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方法

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方法

摘要

自动进行样品的分析的分析单元(111)包括分注样品的样品分注喷嘴(2)、以及至少在样品的电位测定前实施一次以上的内部标准液的测定的电解质测定部(114),在通过电解质测定部(114)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和不连续实施电位测定而在测定间隔产生空闲的情况下,变更电位测定前的内部标准液的测定动作。由此,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方法,每当进行电解质测定时都能降低环境温度的影响以确保测定精度,并且能力图提高装置整体的处理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870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74320.2

  • 发明设计人 深谷昌史;安居晃启;

    申请日2019-10-30

  • 分类号G01N35/00(20060101);G01N27/28(20060101);G01N27/416(20060101);

  • 代理机构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力奕;宋俊寅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6:2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液等生物体样品中的目标成分的浓度或活性值进行测定的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自动分析方法,尤其涉及搭载有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解质分析单元的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作为不受周围温度影响的、对测定数据可靠性高的电解质测定装置的一个示例,公开了下述内容:包括能通过所喷出的稀释液来对样品或内部标准液进行稀释的稀释槽、保持稀释槽的杯座、用于将内部标准液分注到稀释槽中的内部标准液气缸、用于将稀释液分注到稀释槽中的稀释液气缸、喷出内部标准液的内部标准液喷嘴、喷出稀释液的稀释喷嘴、吸引为进行测定而被稀释的电解质溶液的吸嘴、对所吸引的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的电解质测定部、以及吸引剩余溶液的真空吸引喷嘴,进而构成为对稀释槽和稀释槽内的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测定部进行恒温控制并保持在一定温度,尤其是在从操作开始时的调整动作结束后到电解质项目测定开始为止的期间,将吸嘴浸入喷出到稀释槽中的溶液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0573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自动分析装置是对血液、尿液、脑脊液等生物体样品进行分析的装置。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测定样品中的电解质(Na、K、CL等离子)的浓度的情况下,作为代表性方法,使用一种流动型电解质浓度测定装置,该流动型电解质浓度测定装置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

在电解质浓度测定装置中,通过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所呈现的电位与参照电极所呈现的电位之差(电位差),来对样品中的各种离子浓度进行测定。由于该电位测定会因温度而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测定时的温度管理很重要。

尤其是在临床检查中,对作为生物体样品的血液、特别是血清、血浆、尿液等样品中所包含的电解质的浓度进行定量的必要性较高,对测定数据要求高精密度。

作为电解质测定之一,有稀释法。稀释法由于样品液的需要量少,因此具有检体的消耗量少的优点。另外,还具有其他许多优点,比如测定液中的蛋白质、脂质等共存物的浓度低、共存物的污染影响小、ISE的稳定性高等。

因此,在电解质自动分析装置中,流动池型ISE与稀释法的组合成为现在的主流。

如上所述,在电解质测定中,电极所进行的电位测定时的温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在流动型电解质测定中,使稀释液与样品的混合液、内部标准液这样的液体在流路内流动。因此,存在液体在电极流路中流动时,电位测定时的温度会根据该液体的温度而变动的问题。

在自动分析装置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有在向稀释槽喷出试剂之前预先对试剂进行温度调节的缓冲机构(预热)。

在不间断地测定电解质的情况下,由于对温度被管理的样品稀释液和内部标准液交替不断地进行测定,因此试剂流路、电极流路内始终处于温度被管理的液体在移动的状态,很容易将电位测量时的温度保持恒定。

另一方面,在电解质测定之间有空闲时间的情况下,试剂的流动就会因此而暂停。因此,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特别是,各试剂喷出喷嘴、从试剂瓶到缓冲机构的流路内等是不流过被温度调节的试剂的部分,因此特别容易发生温度变化。

因此,以在测定间隔空闲时降低产生因试剂滞留引起的气泡等风险,对容易引起上述温度变化的部位进行温度调节为目的,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将试剂流路内的旧试剂辈出,通过吸引新试剂有意识地进行使被温度调节的试剂流动的假动作(调节动作)。

然而,当进行该调节动作时,需要装置在实际开始对样品进行采样之前开始动作。

在流动型电解质测定中,多以(1)内部标准液测定、(2)样品测定、(3)内部标准液测定这3个工序为1组样品测定动作。因此,实际上,必须在为测定样品而开始采样之前开始(1)的内部标准液测定。然后,在此处加入调节动作的情况下,需要在(1)的内部标准液测定更之前起进行调度。

