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所述隐患类型是用户输入的;所述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904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92192.0

  • 发明设计人 宋展鹏;

    申请日2021-02-19

  • 分类号G06Q10/00(20120101);G06Q50/06(20120101);B60L53/31(20190101);G06K7/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46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晓菲

  •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西路8号院34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9:1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汽车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但是随着汽车的数量逐步增加,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也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治理成为社会新的奋斗目标。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充电代步工具越来越多,为了让充电代步工具及时充电,很多地方都增设了充电场站。

一般充电场站设置在户外,很容易受到损坏,且充电场站的运维人员比较少,而充电场站比较多,运维人员并不能及时的发现充电场站中的隐患,如果用户在带有隐患的充电场站中进行充电,很容易发生危险,降低了用户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不及时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介质和与存储介质通信的处理器。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以下操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所述隐患类型是用户输入的;所述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

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

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

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并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类型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

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影像上传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获取关于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所述隐患类型包括场站环境隐患类型和充电桩隐患类型。

可选的,还包括:

响应针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描述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隐患描述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包括:

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还包括:

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包括:

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图像;

根据拍摄得到的所述二维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

将所述充电订单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订单控制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对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信息输入界面;

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充电地点选择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

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场站的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生成所述充电订单。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包括:

将所述证据影像输入至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得到所述证据影像所对应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隐患类型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隐患类型,得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生成隐患排查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隐患,则生成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目标充电装置的推荐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或充电桩。

可选的,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充电场站是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充电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导航界面;所述充电导航界面中显示有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

可选的,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桩;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充电桩的推荐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桩推荐界面;所述充电桩推荐界面中显示有终端设备所在的充电场站中可使用的充电桩的推荐列表;所述推荐列表中不同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

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推荐列表的触控操作,在当前界面中显示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所述隐患类型是用户输入的;所述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

排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响应模块,包括: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并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类型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

第三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影像上传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获取关于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所述隐患类型包括场站环境隐患类型和充电桩隐患类型。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四响应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描述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隐患描述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五响应单元,用于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第一生成子单元,包括: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第五响应单元,包括:

第一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图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拍摄得到的所述二维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

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订单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订单控制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对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第二响应模块,包括:

第六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信息输入界面;

第七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充电地点选择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八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场站的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生成所述充电订单。

可选的,排查模块,包括:

第一排查单元,用于将所述证据影像输入至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得到所述证据影像所对应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

第二排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

第三排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类型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隐患类型,得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生成隐患排查结果。

可选的,生成模块,包括: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五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六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七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八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隐患,则生成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目标充电装置的推荐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或充电桩。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九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导航界面;所述充电导航界面中显示有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十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桩推荐界面;所述充电桩推荐界面中显示有终端设备所在的充电场站中可使用的充电桩的推荐列表;所述推荐列表中不同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

第十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推荐列表的触控操作,在当前界面中显示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首先,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然后,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其次,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最后,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操作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然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隐患上报工单,实现了用户就可以对隐患进行上报的工作,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提高隐患被修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资源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应用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信息输入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申请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充电场站”,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虽然本申请主要围绕充电场站进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这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用到术语“包括”,用于指出其后所声明的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增加其它的特征。

本申请中的术语“乘客”、“请求方”、“服务请求方”和“客户”可互换使用,以指代可以请求或订购服务的个人、实体或工具。本申请中的术语“司机”、“提供方”、“服务提供方”和“供应商”可互换使用,以指代可以提供服务的个人、实体或工具。本申请中的术语“用户”可以指代请求服务、订购服务、提供服务或促成服务的提供的个人、实体或工具。例如,用户可以是乘客、驾驶员、操作员等,或其任意组合。在本申请中,“乘客”和“乘客终端”可以互换使用,“驾驶员”和“驾驶员终端”可以互换使用。

本申请中的术语“服务请求”和“订单”可互换使用,以指代由乘客、服务请求方、司机、服务提供方、或供应商等、或其任意组合发起的请求。接受该“服务请求”或“订单”的可以是乘客、服务请求方、司机、服务提供方、或供应商等、或其任意组合。服务请求可以是收费的或免费的。

