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包括模型本体,该模型本体包括具有容纳腔的人体颈部部分,甲状腺模拟部设置在容纳腔内,在甲状腺模拟部上设置有第一、第二病变模拟部,分别设置在甲状腺的第一、第二半叶上,第一、第二半叶和第一病变模拟部均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第二病变模拟部由柔性材料或者刚性材料制作而成,第一、第二半叶具有基本相同的硬度,第一病变模拟部具有大于或等于第一、第二半叶的硬度,具有小于第二病变模拟部的硬度,还可以设置覆盖容纳腔的人体皮肤模拟部。本发明利用甲状腺的两个半叶将临床上容易混淆的囊肿和结节两种病症以多感官、可比较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临床讲解和实训、研讨提供仿真化工具和产业化制造方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532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89305.9

  • 发明设计人 周黎光;

    申请日2021-03-18

  • 分类号G09B23/28(20060101);F21V33/00(20060101);F21Y115/10(20160101);

  • 代理机构32266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斌

  • 地址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五路32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9: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甲状腺的临床超声检查是为了发现或确认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病变,患者一般看不懂超声医学图像和专业的超声医学报告,因此临床上常常借助图片或模型来给患者进行病症的讲解,其中模型更为直观,有时候医生对于疑难病症的会诊也要借助医学模型来进行。

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模型产品通过解剖视角和立体构造展现甲状腺部位生理结构,但不展示病变构造,虽然也有一些产品会将病变结构制作到模型上,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4715663A、CN107862964A中公开的涉及带有甲状腺病变部位的模型,但仅通过对病变部位的仿形和/或着色来展示单一病变特征或者通过改变展示模块的方式一次展示一种病变特征,即:一方面不能对比展示多种病变特征,一方面不能在视觉之外以另外的感官方式比如触感来对比展示病变特征,从而无法对临床上一些近似症状进行多感官的横向比较,最典型的就是甲状腺超声检查常见症状中的甲状腺囊肿和甲状腺结节,表观上都有肿胀的表现,但从触感上存在硬度的不同,如果不是对比着进行讲解,很难让患者彻底明白二者的差异,做超声检查的病人很多是在内科或外科经医生触诊后对初步判断的症状进行医学确认,因此,提供一种多感官辨识、多症状对比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及其制造方法,利用甲状腺的两个半叶将临床上最常见和最容易混淆的囊肿和结节两种病症以一种多感官、可比较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临床讲解和实训、研讨等提供仿真化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包括模型本体,该模型本体包括人体颈部部分,在模型本体的该颈部部分具有容纳腔,甲状腺模拟部设置在该容纳腔内,在所述甲状腺模拟部上设置有甲状腺的两个半叶和形成在半叶上的病变模拟部,所述病变模拟部至少同时包括一个第一病变模拟部和一个第二病变模拟部,所述第一病变模拟部设置在甲状腺的第一半叶上,所述第二病变模拟部设置在甲状腺的第二半叶上,所述第一半叶、第二半叶和第一病变模拟部均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二病变模拟部由柔性材料或者刚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一病变模拟部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半叶、第二半叶的硬度,具有小于所述第二病变模拟部的硬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所述甲状腺模拟部通过气管模拟部支撑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半叶、第二半叶具有相同(这里的相同是基本相同)的硬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所述第一病变模拟部为甲状腺囊肿模拟部,所述第二病变模拟部为甲状腺结节模拟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所述模型本体上还设置有柔性的人体皮肤模拟部,该人体皮肤模拟部覆盖所述容纳腔并且能够自由拆卸。

如上所述的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所述模型本体、第一半叶、第二半叶、第一病变模拟部、第二病变模拟部、气管模拟部的材料为塑料或橡胶。

如上所述的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所述模型本体、气管模拟部的材料为塑料,所述第一半叶、第二半叶、第一病变模拟部、第二病变模拟部的材料为硅胶。

如上所述的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所述人体皮肤模拟部的材料为硅胶。

如上所述的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所述模型本体还包括人体头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或人体躯干部的至少一部分。

上述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分模块制造

通过注模、模压或减材加工中的至少一种工艺制作各模型模块,所述模型模块包括:具有容纳腔的模型本体模块,第一半叶和第二半叶的集成模块,第一病变模拟部模块,第二病变模拟部模块,气管模拟部模块;

