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在两行火龙果之间套种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本申请采用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与火龙果套种,因地制宜地开展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是土地在同一时间内最大化利用,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避免杂草生长,减少田间劳作强度,且这种混播方式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有利于抗旱、保墒,不易产生地表径流,而且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5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44306.1

  • 申请日2021-03-05

  • 分类号A01G20/00(20180101);A01G17/00(20060101);A01G22/40(20180101);

  • 代理机构52114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黎亚

  •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邕武路2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1: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火龙果富含17种氨基酸、6种维生素,8种必须微量元素,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富有价值的营养物质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并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库、医药库、保健库。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在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的地区能够快速生长;水分充足时根系生长能力较为旺盛。在阴雨连绵的天气应当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植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即可抵抗大风。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可以适应多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较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火龙果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与大肠癌等功效。火龙果中还含有植物性蛋白,这种蛋白会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而起到解毒的作用。它富含抗氧化剂微生素C,能美白皮肤防黑斑。除此之外,火龙果中的有益元素含量也非常丰富。

火龙果栽培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土壤裸露面积较大,导致水分蒸发迅速,尤其是旱季土壤缺水严重,造成土壤板结;二是土壤无覆盖,未能给土壤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影响土壤动物活动,造成土壤结构紧实,进而限制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三是生态系统单一,降低了养分的循环速率,进而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具有科学性、生态性和系统性的措施对火龙果地进行覆盖,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蔓性植物,是一种新兴的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火龙果的根不耐水浸,并非怕水,而是不耐缺氧,所以火龙果的气生根非常重要,由此决定其栽培特点,不求深植而应浅植,排水便利,地表最好能保持一层疏松透气湿润的覆盖物,例如枯枝落叶或生长中的杂草,使气生根能在近地浅表蜿蜒伸展吸水吸肥。

豆科牧草指的是豆科饲用植物组成的牧草类群,不仅指草本植物,也包括饲用灌木和饲用木本植物,又称豆科草类。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分别占干物质的18%-24%和0.90%-2%,有“蛋白质饲料”之称,其他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较高,适口性好;与根瘤菌共生,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为自身提供氮素营养,增加牧草蛋白质含量和土壤中的含氮物质,对氮肥需要量较少,需钾、磷、钙肥较多,所以豆科牧草在满足家畜蛋白质需要和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常兼用作绿肥和蜜源植物。

禾本科牧草简称禾草,耐刈,耐牧,有些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庭园绿化植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为牲畜所喜食。禾草干物质中平均约含粗蛋白质10.4%、粗脂肪2.9%、无氮浸出物47.8%、粗纤维31.2%、粗灰分7.7%,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即能量饲料。禾本科植物可作为家畜饲料的约60属,200余种,其中分布最广、饲用意义较大的有:冰草、雀麦、鸭茅、披碱草、狐茅、黑麦草、雀稗、梯牧草、早熟禾、狗尾草、针茅等约30属。主要的栽培种有鸭茅、无芒雀麦、苏丹草、黑麦草、梯牧草等。大多为牲畜所喜食,不喜食或不采食的仅占10%以下。在干燥和加压时很少破碎、脱叶,适于调制干草;含糖分较多,也宜于制作青贮。

广西属亚热带气候区,全年植物生长旺盛,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年可产5000万t的农作物秸秆。但是,全区各地主要种植牧草为象草,品种单一,秸秆多为甘蔗尾叶和玉米秆,这些饲草和秸秆的营养水平低,水分含量高,干物质含量低。象草、甘蔗尾叶等简单加工后饲喂,无法满足肉牛肉羊的营养需要。此外,种植象草的土地成本较高,甘蔗尾稍收集困难,人工成本高等,导致养殖经济效益差。2016年以来,广西各级政府部门、肉牛肉羊产业创新团队、养殖企业、养殖户组合发力,全区牛羊规模化养殖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广西全区对牧草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单独在一块地上种植火龙果或牧草较为浪费土地,关于火龙果套种其他作物的文献较少,例如:专利申请CN201210380052.7,一种火龙果栽培地套种黑麦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黑麦草适宜种植时间:每年的9~11月;(2)黑麦草的种植方法:在距离火龙果母株50~60cm的周围分四穴点播黑麦草种子;(3)水肥施用方法:在火龙果与黑麦草中间环绕挖水肥沟,不论是施用火龙果的水肥还是施用黑麦草的水肥,均是在水肥沟里进行施放;(4)黑麦草的采割管理方法:黑麦草长至35~40cm高时及时进行刈割,过高会影响火龙果吸收光合;通过实施本发明,在火龙果周围栽培牧草,有利于火龙果的气生根生长,由此更有利火龙果的生长及提高产量;另外,黑麦草能增肥地力,不仅有促进后作生长的作用,而且还可改良火龙果园土地,对火龙果的促进生长作用也非常好。但是,目前未见关于在火龙果栽培地里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在两行火龙果之间套种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火龙果的栽培:搭火龙果种植架,在种植架上设置补光灯,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施入底肥后,采用横杆下垂法将火龙果苗直立栽种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浇定根水并固定到火龙果树支架上,将火龙果果树的侧枝固定在钢线上;