本申请中使用的定位技术可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罗盘导航系统(COMPASS)、伽利略定位系统、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定位技术等,或其任意组合。一个或多个上述定位系统可以在本申请中互换使用。

现阶段,为了便于充电代步工具及时进行充电,在很多公共空间增设了充电场站,由于充电场站的设置地点过多,大部分充电场站是处于无人值守状态的。在用户经常使用充电场站中的设施时,很容易造成充电场站中充电设施的损坏,这些损坏可能很隐秘,通过充电场站中设置的监控设备是无法及时发现的,不及时对这些损坏的充电设施进行修复,很可能会对使用充电设施的用户带来伤害,这些损坏就是导致用户的安全性降低的隐患。又或者现在也可以通过运维人员进行巡检的方式来排查这些隐患,但是运维人员人力有限,巡检频率比较低,隐患也很难及时被发现,降低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如图1所示,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S101,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所述隐患类型是用户输入的;所述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

S102,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

S103,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

S104,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在上述步骤S101中,用户指的是在充电场站中发现隐患的用户。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场站或充电桩。充电应用操作界面是充电应用程序中的界面。充电应用程序主要是在为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使用,在充电之前,或者充电过程中,又或者是在充电之后,用户观察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存在隐患,那用户还可以操作充电应用程序中的充电隐患上报按键进行隐患上报。充电应用程序除了可以进行隐患上报之外,还可以实现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功能,以及充电引导功能(比如,展示导航信息)。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用于将充电应用操作界面跳转示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用于用户填写充电场站中隐患的隐患信息,隐患信息包括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第一位置信息是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隐患类型指的是充电场站中所出现隐患的类型,隐患类型包括场站环境隐患类型和充电桩隐患类型。场站环境隐患类型指的是充电场站中除了充电桩的隐患之外其他隐患对应的隐患类型,场站环境隐患类型包括以下隐患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灭火器隐患类型、杂物隐患类型、基础设施隐患类型。其中,灭火器隐患类型包括以下隐患:灭火器丢失、灭火器储备不足等。杂物隐患类型包括杂物堆积隐患。基础设施隐患类型包括以下隐患:照明灯损坏、电线线路损坏等。充电桩隐患类型指的是充电桩的损坏而导致的隐患类型,充电桩隐患类型包括以下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充电桩的箱体隐患类型、充电桩的枪头隐患类型。其中,充电桩的箱体隐患类型包括充电桩的箱体损坏。充电桩的枪头隐患类型包括充电桩的枪头损坏。证据影像是用户针对充电场站中的隐患所拍摄的影像,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也就是证据影像是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所拍摄得到的。触控操作包括以下操作中的任意一种:点击操作、长按操作、重按操作、输入操作等。隐患上报工单是隐患上报单据,隐患上报工单用于记录充电场站中隐患的隐患信息和隐患的处理情况。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可以是充电桩,也可以是充电场站。

具体实施中,用户对终端设备中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的充电隐患上报按键进行触控操作后,终端设备会获取用于填写隐患上报工单的隐患信息,也就是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在获取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后,会生成隐患上报工单,实现了用户就可以对隐患进行上报的工作,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提高隐患被修复的效率。只有在生成隐患上报工单后,才会继续执行后续步骤S102-S104。

在上述步骤S102中,隐患排查结果指的是根据隐患上报工单中所携带的隐患信息对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进行排查的结果,隐患排查结果包括任意一种:隐患已上报、存在隐患、无法判断。其中,隐患已上报指的是该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是真实存在的隐患,并且该隐患已经被上报过。存在隐患指的是该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是真实存在的隐患,但该隐患还未被上报过。无法判断指的是根据该隐患上报工单中所携带的信息,无法判断该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是否真实存在。

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在获取到隐患上报工单后,根据隐患上报工单中所携带的隐患信息,会自动对该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进行排查,核对该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是否已经被上报过,如果已经上报过,则不需要再重新上报,如果还未被上报过,才会继续对该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进行上报,提高用户上报隐患的准确率。

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的步骤。可以是终端设备所执行的,也可以是服务器所执行的,当服务器执行步骤S102时,终端设备会将隐患上报工单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执行步骤S102。

