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

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涉及接地电阻测试领域,包括接地电阻测试组件和头戴式耳机组件,所述接地电阻测试组件包括ARM芯片微处理器、频率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LCD显示屏;所述头戴式耳机组件包括语音通信组件和视频监控组件,所述视频监控组件将现场采集的视频通过5G通信模块实时传输至云平台。该装置可改变传统查看文字材料的监管模式,对防雷装置检测数据溯源、检测质量等有整体掌握,进而达到还原检测现场的目的,在防雷装置检测过程中,实现防雷装置现场检测质量的监管。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地电阻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 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防雷安全监管领域中,以防雷装置检测资质为主要抓手,然而防雷装置检 测现场的质量如何?是否存在超资质检测的情况出现?然而面对众多的防雷装 置检测机构,监管部门又分身乏术,在实施防雷安全监管过程中仅根据防雷检测 报告、原始记录等文字资料判断存在不足之处,无法做到防雷装置现场检测质量 及检测数据的客观溯源。

为改变这种传统查看文字材料的监管模式,在防雷装置检测过程中,引入一 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来实现防雷装置现场检测质 量的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 置,对防雷装置检测数据溯源、检测质量等有整体掌握,进而达到还原检测现场 的目的,还可以根据检测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超资质检测的情况,解决了长期 以来防雷监管环节存在的“黑匣子”问题。

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包括接地电阻测试组 件和头戴式耳机组件,所述接地电阻测试组件包括ARM芯片微处理器、频率发生 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LCD显示屏,所述频率发生器与ARM芯片 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与频率发生器连接,所述滤波器与功率放大器连 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滤波器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还与ARM芯片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LCD显示屏与ARM芯片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接地电阻测试数据;所述头戴 式耳机组件包括语音通信组件和视频监控组件。

所述视频监控组件包括两个摄像头、金属支架、5G通信模块、数据存储器和 云平台,所述摄像头通过金属支架与头戴式耳机壳体连接,5G通信模块通过无线 的方式与云平台连接,且5G通信模块还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数据存储器连接;

所述语音通信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DSP芯片、音频编码解码芯片、无线收 发芯片和外设电路,所述音频编码解码芯片还连接有耳机麦克风和耳机扬声器, 所述无线收发芯片还连接有拉杆天线。

优选的,两个头戴式耳机摄像头中,一个摄像头正对着接地电阻测试组件 LCD屏幕,用于监控接地电阻测试数据,另一个用于监控防雷检测现场的实时操 作。所述两个摄像头都通过5G通信模块采用无线方式与云平台相连,且5G通信 模块还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数据存储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摄像头的金属支架为可弯折的金属支架,其内设有电源线 和信号线,金属支架可调节角度,以达最佳视频采集效果。

优选的,所述头戴式耳机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视频监控组件和语音通信组 件共用电源模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防雷装置的现场检测可以实现远程视频实时查看,改变 了传统查看文字材料的监管模式,在防雷装置检测过程中,实现防雷装置现场检 测质量的监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中头戴式耳机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中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接地电阻测试原理图;

其中,201、头戴式耳机一,202、摄像头一,203、麦克风一,204、接地电 阻测试组件LCD显示屏,205、数据存储器,206、5G通信模块,207、云平台,208、 头戴式耳机二,209、摄像头二,210、麦克风二,211、金属支架,212、耳机扬 声器,213、拉杆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实时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装置,包 括接地电阻测试组件和头戴式耳机组件,所述接地电阻测试组件包括ARM芯片微 处理器、频率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和LCD显示屏,所述频 率发生器与ARM芯片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与频率发生器连接,所述滤 波器与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滤波器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还与ARM 芯片微处理器连接,所述LCD显示屏与ARM芯片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显示接地电阻 测试数据;所述头戴式耳机组件包括语音通信组件和视频监控组件。

所述视频监控组件封装于两个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一201和头戴式耳机 二208)内,包括两个头摄像头(摄像头一202和摄像头二209)、5G通信模块206 和数据存储器205,所述5G通信模206通过无线的方式与云平台207连接,且5G通 信模块206还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数据存储器205连接;

两个头戴式耳机摄像头中,摄像头一202正对着接地电阻测试组件LCD屏 幕204,用于监控接地电阻测试数据,摄像头二209用于监控防雷检测现场的实 时操作。所述连接摄像头的金属支架211可调节角度,以达最佳视频采集效果。

