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

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本申请的种植方法通过特定的耕种方法和灌溉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减少了耕种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土壤中微生物丰度,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玉米秸秆利用率,同时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提高了作物产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9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36604.8

  • 申请日2021-05-17

  • 分类号A01G22/20(20180101);A01G13/00(20060101);A01B79/02(20060101);A01N37/26(20060101);A01N43/70(20060101);A01N57/20(20060101);A01P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732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灿

  • 地址 110011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0: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土壤微生物不仅承担着土壤中大部分的碳、氮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转化,还能够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功能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土壤肥力的持续,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土壤中的细菌、真菌与放线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主要类群,也是衡量土壤健康程度的主要指标。

传统的农业推崇精耕细作,重水重肥,但随着化肥和机械化耕作的大规模推广,却出现了化肥越用越多,土壤肥力缺越来越差的现象。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健康的农田土壤,如何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让土壤的特性得到改善,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从而实现增产,促进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促进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

(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

(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

(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

作为优选,在玉米播种前先喷施除草剂。

作为优选,所述除草剂为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所述40%乙阿合剂的使用量为200~250g/亩,所述74.7%农民乐的使用量为50~60g/亩,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使用时每亩用28~30L水稀释后喷雾。

作为优选,所述播种时采用免耕机播种,播种时玉米种子的用量为4~5kg/亩,播种深度为4~5cm。

作为优选,所述间苗后玉米密度为3500~4000株/亩。

作为优选,所述追肥时追施氮肥,所述氮肥的使用量为10~15kg/亩。

作为优选,所述灌溉时采用喷灌。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60~7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75~85%。

作为优选,所述秸秆还田过程中按照300~500kg/亩的施用量施入农家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本申请的种植方法通过特定的耕种方法和灌溉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减少了耕种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土壤中微生物丰度,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玉米秸秆利用率,同时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提高了作物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

(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

(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

(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

在本发明中,所述播种时间优选为5月上旬。

在本发明中,在玉米播种前优选先喷施除草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除草剂喷施时间优选为玉米播种的5~7天前,进一步优选为玉米播种的6天前。

在本发明中,所述除草剂优选为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

在本发明中,所述40%乙阿合剂的使用量优选为200~250g/亩,进一步优选为210~240g,再进一步优选为220~230g。

在本发明中,所述74.7%农民乐的使用量优选为50~60g/亩,进一步优选为73~77g/亩,再进一步优选为75g/亩。

在本发明中,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使用时每亩用28~30L水稀释后喷雾。

在本发明中,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稀释时每亩的用水量优选为29L。

在本发明中,所述播种时优选采用免耕机播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播种时玉米种子的用量优选为4~5kg/亩,进一步优选为4.5kg/亩。

在本发明中,所述播种深度优选为4~5cm,进一步优选为4.5cm。

在本发明中,所述间苗的时间优选为玉米4叶期。

在本发明中,所述间苗后玉米密度优选为3500~4000株/亩,进一步优选为3600~3900株/亩,再进一步优选为3700~3800株/亩。

在本发明中,所述追肥时优选追施氮肥。

在本发明中,所述氮肥的使用量优选为10~15kg/亩,进一步优选为11~14kg/亩,再进一步优选为12~13kg/亩。

在本发明中,所述灌溉时优选采用喷灌。

在本发明中,所述喷灌的时间优选为下午4时~8时,进一步优选为下午5时~7时,再进一步优选为下午6时。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1)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优选为60~70%,进一步优选为62~68%,再进一步优选为65%。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优选为75~85%,进一步优选为78~82%,再进一步优选为80%。

在本发明中,优选按照450~55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进一步优选为按照5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

在本发明中,所述秸秆还田过程中优选按照300~500kg/亩的施用量施入农家肥。

在本发明中,所述秸秆还田过程中农家肥的施用量优选为350~450kg/亩,进一步优选为400kg/亩。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选择两块面积均为0.5亩的玉米田,编号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4月14号按照40%乙阿合剂200g/亩、74.7%农民乐60g/亩的使用量对玉米田喷施除草剂,喷施时每亩用28L水稀释后喷雾;

试验组1的玉米田在4月21日用免耕机进行播种,试验组2的玉米田深松15cm后播种,每亩播种玉米种子4kg,播种深度为4cm,播种后进行喷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60%;

玉米3叶期进行间苗,控制玉米密度为3500株/亩;

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按照10kg/亩的量分别追施氮肥,追肥后进行喷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75%;

在玉米收获后,按照5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过程中按照350kg/亩的量施入农家肥,次年继续播种玉米;

在初次播种前和次年播种前,在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玉米田中分别取10cm深处的土壤,检测土壤的含水量变化、土壤空隙变化、微生物数量变化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结论:免耕和深松耕都能够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空隙、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但免耕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深松耕。

实施例2

选择两块面积均为0.5亩的玉米田,编号为试验组3和试验组4,在4月25号按照40%乙阿合剂225g/亩、74.7%农民乐55g/亩的使用量对玉米田喷施除草剂,喷施时每亩用29L水稀释后喷雾;

在5月1日用免耕机进行播种,每亩播种玉米种子4.5kg,播种深度为4.5cm,播种后进行灌溉,其中试验组3采用喷灌,试验组4采用大水漫灌,灌溉后使土壤含水量达到65%;

玉米4叶期进行间苗,控制玉米密度为3800株/亩;

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按照13kg/亩的量分别追施氮肥,追肥后进行灌溉,其中试验组3采用喷灌,试验组4采用大水漫灌,灌溉后使土壤含水量达到80%;

在玉米收获后,按照5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过程中按照400kg/亩的量施入农家肥,次年继续播种玉米;

在初次播种前和次年播种前,在试验组3和试验组4的玉米田中分别取10cm深处的土壤,检测土壤的含水量变化、土壤空隙变化、微生物数量变化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结论:喷灌和大水漫灌都能够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且两者提升的程度差异不大;但试验组3中的土壤空隙、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提升的程度远低于试验组4。

实施例3

选择五块面积均为0.5亩的玉米田,编号为试验组5~9,在5月15号按照40%乙阿合剂250g/亩、74.7%农民乐50g/亩的使用量对玉米田喷施除草剂,喷施时每亩用30L水稀释后喷雾;

在5月20日用免耕机进行播种,每亩播种玉米种子5kg,播种深度为5cm,播种后进行喷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70%;

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控制玉米密度为4000株/亩;

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按照15kg/亩的量分别追施氮肥,追肥后进行喷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85%;

在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过程中按照450kg/亩的量施入农家肥,次年继续播种玉米;

在初次播种前和次年播种前,在试验组5~9的玉米田中分别取10cm深处的土壤,检测土壤的含水量变化、土壤空隙变化、微生物数量变化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变化,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结论:不同的秸秆还田量都能够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空隙、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试验组5中的秸秆还田量低,对于水分提升不明显,土壤空间变化也较小,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提升也十分有限;试验组9中的秸秆还田量高,对于提高土壤空隙十分有利,但土壤空隙过大时对保水不利。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本申请的种植方法通过特定的耕种方法和灌溉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减少了耕种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土壤中微生物丰度,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玉米秸秆利用率,同时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提高了作物产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