(2)牧草的栽培:在两行火龙果中间设置一条水沟,在水沟两侧栽培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的间作方式栽培;

(3)田间管理: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及时给火龙果打顶、修剪、整枝,控制牧草的高度,然后根据火龙果生长情况进行日常的施肥、浇水、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牧草为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箭舌豌豆、野豌豆、黄花羽扇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红豆草、地三叶、百脉根、沙打旺、紫云英、柱花草、蝴蝶豆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禾本科牧草为冰草、雀麦、鸭茅、披碱草、狐茅、黑麦草、雀稗、梯牧草、早熟禾、狗尾草、针茅、苏丹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火龙果栽培行距为55~60cm,株距为30~35cm,植入深度为3~5cm。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火龙果苗高15~20cm,基部剪出主茎根系长出3~4cm。

进一步地,在步骤(2),所述水沟宽度为14~16cm,深度为3~5cm。

进一步地,在步骤(2),所述牧草栽培株距为15~20cm,植入深度为25~30mm,水沟两侧的两行牧草的行距为18~20cm。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火龙果种植架是在火龙果种植坑旁立120~150cm高的钢桩,钢桩上加装可调节松紧的钢套,然后用钢线沿着火龙果种植行将钢桩连接,钢线作为火龙果树的支架,待火龙果苗长到钢桩高度,打顶作为主干,促使火龙果在钢线上面生长侧芽,沿钢线方向两侧分别留侧芽,并将侧枝固定在钢线上;当两棵相邻火龙果主干的侧芽相接触,再剪断侧芽,水平生长的侧芽作为一级枝条,一级枝条再长出向下的枝条时留作备用枝条,备用枝条不留花,其余枝条结果,每年把结果较多的枝条剪掉,再让备用枝条结果。

在栽培时,连续两年栽种的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不同,即要求本年种植的豆科牧草与上一年栽种的豆科牧草不同,且要求本年种植的禾本科牧草与上一年栽种的禾本科牧草不同。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与火龙果套种,因地制宜地开展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是土地在同一时间内最大化利用,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避免杂草生长,减少田间劳作强度,且这种混播方式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有利于抗旱、保墒,不易产生地表径流,而且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2)本申请采用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的种植方式,且连续两年栽种的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不同,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3)本申请采用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这个比例的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混播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土壤养分供给。

(4)本申请在火龙果园内套种牧草,其中豆科牧草具有固氮作用,其根瘤固定了大量的氮素,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土壤的含氮量,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极有益处,因此,能够减少火龙果园氮肥的施入量,降低了火龙果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实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示意图。

附图中:1-火龙果;2-豆科牧草;3-禾本科牧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在两行火龙果之间套种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火龙果的栽培:搭火龙果种植架,在种植架上设置补光灯,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施入底肥后,采用横杆下垂法将火龙果苗直立栽种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浇定根水并固定到火龙果树支架上,将火龙果果树的侧枝固定在钢线上;

所述火龙果栽培行距为55cm,株距为30cm,植入深度为3cm;所述火龙果苗高15cm,基部剪出主茎根系长出3cm;所述火龙果种植架是在火龙果种植坑旁立120cm高的钢桩,钢桩上加装可调节松紧的钢套,然后用钢线沿着火龙果种植行将钢桩连接,钢线作为火龙果树的支架,待火龙果苗长到钢桩高度,打顶作为主干,促使火龙果在钢线上面生长侧芽,沿钢线方向两侧分别留侧芽,并将侧枝固定在钢线上;当两棵相邻火龙果主干的侧芽相接触,再剪断侧芽,水平生长的侧芽作为一级枝条,一级枝条再长出向下的枝条时留作备用枝条,备用枝条不留花,其余枝条结果,每年把结果较多的枝条剪掉,再让备用枝条结果;

(2)牧草的栽培:在两行火龙果中间设置一条水沟,在水沟两侧栽培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的间作方式栽培;

