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

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装置,其适用于车辆装置,包括:一雨量传感器和一雷达装置。所述雨量传感器侦测雨量并产生一雨量数据。所述雷达装置依所述雨量数据切换于一失效模式和一正常模式之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4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纳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94252.2

  • 发明设计人 王开祥;

    申请日2021-02-20

  • 分类号G01S7/4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44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罗京;李高峰

  • 地址 200335 上海市嘉定区金园五路601号6层A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2: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也就是说,雷达是将电磁能量以定向方式发射至空间之中,藉由接收空间内存在物体所反射之电波,可以计算出该物体的位置、方向、高度及移动速度,并且更进一步地可以用于探测物体的形状。

雷达出现于是二次大战时期,然而因科技的创新现今雷达的运用范围广范,常用于监视、搜索、探测、导航、汽车、距离测量、军事、飞机、气象等领域。特别是,近几年因自驾车的蓬勃发展,汽车产业电子化的兴起趋势,雷达用来作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不可或缺感测器之一。特别是,将毫米波雷达运用于汽车领域。

可以理解的,通常雷达都是在户外进行侦测或探测。因此,很容易因为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影响雷达的侦测。特别是在雨天时将大大影响雷达的侦测效果。特别是,毫米波雷达在大雨天气的穿透性不佳,在大雨的天气状况下,不能有效检测到目标,造成由雷达获取的预警信号和控制信号不能准确反映当前场景。现有方案通过雷达算法来判断雷达是否处在失明模式,通过雷达算法检测,不仅占用系统资源,还有一定的延时和误判率,体验不佳,且容易发出错误控制策略,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其中利用一雨量传感器配合一雷达装置形成一失明判断设备,以代替现有的雷达算法来判断所述雷达装置是否处在失明模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其中所述雷达装置结合所述雨量传感器,并利用所述雨量传感器代替雷达算法来判断所述雷达装置是否处在失明模式,以减少占用系统资源、避免误判以及降低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其中本发明无需通过雷达算法,直接利用所述雨量传感器告知所述雷达装置当前的雨量,以在第一时间让所述雷达装置进入失效模式,并且当雨量减小或停止时,第一时间让所述雷达装置恢复到正常模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其中所述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可独立地装置于车辆装置,以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及其方法,其中所述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与一车辆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并具有完整的整合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适于,其中该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装置,其适用于车辆装置,包括:

一雨量传感器,其侦测雨量并产生一雨量数据;以及

一雷达装置,其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依所述雨量数据切换于一失效模式和一正常模式之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装置包括一CAN线,其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和所述雷达装置,以用于传输所述雨量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装置包括一CAN线,其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所述雷达装置以及该车辆装置的控制系统,以用于传输所述雨量数据,以及所述控制系统的指令。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装置依所述雨量数据并结合当前该车辆装置的所处状态,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装置直接依所述雨量数据在第一时间让进入失效模式或在第一时间恢复到正常模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车辆装置的一控制系统经由所述雨量数据判断所述雷达装置的失明级别,并结合当前该车辆装置的所处状态,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装置,包括:

一雷达装置;

一雨量传感器,其侦测雨量并产生一雨量数据;以及

一控制系统,其分别连接所述雷达装置和所述雨量传感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雨量数据,以控制切换所述雷达装置于一失效模式和一正常模式之间。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一雨量传感器侦测并产生一雨量数据;

(B)一雷达装置接收所述雨量数据并判断是否达到失明级别,如是接步骤(C),如否接步骤(D);

(C)所述雷达装置在第一时间让进入一失效模式;以及

(D)所述雷达装置在一正常模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在步骤(B)中,所述雨量数据通过一CAN线传送至所述雷达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在步骤(C)中,在失效模式时,所雷达装置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

依本发明,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一雨量传感器侦测并产生一雨量数据;

(b)一车辆装置的控制系统依所述雨量数据判断一雷达装置是否达到失明级别,如是接步骤(C),如否接步骤(D);

