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

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主要活性成分由丹参酮IIA制成,所述麻醉药物以氯胺酮为主要活性成分,所述药物为颗粒剂、胶囊、丸剂、片剂、冲剂、散剂、悬浮液、溶液、糖浆、注射剂、口服液制剂形式的一种;本发明发掘了丹参酮IIA的新用途,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其可显著抑制由氯胺酮引起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对由使用麻醉剂氯胺酮导致的神经毒性等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992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百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25710.4

  • 发明设计人 叶立欢;

    申请日2021-03-01

  • 分类号A61K31/58(20060101);A61P25/00(20060101);A61P23/00(20060101);A61K31/137(20060101);

  • 代理机构33310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孙稚源

  • 地址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长河路47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4: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氯胺酮是一种苯基环己胺衍生物,在1970年作为速效静脉麻醉剂被应用。氯胺酮由于半衰期短和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轻等特点,常用于满足成人和儿童,产科患者的麻醉需求。然而,在临床报告中,氯胺酮出现“负性反应”,包括讲话含糊不清、运动失调和精神错乱。因此,有必要开发辅助治疗保护方法以抑制或减弱氯胺酮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根据现有的研究表示,氯胺酮的不良反应有可能是因为氯胺酮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氯胺酮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主要活性成分由丹参酮IIA制成,所述丹参酮IIA的结构式为式(Ⅰ)所示

所述麻醉药物以氯胺酮为主要活性成分。

丹参酮IIA在制备保护神经干细胞免受麻醉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保护神经干细胞的药物是指含有药学上有效量的丹参酮IIA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物为颗粒剂、胶囊、丸剂、片剂、冲剂、散剂、悬浮液、溶液、糖浆、注射剂、口服液制剂形式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发掘了丹参酮IIA的新用途,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2)丹参酮IIA可显著抑制由氯胺酮引起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对由使用麻醉剂氯胺酮导致的神经毒性等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丹参酮IIA已经在临床的其他疾病中应用,具有丰富的临床资料,可较快地应用于麻醉剂氯胺酮引起的神经毒性的临床治疗中;

(4)丹参酮IIA的制备原料丰富,工艺技术简单,成本价格低,适用于广泛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CCK8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活力的影响;

图2为流式细胞仪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的影响;

图3为Western blot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中TORC1/CREB/BDNF通路关键蛋白TORC1,p-CREB,BNDF以及凋亡关键蛋白Bcl-2,Bax和Cleved caspase-3的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采用了以下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CCK-8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分三批同步进行实验:

1.氯胺酮单独作用后;

2.丹参酮IIA单独作用后;

3.丹参酮IIA和氯胺酮共同作用后;

分别作用后实验人员利用CCK8试剂盒(品牌为碧云天,型号为C0040)检测神经干细胞的细胞活力。

方法如下:

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内,待细胞贴壁后,加入氯胺酮(100μmol/L)和/或丹参酮IIA(5μmol/L)培养24h;随后每孔加入10μlCCK8溶液继续孵育4小时;最后在450nm处观察每孔的吸光度值。

结果见图1,氯胺酮抑制了细胞的活力,丹参酮IIA本身对神经干细胞的活力没有明显作用,但逆转了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2:

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

分三批同步进行实验:

1.氯胺酮单独作用后;

2.丹参酮IIA单独作用后;

3.丹参酮IIA和氯胺酮共同作用后;

分别作用后实验人员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率。

方法如下:

将细胞接种于100mm培养皿中,待细胞贴壁24h后,加入氯胺酮(100μmol/L)和/或丹参酮IIA(5μmol/L)培养24h;处理后,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离心、收集细胞于流式管;PBS洗涤细胞1次;在冰上,配置1×Annexin-binding buffer并用其重悬细胞;重悬后的细胞加入5μl的Annexin V和10μl的PI,在室温下避光孵育5分钟。

最后实验人员使用流式细胞仪并上机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见图2,氯胺酮促进了神经干细胞的凋亡,丹参酮IIA本身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没有明显作用,但抑制了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促进作用。

实施例3:

本实验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TORC1/CREB/BDNF通路关键蛋白TORC1,p-CREB,BNDF以及凋亡关键蛋白Bcl-2,Bax和Cleved caspase-3的表达的影响;氯胺酮单独作用后,丹参酮IIA单独作用后,丹参酮IIA和氯胺酮共同作用后,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干细胞中TORC1,p-CREB,BNDF,Bcl-2,Bax和Cleved caspase-3的表达。

方法如下:

将细胞接种于100mm培养皿中,待细胞贴壁24h后,使用RIPA缓冲液(89900,ThermoScientific,美国)和蛋白酶抑制剂(78430,Thermo Scientific)在4℃下从神经干细胞中中分离总蛋白;

使用BCA蛋白质检测试剂盒(P0011,Beyotime)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通过15%SDS-PAGE凝胶分离蛋白质(20μg/泳道),然后通过电泳转移到PVDF膜(FFP39,Beyotime)上;

用5%BSA(#9998,CST)封闭后,添加一抗在4℃下孵育过夜,然后添加抗兔HRP联结二抗(#7074,1:1000,CST)或抗小鼠HRP联结的二抗(#7076,1:1000,CST)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用SignalFire

结果见图2,氯胺酮抑制了TORC1,p-CREB,BDNF和Bcl-2的蛋白水平,提高了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对CREB的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丹参酮IIA本身对以上这些蛋白的表达均没有显著作用,但是逆转了氯胺酮对TORC1,pCREB,BDNF,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的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