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鱼身壳体、胸鳍以及尾鳍,鱼身壳体内部空腔中对应安设有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浮潜模块和控制模块,浮潜模块包括浮潜舱和浮潜驱动组件,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控制器和信息采集组件,信息采集组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和浮潜驱动组件相连,计算机与控制器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实现信息互联,本发明实现鱼类直游、转弯及上浮下潜的运动,同时增设多模态控制,实现不同挡位之间的切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18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75280.7

  • 申请日2021-03-15

  • 分类号B63C11/52(20060101);B63H1/36(20060101);B63G8/22(20060101);

  • 代理机构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汪玮华

  •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9: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鱼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仿生机器鱼日趋成熟,从最初Lighthill的鱼体波曲线,衍生出了多种形态的鱼以及不同的控制方法。根据鱼体推进方法,可分为两种模式:身体/尾鳍模式(Body and/or Caudal Fin,简称BCF)和中间鳍/对鳍模式(Median and/or Paired Fin,简称MPF)。总结现有仿生机器鱼的游动性能可知,采用BCF模式的仿生机器鱼优点是游动速度快,高机动性能好,缺点是低速机动性能差,身体易晃动、稳定性差;采用MPF模式的仿生机器鱼优点是低速机动性能好,身体稳定性好,缺点是游动速度慢。现有技术大多只采用尾鳍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引进了胸鳍和蠕动泵,来实现鱼类直游、转弯及上浮下潜的运动,同时增设多模态控制,实现不同挡位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身壳体、设置在所述鱼身壳体两侧的胸鳍以及设于鱼身壳体尾部的尾鳍,鱼身壳体内部空腔中对应安设有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浮潜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胸鳍控制组件与胸鳍相连,所述尾鳍控制组件与尾鳍相连,所述浮潜模块包括浮潜舱和浮潜驱动组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控制器和信息采集组件,所述信息采集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和浮潜驱动组件相连,所述计算机与控制器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实现信息互联。

按上述方案,所述胸鳍控制组件包括两两一组的四个胸鳍舵机,一组为左右摆动驱动舵机,另一组为上下摆动驱动舵机,所述左右摆动驱动舵机通过连接件并排固定于所述鱼身壳体上,并通过舵臂与所述上下摆动驱动舵机相连,上下摆动控制舵机通过连接件与鳍条相连,所述鳍条与所述胸鳍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尾鳍控制组件包括三组顺次连接的驱动关节,所述驱动关节由前、后U型支架和尾鳍舵机组成,所述前、后U型支架分别与尾鳍舵机的前后两侧相连,三组驱动关节通过前、后U型支架相连,位于前端的驱动关节的前U型支架固定于所述鱼身壳体上,位于后端的驱动关节的后U型支架与所述尾鳍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浮潜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蠕动泵,所述电机驱动蠕动泵运转,蠕动泵与所述浮潜舱相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鱼眼相机和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水域环境信息和机器鱼的方位信息。

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S1)多模态挡位切换:仿生机器鱼设置直游、左转、右转、上浮、下潜五个方向挡位,通过判断期望位姿与当前位姿的偏差,进行模糊控制分析,分别控制胸鳍、尾鳍的摆动,以及浮潜舱的吸排水,实现不同挡位的切换;

S2)变速运动控制:通过计算机和控制器操控,改变定时器数值,设置延时函数参数,控制尾鳍舵机每次转向之间时间的间隔,通过不同的摆动频率实现不同的游动速度。

按上述方案,步骤S1中各个所述挡位的控制方法如下:

直流控制::通过鱼体波曲线,代入参数,将一个周期进行十等分,经Matlab计算后得出每个时刻尾鳍舵机相应转角,在控制器中设置参数完成直游运动;

转弯控制:在直游基础上,将尾鳍每个时刻每个尾鳍舵机向左或向右偏置22.5°,实现转弯变向;

上浮下潜:由胸鳍与蠕动泵配合运动,当浮潜舱所吸的水量使机器鱼的重力等于浮力时,机器鱼处于悬浮状态;胸鳍朝下摆动,蠕动泵排水,当浮潜舱水量小于悬浮状态时的水量时,浮力大于重力,机器鱼上浮;胸鳍朝上,蠕动泵吸水,当浮潜舱水量大于悬浮状态时,浮力小于重力,机器鱼下沉。