因此,存在下述这样的导致装置整体的处理能力降低的问题,即:根据调度的关系,在依次执行调节、内部标准液测定的动作的情况下,每次电解质测定的开始变慢,比色分析的开始也随之变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方法,每当进行电解质测定时都能降低环境温度的影响来保证测定精度,并能力图提高装置整体的处理能力。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包含多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但若举一个示例,则是一种自动进行样品的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注所述样品的样品分注喷嘴、以及至少在所述样品的电位测定前实施一次以上的内部标准液的测定的电解质测定部,在通过所述电解质测定部连续实施所述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和不连续实施所述电位测定而在测定间隔产生空闲的情况下,变更所述电位测定前的所述内部标准液的测定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每当进行电解质测定时,都能降低环境温度的影响来保证测定精度,并能力图提高装置整体的处理能力。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将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中的电解质测定部的概要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电解质测定部的电解质浓度测定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电解质测定部中的、连续测定时的内部标准液测定和样品测定的动作时序图的概要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电解质测定部中的、连续测定时的内部标准液测定和样品测定的一系列处理顺序的概要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比较的现有自动分析系统的电解质测定部中的、内部标准液测定和样品测定的一系列处理顺序的概要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和现有自动分析系统的测定单元的处理顺序的概要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电解质测定部中的两个内部标准液测定序列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电解质测定部中的其他内部标准液测定序列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中的、电解质测定部的动作决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电解质测定部中、两个内部标准液测定序列中的内部标准液测定和样品测定的一系列处理顺序的概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及样品的自动分析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动作进行说明。图1是简要表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系统100包括向分析单元111提供样品的传送单元101、分析单元111和操作单元130。

传送单元101是用于将搭载有一个以上的容纳有作为分析对象的血液或尿液等生物体样品的样品容器的样品架104投入、回收到自动分析系统100内并在自动分析系统100内进行传送、向分析单元111提供样品的单元。

传送单元101具备支架缓冲器103、支架提供托盘102、支架收纳托盘107、传送线106。

在传送单元101中,设置在支架提供托盘102上的样品支架104通过传送线106传送到支架缓冲器103。在传送线106的中途,存在有无样品判定用传感器(省略图示),识别样品支架104上是否有样品容器。这里,如果判断为样品容器存在,则通过样品条形码读取器(省略示出)读取粘贴在样品容器上的样品条形码(省略示出),并识别样品的识别信息。在实际的自动分析系统100中,根据该识别信息来确定患者。

支架缓冲部103是进行圆形运动的转子结构,在外圆周上具有在同心圆上呈放射状地保持多个放置有多个样品容器的样品支架104的槽。构成为通过利用电动机使该槽旋转,从而将任意的样品支架104搬入请求目的地的分析单元111,或将任意的样品支架104从请求目的地的分析单元111搬出。利用上述结构,可以不必对先进入的样品支架104依次进行处理。也就是说,若是优先度较高的样品支架,则能先对其进行处理。

对于该支架缓冲部103的放射状的圆周上的某一点,连接有传送线106,进行样品支架104的搬入、搬出。当将该一点设为圆周上的0度位置时,后述的用于拉入至分析单元111的样品分注线112连接到圆周上从连接有传送线106的位置起的90度位置,来进行样品支架104的搬入、搬出。

通过分析单元111完成分注的样品支架104也能够在支架缓冲器103内等待测定结果的输出,并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再检等处理。此外,在结束处理的情况下,经由传送线106传送至支架收纳托盘107。

分析单元111是对样品所委托的测定项目进行测定动作,并输出测定结果的单元,与传送单元101连接。

该分析单元111包括反应盘115、试剂盘117、样品分注线112、试剂分注喷嘴116、样品分注喷嘴2、比色测定部118、电解质测定部114。

在反应盘115的圆周上排列有反应容器(省略图示)。在反应盘115附近设置有样品分注线112,该样品分注线112将放置有样品容器的样品支架104搬入。

在反应盘115与样品分注线112之间设置有可旋转和上下移动的样品分注喷嘴2。样品分注喷嘴2以旋转轴为中心边描绘圆弧边移动,从样品支架104向反应盘115上的反应容器或电解质测定部114中的稀释槽1(参照图2)进行样品的分注。