所述水沟宽度为14cm,深度为3cm;所述牧草栽培株距为15cm,植入深度为25mm,水沟两侧的两行牧草的行距为18cm;

(3)田间管理: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及时给火龙果打顶、修剪、整枝,控制牧草的高度,然后根据火龙果生长情况进行日常的施肥、浇水、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牧草为紫花苜蓿、红豆草、地三叶、百脉根、沙打旺、紫云英;所述禾本科牧草为冰草、雀麦、黑麦草、雀稗。

实施例2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在两行火龙果之间套种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火龙果的栽培:搭火龙果种植架,在种植架上设置补光灯,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施入底肥后,采用横杆下垂法将火龙果苗直立栽种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浇定根水并固定到火龙果树支架上,将火龙果果树的侧枝固定在钢线上;

所述火龙果栽培行距为60cm,株距为35cm,植入深度为5cm;所述火龙果苗高20cm,基部剪出主茎根系长出4cm;所述火龙果种植架是在火龙果种植坑旁立150cm高的钢桩,钢桩上加装可调节松紧的钢套,然后用钢线沿着火龙果种植行将钢桩连接,钢线作为火龙果树的支架,待火龙果苗长到钢桩高度,打顶作为主干,促使火龙果在钢线上面生长侧芽,沿钢线方向两侧分别留侧芽,并将侧枝固定在钢线上;当两棵相邻火龙果主干的侧芽相接触,再剪断侧芽,水平生长的侧芽作为一级枝条,一级枝条再长出向下的枝条时留作备用枝条,备用枝条不留花,其余枝条结果,每年把结果较多的枝条剪掉,再让备用枝条结果;

(2)牧草的栽培:在两行火龙果中间设置一条水沟,在水沟两侧栽培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的间作方式栽培;

所述水沟宽度为16cm,深度为5cm;所述牧草栽培株距为20cm,植入深度为30mm,水沟两侧的两行牧草的行距为20cm;

(3)田间管理: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及时给火龙果打顶、修剪、整枝,控制牧草的高度,然后根据火龙果生长情况进行日常的施肥、浇水、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牧草为红三叶、白三叶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紫云英、柱花草、蝴蝶豆;所述禾本科牧草为披碱草、狐茅、梯牧草、早熟禾、狗尾草、针茅、苏丹草。

实施例3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在两行火龙果之间套种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火龙果的栽培:搭火龙果种植架,在种植架上设置补光灯,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施入底肥后,采用横杆下垂法将火龙果苗直立栽种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浇定根水并固定到火龙果树支架上,将火龙果果树的侧枝固定在钢线上;

所述火龙果栽培行距为56cm,株距为31cm,植入深度为3.5cm;所述火龙果苗高16cm,基部剪出主茎根系长出3.2cm;所述火龙果种植架是在火龙果种植坑旁立130cm高的钢桩,钢桩上加装可调节松紧的钢套,然后用钢线沿着火龙果种植行将钢桩连接,钢线作为火龙果树的支架,待火龙果苗长到钢桩高度,打顶作为主干,促使火龙果在钢线上面生长侧芽,沿钢线方向两侧分别留侧芽,并将侧枝固定在钢线上;当两棵相邻火龙果主干的侧芽相接触,再剪断侧芽,水平生长的侧芽作为一级枝条,一级枝条再长出向下的枝条时留作备用枝条,备用枝条不留花,其余枝条结果,每年把结果较多的枝条剪掉,再让备用枝条结果;

(2)牧草的栽培:在两行火龙果中间设置一条水沟,在水沟两侧栽培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的间作方式栽培;

所述水沟宽度为14cm,深度为3.5cm;所述牧草栽培株距为16cm,植入深度为26mm,水沟两侧的两行牧草的行距为18.5cm;

(3)田间管理: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及时给火龙果打顶、修剪、整枝,控制牧草的高度,然后根据火龙果生长情况进行日常的施肥、浇水、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牧草为野豌豆、黄花羽扇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地三叶、百脉根、沙打旺、紫云英、柱花草、蝴蝶豆;所述禾本科牧草为冰草、雀麦、鸭茅、披碱草、狐茅、针茅、苏丹草。

实施例4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在两行火龙果之间套种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火龙果的栽培:搭火龙果种植架,在种植架上设置补光灯,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施入底肥后,采用横杆下垂法将火龙果苗直立栽种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浇定根水并固定到火龙果树支架上,将火龙果果树的侧枝固定在钢线上;