(c)所述雷达装置在第一时间让进入一失效模式;以及

(d)所述雷达装置在一正常模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在步骤(c),中在所述失效模式时,由所述控制系统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的逻辑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的逻辑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的逻辑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的逻辑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1,以判断雷达装置10是否处在失明模式,这样将可减少占用系统资源、避免误判以及降低事故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所述失明判断设备1适用于一应用设备100。所述应用设备100可为无人机或车辆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说明,所述应用设备100以车辆装置100A进行说明,所述车辆装置100A并非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失明判断设备1包括至少一雷达装置10和至少一雨量传感器20。所述雷达装置10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20。当所述雨量传感器20侦测到雨量情况时,提供一雨量数据至所述雷达装置10,以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是否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特别地,如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所述雷达装置10依所述雨量数据和所述车辆装置100A当下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判断,以提供一失效讯息至一车辆装置100A,并提供相应的预警或控制。特别地,所述雷达装置10和所述雨量传感器20之间可选择采用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这不为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雨量传感器20适用安装于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挡风玻璃,以感应是否下雨和雨量的大小,并进一步地通知所述雷达装置10,且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是否失效或失明。若所述雷达装置10失效或失明时,将提供一失效讯息以使所述车辆装置100A做出相对应的操作,从而避免事故的产生。进一步地说,本发明利用所述雨量传感器20来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的状态,在所述雷达装置10故障或失明时,使所述车辆装置100A做出相对的处理方式,例如:在自动驾驶模式时,应马上通知驾驶员,以使驾驶员可即时地做出判断;或者,在确认所述雷达装置10故障或失明时,切换到其它辅助装置。

另外,所述雨量传感器20可实施为流量式、静电式、压电式,红外线式,这不为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若所述雨量传感器20为流量式时,其中在流量式的所述雨量传感器20中是利用一流量监测电极板检测雨量大小。可以理解的,所述雨量数据由所述流量监测电极板检测结果得知小雨量数据和大雨量数据,其中小雨量数据不影响所述雷达装置10,当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时即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进一步地说,本发明将所述雨量数据设定为一预定值,当超过所述预定值时,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即表示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若所述雨量传感器20为静电式时,以电介质进行判断,当雨量不同时介电常数发生不同的变化。换言之,介电常数的不同,将影响电容值。也就是说,由电容值来判断雨量的大小。可以理解的,由电容值来判断所述雨量数据为小雨量数据或大雨量数据,其中小雨量数据不影响所述雷达装置10,当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时即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进一步地说,本发明将所述电容值设定为一预定值,当超过所述预定值时,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即表示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若所述雨量传感器20为压电式,其中利用压电效应将机械位移变成电信号。换言之,压电式的所述雨量传感器20将检测出的雨量变成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的大小判断雨量的大小。也就是说,由电信号来判断雨量的大小。可以理解的,由电信号来判断所述雨量数据为小雨量数据或大雨量数据,其中小雨量数据不影响所述雷达装置10,当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时即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进一步地说,本发明将所述电信号设定为一预定值,当超过所述预定值时,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即表示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若所述雨量传感器20为红外线式,其中利用光线反射来判断雨量大小。进一步地说,雨水做光线折射率改变,光线因为雨水不能发生全反射,当雨滴越大,散射越强。换言之,利用百分率比值能够计算出雨量大小。也就是说,所述雨量传感器20中的微型计算机根据反射率计算降雨量,并将此转换成电信号。因此,由电信号来判断雨量的大小。可以理解的,由电信号来判断所述雨量数据为小雨量数据或大雨量数据,其中小雨量数据不影响所述雷达装置10,当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时即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进一步地说,本发明将所述电信号设定为一预定值,当超过所述预定值时,所述雨量数据为大雨量数据,即表示所述雷达装置10处于失明或失效模式。

如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1,其中所述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1还包括一CAN线30。所述雷达装置10通过一CAN线30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20,以使所述雷达装置10通过所述CAN线30接收到所述雨量传感器20的一雨量数据,并且依所述失明判断设备1的一应用设备100的当前情况做出相应预警和控制。换言之,所述雷达装置10亦由所述CAN线取得所述车辆装置100A当下的情况。进一步地说,所述失明判断设备1装置于所述应用设备100,当雨天时,所述雨量传感器20侦测到雨量的大小后,产生所述雨量数据,并经由CAN线30将所述雨量数据传送到所述雷达装置10,所述雷达装置10依所述雨量数据和所述应用设备100当下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判断,以提供相应的预警或控制。值得一提的,所述雷达装置10和所述雨量传感器20之间亦可选择采用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这不为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雨量传感器20适用安装于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挡风玻璃,以感应是否下雨和雨量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地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是否处于失效或失明状态。进一步地说,所述雨量传感器20通过感应挡风玻璃取得所述雨量数据后,将所述雨量数据通过CAN线30传送至所述雷达装置10,所述雷达装置10则依所述雨量数据并结合当前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所处状态,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例如:把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自适应巡航关闭并通知驾驶员雷达功能失效;把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变道辅助功能关闭并通知驾驶员雷达功能失效;把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盲区检测功能关闭并通知驾驶员雷达功能失效等。更进一步地说,所述雨量传感器20感应是否下雨和雨量的大小后,产生所述雨量数据至所述雷达装置10,使所述雷达装置10得知当前的雨量大小,并进行判断是否达到失明级别,如达到失明级别,将使所述雷达装置10在第一时间让进入失效模式。同样的,当当所述雨量传感器20感应雨量减小或停止时,同样产生所述雨量数据至所述雷达装置10,使其在第一时间恢复到正常模式。