试剂盘117是能将多个其中收纳有试剂的试剂瓶(省略图示)放置于圆周上的保管库。试剂盘117被保冷。

在反应盘115与试剂盘117之间设置有能旋转和上下移动的样品分注喷嘴116。试剂分注喷嘴116以旋转轴为中心边描绘圆弧边移动,从试剂分注喷嘴吸引口进入试剂盘117内,从试剂瓶向反应容器进行试剂的分注。

此外,在试剂分注喷嘴116、样品分注喷嘴2的动作范围上分别设置有清洗槽(省略图示)。

电解质测定部114和比色测定部118配置在反应盘115的周围。

电解质测定部114是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来测定样品中的电解质浓度的分析部。其详细内容将使用图2在后文中阐述。

比色测定部118是对在反应盘115上的反应容器内混合、反应而生成的反应液的吸光度进行测定并对样品中的生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的分析部,执行测定原理与电解质测定部114不同的分析项目的分析。该比色测定部118由光源、分光光度计等构成。

该比色测定部118与电解质测定部114共享样品分注喷嘴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样品分注喷嘴2的动作循环时间与比色测定部118的动作循环时间相同,并且与电解质测定部114的动作循环时间不同。

操作单元130是起到统括整个自动分析系统100的所有单元的信息的作用的部分,具有显示部131、输入部132、记录部133、整体控制部134。操作单元130与分析单元111、传送单元101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线路进行连接。

显示部131是显示诸如针对测定的样品操作所测定的测定项目的操作画面、确认测定结果的画面等各种画面的部分,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另外,并非必须是液晶显示器,也可以替换成打印机等,也可以由显示器和打印机等构成。

输入部132是用于基于显示部131上显示的操作画面输入各种参数、设定、测定结果、测定的委托信息、分析开始或停止的指示等的部分,由键盘、鼠标等构成。

记录部133是存储构成自动分析系统100的各设备的动作所需的时序图、动作参数、用于确定生物体样品的各种信息、测定结果等的部分,由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器、HDD等磁盘等存储介质构成。

整体控制部134是控制自动分析系统100整体的动作的部分,具有传送单元用控制部134a、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以及运算记录部134c。

传送单元用控制部134a执行将适当的样品支架104从支架缓冲器103传送至样品分注线112的动作的控制,或执行将样品架104从样品分注线112返回至支架缓冲器103的传送动作的控制。

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与上述分析单元111内的各设备连接,控制电解质测定部114和比色测定部118的各构成设备所进行的分析动作。

运算记录部134c根据在比色测定部118中测定出的吸光度等来计算测定对象中的特定成分的浓度,并且根据在电解质测定部114中测定出的电位等来计算测定对象的离子浓度。

这些整体控制部134内的传送单元用控制部134a、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以及运算记录部134c可以使用通用计算机来实现,也可以作为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来实现。

即,这些传送单元用控制部134a、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以及运算记录部134c的处理也可以作为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等记录部中,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处理器通过执行各程序代码来实现。

另外,传送单元用控制部134a、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以及运算记录部134c也可以由专用电路基板等硬件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与电解质测定部114同时设置的分析部是比色测定部118的情况,但是分析部并不限于测定生物化学项目的比色测定部,例如测定免疫项目的测定部等和电解质测定部114能够配置在相同的分析单元内。

另外,说明了自动分析系统100具有一个分析单元111的情况,但是分析单元可以具备两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单元的种类也不特别限定,能够分别具备1个以上的生物化学分析单元、免疫分析单元、血液凝固分析单元等各种分析单元。

此外,说明了自动分析系统100具备传送单元101的情况,但传送单元不是必需的,能够由分析单元和操作单元来构成自动分析装置。

接着,说明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系统100的机构动作的概要。

传送单元101将设置在自动分析系统100的支架提供托盘102上的样品支架104一个支架一个支架地送出到传送线106上,并搬入支架缓冲器103。将被传送到支架缓冲器103的样品支架104传送到分析单元111的样品分注线112。