在上述步骤S103中,提示信息是根据隐患排查结果生成的,不同的隐患排查结果对应不同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任意一种: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上述提示信息用于表征隐患排查结果,除了上述信息之外,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目标充电装置的推荐信息;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或充电桩。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其中目标充电场站指的是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充电场站。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桩;提示信息包括充电桩的推荐信息。其中,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指的是根据终端设备当前位置,确定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目标充电场站,目标充电场站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充电桩的推荐信息用于为用户提供可使用的充电桩的推荐列表,在推荐列表中不同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比如,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的充电桩显示在推荐列表中靠前的位置。

具体实施中,根据不同的隐患排查结果,针对不同的隐患排查结果会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不同的提示信息对用户之后的操作会有不同的引导方向,提高用户上报隐患的准确率。

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的步骤可以是终端设备所执行的,也可以是服务器所执行的,当服务器执行步骤S103时,服务器会将提示信息反馈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显示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查看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四个步骤,通过用户操作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然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隐患上报工单,实现了用户就可以对隐患进行上报的工作,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提高隐患被修复的效率。根据隐患上报工单中的隐患信息对隐患进行排查,并根据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性的提示信息,以及将提示信息展示给用户,使得用户根据提示信息上传准确的隐患信息,提高了用户上报隐患的准确率。

隐患上报工单中需要填写的信息有很多,有些信息是需要用户自己所输入的,有些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本身获取的,因此,步骤S101,包括:

步骤1011,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并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步骤1012,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类型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

步骤1013,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影像上传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获取关于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

步骤1014,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在上述步骤1011中,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用于用户输入填写隐患上报工单的信息。

具体实施中,在用户对充电隐患上报按键进行触控操作后,终端设备就会从充电应用操作界面自动跳转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以使用户输入需要填写隐患上报工单的信息,终端设备还会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这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用户自己所输入的位置信息。将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填写至隐患上报工单中,可以明确隐患的位置信息,方便以后运维人员尽快的找到隐患,提高隐患的修复效率。

当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是终端设备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时,第一位置信息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实时定位系统(如,GPS)获取。当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是用户自己所输入的位置信息时,本方案还包括:

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位置输入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上述步骤在具体实施时,输入操作指的是用户在位置输入控件中编辑文字。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是用户在位置输入控件中编辑文字对应的内容。

在上述步骤1012中,隐患类型控件用于输入隐患类型的控件,隐患类型控件可以是隐患类型输入控件,也可以是隐患类型选择控件。其中,隐患类型输入控件用于用户在隐患类型输入控件编辑隐患类型的文字,将用户所编辑的文件确定为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快速对隐患类型进行识别,用户在隐患类型输入控件所输入的文字是预先设置好的固定词汇,每个固定词汇对应一个隐患类型。隐患类型选择控件用于用户通过选择操作选择出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每一个隐患类型选择控件对应一个隐患类型。明确隐患类型,相当于给隐患增加了标识,在隐患排查过程中提高了排查效率。

在上述步骤1013中,影像上传控件用于上传证据影像。

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响应用户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影像上传控件的触控操作后,终端设备就会调取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来拍摄证据影像。实现了证据影像的快速获取,以使用户可以尽快的将隐患进行上报,提高了上报隐患的效率。并且通过证据影像还可以尽快的确定是否真实存在隐患,减少了隐患上报的错误率。

例如,在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包括充电隐患上报按键,如图2a所示,用户对充电隐患上报按键进行触控操作后,进入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如图2b所示,在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包括隐患类型控件和影像上传控件。

在上述步骤1014中,根据第一位置信息、隐患类型和证据影像生成隐患上报工单,在隐患上报工单中可以快速的了解到隐患的位置,提高了运维人员对隐患的修复效率,在隐患上报工单中可以快速的了解隐患的隐患类型,可以让运维人员提前对隐患进行了解,做好修复攻略,提高隐患的修复效率。并且确定隐患类型,在隐患排查过程中提高排查效率。证据影像可以尽快的确定是否真实存在隐患,减少了隐患上报的错误率。