如图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1,其中利用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控制系统101A来进行整合判断。换言之,所述雨量传感器20将所述雨量数据传送到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控制系统101A,由所述控制系统101A判断是否达到所述雷达装置10的失明级别,若达到则由所述控制系统101A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可以理解的,在雨量减小或停止时,所述雨量传感器20亦会将所述雨量数据传送到所述控制系统101A,由所述控制系统101A控制所述雷达装置10回复到正常模式。

如图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1,其中所述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设备1还包括一CAN线30。所述CAN线30分别连接所述雷达装置10、所述雨量传感器20以及所述控制系统101A,以通过所述CAN线30传输各讯息和指令。进一步地说,所述雨量传感器20通过感应挡风玻璃取得所述雨量数据后,将所述雨量数据通过CAN线30传送至所述控制系统101A,所述控制系统101A则依所述雨量数据并结合当前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所处状态,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换言之,所述雨量传感器20将所述雨量数据传送到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控制系统101A,由所述控制系统101A判断是否达到所述雷达装置10的失明级别,若达到则由所述控制系统101A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可以理解的,在雨量减小或停止时,所述雨量传感器20亦会将所述雨量数据传送到所述控制系统101A,由所述控制系统101A控制所述雷达装置10回复到正常模式。

特别的,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雨量传感器20在挡风玻璃上感应到雨滴时,亦可启动雨刷和关闭车窗,反之将不进行任何动作。也就是说,当所述雨量传感器20在所述挡风玻璃侦测到雨滴时,除了可用于控制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相应组件外,亦将所述雨量数据的讯息传送到所述雷达装置10或所述控制系统101A,以进行进一步地判断所述雷达装置10是否失效,且在确认所述雷达装置10失效时做出相对应的处理。换言之,所述失明判断设备1直接利用所述雨量传感器告知所述雷达装置10或所述控制系统101A当前的雨量,以使所述雷达装置10在第一时间让进入失效模式,并且当雨量减小或停止时,所述雷达装置10在第一时间恢复到正常模式。所述雷达装置10或所述控制系统101A接收到所述雨量数据的讯息时,将第一时间做出相对的反应。值得一提的,所述雨量传感器20包括至少一传感发射组件和一传感接收组件,以对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挡风玻璃上的雨滴进行侦测。

另外,所述雨量传感器20可实施为流量式、静电式、压电式,红外线式,这不为本发明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所述雨量传感器20的判断方式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一雨量传感器20侦测并产生一雨量数据;

(B)一雷达装置10接收所述雨量数据并判断是否达到失明级别,如是接步骤(C),如否接步骤(D);

(C)所述雷达装置10在第一时间让进入一失效模式;以及

(D)所述雷达装置10在一正常模式。

在步骤(B)中,所述雨量数据通过一CAN线30传送至所述雷达装置10。

在步骤(C)中,所述雷达装置10依所述雨量数据并结合当前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所处状态,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换言之,在失效模式时,所述雷达装置10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

上述预警通知或控制包括:把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自适应巡航关闭并通知驾驶员雷达功能失效;把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变道辅助功能关闭并通知驾驶员雷达功能失效;把所述车辆装置100A的盲区检测功能关闭并通知驾驶员雷达功能失效等。

另外,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提供另一雷达结合雨量传感器失明判断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一雨量传感器20侦测并产生一雨量数据;

(b)一车辆装置100A的控制系统101A依所述雨量数据判断一雷达装置10是否达到失明级别,如是接步骤(C),如否接步骤(D);

(c)所述雷达装置在第一时间让进入一失效模式;

(d)所述雷达装置10在一正常模式。

在步骤(a)中,雨量传感器20侦测到雨量并依其大小产生不同的所述雨量数据。

由CAN线分别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20和所述控制系统101A,以及连接雷达装置10和所述控制系统101A。

在步骤(c),中在所述失效模式时,由所述控制系统101A做出相应的预警通知或控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