当样品支架104到达样品分注线112时,根据操作单元130所委托的测定项目,由样品分注喷嘴2对搭载在样品支架104上的各样品实施分注动作。

在测定项目为生物化学项目的情况下,样品分注喷嘴2将吸引的样品喷出到位于反应盘115上的反应容器,对该反应容器进一步添加由试剂分注喷嘴116从试剂盘117上吸引出的试剂,并进行搅拌。那之后,通过比色测定部118测定吸光度,将测定结果发送到操作单元130的运算记录部134c。

在所委托的测定项目是电解质项目的情况下,样品分注喷嘴2将所吸引出的样品喷出到电解质测定部114的稀释槽1,通过离子选择电极7、8、9测定电动势,将测定结果发送到操作单元130的运算记录部134c。其中,如上所述,在电解质项目测定的情况下,需要在分注样品之前对已知浓度的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进行测定的测定前动作。

操作单元130的运算记录部134c根据发送的测定结果,通过运算处理求出样品内的特定成分的浓度。分析结果经由显示部131通知给用户,并且记录在记录部133中。

接着,使用图2说明使用了离子选择电极的电解质测定部的概要。图2是表示使用了离子选择电极的电解质测定部的一个示例的简要图。

电解质测定部114配置在自动进行样品分析的分析单元111中。

该电解质测定部114具有稀释槽1、稀释液分注喷嘴3、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4、样品液吸引喷嘴5、配管6、钠离子选择电极7、钾离子选择电极8、氯离子选择电极9、参照电极10、配管11、吸引泵12、电位测量部13、温度调节单元16等。

样品分注喷嘴2将血液、尿液等样品分注喷出到稀释槽1,稀释液分注喷嘴3将稀释液分注喷出到稀释槽1。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4将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出到稀释槽1。

使用稀释液用泵(DIL泵)18从稀释剂容器14向稀释液分注喷嘴3输送稀释液。使用内部标准液用泵(IS泵)19从内部标准液容器15向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4输送内部标准液。

温度调节单元16配置在稀释液、内部标准液的流路,在输送各溶液的过程中,温度调节到恒定温度(例如37℃)。使温度调节单元16附近的流路的流路体积比其他部位大,从而可以提高温度调节效率。

样品液吸引喷嘴5构成为能上下移动,通过吸引泵12的驱动力吸引稀释槽1内的溶液。吸引出的溶液通过配管6导入到离子选择电极7、8、9的流路中,进而通过配管11而被废液。

在电解质测定部114中,使用样品液吸引喷嘴5、配管6、配管11和吸引泵12作为导入包含电解质的样品液的样品导入部。使用该样品导入部,将样品液导入到离子选择电极7、8、9的流路中。

此外,通过配管11和吸引泵12,将比较电极液从比较电极液容器17导入参照电极10。比较电极液为了避免与内部标准液的污染,使用阀等进行离子选择电极7、8、9等内的内部标准液和其他流路的切换。

各个离子选择电极7、8、9以及参照电极10的端子与电位测量部13连接,在导入样品液的状态下测量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如上所述,在电解质测定部114的样品的电位测定动作中,需要进行内部标准液的测定,但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电解质测定部114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和不连续实施电位测定而在测定间隔产生空闲的情况下,变更电位测定前的内部标准液的测定动作。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设有第1时序图和第2时序图,该第1时序图是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并在时序图的开头部分设有电解质测定部114不动作的空闲时间,该第2时序图是不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并在开头部分没有设电解质测定部114不动作的空闲时间,而是执行喷出、吸引内部标准液和稀释样品的稀释液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

换言之,当基于本实施例的电解质测定部114测定样品时,在内部标准液的测定动作中,连续实施电位测定时的第1时序图中不进行产生空闲时所执行的喷出、吸引内部标准液和稀释样品的稀释液中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在经过这些动作所需的时间后开始内部标准液的测定。

与此相对,在通过电解质测定部114不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而在测定间隔产生空闲的情况下的第2时序图中,在相当于第1时序图的空闲时间的内部标准液的测定动作前的定时,进行喷出、吸引内部标准液和稀释样品的稀释液中的至少一个的动作。

控制这些动作的时序图存储在记录部133中,由整体控制部134的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来进行。

图3是使用图2的电解质浓度测定装置的电解质浓度测定的流程图的一个示例。图3的处理主要通过整体控制部134的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来控制。

如图3所示,首先,使用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4向稀释槽1喷出内部标准液(步骤S101)。

