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涉及跨境结算技术领域,包括用户端模块、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模块,所述用户端模块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双向无线信号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模块双向无线信号连接,银行模块与商户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银行模块与用户端模块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用户端模块、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模块,使得人脸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能够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合模块上,由信息分类模块进行分类,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分别传递到存储模块A、存储模块B和存储模块C上,避免发生泄露时,买家的信息会被全部泄露的情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670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78217.6

  • 申请日2021-04-08

  • 分类号G06Q20/40(20120101);G06Q20/02(20120101);G06Q20/32(20120101);G06Q20/38(20120101);G06Q40/04(20120101);

  • 代理机构11621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袁江琴

  • 地址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西路88号B栋B60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6: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境结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

背景技术

跨境电子商务是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突破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障碍,使得国际贸易变成了全球贸易,同时跨境电子商务是能够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跨境结算支付已经成为了个人和商家经常用到的支付方式,总的来说,跨境结算支付是中国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国外商家的物品,或者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家的物品时,就会使用时跨境结算支付,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边贸个人以贸易名义办理外汇收支,应当具有真实、合法的跨境贸易交易背景,与货物进出口及其金额等情况一致。

中国专利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811626504.9的一种跨境结算系统及方法,通过网页前端获取跨境转账申请请求,通过管理后台对跨境转账申请请求进行审核并生成转账订单申请,通过上游接入模块将转账订单申请发送给银行系统,并获取银行系统对转账订单申请的处理结果,利用网页前端、管理后台、上游接入模块以及互联网实现了线上的跨境转账等跨境支付结算功能,省去了第三方跨境支付业务机构的人员人工审核和人工到银行柜台办理的过程,更加高效且简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缺陷,1、买家的身份信息核实时,不能够做到精准精确,容易发生买家信息不符时情况,从而导致卖家的货物无法准确的快递到买家手里;2、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极有可能会出现BUG漏洞,从而导致买家的信息和需要购买的货物信息泄露,进而影响到买家的信息安全性,使得买家和卖家的信息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1、买家的身份信息核实时,不能够做到精准精确,容易发生买家信息不符时情况,从而导致卖家的货物无法准确的快递到买家手里;2、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极有可能会出现BUG漏洞,从而导致买家的信息和需要购买的货物信息泄露,进而影响到买家的信息安全性,使得买家和卖家的信息得不到保障,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包括用户端模块、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模块,所述用户端模块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双向无线信号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模块双向无线信号连接,银行模块与商户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银行模块与用户端模块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端模块包括,人脸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人脸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信息整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整合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设置有信息接受模块,信息接受模块的输入端与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息接受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分类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A、存储模块B和存储模块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存储模块A、存储模块B和存储模块C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模块A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息共享模块A的输出端与跨境申请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跨境申请模块的输出端与银行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银行模块包括申请受理模块,所述申请受理模块的输入端与跨境申请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申请受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核对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核对模块的输出端与身份信息核对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身份信息核对模块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验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验证模块设置在用户端模块内,所述验证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整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验证信息发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汇换外币模块和停止交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汇换外币模块的输出端与支付订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设置有漏洞检测模块,漏洞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人脸认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人脸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系统操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核对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模块B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共享模块B与信息共享模块A之间双向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人脸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能够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合模块上,信息整合模块能将人脸、语音和身份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接受模块上,信息接受模块接受到信息发送模块传递的各种信息后,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分类模块,由信息分类模块进行分类,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分别传递到存储模块A、存储模块B和存储模块C上;

S2、存储模块A、存储模块B和存储模块C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模块A将各种信息与信息共享模块B进行同步更新,同时信息共享模块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跨境申请模块上,跨境申请模块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核对模块上,信息核对模块通过跟信息共享模块B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当信息核对完成后,信息核对模块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身份信息核对模块上,身份信息核对模块对其进行核对;

S3、核对完成后,身份信息模块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人脸识别模块上,当人脸识别模块识别完成,验证信息发送模块传递信息到用户端上验证模块上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传达指令到汇换外币模块上,汇换外币模块能够对应购买货物的地址进行汇换对应外币的工作,再通过传递信息到支付订单模块上,这样支付订单就能够完成,当验证失败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能够传达指令到停止交易模块上,从而停止此次交易;

S4、当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出现BUG漏洞时,漏洞检测模块能够发现漏洞并及时反馈,工作人员通过人脸认证模块,人脸认证模块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认证,认证完毕后传递信息到系统操控模块上,这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系统操控模块对其BUG漏洞进行修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用户端模块、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模块,使得人脸采集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能够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合模块上,信息整合模块能将人脸、语音和身份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通过信息发送模块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接受模块上,信息接受模块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分类模块,由信息分类模块进行分类,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分别传递到存储模块A、存储模块B和存储模块C上,避免发生泄露时,买家的信息会被全部泄露的情况;

(2)本发明通过设置银行模块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模块A将各种信息与信息共享模块B进行同步更新,这样在买家进行购买时,能够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模块同时进行验证,避免发生传递的买家信息与购物信息不符的情况,核对完成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传递信息到用户端上验证模块上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传达指令到汇换外币模块上,汇换外币模块能够对应购买货物的地址进行汇换对应外币的工作,再通过传递信息到支付订单模块上,这样支付订单就能够完成,当验证失败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能够传达指令到停止交易模块上,从而停止此次交易,避免发生买家信息与购物信息不符,从而导致卖家的货物无法准确精准的送到买家手里的情况;

