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及系统

一种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书籍信息,该书籍信息包括有文字信息、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ISBN码,并基于该ISBN码进行书籍分类;当ISBN码中所对应的数据集合中存在重复书籍信息时,则进行提示说明,并提供择一删除或重叠保存选择;对书籍信息中的文字信息进行提取,并将文字信息分解为书名信息、封面信息、章节信息和内容信息;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书籍信息修改请求,获取与所述书籍信息修改请求所对应的ISBN码,并基于ISBN码打开数据集合,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该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采用多点采集,外置设计,灵活可控,便于监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6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卓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705343.8

  • 发明设计人 莫文坚;

    申请日2021-06-24

  • 分类号G06F16/43(20190101);G06F16/45(20190101);G06F16/44(20190101);G06F40/166(20200101);

  • 代理机构44606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邵穗娟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796号3004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3: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简而言之,数字图书馆就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为用户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高水平服务机制。

为了解决现有图书馆机制的资源不足,满足更多读者利用各种终端设备浏览电子书和多媒体影音点播,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拓展视野,提高国民道德文化素养,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应运而生,使上述难题的解决有了希望。

数字图书馆也叫"电子图书馆",相对传统图书馆而言,它管理和珍藏的不是纸质的图书,而是数字化的"电子图书",并让人们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检索和获得这些数字图书。所以数字图书馆是存储和管理大量数字图书,并为人们提供网络检索和阅读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不需要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和一排排的书架,只需要几台服务器和网络即可。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数字图书馆不是图书馆实体:它对应于各种公共信息管理与传播的现实社会活动,表现为种种新型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传播服务。它借鉴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模式、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以普遍存取人类知识为目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精准检索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整序,使人们获取信息消费不受空间限制,很大程度上也不受时间限制。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不但包含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等)的一些功能,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可以这样说,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这一连串的名词符号其根本点在于信息数字化;同样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管用什么样的名词,数字化也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从概念上讲可以理解为两个范畴: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系统,涉及到两个工作内容:

一是将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

二是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

现有的数字图书馆中关于第二个工作内容,也就是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中,存在着管理不便,灵活性不强,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理方便,灵活性强,功能全面的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书籍信息,该书籍信息包括有文字信息、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ISBN码,并基于该ISBN码进行书籍分类,当判断数据库中不存在该ISBN码,则基于该ISBN码建立数据集合,当判断数据库中存在该ISBN码,则将书籍信息归纳至已建立的对应数据集合中;

当ISBN码中所对应的数据集合中存在重复书籍信息时,则进行提示说明,并提供择一删除或重叠保存选择;

对书籍信息中的文字信息进行提取,并将文字信息分解为书名信息、封面信息、章节信息和内容信息,然后将获得的书名信息、封面信息、章节信息和内容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排版;

当所提取的文字信息中未包含封面信息时,则进一步判断书籍信息中是否存在视频信息,若存在视频信息,则截选视频信息中某一片段的画面,同时将该画面保存为画面信息,并将画面信息定义为封面信息;

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书籍信息修改请求,获取与所述书籍信息修改请求所对应的ISBN码,并基于ISBN码打开数据集合,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

进一步的,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包括:

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中的文字信息、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

进一步的,在数据集合中修改文字信息时,进行附件的添加,该附件的添加方式为采用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该附件为可下载的文档附件、视频附件或音频附件。

进一步的,在数据集合中修改文字信息时,进行内容信息的补充,该内容信息的补充包括有图片、音视频、流程图、公式、时序图和代码书籍信息的插入。

进一步的,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时,进行书籍信息的存档,以每一修改日期节点作为一存档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文字信息还包括有作者信息和简介信息,该作者信息按照名称首字母顺序进行自动分词,该简介信息与书名信息的排版处相关联。

进一步的,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私人文档建立请求,获取与所述私人文档建立请求相对应的账户信息,并基于该账户信息建立独立数据集合,在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存储该独立数据集合,并将该独立数据集合的管理权限与账户信息相绑定。

进一步的,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公开文档建立请求,获取与所述公开文档建立请求相对应的认证码,并基于该账户信息建立公开数据集合,在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存储该公开数据集合,并将该公开数据集合的管理权限与认证码相绑定。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管理系统,包括有:

远程服务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书籍信息和远程命令,并根据远程命令向终端设备发回书籍信息,并经由远程命令的控制进行书籍信息的保存、修改和传输,包括有数据库、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终端设备,用于通过账户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经由数据库中的账户信息存档对终端设备发送的账户信息进行校对,并进行书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以及进行远程命令的发送,包括有手持终端、PC终端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接收书籍信息和远程命令,并在接收书籍信息时,进行书籍信息的自动格式转换以及排版,在接收远程命令时,进行书籍信息的历史信息记录,并将历史信息记录保存至数据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持终端为内置有windows、iOS、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和手机,所述的PC终端为支持windows 与Linux系统的PC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一个个书籍信息进行归类分档,然后配合终端设备来进行管理,经由终端设备上传书籍信息数据,自动排版分类,并截取书名、章节、封面等信息构成自动化的数字图书馆,便于作业人员管理图书信息,并针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特点,采用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文件插入至书籍信息中,与书籍信息相合并,便于进行音频、视频和文字的同时观看,体验感更强,另外针对于部分学习类书籍,采用了附件插入的方式,可在直接在书籍中上传附件以供下载,功能性更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一种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书籍信息,该书籍信息包括有文字信息、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和ISBN码,并基于该ISBN码进行书籍分类,当判断数据库中不存在该ISBN码,则基于该ISBN码建立数据集合,当判断数据库中存在该ISBN码,则将书籍信息归纳至已建立的对应数据集合中;