步骤二,模块组装

通过粘接、卡接或紧固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分别将第一病变模拟部模块和第二病变模拟部模块安装到第一半叶和第二半叶的集成模块的对应位置形成第一集成模块,通过粘接、卡接或紧固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将上述第一集成模块安装到气管模拟部模块形成第二集成模块,通过粘接、卡接或紧固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将上述第二集成模块安装到模型本体模块的容纳腔内,完成模块组装。

如上所述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的制造方法,在步骤一中还包括:制作人体皮肤模拟部模块;在步骤二中还包括: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人体皮肤模拟部模块安装到模型本体模块的容纳腔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利用甲状腺的两个半叶将临床上最常见和最容易混淆的囊肿和结节两种病症以一种多感官、可比较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临床讲解和实训、研讨等提供仿真化工具,该模型为触摸式非插电模型,最多通过电池在半透材料内置LED光源,不需要设置任何电驱模块及电子程控模块,制造和使用方便,成本低,通过“分模块制造+模块组装”的方式,合理设计模型分割方式,快速制造和组装各分体模型模块,从而为本发明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的批量和工作化实现提供方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中甲状腺模拟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中甲状腺模拟部的分模块组装原理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指的是:

模型本体10,容纳腔11,人体皮肤模拟部12,甲状腺模拟部20,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第一病变模拟部23,第二病变模拟部24,气管模拟部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外观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目的是利用甲状腺的两个半叶将临床上最常见和最容易混淆的囊肿和结节两种病症以一种多感官、可比较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图3中的示意,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包括模型本体10,该模型本体10包括人体颈部部分以及头部、躯干部的一小部分(根据展示需要或者使用需要,也可以包括完整的头部和/或躯干部)。在模型本体10的该颈部部分具有容纳腔11,甲状腺模拟部20设置在该容纳腔11内,在所述甲状腺模拟部20上设置有甲状腺的两个半叶和形成在半叶上的病变模拟部,所述病变模拟部同时包括第一病变模拟部23和第二病变模拟部24,这里将第一病变模拟部23设定为甲状腺囊肿模拟部,将第二病变模拟部24设定为甲状腺结节模拟部,从而,所述第一病变模拟部23设置在甲状腺的第一半叶21上,所述第二病变模拟部24设置在甲状腺的第二半叶22上,进一步的,所述甲状腺模拟部20通过气管模拟部30支撑在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第一病变模拟部23、第二病变模拟部24均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由于第二病变模拟部24是最硬的部位,因此也可以简化成刚性材料),所述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具有相同的硬度,所述第一病变模拟部23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的硬度,具有小于所述第二病变模拟部24的硬度,根据临床经验,甲状腺囊肿的肿块在硬度上未必高于健康的甲状腺,但为了模型本身的辨识度,上面使用于模拟甲状腺囊肿的第一病变模拟部23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的硬度,当然,在需要时两部分的硬度也可以是相同的。

通过上面的方案,本实施例利用甲状腺的两个半叶将临床上最常见和最容易混淆的囊肿和结节两种病症以一种多感官、可比较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临床讲解和实训、研讨等提供仿真化工具。

本实施例的该模型可以以最简单的纯触摸式模型为目标进行开模制作,但结合产品需要,也可以在不影响制作和安装的前提下通过更佳的方式来展现其功能,其中,可以采用LED光源辅助识别展现甲状腺囊肿和甲状腺结节的更多感官区别,这里以甲状腺囊肿和甲状腺结节在病变组织密度上的区别为例,作为甲状腺囊肿模拟部的第一病变模拟部23除了硬度上小于作为甲状腺结节模拟部的第二病变模拟部24外,同时也将二者的材料均选为光的半透性材料,并且将二者设定为不同的透光率,具体为使得作为甲状腺囊肿模拟部的第一病变模拟部23的透光率大于作为甲状腺结节模拟部的第二病变模拟部24的透光率,这样当采用LED光源辅助识别病变组织密度时,可以根据两部分所展现的光透特征进行直接的视觉定性,当然,为了形成视觉上的可辨别效果,第二病变模拟部24的透光率虽然可以很小,但也不应当小至可忽略的程度,透过值在20%以上是较为合理的,而且,第一病变模拟部23与第二病变模拟部24透光率也应当具有足够的差别(例如透过值的值差在40%-60%左右)。