在隐患上报工单中存在隐患类型和证据影像,运维人员可以通过上述隐患类型和证据影像对隐患进行初步了解,但是有些时候受到光线暗、像素低等因素的影响,运维人员仅依据隐患类型和证据影像对隐患的了解可能并不全面,也并不清晰,因此,本方案还包括:

步骤1015响应针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描述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隐患描述信息;

步骤1014,包括:

步骤10141,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在上述步骤1015中,隐患描述控件用于用户在隐患描述控件中编辑关于隐患描述信息的内容,隐患描述信息指的是用户通过文件对隐患进行详细描述,隐患描述信息所对应的内容可以是无法通过隐患类型进行概括的。

具体实施时,用户在隐患描述控件中输入隐患描述信息,对隐患进行详细描述,可以让运维人员对隐患有更清楚的了解。

在上述步骤10141中,在隐患上报工单中增添隐患描述信息,可以让运维人员快速的了解隐患的详细情况,也让运维人员对隐患的了解更全面,提高了运维人员对隐患的修复效率。

在充电场站中会有多个充电桩,且每个充电桩的外形几乎是一样的,所以需要为每个充电桩设置身份信息,以便将每个充电桩进行区别,因此,在上传充电桩的隐患时,本方案还包括:

步骤1016,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步骤10141,包括:

步骤101411,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在上述步骤1016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是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用于引导用户扫描充电桩二维码的控件,二维码指的是用于表示充电桩第一身份信息的标识码。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可以用二维码图片表示,也可以用具有唯一标识的字符串表示。第一身份信息和第二身份信息可以是一样的。

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响应对第一二维码扫描空间的触控操作,终端设备就会调用摄像头进行二维码扫描,进而获取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二维码图片是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映射得到的,因此按照固定规律对二维码图片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处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

当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是通过二维码图片获取时,步骤1016,包括:

步骤10161,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图像;

步骤10162,根据拍摄得到的所述二维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上述步骤10161和步骤10162中,终端设备在响应用户针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后,就会调用终端设备中的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拍摄充电桩的二维码图像。对拍摄得到的二维码图像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处理,得到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

当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是通过字符串表示时,本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获取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

步骤1017,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身份信息输入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在上述步骤1017中,第一身份信息输入控件用于用户在第一身份信息输入控件中编辑第一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内容。

相较于上述两种确定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的方法而言,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获取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更加简单迅速,且准确率高,减少了输入出错的情况,提高了获取第一身份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上述步骤101411中,在隐患上报工单中增添充电桩的第一身份信息,可以在充电场站的众多充电桩中快速的找到存在隐患的充电桩,提高了隐患的处理效率。

在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除了可以进行隐患上报,还可以引导用户进行充电操作,因此,本方案还包括:

步骤105,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

步骤106,将所述充电订单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订单控制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对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上述步骤105中,充电按键用于将充电应用操作界面跳转至充电信息输入界面,充电信息输入界面用于输入充电订单所对应的充电信息。充电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指的是即将为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目标充电设备指的是用于充电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充电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指的是可以为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目标充电桩的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信息可以与第一身份信息一致。

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获取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也就是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和目标充电桩的信息,生成充电订单。充电订单中所携带的信息可以明确即将为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目标充电桩。

在上述步骤106中,将充电订单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充电订单中的充电信息快速的找到目标充电订单,进而控制目标充电桩为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生成充电订单的过程,步骤105,包括:

步骤1051,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信息输入界面;

步骤1052,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充电地点选择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

步骤1053,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步骤1054,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场站的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生成所述充电订单。

在上述步骤1052中,充电地点选择控件用于显示充电场站的位置,每一个充电地点选择控件对应一个充电场站的位置。

具体实施中,因为可以进行充电的充电场站众多,用户不可能每个充电场站的位置或者名字都记住,因此通过充电地点选择控件来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实现了第二位置信息的快速确定,不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减少了第二位置信息输入错误的情况。

在上述步骤1053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是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用于引导用户扫描充电桩二维码的控件,二维码指的是用于表示充电桩第二身份信息的标识码。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可以用二维码图片表示,也可以用具有唯一标识的字符串表示。第二身份信息和第一身份信息可以是一样的。

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响应对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终端设备就会调用摄像头进行二维码扫描,进而获取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二维码图片是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映射得到的,因此按照固定规律对二维码图片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处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