(3)本发明通过设置漏洞检测模块、人脸认证模块和系统操控模块,使得当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出现BUG漏洞时,漏洞检测模块能够发现漏洞并及时反馈,工作人员通过人脸认证模块,人脸认证模块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认证,认证完毕后传递信息到系统操控模块上,这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系统操控模块对其BUG漏洞进行修复,避免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出现BUG漏洞时,导致买家的信息和需要购买的货物信息泄露的情况,解决了影响到买家的信息安全,同时买家和卖家的信息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流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户端模块的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银行模块的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用户端模块;2、第三方支付平台;3、银行模块;4、商户;5、人脸采集模块;6、语音采集模块;7、身份信息采集模块;8、信息整合模块;9、信息发送模块;10、信息接受模块;11、信息分类模块;12、存储模块A;13、漏洞检测模块;14、人脸认证模块;15、系统操控模块;16、信息共享模块A;17、跨境申请模块;18、申请受理模块;19、信息核对模块;20、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1、人脸识别模块;22、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3、信息共享模块B;24、汇换外币模块;25、支付订单模块;26、停止交易模块;27、验证模块;28、存储模块B;29、存储模块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包括用户端模块1、第三方支付平台2和银行模块3,所述用户端模块1与第三方支付平台2双向无线信号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2与银行模块3双向无线信号连接,银行模块3与商户4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银行模块3与用户端模块1双向无线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用户端模块1包括,人脸采集模块5、语音采集模块6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7,所述人脸采集模块5、语音采集模块6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7的输出端均与信息整合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信息整合模块8,使得信息整合模块8能将人脸、语音和身份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通过信息发送模块9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接受模块10上,所述信息整合模块8的输出端与信息发送模块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发送模块9与第三方支付平台2双向无线信号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2包括设置有信息接受模块10,信息接受模块10的输入端与信息发送模块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信息接受模块10的输出端与信息分类模块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分类模块11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模块A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信息共享模块A16和信息共享模块B23,使得信息共享模块A16将各种信息与信息共享模块B23进行同步更新,这样在买家进行购买时,能够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2和银行模块3同时进行验证,避免发生传递的买家信息与购物信息不符的情况,信息共享模块A16的输出端与跨境申请模块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跨境申请模块17的输出端与银行模块3电性连接,银行模块3包括申请受理模块18,所述申请受理模块18的输入端与跨境申请模块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申请受理模块18的输出端与信息核对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核对模块19的输出端与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的输出端与人脸识别模块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人脸识别模块21的输出端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的输出端与验证模块2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验证模块27设置在用户端模块1内,所述验证模块27的输出端与信息整合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的输出端分别与汇换外币模块24和停止交易模块2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汇换外币模块24的输出端与支付订单模块2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2上设置有漏洞检测模块13,通过设置漏洞检测模块13,使得当第三方支付平台2上出现BUG漏洞时,漏洞检测模块13能够发现漏洞并及时反馈,漏洞检测模块13的输出端与人脸认证模块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人脸认证模块14的输出端与系统操控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核对模块19的输出端与信息共享模块B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共享模块B23与信息共享模块A16之间双向电性连接。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跨境结算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人脸采集模块5、语音采集模块6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7能够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合模块8上,信息整合模块8能将人脸、语音和身份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通过信息发送模块9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接受模块10上,信息接受模块10接受到信息发送模块9传递的各种信息后,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分类模块11,由信息分类模块11进行分类,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分别传递到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上;

S2、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模块A16将各种信息与信息共享模块B23进行同步更新,同时信息共享模块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跨境申请模块17上,跨境申请模块17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核对模块19上,信息核对模块19通过跟信息共享模块B23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当信息核对完成后,信息核对模块19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上,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对其进行核对;

S3、核对完成后,身份信息模块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人脸识别模块21上,当人脸识别模块21识别完成,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传递信息到用户端上验证模块27上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传达指令到汇换外币模块上,汇换外币模块24能够对应购买货物的地址进行汇换对应外币的工作,再通过传递信息到支付订单模块25上,这样支付订单就能够完成,当验证失败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能够传达指令到停止交易模块26上,从而停止此次交易;

S4、当第三方支付平台2上出现BUG漏洞时,漏洞检测模块13能够发现漏洞并及时反馈,工作人员通过人脸认证模块14,人脸认证模块14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认证,认证完毕后传递信息到系统操控模块15上,这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系统操控模块15对其BUG漏洞进行修复。

本发明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人脸采集模块5、语音采集模块6和身份信息采集模块7能够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整合模块8上,信息整合模块8能将人脸、语音和身份信息进行整合,最后通过信息发送模块9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接受模块10上,信息接受模块10接受到信息发送模块9传递的各种信息后,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分类模块11,由信息分类模块11进行分类,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分别传递到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上,存储模块A12、存储模块B28和存储模块C29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模块A16将各种信息与信息共享模块B23进行同步更新,同时信息共享模块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跨境申请模块17上,跨境申请模块17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信息核对模块19上,信息核对模块19通过跟信息共享模块B23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当信息核对完成后,信息核对模块19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上,身份信息核对模块20对其进行核对,核对完成后,身份信息模块能够将各种信息传递到人脸识别模块21上,当人脸识别模块21识别完成,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传递信息到用户端上验证模块27上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传达指令到汇换外币模块上,汇换外币模块24能够对应购买货物的地址进行汇换对应外币的工作,再通过传递信息到支付订单模块25上,这样支付订单就能够完成,当验证失败后,验证信息发送模块22能够传达指令到停止交易模块26上,从而停止此次交易,当第三方支付平台2上出现BUG漏洞时,漏洞检测模块13能够发现漏洞并及时反馈,工作人员通过人脸认证模块14,人脸认证模块14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认证,认证完毕后传递信息到系统操控模块15上,这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系统操控模块15对其BUG漏洞进行修复。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