按上述方案,步骤S2中所述直游、左转、右转三个方向挡位均设置三种速度,控制尾鳍舵机每次转向之间时间的间隔分别为:100ms、110ms、120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利用胸鳍与尾鳍的协同运动对机器鱼的直线游动、转弯和变速游动等多种模态进行控制设计,同时通过蠕动泵及胸鳍协调控制完成上浮下潜的运动,以实现单模态的平稳运动控制和多模态的协调切换控制;拟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模糊运动控制器,实现变速时的速度平滑变化,提高运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整机控制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胸鳍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尾鳍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机器鱼上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机器鱼下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硬件系统设计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整机控制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6、图7所示,一种仿生机器鱼的胸鳍与尾鳍协同控制系统,包括鱼身壳体1、设置在鱼身壳体两侧的胸鳍2以及设于鱼身壳体尾部的尾鳍3,鱼身壳体内部空腔中对应安设有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浮潜模块和控制模块,胸鳍控制组件与胸鳍相连,尾鳍控制组件与尾鳍相连,浮潜模块包括浮潜舱4和浮潜驱动组件,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控制器和信息采集组件,信息采集组件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胸鳍控制组件、尾鳍控制组件和浮潜驱动组件相连,所述计算机与控制器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实现信息互联。

信息采集组件包括鱼眼相机和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水域环境信息和机器鱼的方位信息。

本控制系统由操作系统层、通信协议层、底层驱动层三大层级构成。操作系统层主要是用户端(计算机)进行指令控制;通信协议层上下行数据链路采用光通信方式;底层驱动层为基于STM32单片机的控制器,实现机器鱼鱼眼相机、全局监视相机、陀螺仪、湿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的信息采集、运动电机控制,同时通过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模糊运动控制器,实现变速时的速度平滑变化,提高运动稳定性,依据仿生机器鱼控制系统层级,总成实现对仿生机器鱼的控制。

如图2所示,胸鳍控制组件包括两两一组的四个胸鳍舵机,一组为左右摆动驱动舵机5,另一组为上下摆动驱动舵机6,左右摆动驱动舵机通过连接件7并排设置并与鱼身壳体相连,并通过舵臂8与上下摆动驱动舵机相连,上下摆动控制舵机通过连接件与鳍条9相连,鳍条与胸鳍相连。左右摆动驱动舵机的转动实现胸鳍绕展向轴的转动即胸鳍左右摆动;上下摆动驱动舵机的转动实现胸鳍绕弦向轴的转动即胸鳍上下摆动。

如图3所示,尾鳍控制组件包括三组顺次连接的驱动关节,驱动关节由前U型支架10、后U型支架11和尾鳍舵机12组成,前、后U型支架分别与尾鳍舵机的前后两侧相连,三组驱动关节通过前、后U型支架相连,位于前端的驱动关节的前U型支架固定于鱼身壳体上,位于后端的驱动关节的后U型支架与尾鳍相连。

通过Lighthill曲线,代入合适参数,将一个周期进行十等分,经Matlab计算后得出每个时刻尾鳍舵机相应转角,在stm32中设置参数即可完成直游运动。在直游基础上,将尾鳍每个时刻每个尾鳍舵机向左或向右偏置22.5°,即可实现转弯变向。

其中直游、左转、右转每个挡位设置三个游动速度,如加速直游、加速转弯等,控制尾鳍舵机每次转向之间时间的间隔分别为:100ms、110ms、120ms,以适应不同的水下环境需求。同时,仿生机器鱼可通过判断期望位姿与当前位姿的偏差,进行模糊控制分析,实现不同的挡位间的切换。

浮潜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蠕动泵,电机驱动蠕动泵运转,蠕动泵与浮潜舱相连通。上浮下潜的原理为:由胸鳍与蠕动泵配合运动,当浮潜舱所吸的水量使机器鱼的重力等于浮力时,机器鱼处于悬浮状态;胸鳍朝下摆动,蠕动泵排水,当浮潜舱水量小于悬浮状态时的水量时,浮力大于重力,机器鱼上浮;胸鳍朝上,蠕动泵吸水,当浮潜舱水量大于悬浮状态时,浮力小于重力,机器鱼下沉(见图4、图5)。

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