接着,使用样品液吸引喷嘴5和吸引泵12来吸引稀释槽1内的内部标准液(步骤S102)。由此,离子选择电极7、8、9的流路被内部标准液填满。

接着,使用电位测量部13测量以参照电极10为基准的离子选择电极7、8、9的电位(步骤S103)。将这里的离子选择电极7、8、9的电位设为E1。

接着,使用样品分注喷嘴2向稀释槽1喷出样品(步骤S104)。

接着,使用稀释液分注喷嘴3向稀释槽1喷出稀释液(步骤S105)。由此,样品被稀释,从而样品量与稀释液量成为所设定的比率。

接着,使用样品液吸引喷嘴5和吸引泵12来吸引稀释槽1内的稀释样品(步骤S106)。由此,离子选择电极7、8、9的流路被样品液填满。

接着,使用电位测量部测量以参照电极为基准的离子选择电极7、8、9的电位(步骤S107)。将这里的离子选择电极7、8、9的电位设为E2。

接着,在运算记录部134c中,根据先实测出的电位E1、E2计算样品中的测定对象离子浓度(步骤S108),并输出到记录部133、显示部131等(步骤S109)。

之后,再次实施内部标准液向稀释槽1的喷出(步骤S101)以及稀释槽1内的内部标准液吸引(步骤S102),完成测定。

在连续进行电解质测定的第1时序图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步骤S101~步骤S109。

图4是连续测定时的内部标准液测定和样品测定的动作时序图的概要。

如图4所示,首先,在内部标准液测定中,内部标准液用泵19进行吸引动作,进行向稀释槽1喷出内部标准液的准备(步骤S201)。此时的吸引量是系统100的设定,例如吸引355[μL]。

接着,稀释液用泵18进行吸引动作,进行向稀释槽1喷出的准备(步骤S202)。此时的吸引量也是系统100的设定,例如吸引330[μL]。

然后,喷出规定量的内部标准液、稀释液(步骤S203、步骤S204)。此时的喷出量也是系统100的设定,例如内部标准液是喷出220[μL],稀释液是喷出330[μL]。

之后,为了防止来自喷嘴前端的液滴,稀释液分注喷嘴3、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4都吸引空气(步骤S205、步骤S206)。在此之前,是测定内部标准液之前的稀释槽清洗动作。

接着,通过内部标准液用泵19吸引内部标准液(步骤S207)。此时的吸引量也是系统100的设定,例如是365[μL]。之后,通过内部标准液用泵19向稀释槽1喷出内部标准液(步骤S208)。此时的吸引量也是系统100的设定,例如是500[μL]。在内部标准液喷出后,为了防止来自喷嘴的液滴,通过内部标准液用泵19从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4吸引空气(步骤S209)。

接着,使用吸引泵12将喷出到稀释槽1的内部标准液引入离子选择电极7、8、9的流路内(步骤S210)。然后,为了防止液滴,使用吸引泵12从样品液吸引喷嘴5吸引空气(步骤S211)。

之后,为了比较电极液的电位测定,通过吸引泵12进行比较电极液的吸引动作(步骤S212)。由此,参照电极10内被比较电极液填满。

在一系列的动作结束后,使吸引泵12返回起始位置,进行流路内的废液(步骤S213)。最后,获取离子选择电极7、8、9、参照电极10的电位(步骤S214)。

接着,同样使用图4说明样品测量时的时序图。

在样品测定中,首先通过稀释液用泵18进行用于喷出稀释液的吸引动作(步骤S215)。

接着,向稀释槽1中喷出稀释液以及喷出样品。稀释液分两次喷出。在第1次稀释液喷出(步骤S216)之后,进行样品的喷出,并进行第2次稀释液喷出(步骤S217)。使用样品分注喷嘴2来进行样品的喷出。这里的样品与稀释液的比率由装置设定。之后,为了防止液滴,从稀释液分注喷嘴3吸引空气(步骤S218)。

接着,通过吸引泵12吸引稀释槽1内的样品稀释液(步骤S219)。之后,为了防止液滴,从样品液吸引喷嘴5吸引空气(步骤S220)。

之后,为了比较电极液的电位测定,通过吸引泵12进行比较电极液的吸引动作(步骤S221)。在一系列的动作结束后,使吸引泵12返回起始位置,进行各电极内的流路的废液(步骤S222)。

