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CT机无线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及CT机无线控制装置

CT机无线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及CT机无线控制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CT机无线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及CT机无线控制装置。本发明的CT机无线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并以无线方式向CT机发出第一操作指令,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包含动作指令和第一时长;其中,所述动作指令用于指示CT机执行预设动作,并在开始执行预设动作后的所述第一时长内生成并以无线方式发出第一反馈码;S2、在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后的第二时长内,检测是否以无线方式获取所述第一反馈码:若是,则按照步骤S1发出第二操作指令;若否,则以有线方式向CT机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本发明的CT机无线控制系统既可以帮助操作人员进行远程操作,避免X光辐射,又可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472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纳米维景(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36656.3

  • 发明设计人 王志超;曹斌;徐红春;姜亚国;

    申请日2021-03-03

  • 分类号G05B19/042(20060101);

  • 代理机构31379 上海得民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傅云

  • 地址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广丹路222弄2号101室、1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2:4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机无线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及CT机无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机,机架部件的第一控制面板多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直接连接到机架主控制板上的。这种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受限于线缆的长度,机架第一控制面板只能布置于某个特定位置,或在线缆半径内有限移动。这就要求在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都只能在CT机架旁边,即CT检查室内,完成一系列的机架运动控制,内、外激光定位灯控制和扫描启、停控制等操作。这对于操作人员不同的控制需求,显然是不灵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人员在曝光过程中操作而受到不必要X光辐射的风险。

与此同时,目前无线连接方式,在CT检查室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信息传输中断,导致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特别是操作人员在帮助检查者摆位时,需要操控检查床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运动,容易出现指令中断或者错误,导致设备运行异常,操作人员和患者就可能会因误操作而受到X光的辐射等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T机无线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及CT机无线控制装置,针对上述问题,既可以帮助操作人员进行远程操作,避免X光辐射,又可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T机无线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并以无线方式向CT机发出第一操作指令,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包含动作指令和第一时长;

其中,所述动作指令用于指示CT机执行预设动作,并在开始执行预设动作后的所述第一时长内生成并以无线方式发出第一反馈码;

S2、在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后的第二时长内,检测是否以无线方式获取所述第一反馈码:若是,则按照步骤S1发出第二操作指令;若否,则以有线方式向CT机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指令。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发出第一反馈码,并在第二时长内判断无线通信方式是否失败,既是对无线通信模式的充分应用,也是通过有线通信模式的有益补充,来充分保证用户(主要是医生)对 CT机的有效控制。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2之后还包括:

S3、若检测到连续两次以上向所述CT机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则通过有线方式向CT机发出所述指令动作。

采用该技术方案,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检测CT机的无线控制方式是否有效,也是为了尽可能地保证CT项目检查的效率,避免连续出现无线通信失效的情形下,仍然进行无线通信,导致CT项目检查时断时续、效率过低,对用户的损害也很大。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4、发出无线通信故障指示信息。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提醒用户无线通信故障已经发生,请查找原因并采取有线通信模式,避免持续影响CT项目检查的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CT 机无线控制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T机无线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一控制电路板、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有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面板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用于对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CT机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模块用于与CT机进行有线通信,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用于运行前述的任一项CT机无线控制系统。

采用该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保持有限的可移动性,相比现有的固定式,具有一定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也可以保证CT机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信号灯,且所述信号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及时提醒用户无线通信模式失效,避免用户持续操作,影响CT检查效率和安全性。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Lora通信模块。

采用该技术方案,具有穿透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数据可靠性高的优点。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无线辅助控制器;

所述辅助无线控制器包括:第二控制面板、第二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或CT机上的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供用户在无线传输功能很好的情形下使用,极大地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同时,由于该辅助无线控制器可以和两个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因此,可靠性更好。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有线辅助控制器;

所述有线辅助控制器包括:第三控制面板、第三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有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三控制面板与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有线通信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CT机的有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起到辅助安全的作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示警灯;

所述示警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第二控制面板和所述第三控制面板上。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使用户不论操作任一控制端,都可以对CT机的通信状况有所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控制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CT机无线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CT机无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CT机无线控制装置的主要配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申请人发现,目前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机,机架部件的第一控制面板多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直接连接到机架主控制板上的。这种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不灵活,操作人员必须待在特定的位置对CT机进行控制;而在控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入CT检查室内进行微调,在进入后,工作人员的操作非常不便,同时在曝光过程中操作而受到不必要X光辐射的风险。