例如,如图3所示,在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包括充电隐患上报按键和充电按键,用户对充电按键进行触控操作后,进入充电信息输入界面,在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包括充电地点选择控件和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

当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是通过二维码图片获取时,步骤1053,包括:

步骤10531,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图像;

步骤10532,根据拍摄得到的所述二维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在上述步骤10531和步骤10532中,终端设备在响应用户针对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后,就会调用终端设备中的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拍摄充电桩的二维码图像。对拍摄得到的二维码图像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处理,得到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

当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是通过字符串表示时,本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获取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

步骤1055,响应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身份信息输入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在上述步骤1055中,第二身份信息输入控件用于用户在第二身份信息输入控件中编辑第二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内容。

相较于上述两种确定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的方法而言,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获取充电桩的第二身份信息,更加简单迅速,且准确率高,减少了输入出错的情况,提高了获取第二身份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得到隐患上报工单后,需要根据隐患上报工单对隐患进行排查,查看该隐患是否已经被上报过,排查过程中为了提高排查的准确度,需要对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每一项信息都进行检查,因此,步骤S102,包括:

步骤1021,将所述证据影像输入至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得到所述证据影像所对应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

步骤1022,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

步骤1023,根据所述隐患类型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隐患类型,得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

步骤1024,基于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生成隐患排查结果。

在上述步骤1021中,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用于确定证据影像中是否拍摄到了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是通过多次训练得到的。

隐患确定模型的训练步骤包括:

步骤10211,获取隐患训练样本集合;所述隐患训练样本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隐患训练样本,每一个隐患训练样本中包括隐患证据影像和隐患证据影像所对应的隐患标签;隐患标签包括以下标签中的任意一个:存在隐患和不存在隐患;

步骤10212,针对每一个隐患训练样本,将所述隐患训练样本中隐患证据影像作为待训练的隐患确定模型的输入,将所述隐患训练样本中隐患证据影像所对应的隐患标签作为待训练的隐患确定模型的输出,对待训练的隐患确定模型进行训练。

在上述步骤10211中,隐患证据影像所对应的隐患标签指的是隐患证据影像所拍摄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隐患的标签,如果隐患证据影像所拍摄的对象真实存在隐患,则隐患标签为存在隐患,如果隐患证据影像所拍摄的对象不存在隐患,则隐患标签为不存在隐患。

在上述步骤10212中,训练过程的结束可以是训练结果达到了预设精度,也可以是训练次数达到了预设次数。

第一隐患确定结果用于表征证据影像所拍摄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隐患,因此,第一隐患确定结果包括以下结果中的任意一种:存在隐患和未存在隐患。

在上述步骤1022中,隐患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所上报隐患的隐患信息,其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和隐患类型进行关联存储。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包括以下结果中的任意一种:位置已存在和位置未存在。

具体实施中,遍历隐患数据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查找已经上报过的隐患的位置信息是否与第一位置信息一致,如果查找到与第一位置信息一致的位置信息,则说明位置已存在,如果没有查找到与第一位置信息一致的位置信息,则说明位置未存在。

在上述步骤1023中,第三隐患确定结果包括以下结果中的任意一种:隐患类型已存在和隐患类型未存在。遍历隐患数据中每个隐患的隐患类型,查找已经上报过的隐患的隐患类型是否与当前隐患的隐患类型一致,如果查找到与当前隐患的隐患类型一致的隐患类型,则说明隐患类型已存在,如果没有查找到与当前隐患的隐患类型一致的隐患类型,则说明隐患类型未存在。

在上述步骤1024中,单独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或者单独的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又或者单独的第三隐患确定结果均是无法生成排查结果的。因此需要将三个隐患确定结果结合在一起才能确定是否真的存在隐患,进而根据不同的隐患生成针对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

针对不同的隐患生成针对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的具体过程,步骤S103包括:

步骤1031,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

步骤1032,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步骤1033,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步骤1034,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步骤1035,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隐患,则生成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

在上述步骤1031中,如果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说明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已经被上报过,则可以生成已上报的提示信息。在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中可以携带鼓励信息,以使用户可以积极上报隐患。鼓励信息可以是为用户发放优惠券。

