇把孔敞开。在该情况下,一旦检修人员在进行后续的操作时,其他人误将机构箱的前门打开或者将摇把伸入到侧面摇把孔内,操作隔离刀闸机构,并合上隔离刀闸,将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和防误闭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安装在第一待锁件上的防误闭锁装置包括系留钥匙、闭锁销、系留转轴组件和解锁转轴组件,解闭锁方法包括: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带动解锁转轴组件解锁闭锁销,闭锁销能够向退出第二待锁件的解锁位置运动,解锁转轴组件锁定解锁钥匙,待闭锁销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闭锁销解锁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系留转轴组件锁定闭锁销并解锁系留钥匙;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系留钥匙带动系留转轴组件解锁闭锁销,闭锁销能够向伸入第二待锁件的闭锁位置运动,系留转轴组件锁定系留钥匙,待闭锁销运动至闭锁位置时,闭锁销锁定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解锁转轴组件锁定闭锁销并解锁解锁钥匙。

进一步地,在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转轴组件在解锁钥匙的带动下退出闭锁销的第二凹槽,闭锁销可以运动至解锁位置,待闭锁销运动至解锁位置时,系留转轴组件伸入至闭锁销的第一凹槽,并将闭锁销锁定在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在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系留转轴组件在系留钥匙的带动下退出闭锁销的第一凹槽,闭锁销可以运动至闭锁位置,待闭锁销运动至闭锁位置时,解锁转轴组件伸入至闭锁销的第二凹槽,并将闭锁销锁定在闭锁位置。

进一步地,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解锁闭锁销时,系留转轴组件或解锁转轴组件的限位销通过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的第一滑槽进入第二滑槽,并与第二滑槽的侧壁止挡锁定。

进一步地,系留转轴组件或解锁转轴组件解锁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时,系留转轴组件或解锁转轴组件反向运动伸入闭锁销内,系留转轴组件或解锁转轴组件的限位销退出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的第二滑槽并进入第一滑槽,限位销可沿第一滑槽退出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具有双码值的码片和与闭锁销同步运动的磁体,解闭锁方法还包括码片根据感应到磁体的位置改变自身码值,在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码片的码值为第一码值,在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码片的码值为第二码值,解锁钥匙能够读取码片的码值,并发送至控制终端。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连接系留钥匙和第二待锁件的锁链,解闭锁方法还包括当系留钥匙被系留转轴组件锁定时,锁链阻碍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包括:系留钥匙;锁体;闭锁销,闭锁销穿设在锁体上,并具有伸出锁体的闭锁位置和缩回锁体的解锁位置,闭锁销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系留转轴组件,系留转轴组件能够与系留钥匙配合,并在系留钥匙的带动下运动,当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系留转轴组件与第一凹槽对齐并伸入至第一凹槽内,系留转轴组件解锁系留钥匙,系留钥匙能够取下,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系留钥匙带动系留转轴组件运动,系留转轴组件退出第一凹槽并与第一凹槽错开,系留转轴组件将系留钥匙锁定在锁体上;解锁转轴组件,解锁转轴组件能够与解锁钥匙配合,并在解锁钥匙的带动下运动,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解锁转轴组件与第二凹槽对齐并伸入至第二凹槽内,解锁转轴组件解锁解锁钥匙,解锁钥匙能够取下,当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带动解锁转轴组件运动,解锁转轴组件退出第二凹槽并与第二凹槽错开,解锁转轴组件将解锁钥匙锁定在锁体上。

进一步地,系留转轴组件和/或解锁转轴组件包括限位销,限位销与锁体固定连接,系留钥匙和/或解锁钥匙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沿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的轴向开设并与外部连通,第二滑槽沿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的周向开设,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插入锁体时,限位销伸入第一滑槽内,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转动时限位销伸入第二滑槽内,并与第二滑槽的侧壁抵接,以锁定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

进一步地,系留转轴组件和/或解锁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转轴可转动设置,并具有与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驱动配合的驱动端,转轴还具有偏心设置的挤压端;驱动轴,驱动轴滑动设置,并具有供挤压端伸入的开槽,当转轴在系留钥匙或解锁钥匙的驱动下转动时,挤压端挤压开槽的侧壁,并带动驱动轴滑动,驱动轴退出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驱动轴抵接,并为驱动轴提供向靠近闭锁销的方向运动的弹力。