ISBN码为国际标准书号,为每一图书本身自带的国际编号,在本方案中,采用了ISBN码来进行书籍的分类归档,避免多个重复书籍的出现,也可采用其他具有等同效果的特征码来进行分类,但目前数字图书馆中一般均采用ISBN码来进行图书的管理分类。

当ISBN码中所对应的数据集合中存在重复书籍信息时,则进行提示说明,并提供择一删除或重叠保存选择,当存在重复的书籍信息时,则将重复部分进行标明,并反馈至终端设备上,经由终端设备进行删除或重叠保存的选择;

对书籍信息中的文字信息进行提取,并将文字信息分解为书名信息、封面信息、章节信息和内容信息,然后将获得的书名信息、封面信息、章节信息和内容信息按预设规则进行排版,其中,预设规则为书名与封面信息处于同一书页中进行重叠排布,视频信息或音频信息在其后进行排布,章节信息则在视频信息或音频信息后进行排布,最后的内容信息则根据章节信息内容进行对应排布;

当所提取的文字信息中未包含封面信息时,则进一步判断书籍信息中是否存在视频信息,若存在视频信息,则截选视频信息中某一片段的画面,同时将该画面保存为画面信息,并将画面信息定义为封面信息;

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书籍信息修改请求,获取与所述书籍信息修改请求所对应的ISBN码,并基于ISBN码打开数据集合,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

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包括:

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中的文字信息、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

在数据集合中修改文字信息时,进行附件的添加,该附件的添加方式为采用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该附件为可下载的文档附件、视频附件或音频附件,该附件一般附属于书籍信息的最末位置,也即是在内容信息之后进行排布,但也可根据需要向前插入。

在数据集合中修改文字信息时,进行内容信息的补充,该内容信息的补充包括有图片、音视频、流程图、公式、时序图和代码书籍信息的插入。

读者无需安装插件即可在书籍中添加视频、音频,视频支持画中画播放及倍速播放,视频窗口支持拖拉式放大小。

支持在线编辑:编辑书籍内容可以插入图片、视音频、流程图、数学公式、时序图、代码、office粘贴、编辑历史记录恢复合并删除、爬虫采集,左边编辑右边预览。

在数据集合中修改书籍信息时,进行书籍信息的存档,以每一修改日期节点作为一存档节点。

所述的文字信息还包括有作者信息和简介信息,该作者信息按照名称首字母顺序进行自动分词,该简介信息与书名信息的排版处相关联。

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私人文档建立请求,获取与所述私人文档建立请求相对应的账户信息,并基于该账户信息建立独立数据集合,在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存储该独立数据集合,并将该独立数据集合的管理权限与账户信息相绑定。

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公开文档建立请求,获取与所述公开文档建立请求相对应的认证码,并基于该账户信息建立公开数据集合,在数字多媒体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存储该公开数据集合,并将该公开数据集合的管理权限与认证码相绑定。

一种管理系统,包括有:

远程服务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书籍信息和远程命令,并根据远程命令向终端设备发回书籍信息,并经由远程命令的控制进行书籍信息的保存、修改和传输,包括有数据库、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终端设备,用于通过账户信息登录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经由数据库中的账户信息存档对终端设备发送的账户信息进行校对,并进行书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以及进行远程命令的发送,包括有手持终端、PC终端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接收书籍信息和远程命令,并在接收书籍信息时,进行书籍信息的自动格式转换以及排版,在接收远程命令时,进行书籍信息的历史信息记录,并将历史信息记录保存至数据库中。

账户信息包括有普通账户信息和管理账户信息,普通账户信息仅具有浏览权限和文档管理权限,而管理账户则还具有书籍信息的修改权限,如支持批量上传视频,自动转码,自动截取视频图片,支持画中画播放及倍速播放,支持拖拉式放大小等。

所述的手持终端为内置有windows、iOS、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和手机,所述的PC终端为支持windows 与Linux系统的PC端。

所述的管理系统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适应windows、iOS、Android操作系统,PC、平板、手机全适应阅读,极速打开,不用等待;

2.采用先进流行高级渲染技术,舒适的浏览方式爱不释手,目录沉浸式阅读,更加喜欢阅读;

3.功能丰富,读者具有个人主页、书签、收藏、关注、粉丝、文章的阅读进度、阅读日、周、月、累计阅读时长、签到时长;

4.每册书与章节都有独立的二维码,扫描阅读更方便,管理员可随时对图书进行编辑;

5.共享文档,多人授权编辑。一个文档,多人同时在线修改;保存历史版本,随时可以恢复到任何一个历史版本;

6.私人文档,可分享可保密,令牌分享,放心传递;

7.专业的视频课程管理,支持批量上传删除视频,视频自动截取帧数为封面;

8.支持EPUB、ZIP、PDF、ZIP拉取导入、git clone导入文档,极大方便导入网上资源;

9.支持批量导入docx、epub、pdf、md文档,系统自动获取书籍封面图片、标题、章节;

10.支持 windows 与Linux系统安装与部署;

11.书籍没阅读前可以显示书籍的评分高低、章节数量、阅读人次、收藏数量、文档标签、书籍简介、书籍目录、书籍评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一个个书籍信息进行归类分档,然后配合终端设备来进行管理,经由终端设备上传书籍信息数据,自动排版分类,并截取书名、章节、封面等信息构成自动化的数字图书馆,便于作业人员管理图书信息,并针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特点,采用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文件插入至书籍信息中,与书籍信息相合并,便于进行音频、视频和文字的同时观看,体验感更强,另外针对于部分学习类书籍,采用了附件插入的方式,可在直接在书籍中上传附件以供下载,功能性更强。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发明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