在上述步骤1032中,如果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说明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与已经存在的隐患的隐患类型不同,也就是一个新的隐患,则可以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在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中可以携带奖励信息,以使用户可以积极上报隐患。奖励信息可以是为用户发放优惠券。其中,奖励信息所对应的优惠力度可以比鼓励信息所对应的优惠力度更大一些。

在上述步骤1033中,如果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说明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与已经存在的隐患的位置信息不同,也就是一个新的隐患,则可以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在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中可以携带奖励信息,以使用户可以积极上报隐患。

在上述步骤1034中,如果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位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说明隐患上报工单所对应的隐患与已经存在的隐患对应的信息均不同,也就是一个新的隐患,则可以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在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中可以携带奖励信息,以使用户可以积极上报隐患。

在上述步骤1035中,若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隐患,可能是因为光线暗、摄像机分辨率低等外界因素导致的无法对隐患进行识别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生成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可以引导用户重新对隐患进行拍摄,获取新的证据影像,并生成新的隐患上报工单。这种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可以让用户重新上传清晰的证据影像,提高了确定隐患的准确度。当然如果多次上传的证据影像所对应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均为未存在隐患,则上传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时候,可以确定该证据影像所拍摄的对象并不存在隐患。又或者将该隐患确定为需要人工核验的隐患。

因为提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或充电桩的推荐信息,因此,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目标充电场站或者与自己距离最近的目标充电桩。因此,所述提示信息包括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本方案还包括:

步骤107,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导航界面;所述充电导航界面中显示有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

在上述步骤107中,目标充电场站是用于为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场站。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终端设备会直接跳转至充电导航界面,在充电导航界面中会实时显示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用户根据导航路线可以快速的找到目标场站,提高了用户的充电效率。

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充电桩的推荐信息,本方案还包括:

步骤108,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桩推荐界面;所述充电桩推荐界面中显示有终端设备所在的充电场站中可使用的充电桩的推荐列表;所述推荐列表中不同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

步骤109,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推荐列表的触控操作,在当前界面中显示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

在上述步骤108中,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终端设备会直接跳转至充电桩推荐界面,在充电桩推荐界面会显示充电桩的推荐列表;在推荐列表中会显示多个充电桩的信息,在推荐列表中每个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也就是,充电桩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越近,则该充电桩的信息会显示在推荐列表的靠前位置。

在上述步骤109中,目标充电桩是当前界面中用户的触控操作所确定的充电桩。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可以用于引导用户对目标充电桩进行使用,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充电桩的身份信息、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等。

在确定目标充电桩时,可以根据用户对推荐列表的触控操作确定目标充电桩,也就是,用户在推荐列表中的哪一个充电桩信息进行触控操作,则充电桩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就确定为目标充电桩,确定出目标充电桩之后会在当前显示界面中显示出对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以使用户根据操作指引信息对目标充电桩进行使用。

除了上述确定目标充电桩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将推荐列表中最开始位置的充电桩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确定为目标充电桩。

进一步的,在确定出目标充电桩后,本方案还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推荐列表中目标充电桩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导航界面;所述充电导航界面显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

在充电导航界面显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桩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可以让用户尽快的找到目标充电桩,提高了用户充电的效率。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

例如,服务系统100可以是用于诸如出租车、代驾服务、快车、拼车、公共汽车服务、驾驶员租赁、或班车服务之类的运输服务、或其任意组合的在线运输服务平台。服务系统100可以包括服务器110(本申请所提供方法的执行主体的一种)、网络120、服务请求端130(验证终端)、服务提供端140(网约车)和数据库150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器110中可以包括执行指令操作的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是单个服务器,也可以是服务器组。服务器组可以是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例如,服务器110可以是分布式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相对于终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远程的。例如,服务器110可以经由网络120访问存储在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端140、或数据库150、或其任意组合中的信息和/或数据。作为另一示例,服务器110可以直接连接到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端140和数据库150中至少一个,以访问存储的信息和/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在云平台上实现;仅作为示例,云平台可以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community cloud)、分布式云、跨云(inter-cloud)、多云(multi-cloud)等,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在具有本申请中图6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电子设备1000上实现。