最后,获取各电极的电位(步骤S223)。

这里,如图4和图5所示,能够通过调整各机构的动作定时来使上述内部标准液测定和样品测定的一系列动作序列重叠。

例如,如图5所示,在用于测定某个样品的内部标准液测定、样品测定的循环时间T101中,使内部标准液测定的后半部分1/2和样品测定的前半部分1/2重叠并进行处理。由此,样品测定不是以总计为T101×2来进行,而是能以T101循环来进行。

例如,在该装置的电解质处理能力为每小时能处理150个样品的情况下,T101的动作循环为24秒。即,样品测定所花费的时间T102是24秒。同样地,内部标准液的电位测定所花费的时间T101也是24秒。

图6示出了在现有的自动分析系统中的样品测定之间产生空闲循环时的时序图的处理顺序。

如图6所示,在现有的自动分析系统中,在产生了空闲循环的情况下,使用装置的循环时间T101的时间来进行调节动作。该调节动作主要是将稀释液喷出到稀释槽1并用吸引泵12吸引喷出的稀释液的动作。由此,稀释液分注喷嘴3、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4的温度降低得到缓和、样品液吸引喷嘴5的温度降低得到缓和、稀释槽1容器的温度降低得到缓和,除此以外,还防止了由于滞留在离子选择电极7、8、9或参照电极10的流路内的溶液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例如气泡的产生、溶液成分的沉淀、从比较电极液用流路的成分的混入、扩散等。此外,能力图防止因经过长时间而从各喷嘴、稀释槽1中的各溶液中析出结晶。

在实施该调节动作的情况下,在现有自动分析系统中,在实际进行样品测定之前,需要确保两个处理时间来进行调节和内部标准液的测定这两个处理。即,如图6所示,实际开始样品测定是在装置调度样品处理之后经过T101的时间之后。因此,每当产生空闲循环,电解质测定都至少等待T101。

在不实施调节的情况下,由于仅为内部标准液测定,因此在样品测定开始前,等待时间仅为T101的1/2的时间,但是由于不能获得调节效果,因此有可能影响分析性能。

此外,考虑如图1所示那样是由比色测定部118和电解质测定部114共享样品分注喷嘴2的结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比色测定部118的处理能力更高。

因此,样品分注喷嘴2的动作循环成为与比色测定部118的循环相匹配的形状。例如,如图7所示,样品分注喷嘴2的动作循环在与电解质测定部114的动作循环不同的循环中移动。

因此,在这样的结构的装置中,样品分注喷嘴2并不总是能够向电解质测定部114喷出样品,而是在比色测定部118的循环中被限制的定时分注电解质用样品。

例如,如图7所示,电解质分注(ISE分注)是在执行三次比色测定的期间在一次的决定的定时来实施的。因此,在如图7所示的空闲循环A的定时处理了电解质项目A的委托的情况下,根据调度的定时,如图7所示的现有装置那样产生直到下一个分注开始为止的等待时间,因此有时产生T101+α的等待时间。

一般来说,样品测定的处理顺序以首先进行电解质测定然后比色分析这样的流程来进行。因此,每次电解质测定的委托中断时,都会有空闲循环进入从而产生T101或T101+α的等待时间,比色分析的处理也会相应延迟。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系统中,为了不产生调节等待时间,作为动作序列,设具有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下的第1时序图、和不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下的第2时序图这两个时序图。

图8表示本发明中的内部标准液测量序列。

图8所示的内部标准液测定A相当于上述的第1时序图,图4所示的内部标准液测定和各机构的动作顺序是相同的动作序列。不同点在于,在实际开始内部标准液测定处理之前,确保了区间IS-1所示的空闲时间。

优选该区间IS-1设为用于内部标准液测定的循环T101中的15%-20%的时间,并且优选确保在动作序列的前半部分。

例如,作为区间IS-1,对于24个循环的内部标准液动作确保4.4秒的时间。该区间IS-1的时间是能够处理后述的调节相当动作的时间。

另一方面,内部标准液测定B相当于第2时序图,实施用于使用区间IS-1向稀释槽1喷出稀释液的稀释液吸引动作(步骤S401)、向稀释槽1喷出稀释液的稀释液喷出动作(步骤S402)、以及用于防止来自稀释液分注喷嘴3的液滴的空气吸引动作(步骤S403)。