进一步地,沿闭锁销的运动轨迹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大于系留转轴组件和解锁转轴组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闭锁销抵接,并为闭锁销提供向解锁位置运动的弹力。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锁链,锁链与系留钥匙和被闭锁物件中未安装锁体的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磁体,磁体与闭锁销连接,并与闭锁销同步运动;码片,码片能够感应磁体的位置,并根据磁体的位置改变码值。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与闭锁销固定连接,磁体安装在安装座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系留钥匙和解锁钥匙两种钥匙,并且设置有分别与之配合的系留转轴组件和解锁转轴组件,通过系留转轴组件和解锁转轴组件二者与系留钥匙、解锁钥匙和闭锁销之间的配合,实现对隔离刀闸等装置的有效管控。对隔离刀闸机构而言,箱门即为第一待锁件,箱体即为第二待锁件。具体而言,在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操作人员解锁钥匙插入防误闭锁装置,带动解锁转轴组件运动,解锁转轴组件解锁闭锁销,同时将解锁钥匙进行锁定,这样解锁钥匙就无法取下,而解锁后的闭锁销能够向解锁位置运动从而退出第二待锁件解锁待闭锁物体,待闭锁销运动至解锁位置后,系留转轴组件将闭锁销进行锁定,使得闭锁销被锁定在解锁位置,同时系留转轴组件解锁系留钥匙,系留钥匙可以取下;在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操作人员将系留钥匙插入锁体,带动系留转轴组件运动,系留转轴组件解锁闭锁销,同时将系留钥匙进行锁定,这样,系留钥匙就无法取下,而解锁后的闭锁销能够向闭锁位置运动从而伸入第二待锁件重新锁定待闭锁物体,待闭锁销运动至闭锁位置后,解锁转轴组件重新将闭锁销锁定在闭锁位置,同时解锁转轴组件解锁解锁钥匙,解锁钥匙可以取下带走。上述设置方式使得系留转轴组件必然会锁定系留钥匙和闭锁销中的一者、解锁转轴组件必然会锁定解锁钥匙和闭锁销中的一者,这样,当隔离刀闸的箱门解锁后,解锁钥匙被锁定在锁体上,而系留钥匙可以从锁体上取下,操作人员即可打开箱门对箱体内的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重新闭锁、使用解锁钥匙则需要使用系留钥匙将解锁钥匙解锁才能够取走解锁钥匙,否则无法将解锁钥匙从锁体上取下带走,从而强制检修人员在完成对隔离刀闸的操作后锁住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避免检修人员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隔离刀闸机构的可靠闭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防误闭锁装置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闭锁时系留转轴组件与系留钥匙和闭锁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闭锁时解锁转轴组件与闭锁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和图4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和图4中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解锁时系留转轴组件与系留钥匙和闭锁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解锁时解锁转轴组件与解锁钥匙和闭锁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重新闭锁时系留转轴组件与系留钥匙和闭锁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重新闭锁时解锁转轴组件与解锁钥匙和闭锁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的磁体与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的磁体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的磁体与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应用在隔离刀闸机构上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应用在隔离刀闸机构上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系留钥匙;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20、锁体;30、闭锁销;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40、系留转轴组件;41、限位销;42、转轴;421、驱动端;422、挤压端;43、驱动轴;431、开槽;44、第一弹性件;50、解锁转轴组件;60、解锁钥匙;70、第二弹性件;80、锁链;90、磁体;100、码片;110、安装座;120、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和防误闭锁