所述火龙果栽培行距为59cm,株距为34cm,植入深度为4.5cm;所述火龙果苗高19cm,基部剪出主茎根系长出3.8cm;所述火龙果种植架是在火龙果种植坑旁立140cm高的钢桩,钢桩上加装可调节松紧的钢套,然后用钢线沿着火龙果种植行将钢桩连接,钢线作为火龙果树的支架,待火龙果苗长到钢桩高度,打顶作为主干,促使火龙果在钢线上面生长侧芽,沿钢线方向两侧分别留侧芽,并将侧枝固定在钢线上;当两棵相邻火龙果主干的侧芽相接触,再剪断侧芽,水平生长的侧芽作为一级枝条,一级枝条再长出向下的枝条时留作备用枝条,备用枝条不留花,其余枝条结果,每年把结果较多的枝条剪掉,再让备用枝条结果;

(2)牧草的栽培:在两行火龙果中间设置一条水沟,在水沟两侧栽培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的间作方式栽培;

所述水沟宽度为15.5cm,深度为4.5cm;所述牧草栽培株距为19cm,植入深度为29mm,水沟两侧的两行牧草的行距为19.5cm;

(3)田间管理: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及时给火龙果打顶、修剪、整枝,控制牧草的高度,然后根据火龙果生长情况进行日常的施肥、浇水、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牧草为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箭舌豌豆、野豌豆、黄花羽扇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沙打旺;所述禾本科牧草为雀麦、鸭茅、披碱草、狐茅、黑麦草、雀稗、梯牧草、早熟禾。

实施例5

一种火龙果套种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在两行火龙果之间套种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火龙果的栽培:搭火龙果种植架,在种植架上设置补光灯,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施入底肥后,采用横杆下垂法将火龙果苗直立栽种在火龙果种植坑内,浇定根水并固定到火龙果树支架上,将火龙果果树的侧枝固定在钢线上;

所述火龙果栽培行距为58cm,株距为33cm,植入深度为4cm;所述火龙果苗高18cm,基部剪出主茎根系长出3.5cm;所述火龙果种植架是在火龙果种植坑旁立135cm高的钢桩,钢桩上加装可调节松紧的钢套,然后用钢线沿着火龙果种植行将钢桩连接,钢线作为火龙果树的支架,待火龙果苗长到钢桩高度,打顶作为主干,促使火龙果在钢线上面生长侧芽,沿钢线方向两侧分别留侧芽,并将侧枝固定在钢线上;当两棵相邻火龙果主干的侧芽相接触,再剪断侧芽,水平生长的侧芽作为一级枝条,一级枝条再长出向下的枝条时留作备用枝条,备用枝条不留花,其余枝条结果,每年把结果较多的枝条剪掉,再让备用枝条结果;

(2)牧草的栽培:在两行火龙果中间设置一条水沟,在水沟两侧栽培两行牧草,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的间作方式栽培;

所述水沟宽度为15cm,深度为4cm;所述牧草栽培株距为17cm,植入深度为28mm,水沟两侧的两行牧草的行距为19cm;

(3)田间管理: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及时给火龙果打顶、修剪、整枝,控制牧草的高度,然后根据火龙果生长情况进行日常的施肥、浇水、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地,所述豆科牧草为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箭舌豌豆、野豌豆、黄花羽扇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红豆草、地三叶、百脉根、沙打旺、紫云英、柱花草、蝴蝶豆;所述禾本科牧草为冰草、雀麦、鸭茅、披碱草、狐茅、黑麦草、雀稗、梯牧草、早熟禾、狗尾草、针茅、苏丹草。

对比例1

采用专利申请CN201210380052.7(一种火龙果栽培地套种黑麦草的方法)中的实施例方案进行火龙果与牧草的套种。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能够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做以下实验:

采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的方法进行火龙果与牧草的套种,结果发现:对比例1在种植过程中氮肥、磷肥等肥料的施入量较高,提高了火龙果的种植成本,且火龙果产量较低、品质较差;而实施例1~5的方法则能解决以上问题。

由此可见,本申请采用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与火龙果套种,因地制宜地开展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是土地在同一时间内最大化利用,在未栽培火龙果和牧草的空地覆盖黑地膜,避免杂草生长,减少田间劳作强度,且这种混播方式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有利于抗旱、保墒,不易产生地表径流,而且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连续两年栽种的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不同,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火龙果园内套种牧草,其中豆科牧草具有固氮作用,其根瘤固定了大量的氮素,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土壤的含氮量,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极有益处,因此,能够减少火龙果园氮肥的施入量,降低了火龙果种植成本;且采用每行牧草采用两坑豆科牧草、三坑禾本科牧草间作方式栽培,这个比例的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混播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土壤养分供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