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评估区域;所述评估区域用于确定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的评估范围;获取评估区域用于评估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绩效的基础数据;建立绩效评估模型,所述绩效评估模型是根据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所述绩效评估模型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权重及标准化处理流程;将基础数据输入到绩效评估模型中计算并输出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结果。该方法可全面综合评估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的实施绩效,将其与村镇内部空间品质营造、村镇整体风貌综合考虑,为山地村镇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以及具体开发建设提供动态评估方法,促进山地村镇空间建设更加集约高效、生态优美,符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内涵与目标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907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43542.6

  • 申请日2021-04-23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50/26(20120101);

  • 代理机构50247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孙方

  •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9: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及管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迅猛的城市增长伴随着诸多问题,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引导城镇空间合理的发展更是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在城镇化浪潮下,我国的乡镇发展模式迎来巨变:乡镇萎缩现象频现,村庄凋敝,空心化严重;在偏远的贫困山区,村庄濒临衰亡解体,少量的老人和儿童使用较大的村庄基础设施极不经济。乡镇从规模、地域面积到管理职能来说都将是落实县域乡村振兴更加经济、高效的单元,以乡镇作为治理单元是未来解决乡村问题的一大趋势。

随着国家空间治理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中,城镇开发边界作为一条将城镇与乡村建设紧密联系的控制线,不仅涉及环境资源节约和保护的问题,还包含了对城镇与乡村建设发展规律的认知问题。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其作用已从单纯控制城市扩张转向促进城乡发展,塑造美丽国土空间。

但就当前研究看,我国城镇开发边界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对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的研究大多适用于市县级及以上等级地区,对镇一级以及部分偏远区县级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并不适用;此外当前在相关研究中,对于城镇开发边界实施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还存有空缺,现阶段村镇空间并无用地边界绩效的考核。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当前对于空间边界划定实施绩效往往简单借助总体用地边界的变化符合度来判别,忽略了城镇开发边界在城市空间品质塑造等方面的作用,缺乏了有关城镇开发边界对于城镇整体风貌特色影响方面的研究,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很难科学界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施的实际效用。对于地理偏远、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相较薄弱的山地村镇地区,上述问题更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用于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能够全面综合的评估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的实施绩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评估区域;所述评估区域用于确定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的评估范围;

获取评估区域用于评估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绩效的基础数据;

建立绩效评估模型,所述绩效评估模型是根据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所述绩效评估模型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权重及标准化处理流程;

将基础数据输入到绩效评估模型中计算并输出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结果。

进一步,所述评估区域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的:

获取山地村镇行政区划数据;

根据区划数据获取区划中对应村镇所需评估区域的兴趣点POI;

根据兴趣点POI获取山地村镇开发的各类用地边界线;

将各类用地边界线作为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的评估区域。

进一步,所述基础数据是包括以下数据:

各级行政区划边界的图像数据;

各级行政区划边界的总体规划相关图纸数据;

评估区域目标年份的总体规划图纸及规划实施结果卫星图纸,并识别提取评估区域的以下数据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绿地边界、广场用地边界、道路用地边界或生态敏感用地边界。

进一步,所述绩效评估模型中的评估指标包括实施率和绩效率;所述实施率为规划预期与实施结果对比产生的结果,具体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实施率=实施边界/规划划定边界;

所述绩效率是在规划阶段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实际阶段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具体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绩效率=实施边界与规划划定边界重叠区域/实施边界。

进一步,所述绩效评估模型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的:

综合绩效率=评估要素a绩效率*权重1+评估要素b绩效率*权重2+……+评估要素n绩效率*权重n;

其中,各评估要素的权重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得到的;

进一步,所述判断矩阵按照以下步骤建立:

将绿地边界、广场用地边界、道路用地边界或生态敏感用地边界评估要素两两关联,构建起判断矩阵;

根据判断矩阵,利用AHP方法,选择目标层——指标层级结构建立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所述评价体系包括目标层A、准则层B和指标层C;

利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采用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

利用判断矩阵和重要性程度赋值计算出各评估要素的权重,即准则层数值。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绩效评估结果输出为评估报告。

本发明提供的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评估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克服了过去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绩效评估中单一采用总用地变化符合度加以判别,难以准确判别实施绩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山地村镇自身特性以及对山地村镇空间品质、村镇整体风貌特色有着显著作用的各类用地边界纳入评估范畴,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并结合山地村镇空间的韧性安全建设,制定可持续的动态评估体系,提高了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实施绩效评估的精确度,从而促进山地村镇空间建设更加的集约高效、生态优美,符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内涵与目标要求。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z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运算逻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方法操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运算逻辑图。

图5为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软件系统示意图。

图6为长寿湖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图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通过评估得到的结果来对后续的规划与开发建设提供指引和参考,然后根据各个评估对象存在不同的特点,分别完善开发划定方案,形成可实施的改进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区域范围;

步骤S11:通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获取山地村镇行政区划信息;

步骤S12:通过数据抓取从谷歌地图、百度地图等获取对应村镇评估区域所需的兴趣点POI,POI(Point of interest)即兴趣点,即村镇的公园绿地、道路边界、广场等POI兴趣点;由于区划信息数据无法获取各类边界POI数据,故本实施例提供的对应村镇评估区域的POI数据借助谷歌地图、百度地图等的大数据分析提取。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图面及其光谱特征,并结合评估区域地理、生态特性,通过ArcGis空间叠加分析进行影像学习,自动识别、提取山地村镇内部实施的各类用地边界线;

步骤S13:确定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对象。

步骤S2:构建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步骤S21:确立①与城镇韧性安全建设相结合,②可持续,③动态评估体系三项基本原则;