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安装在第一待锁件上的防误闭锁装置包括系留钥匙10、闭锁销30、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解闭锁方法包括: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60带动解锁转轴组件50解锁闭锁销30,闭锁销30能够向退出第二待锁件的解锁位置运动,解锁转轴组件50锁定解锁钥匙60,待闭锁销30运动至解锁位置时,闭锁销30解锁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系留转轴组件40锁定闭锁销30并解锁系留钥匙10;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系留钥匙10带动系留转轴组件40解锁闭锁销30,闭锁销30能够向伸入第二待锁件的闭锁位置运动,系留转轴组件40锁定系留钥匙10,待闭锁销30运动至闭锁位置时,闭锁销30锁定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解锁转轴组件50锁定闭锁销30并解锁解锁钥匙60。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系留钥匙10和解锁钥匙60两种钥匙,并且设置有分别与之配合的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通过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二者与系留钥匙10、解锁钥匙60和闭锁销30之间的配合,实现对隔离刀闸等装置的有效管控。对隔离刀闸机构而言,箱门即为第一待锁件,箱体即为第二待锁件。具体而言,如图7至图9所示,在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操作人员解锁钥匙60插入防误闭锁装置,带动解锁转轴组件50运动,解锁转轴组件50解锁闭锁销30,同时将解锁钥匙60进行锁定,这样解锁钥匙60就无法取下,而解锁后的闭锁销30能够向解锁位置运动从而退出第二待锁件解锁待闭锁物体,待闭锁销30运动至解锁位置后,系留转轴组件40将闭锁销30进行锁定,使得闭锁销30被锁定在解锁位置,同时系留转轴组件40解锁系留钥匙10,系留钥匙10可以取下;如图10和图11以及图2至图4所示,在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操作人员将系留钥匙10插入锁体20,带动系留转轴组件40运动,系留转轴组件40解锁闭锁销30,同时将系留钥匙10进行锁定,这样,系留钥匙10就无法取下,而解锁后的闭锁销30能够向闭锁位置运动从而伸入第二待锁件重新锁定待闭锁物体,待闭锁销30运动至闭锁位置后,解锁转轴组件50重新将闭锁销30锁定在闭锁位置,同时解锁转轴组件50解锁解锁钥匙60,解锁钥匙60可以取下带走。上述设置方式使得系留转轴组件40必然会锁定系留钥匙10和闭锁销30中的一者、解锁转轴组件50必然会锁定解锁钥匙60和闭锁销30中的一者,这样,当隔离刀闸的箱门解锁后,解锁钥匙60被锁定在锁体20上,而系留钥匙10可以从锁体20上取下,操作人员即可打开箱门对箱体内的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重新闭锁、使用解锁钥匙60则需要使用系留钥匙10将解锁钥匙60解锁才能够取走解锁钥匙60,否则无法将解锁钥匙60从锁体20上取下带走,从而强制检修人员在完成对隔离刀闸的操作后锁住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避免检修人员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隔离刀闸机构的可靠闭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与闭锁销30之间的配合是通过开设在闭锁销30上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实现的。具体而言,在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转轴组件50在解锁钥匙60的带动下退出闭锁销30的第二凹槽32,闭锁销30可以运动至解锁位置,待闭锁销30运动至解锁位置时,系留转轴组件40在其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下伸入至闭锁销30的第一凹槽31,并将闭锁销30锁定在解锁位置。在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系留转轴组件40在系留钥匙10的带动下退出闭锁销30的第一凹槽31,闭锁销30可以运动至闭锁位置,待闭锁销30运动至闭锁位置时,解锁转轴组件50伸入至闭锁销30的第二凹槽32,并将闭锁销30锁定在闭锁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与系留钥匙10和解锁钥匙60之间的配合是通过开设在系留钥匙10和解锁钥匙60上的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实现的。具体而言,系留钥匙10或解锁钥匙60解锁闭锁销30时,系留转轴组件40或解锁转轴组件50的限位销41通过系留钥匙10或解锁钥匙60的第一滑槽11进入第二滑槽12,并与第二滑槽12的侧壁止挡锁定。系留转轴组件40或解锁转轴组件50解锁系留钥匙10或解锁钥匙60时,系留转轴组件40或解锁转轴组件50反向运动伸入闭锁销30内,系留转轴组件40或解锁转轴组件50的限位销41退出系留钥匙10或解锁钥匙60的第二滑槽12并进入第一滑槽11,限位销41可沿第一滑槽11退出系留钥匙10或解锁钥匙60。