网络120可以用于信息和/或数据的交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系统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服务器110,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端140和数据库150)可以向其他组件发送信息和/或数据。例如,服务器110可以经由网络120从服务请求端130获取服务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或者是他们的结合。仅作为示例,网络120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光纤网络、远程通信网络、内联网、因特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公共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蓝牙网络、ZigBee网络、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网络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入点。例如,网络12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点,例如基站和/或网络交换节点,服务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通过该接入点连接到网络120以交换数据和/或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的服务请求方可以是除服务实际需求者之外的其他人。例如,服务请求端130的服务请求方A可以使用服务请求端130来为服务实际需求者B发起服务请求(比如,服务请求方A可以为自己的朋友B叫车),或者从服务器110接收服务信息或指令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端140的服务请求方可以是服务实际提供者,也可以是除服务实际提供者之外的其他人。例如,服务提供端140的服务请求方C可以使用服务提供端140接收由服务实际提供者D提供服务的服务请求(比如服务请求方C可以为自己雇用的服务提供方D接单),和/或来自服务器110的信息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方”和“服务请求端”可以互换使用,“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提供端”可以互换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可以包括移动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机动车辆中的内置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或增强现实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照明设备、智能电器设备的控制设备、智能监控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摄像机、或对讲机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鞋带、智能玻璃、智能头盔、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背包、智能配件等、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游戏设备、导航设备、或销售点(point of sale,POS)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玻璃、虚拟现实贴片、增强现实头盔、增强现实玻璃、或增强现实贴片等,或其任意组合。例如,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各种虚拟现实产品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动车辆中的内置设备可以包括车载计算机、车载电视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可以是具有用于定位服务请求方和/或服务请求端的位置的定位技术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端140可以是与服务请求端130类似或相同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端140可以是具有定位技术的设备,用于定位服务提供方和/或服务提供端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和/或服务提供端140可以与其他定位设备通信以确定服务请求方、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方、或服务提供端140、或其任意组合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和/或服务提供端140可以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10。

数据库150可以存储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存储从服务请求端130和/或服务提供端140获得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存储在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性方法的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包括大容量存储器、可移动存储器、易失性读写存储器、或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等,或其任意组合。作为举例,大容量存储器可以包括磁盘、光盘、固态驱动器等;可移动存储器可包括闪存驱动器、软盘、光盘、存储卡、zip磁盘、磁带等;易失性读写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RAM可以包括动态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RAM(Double Date-Rate Synchronous RAM,DDRSDRAM);静态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晶闸管RAM(Thyristor-BasedRandom Access Memory,T-RAM)和零电容器RAM(Zero-RAM)等。作为举例,ROM可以包括掩模ROM(Mask Read-Only Memory,M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Erasable Read-only Memory,PE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光盘ROM(CD-ROM)、以及数字通用磁盘ROM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在云平台上实现。仅作为示例,云平台可以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分布式云、跨云、多云或者其它类似的等,或其任意组合。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对应的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501,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所述隐患类型是用户输入的;所述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

排查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

生成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

显示模块504,用于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响应模块501,包括: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并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类型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

第三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影像上传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获取关于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所述隐患类型包括场站环境隐患类型和充电桩隐患类型。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四响应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描述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隐患描述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五响应单元,用于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第一生成子单元,包括: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可选的,第五响应单元,包括:

第一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图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拍摄得到的所述二维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

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订单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订单控制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对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第二响应模块,包括:

第六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信息输入界面;

第七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充电地点选择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八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场站的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生成所述充电订单。

可选的,排查模块,包括:

第一排查单元,用于将所述证据影像输入至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得到所述证据影像所对应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

第二排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

第三排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类型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隐患类型,得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生成隐患排查结果。

可选的,生成模块,包括: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五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六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七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八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隐患,则生成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目标充电装置的推荐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或充电桩。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九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导航界面;所述充电导航界面中显示有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第十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桩推荐界面;所述充电桩推荐界面中显示有终端设备所在的充电场站中可使用的充电桩的推荐列表;所述推荐列表中不同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