当具有上面提到的LED辅助光源时,应当首选电池供电,简单的按键开关通断,这样可以保证本实施例的模型为基本的触摸式非插电模型,除了LED辅助光源,不需要设置任何电驱模块和电子程控模块,保证了制造和使用方便,成本低,根据仿生硬度的匹配性需要,所述模型本体10、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第一病变模拟部23、第二病变模拟部24、气管模拟部30的材料可以选择塑料,也可以选择橡胶,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模型本体10、气管模拟部30的材料为塑料,选择普通的刚性环保塑料材料即可,优选所述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第一病变模拟部23、第二病变模拟部24的材料为硅胶,这是因为第一半叶21、第二半叶22、第一病变模拟部23、第二病变模拟部24需要根据触感设计不同的硬度,而硅胶材料容易通过固定且廉价的原料配比设计出30-70度不等的各种硬度,而且硅胶也是前面提到的容易进行透光率区别制作的材料。

这样,本实施例通过将囊肿和结节两种病症从视觉和触觉上进行横向对比,为临床讲解和实训、研讨等提供了仿真化工具,可以作为超声检查的讲解模型,也可以作为跨科交流或临床教学的模型。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中甲状腺模拟部的分模块组装原理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4,就本实施例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的制造步骤讲解如下:

步骤一,分模块制造

通过注模和机械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先注射出塑料件或硅胶件,再进行机械加工)制作各模型模块,所述模型模块包括:具有容纳腔11的模型本体10模块,第一半叶21和第二半叶22的集成模块,第一病变模拟部23模块,第二病变模拟部24模块,气管模拟部30模块;

步骤二,模块组装

通过粘接或卡接方式分别将第一病变模拟部23模块和第二病变模拟部24模块安装到第一半叶21和第二半叶22的集成模块的对应位置形成第一集成模块,通过卡接方式将上述第一集成模块安装到气管模拟部30模块形成第二集成模块,通过卡接方式将上述第二集成模块安装到模型本体10模块的容纳腔11内,完成模块组装。

本实施例中各模块之间更多选择了卡接的安装方式,为各模块的安装和拆换等提供了方便,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普通的紧固连接方式。这样,本实施例通过“分模块制造+模块组装”的方式,合理设计模型分割方式,快速制造和组装各分体模型模块,从而为本发明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的批量和工作化实现提供方案。

另外,当需要通过LED辅助光源展示病变部位密度差别时,在步骤一中可以直接在第一病变模拟部23模块和第二病变模拟部24模块背侧开容纳孔用于容置各自的LED灯,在第一半叶21和第二半叶22的集成模块上预留过孔,用于LED灯及电源线通过,电池及开关按键则可以视后部空间和外观需要安置即可,设置在模型本体10模块、第一半叶21和第二半叶22的集成模块或者气管模拟部30模块上都可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一种功能扩展,这种功能扩展是为了使实施例1的模型进一步具有触诊体验而设计,可以在面向患者层面和医生层面时,都有更好的适应性。图5和图6是本实施例的甲状腺症状超声检查模型外观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模型本体10上还设置有人体皮肤模拟部12,该人体皮肤模拟部12是柔性的并且覆盖所述容纳腔11。

除了人体皮肤模拟部12外,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模型其余部分构造与实施例1中是相同的,由于触诊体验是一种专业层面的需要,需要确保模型在视觉需求下的使用,因此,该人体皮肤模拟部12最好是能够自由且快速拆卸的,在一些诊室也可以作为备用,优选的,所述人体皮肤模拟部12的材料为硅胶,当选择硅胶材料时,可以将该硅胶设置在刚性的塑料边框上(图中未示出),该塑料边框以卡合的方式卡在所述容纳腔11周边内侧。具体的,在分模块制造的步骤一中,制作该人体皮肤模拟部12模块,在模块组装的步骤二中,通过快速卡合方式将人体皮肤模拟部12模块安装到模型本体10模块的容纳腔1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