在本实施例中,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具有双码值的码片100和与闭锁销30同步运动的磁体90,解闭锁方法还包括码片100根据感应到磁体90的位置改变自身码值,在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码片100的码值为第一码值,在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码片100的码值为第二码值,随着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状态改变,码片100的码值也发生相应变化,解锁钥匙60能够读取码片100的码值,并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分析判断后即可得到防误闭锁装置的状态,供人员查看。

在本实施例中,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连接系留钥匙10和第二待锁件的锁链80,解闭锁方法还包括当系留钥匙10被系留转轴组件40锁定时,系留钥匙10锁定在锁体20上,此时,锁链80会与闭锁销30一同阻碍第一待锁件和第二待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进一步保证闭锁的安全性。

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上述解闭锁方法即应用于该防误闭锁装置。防误闭锁装置包括系留钥匙10、锁体20、闭锁销30、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闭锁销30穿设在锁体20上,并具有伸出锁体20的闭锁位置和缩回锁体20的解锁位置,闭锁销30开设有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系留转轴组件40能够与系留钥匙10配合,并在系留钥匙10的带动下运动,当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系留转轴组件40与第一凹槽31对齐并伸入至第一凹槽31内,系留转轴组件40解锁系留钥匙10,系留钥匙10能够取下,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系留钥匙10带动系留转轴组件40运动,系留转轴组件40退出第一凹槽31并与第一凹槽31错开,系留转轴组件40将系留钥匙10锁定在锁体20上;解锁转轴组件50能够与解锁钥匙60配合,并在解锁钥匙60的带动下运动,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解锁转轴组件50与第二凹槽32对齐并伸入至第二凹槽32内,解锁转轴组件50解锁解锁钥匙60,解锁钥匙60能够取下,当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60带动解锁转轴组件50运动,解锁转轴组件50退出第二凹槽32并与第二凹槽32错开,解锁转轴组件50将解锁钥匙60锁定在锁体20上。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系留转轴组件40锁定系留钥匙10和闭锁销30中的一者,解锁转轴组件50锁定解锁钥匙60和闭锁销30中的一者,二者相互配合,在防误闭锁装置闭锁和解锁时分别将系留钥匙10和解锁钥匙60进行锁定,从而使得系留钥匙10和解锁钥匙60中的一者必然会锁定在防误闭锁装置上,操作人员想要取走解锁钥匙60就必须使用系留钥匙10将解锁钥匙60解锁才能够取走,从而保证防误闭锁装置闭锁的可靠性,避免操作人员的失误出现闭锁失效的情况,保证隔离刀闸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以防误闭锁装置应用在隔离刀闸机构上为例进行说明,一般而言,锁体20及其内的部件安装固定在箱门上,箱门即为第一待锁件,箱体即为第二待锁件,防误闭锁装置将箱门与箱体锁定在一起,如图15和图16所示。当然,防误闭锁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应用在其他场景中。

在本实施例中,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的原理和结构是相同的,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配合的钥匙不同。以系留转轴组件40为例,其包括限位销41,限位销41与锁体20固定连接,系留钥匙1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第一滑槽11沿系留钥匙10的轴向开设并与外部连通,第二滑槽12沿系留钥匙10的周向开设,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形成L形的滑槽。如图10所示,当防误闭锁装置重新闭锁时,操作人员将系留钥匙10插入锁体20,限位销41伸入第一滑槽11内,并且随着系留钥匙10的插入,限位销41逐渐伸入第一滑槽11最内部,当系留钥匙10插入到位后,操作人员转动系留钥匙10,系留钥匙10在转动时限位销41由第一滑槽11伸入第二滑槽12内,此时,如图3所示,限位销41与第二滑槽12的侧壁抵接,第二滑槽12阻止系留钥匙10轴向拔出,从而将锁定系留钥匙10。若要取下系留钥匙10,需先反转系留钥匙10,使得限位销41重新进入至第一滑槽11内才能够取下系留钥匙10。

本实施例的系留转轴组件40还包括转轴42、驱动轴43和第一弹性件44。如图5和图6所示,转轴42可转动设置,并具有与系留钥匙10驱动配合的驱动端421,本实施例在系留钥匙10的端面开设有非圆形孔,驱动端421设置成形状相配的非圆形凸起,从而使得系留钥匙10通过驱动端421即可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还具有偏心设置的挤压端422;驱动轴43滑动设置,并具有供挤压端422伸入的开槽431,开槽431的长度方向与驱动轴43的轴线垂直,当转轴42在系留钥匙10的驱动下转动时,挤压端422挤压开槽431的侧壁,从而带动驱动轴43滑动远离闭锁销30,使得驱动轴43能够退出第一凹槽31,从而解锁闭锁销30;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44为弹簧,其与驱动轴43抵接,并为驱动轴43提供向靠近闭锁销30的方向运动的弹力。当系留钥匙10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带动驱动轴43退出第一凹槽31,闭锁销30即可自由运动,并运动至闭锁位置,此时,操作人员撤力,驱动轴43在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下抵接在闭锁销30上,由于闭锁销30的限制使得驱动轴43没有活动空间,进而转轴42和系留钥匙10也就无法转动,限位销41无法退出第二滑槽12,从而将系留钥匙10锁定在锁体20上。