步骤S22:确立以“山地村镇绿地边界”、“山地村镇广场用地边界”、“山地村镇道路用地边界”以及“山地村镇生态敏感区域边界”为主的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方法的评价要素(注:根据具体评估村镇实际情况可补充评估要素);

步骤S23:确立以“实施率”与“绩效率”作为各要素绩效评价指标。

步骤S3:确定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中各评价指标权重及指标标准化处理;

步骤S31:将上一步骤确立的四项评估要素两两关联,构建起判断矩阵如下表;

步骤S32:根据判断矩阵,利用AHP方法,选择目标层——指标层级结构建立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层次组成,即目标层A、准则层B和指标层C如下表;

步骤S33:基于上述指标体系,利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步骤S34:以各要素的客观分析为依据进行矩阵判断,判断矩阵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采用1至9种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同时自动判断矩阵一致性,结果均为通过;

步骤S35: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出各评估要素的权重见上表准则层数值,其中,还可以根据具体评估村镇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评估要素,相应的,各项评估要素权重需依实际情况按上述步骤重新赋值。

其中,表中各指标是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的一个判断矩阵的一个指标,是指标层C里的一项指标,在yaahp层次分析软件里输入后形成,表中的准则层数值是各项要素在综合绩效评估运算中的权重。

步骤S4:多途径获取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绩效评估基础技术数据;

步骤S41:录入评估区域行政区划边界(市/县/镇、乡)(图像数据);

步骤S42:录入评估区域对应镇(乡)总体规划相关图纸(规划用地图、规划道路交通图、规划公园绿地系统图等等)(图像数据);

步骤S43: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基础技术数据处理,识别选定评估区域目标年份的总体规划图纸及规划实施结果卫星图纸(需依据评估区域实际情况选定绩效评估参照时间),运用Arc-map现有功能识别提取选定区域如下内容:

①山地村镇规划开发边界及山地村镇实施开发边界;

②山地村镇规划绿地边界及实施绿地边界;

③山地村镇规划广场用地边界及实施广场用地边界;

④山地村镇规划道路用地边界及实施道路用地边界;

⑤山地村镇规划生态敏感用地边界及实施实施生态敏感用地边界;

⑥其他要素边界及其对应实施边界。

步骤S5:计算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并撰写综合绩效评估报告。

步骤S51:根据绩效方法与数值比较计算山地村镇各评估要素的实施率及绩效率;

步骤S52:测算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率;

步骤S53:依据综合绩效评估结果,结合评估体系中各评估要素的评价指标综合分析,撰写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报告,提出对应提升整治措施,为后续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实施及监督管理提供一定指引。

本实施例所涉评价指标运算逻辑,具体如下:

(1)概念界定:

①实施率:研究首先将各项要素的规划预期与开发实施成果加以比较,得到各项要素的实施率。实施率可以对规划预期与实施结果加以评判,讨论规划预期总量在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效率。

②绩效率:就是指在两个阶段中,两个阶段共有的规划或实际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后一阶段的规划或实际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绩效评估时将各项要素规划预期与最终实施成果叠加,以检验规划预期与实施成果的一致性,包括其规模大小、在城镇中的空间分布以及其功能用途。绩效率可以更好的反应评估的结果,更好的量化评价规划预期与实施成果的匹配程度。

(2)算法公式:

①实施率=实施边界/规划划定边界

②绩效率=实施边界与规划划定边界重叠区域/实施边界

③综合绩效率=评估要素a绩效率*权重1+评估要素b绩效率*权重2+……+评估要素n绩效率*权重n,其中,各要素权重需依照步骤S3系统运算,即权重是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利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计算出来的固定值,其赋值的改变根据具体村镇的评估要素不同需要补充并重新构建矩阵再次运用AHP重新计算。

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评估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软件系统包含下列功能(操作流程见如下图表):

(1)山地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各评估要素参数的录入与识别;

(2)系统以及绩效评估算法完成各评估要素的数据运算与分析;

(3)评估成果与分析图纸输出。

注:村镇开发边界绩效评估结果包括如下内容:

①村镇开发边界实施率、村镇开发边界实施一般绩效、村镇开发边界实施综合绩效;

②村镇道路用地边界实施率、村镇道路用地边界实施绩效;

③村镇绿地边界实施率、村镇绿地边界实施绩效;

④村镇广场用地边界实施率、村镇广场用地边界实施绩效;

⑤村镇生态敏感用地边界实施率、村镇生态敏感用地边界实施绩效。

实施例2

以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实施为例,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步骤对其山地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实施绩效展开评估,评估结果如下:村镇开发边界综合实施绩效率=0.490;村镇开发边界一般方法绩效率=0.958;本实施例提供的该结果是根据上述的评估方法得到的包括规划图纸的识别,具体实施的卫星图纸的识别,然后根据上述的方法步骤中的综合绩效和一般绩效计算得来的,计算的公示、数据的识别均有详细如图6所示。

评价报告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通过村镇空间开发边界的综合绩效评估,长寿湖镇村镇空间开发边界实施率较低,实施绩效率较高;根据综合绩效评估,其村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与其实施率有着较高的吻合度,与一般方法得出的实施绩效率有着较大差异,其村镇空间开发边界实施综合绩效远低于一般绩效。

基于两种评估方法得出的长寿湖镇开发边界绩效差异性较大,依据一般方法得出的绩效仅针对城镇的拓展边界进行考虑,规划实施绩效高;然而就城镇内部用地布局而言,长寿湖镇区内仍有大量的待开发用地,尤其规划划定的大片公园绿地,现状仍然还是农田用地,故而该项实施绩效偏差较大。

如图6所示,其中,长寿湖镇开发边界综合绩效评估图纸见下表:

其中,长寿湖镇村镇开发边界划定综合绩效评估对比如下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