第十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推荐列表的触控操作,在当前界面中显示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总线1003,存储器1002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之间通过总线1003通信,处理器1001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不及时的问题。本申请通过用户操作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然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隐患上报工单,实现了用户就可以对隐患进行上报的工作,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提高隐患被修复的效率。根据隐患上报工单中的隐患信息对隐患进行排查,并根据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性的提示信息,以及将提示信息展示给用户,使得用户根据提示信息上传准确的隐患信息,提高了用户上报隐患的准确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TS1、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所述隐患类型是用户输入的;所述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

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

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

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TS2、如TS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并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类型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

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影像上传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获取关于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TS3、如TS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隐患类型包括场站环境隐患类型和充电桩隐患类型。

TS4、如TS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响应针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描述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隐患描述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包括:

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TS5、如TS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TS6、如TS5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包括:

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图像;

根据拍摄得到的所述二维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TS7、如TS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

将所述充电订单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订单控制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对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TS8、如TS7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信息输入界面;

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充电地点选择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

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场站的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生成所述充电订单。

TS9、如TS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包括:

将所述证据影像输入至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得到所述证据影像所对应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隐患类型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隐患类型,得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生成隐患排查结果。

TS10、如TS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隐患,则生成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

TS11、如TS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目标充电装置的推荐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或充电桩。

TS12、如TS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充电场站是与终端设备距离最近的充电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导航界面;所述充电导航界面中显示有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

TS13、如TS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桩;所述提示信息包括充电桩的推荐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桩推荐界面;所述充电桩推荐界面中显示有终端设备所在的充电场站中可使用的充电桩的推荐列表;所述推荐列表中不同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

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推荐列表的触控操作,在当前界面中显示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

TS14、一种充电场站中隐患上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和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所述隐患类型是用户输入的;所述证据影像是生成所述隐患上报工单前通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

排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隐患上报工单中的所携带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对第一目标充电装置进行隐患排查,得到隐患排查结果;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隐患排查结果生成针对所述隐患上报工单的提示信息;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提示信息。

TS15、如TS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模块,包括: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隐患上报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并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类型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隐患类型;

第三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影像上传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获取关于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证据影像;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TS16、如TS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隐患类型包括场站环境隐患类型和充电桩隐患类型。

TS17、如TS15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四响应单元,用于响应针对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隐患描述控件的输入操作,获取隐患描述信息;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所述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TS18、如TS1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五响应单元,用于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所述第一生成子单元,包括:

第二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所述隐患描述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隐患类型和所述证据影像,生成充电场站的隐患上报工单。

TS19、如TS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五响应单元,包括:

第一响应子单元,用于响应充电隐患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一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通过摄像头拍摄二维码图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拍摄得到的所述二维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一身份信息。

TS20、如TS14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充电信息,生成充电订单;

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订单上传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订单控制第一目标充电装置对目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TS21、如TS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模块,包括:

第六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充电应用操作界面中充电按键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信息输入界面;

第七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充电地点选择控件的触控操作,确定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八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充电信息输入界面中第二二维码扫描控件的触控操作,进行二维码扫描,以获取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充电场站的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充电装置的第二身份信息,生成所述充电订单。

TS22、如TS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排查模块,包括:

第一排查单元,用于将所述证据影像输入至训练好的隐患确定模型,得到所述证据影像所对应的第一隐患确定结果;

第二排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位置信息,得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

第三排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类型遍历隐患数据库中每个隐患的隐患类型,得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生成隐患排查结果。

TS23、如TS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已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五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六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七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存在隐患、所述第二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所述隐患类型,则生成隐患未上报的提示信息;

第八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隐患确定结果为未存在隐患,则生成隐患无法判断的提示信息。

TS24、如TS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第二目标充电装置的推荐信息;所述第二目标充电装置为充电场站或充电桩。

TS25、如TS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九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导航界面;所述充电导航界面中显示有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与目标充电场站的位置之间的导航路线。

TS26、如TS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触控操作,进入充电桩推荐界面;所述充电桩推荐界面中显示有终端设备所在的充电场站中可使用的充电桩的推荐列表;所述推荐列表中不同充电桩是按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排列的;

第十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针对所述推荐列表的触控操作,在当前界面中显示触控操作所对应的目标充电桩的操作指引信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