由于本实施例的系留转轴组件40与解锁转轴组件50的结构等是相同的,因而,解锁转轴组件50及其与解锁钥匙60相配合的方式以及动作过程与上述系留转轴组件40及其与系留钥匙10的配合方式和动作过程也是相同的,因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除了采用相同的设置方式外,也可以将其中一者采用其他锁定的方式进行锁定,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沿闭锁销30的运动轨迹线,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之间的距离大于系留转轴组件40和解锁转轴组件50之间的距离。这样,第一凹槽31与系留转轴组件40的驱动轴43对齐时,第二凹槽32与解锁转轴组件50的驱动轴43错开,相似地,第二凹槽32与解锁转轴组件50的驱动轴43对齐时,第一凹槽31与系留转轴组件40的驱动轴43错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0,第二弹性件70也是弹簧,其与闭锁销30抵接,并为闭锁销30提供向解锁位置运动的弹力,这样,当解锁钥匙60通过解锁转轴组件50解锁闭锁销30时,闭锁销30即可在第二弹性件70的作用下自动运动至解锁位置,此时系留转轴组件40的驱动轴43即可在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下自动伸入第一凹槽31。需要重新闭锁时,操作人员通过系留钥匙10将闭锁销30解锁后需要手动按压闭锁销30,使得闭锁销30运动至闭锁位置,此时解锁转轴组件50的驱动轴43在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下自动伸入第二凹槽32,将闭锁销30重新锁定在闭锁位置。

可选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锁链80,锁链80的一端与系留钥匙10连接,另一端与系留钥匙10和被闭锁物件中未安装锁体20的部分,即箱体连接。本实施例的闭锁销30和锁链80均具有锁定箱门的作用,具体而言,闭锁销30位于闭锁位置时伸入至箱体上的插孔内,将箱门锁定,同时由于系留钥匙10锁定在锁体20上,因而箱门也被锁链80锁定,进一步保证安全性,此外,锁链80还能够避免系留钥匙10丢失的情况。当然,也可以仅采用闭锁销30或者锁链80中的一者实现闭锁。

如图1、图12至图14所示,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磁体90和码片100,磁体90与闭锁销30连接,并与闭锁销30同步运动;本实施例采用具有双码值的码片100,码片100能够感应磁体90的位置,并根据磁体90的位置改变码值,从而将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状态进行实时反馈。

可选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安装座110,安装座110通过销钉与闭锁销30固定连接,安装座110上开设有安装孔,磁体90即安装在安装孔处。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防尘盖120,防尘盖120与锁体20可转动连接,并能够遮挡锁体20上与解锁钥匙60配合的部分,例如码片100和解锁孔等。本实施例的锁体20朝向待安装物体表面,即安装在箱门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锁体20内的各部件均通过该开口安装到锁体20内,开口处该设有封口板,这样,当防误闭锁装置安装到箱门上时,封口板被遮挡,从而避免防误闭锁装置被随意拆卸的情况,保证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防误闭锁装置的具体解闭锁方法如下:

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前,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被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此时,系留钥匙10被留钥在锁体20上,无法拔下来。同时,闭锁销30处于闭锁位置,并插入到箱体侧面的插孔中,实现箱门闭锁,如图2至图4所示;

当检修人员开票后,获得解锁权限,解锁钥匙60插到防误闭锁装置上,如果读取到此时码片100的码值为第一码值,则可以对防误闭锁装置进行解锁。解锁成功后,此时系留钥匙10回转到可以拔出的位置。同时,闭锁销30在第二弹性件70的作用下,从侧面的插孔中缩回。与此同时,解锁钥匙60被留钥在锁体20上,无法拔出,同时,读到此时码片100的码值变为第二码值,并给系统后台传递出箱门已打开,即将进行分闸操作的信号。此时,检修人员可以打开箱门,进行隔离刀闸的分闸操作,如图7至图9所示;

当检修人员完成隔离刀闸的分闸操作后,需要用解锁钥匙60进行下一步的验电接地操作。由于解锁钥匙60被留钥在锁体20上,无法拔出。为了拿出解锁钥匙60,必须用系留钥匙10插入到锁体20进行解锁操作。系留钥匙10转动的同时用手推动闭锁销30的端部,此时,解锁钥匙60被解锁,可以拿出进行下一步验电检修等操作,而系留钥匙10被留钥在锁体20上无法拿出,闭锁销30再次插入到插孔内将箱门闭锁,如图10和图1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2、强制检修人员在完成对隔离刀闸的操作后锁住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避免检修人员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隔离刀闸机构的可靠闭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3、实时反馈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状态。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