此外,目前也存在有无线连接方式,在CT检查室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信息传输中断,导致设备运行异常(例如传输不达标,导致传输过程中断,而设备仍在继续运行),设备操作的可靠性很低,对操作人员和患者很容易造成危险。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首先希望对现有的CT机的控制系统进行改进,以实现用户的可靠、便捷操作。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CT机无线控制系统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CT机无线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并以无线方式向CT机发出第一操作指令,该第一操作指令包含动作指令和第一时长。

其中,该动作指令用于指示CT机执行预设动作,并在开始执行预设动作后的该第一时长内生成并以无线方式发出第一反馈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发送第一操作指令时,可以由确定的某台设备收取,发送第一操作指令的控制端和希望接收该第一操作指令的CT机都对应有相应的匹配码,只有匹配码相同的控制端和CT机才可以接收。

当然,该匹配码可以在使用前对控制端和CT机进行预先识别,只有经过预先识别的控制端和CT机才可以接收该第一操作指令,也可以包含在第一操作指令中。在后者的情形中,例如,虽然任意一台CT机都可以接收该第一操作指令,但只有与第一操作指令中的匹配码相同的CT机才会执行该第一操作指令,而匹配码不同的设备虽然接收到,但并不执行。

该步骤是指用户通过控制端对CT机发出第一操作指令,该第一操作指令可以是任何使CT机执行某一动作的指令。CT机在接收到该第一操作指令时,不论是有线通信方式获得,还是无线通信方式获得,都会按照预设的要求执行动作。

一种可能的控制端为与CT机进行无线通信的控制端,该无线通信方式可以为蓝牙等。

需要说明的是,动作指令是用来指示CT机要进行的动作的,而第一时长则是为了限定在动作开始多长时间,向控制端发出已经开始动作的反馈信息,也就是所说的第一反馈码。如前所示,该第一反馈码可以是具体的动作内容,如何时开始动作、动作详细速度、动作将会持续的时间等,也可以是预设的代码,例如“0010502”表示已经开始向前移动,动作速度0.5m/s,动作持续时间将会是2秒。

S2、在发出该第一操作指令后的第二时长内,检测是否以无线方式获取该第一反馈码:若是,则按照步骤S1发出第二操作指令。若否,则以有线方式向CT机发出该第一操作指令。

在该步骤中,由于CT检查室的屏蔽能力和干扰能力都特别强,第一反馈码在往外传输时,很可能由于传输能力不够或者抗干扰能力低,导致该第一反馈码无法获取或者获取的内容并不正确。

该步骤中,第二时长是一个预设的时长,该第二时长比第一时长的长度要长,以使CT机能够有机会发出该第一反馈码。但是,如前所述,CT机发出的反馈码很可能出现收不到或者收到的内容不正确的情况。

一般来说,对于采用无线通信的设备来说,针对这种情况,在因屏蔽存在而可能收不到无线通信数据的情况下,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增强信号的穿透能力,或者通过使发出的信号具有自我恢复能力(如纠错码),再或者通过重复发送的方式来保证设备能收到无线通信发出的数据。而本申请人认为,不论是增强信号的穿透能力,还是使数据能够自我纠正,再或者重复发送,都只能解决发送的能与不能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如何及时获取”的问题。在CT检查项目中,每个病人的检查时间非常有限,而CT机的运动精准性又要求很高,这就导致,如果采用上述的方式,很容易出现重影、过度照射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形,本申请人在对CT机采用无线通信进行控制时,认识到如果不能及时地获取到第一反馈码,那么就很容易对病人或者医生产生危害,所以,设想在能够进行无线通信时,通过无线通信对CT机进行控制,而如果无线通信失败时,及时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对CT机进行控制。在该控制系统中,仍然是以无线通信的方式作为主控制方式,而有线通信的方式仅仅是起到保护的作用,例如紧急刹停设备。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方式在第一时长内发出第一反馈码,并在第二时长内判断无线通信方式是否失败,既是对无线通信模式的充分应用,也是通过有线通信模式的有益补充,来充分保证用户(主要是医生)对 CT机的有效控制。这样,用户在能够有效接收第一反馈码(在第二时长内接收到完整、正确的第一反馈码),可以继续使用无线通信方式对CT机进行操作;当无法有效接收到第一反馈码时,则通过有线通信方式进行兜底保护,用户在知道无线通信方式失败时,就不再使用无线通信方式,改为继续使用现有的有线通信方式,从而为用户提供了选择。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机无线控制系统,步骤S2之后还包括:

S3、若检测到连续两次以上向该CT机发出该第一操作指令,则通过有线方式向CT机发出该指令动作。

采用该步骤,是指系统如果检测到连续两次以上发出第一操作指令,就意味着无线通信方式已经接连失败,此时再强行进行无线通信,既没有意义,也没有效率。因此,此时系统自动切换到有线通信方式,用户知晓其已采用有线通信方式,便放弃无线通信方式,从而提高医生进行CT检查项目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采用该技术方案,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检测CT机的无线控制方式是否有效,也是为了尽可能地保证CT项目检查的效率,避免连续出现无线通信失效的情形下,仍然进行无线通信,导致CT项目检查时断时续、效率过低,对用户的损害也很大。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机无线控制系统,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4、发出无线通信故障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无线通信故障指示信息的发出方式为:通过控制端的灯光向用户发出。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提醒用户无线通信故障已经发生,请查找原因并采取有线通信模式,避免持续影响CT项目检查的进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CT机无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T机无线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一控制电路板、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有线通信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左侧的方框内的部分即是该CT机无线控制装置。由图中可知,虽然该CT机无线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 CT机的CT机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但是该CT机无线控制装置仍然保留有第一有线通信模块与CT机的CT机有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因此,该CT机无线控制装置的可移动性是有线的,只不过由于保留的第一有线通信模块是起到辅助性的、安全兜底性的功能,并不是主要的通信模块。

如图2所示,该第一控制面板与该第一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面板用于对该第一控制电路板进行控制。一种可能的第一控制面板为触屏控制器,属于现有技术。

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该第一有线通信模块分别与该第一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CT机进行无线通信,该第一有线通信模块用于与CT机进行有线通信,该第一控制电路板用于运行前述的CT机无线控制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中所示,虽然在该CT机无线控制装置中,通过第一有线通信模块与CT机的CT机有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但是这里并不要求整个通信环节都是有线的形式进行连接。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在地面上和该CT机无线控制装置分别铺设和安装NFC近场通信端,实现近距离的数据传输,而在地面上铺设的近场通信端和CT机之间,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如光纤。

采用该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保持有限的可移动性,相比现有的固定式,具有一定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也可以保证CT机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机无线控制装置,还包括:信号灯,且该信号灯与该第一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如图2中,示警灯安设在第一控制面板上。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及时提醒用户无线通信模式失效,避免用户持续操作,影响CT检查效率和安全性。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机无线控制装置,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Lora通信模块。

也就是,在图2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Lora通信模块,同时CT机内的CT机无线通信模块也是Lora通信模块,两者都属于现有技术。

采用该技术方案,具有穿透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数据可靠性高的优点。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机无线控制装置,还包括:无线辅助控制器。

该辅助无线控制器包括:第二控制面板、第二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该第二控制电路板分别与该第二控制面板、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或CT机上的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图2中上面的方框就表示辅助无线控制器。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供用户在无线传输功能很好的情形下使用,极大地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同时,由于该辅助无线控制器可以和两个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因此,可靠性更好。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机无线控制装置,还包括:有线辅助控制器。

该有线辅助控制器包括:第三控制面板、第三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有线通信模块。

该第三控制面板与该第三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二有线通信模块的一端与该第三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CT机的有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图2中下面的方框就表示辅助有线控制器。

辅助有线控制器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固定的控制台,起到有限的辅助作用,只有在所有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都失效时,通过这一简配后的单纯有线通信的控制台进行控制。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起到辅助安全的作用。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T机无线控制装置,还包括:示警灯。

该示警灯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控制面板、第二控制面板和该第三控制面板上。

采用该技术方案,是为了使用户不论操作任一控制端,都可以对CT机的通信状况有所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控制端。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CT机无线控制装置的主要配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上,采用一些关键结构来表示实际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左上方框相当于CT机无线控制装置中的无线辅助控制器,其中的无线电模块即相当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且采用的是Lora扩频技术。相应地,左下方框相当于不包括无线辅助控制器和有线辅助控制器的CT机无线控制装置,且无线电模块即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此同时,右侧方框相当于是CT机。

其中的CAN总线、CAN接口等,都属于现有技术,现在的CT机及其控制台都有相应设置,就不再一一介绍。

此外,实施例中的上述过程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