所述语音通信组件分别封装于两个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一201和头戴 式耳机二208)内,包括相互连接的DSP芯片、音频编码解码芯片、无线收发芯 片和外设电路,所述音频编码解码芯片还连接有耳机麦克风一203(麦克风二 210)和耳机扬声器212,所述无线收发芯片还连接有拉杆天线213。

所述语音通信组件的DSP芯片采用TMS320C6678,音频编码解码芯片采用TLV320AIC3101IRHBR,无线收发芯片nRF903。

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

ARM芯片微处理器是以Cortex-M7为内核的STM32F767ZIT6作为接地电阻测试 模块的主控芯片,它是基于ARM Cortex M7内核的低功耗、高性能处理器,拥有 512kB的片内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最高运行频率可达216MHz,拥有丰富 的外设接口,通过简单的电路连接便可和外设进行通信,并且内置双精度硬件浮 点单元(DFFPU)。

通过ARM Cortex-M7处理器高速定时单元自动调节输出频率,可生成93Hz、101Hz、111Hz、123Hz等多种频率正弦波,在以上特定频率下检测测试回路中的 噪声,经滤波器和ARM Cortex-M7处理器内部DSC单元做DFT运算,确定出噪声频 率和噪声分贝,为异频测量的频率选择作为依据,以有效避开大地中的最大干扰 频率,进而提高测量精度。然后通过比较选择,由ARM Cortex-M7处理器确定激 励源输出频率。接地电阻测试模块开始采集防雷接地装置的电压信号与电流信 号,经过滤波提取有效信号,考虑到线路中的电流十分小,信号需要放大器放大, 然后经A/D转换采样、比较器,最后经过微处理器计算,即可得出防雷装置的接 地电阻值,并在LCD显示屏上显示接地电阻值。

具体采用0.618测试原理如图5所示,G为防雷装置的接地测试点,P为电压极, C为电流极。以接地体G为基准点,由近到远依次为电压极P、电流极C,GP长度为 整个GC长度的0.618,此测试方法为0.618法或补偿法。采集的电压信号为U,电 流信号为I,则接地电阻测试结果R=U/I。同时考虑到电压辅助极P的接地电阻加 入电位差测量回路之中,因此作为电压测量装置,尽量加大电压采集电路内阻, 就可减小电压极P的接地电阻的影响。

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语音通信组件进行沟通交流,头戴式耳机一201内语音通 信组件采集的语音数字信号经无线收发芯片nRF903发送至头戴式耳机二208内 语音通信组件,经过DSP芯片TMS320C6678以及语音压缩解码进行语音信号的解 压缩,并将解压后的数字信号再经过音频编码解码芯片TLV320AIC3101IRHBR转 换为模拟信号,通过耳机扬声器212播放后被人耳听到。在接地电阻测试过程中, 工作人员可通过头戴式耳机一201和头戴式耳机二208内语音通信组件相互语音 通话。

所述头戴式耳机一201和头戴式耳机二208分别连接有摄像头一202和摄像头 二209,摄像头一202用于监控接地电阻测试组件LCD显示屏204的测试数据,这个 摄像头是相对固定的,防雷检测现场由操作接地电阻测试组件人员戴于头上,通 过调节摄像头金属支架211,进而调节摄像头方向;头戴式耳机二208的摄像头209 用于监控防雷检测现场的实时操作,戴于防雷检测人员头上,可通过调节金属支 架211实现摄像头方向的调节,以达最佳视频采集效果。

所述摄像头一202和摄像头二209采集的视频信号,通过5G通信模块206传输 至“云平台”207,以供防雷安全监管人员实时观看或根据需要进行回放,进而 实现防雷安全监管的可视化、透明化。考虑到部分地区5G信号偏弱或无信号,可 能导致视频上传失败,头戴式耳机一201和头戴式耳机二208内设置有数据存储器 205,当无信号时,先将采集的视频信息保存至数据存储器205,待信号增强时再 上传“云平台”207。

基于上述,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查看文字材料的监管模式,对防雷装置检测数 据溯源、检测质量等有整体掌握,进而达到还原检测现场的目的,在防雷装置检 测过程中,实现防雷装置现场检测质量的监管。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 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 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 明包含。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