这与图6的步骤S301、S302的调节动作相当,是对分析性能获得同样效果的动作。

这里的稀释液的喷出量比步骤S203、步骤S204和步骤S208的哪个动作都进行更多的喷出。例如,这里进行600[μL]的喷出,然后进行试剂吸引动作。

另外,内部标准液测定用的时序图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内部标准液测定B,也可以预先准备在图9所示的区间IS-1的时间除了稀释液之外还进行内部标准液的喷出、吸引的内部标准液测定C。图9是示出内部标准液测定序列的图。

对于该内部标准液测定C的区间IS-1中的稀释液、内部标准液的喷出量,也优选比步骤S203、步骤S204、步骤S208的哪个动作都进行更多的喷出。

由此,内部标准液流路和喷嘴的温度调节也成为可能,能够提高在步骤S203、步骤S208中喷出内部标准液时的稳定性。

此外,尽管未图示出,但是也能够准备在如图9所示的区间IS-1的时间仅对内部标准液进行喷出、吸引的时序图。

此外,还能够根据间歇测定时的测定间隔,从内部标准液测定B、内部标准液测定C等中适当地选择重新开始测定时实施的时序图来区分使用。

例如,能够在测定间隔小于5分钟的情况下以内部标准液测定B的形式,并在测定间隔为5分钟以上的情况下以内部标准液测定C的形式,来定义根据测定间隔选择的动作。另外,也可以监视装置外部的温度,根据外部气温区分使用内部标准液测定B、内部标准液测定C。

例如,对于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等对温度调节更严格的环境,能够采用通过使用内部标准液测定C使更多的被温度调节后的试剂流过来缓和温度变化等对策。

接下来,使用图10说明整体控制部134中的内部标准液测定A和内部标准液测定B的区分使用的判定流程。图10中示出判定流程。

如图10所示,整体控制部134开始判定(步骤S301)。

首先,整体控制部134对在之前的循环中是否进行了ISE测定进行判定(步骤S302)。

当判定为进行了ISE测定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303,整体控制部134使用图8所示的内部标准液测定A的动作序列,分别将各机构的动作时序图等输出到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步骤S303)。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基于从整体控制部134输入的动作时序图,执行分析单元111内的动作。

反之,当判定为在步骤S302中之前的循环不是ISE测定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304,整体控制部134使用图8所示的内部标准液测定B的动作序列,分别将各机构的动作时序图等输出到分析单元控制部134b(步骤S304)。分析单元用控制部134b基于从整体控制部134输入的动作时序图,执行分析单元111内的动作。

之后,整体控制部134结束判定(步骤S305)。

整体控制器134在分析样品过程中不断地执行上述流程。

接着,使用图11对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11是示出本发明中的电解质连续测定和间歇测定时的动作序列处理的流程的图。

如图11所示,在连续测定时,通过交替测定内部标准液测定A和样品测定来进行样品测定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产生空闲循环的情况下的间歇测定时,在重新开始样品测定之前实施内部标准液测定B,然后转移到样品测定。

由此,能够在与连续测定相同的循环执行间歇测定,与现有自动分析系统相比,能够顺利地开始空闲循环发生后的电解质测定。即,由于不存在被调节所占据的循环,因此与现有系统相比,能够使电解质测定的重新开始定时提早,并且能够极大地有助于将装置的处理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

另外,对于在图7的现有装置中产生的+α的时间也能够大幅缩短,能够以最短方式处理样品测定所需的序列。

此外,由于能够在内部标准液测定序列中获得与调节相同的效果,因此也能够力图实现电解质分析性能的稳定性。

特别是,这样的功能适于电解质测量部114和比色测定部118搭载在一个分析单元111上的装置、尤其对于小型的自动分析系统100适于多个系统。这样的装置需要特殊检查、夜间值班用等小范围有效的灵活分析,在本发明中成为特别有助于那样的检查的系统。

另外,由于能够仅利用内部标准液测定序列的空闲时间(区间IS-1)来追加动作,因此在软件结构上也不需要准备复杂的序列,也能够期待简化软件结构和系统管理上的处理。

此外,由于能够适当地追加在区间IS-1的范围内所能进行的动作、例如仅对稀释液的喷出吸引、将稀释液和内部标准液结合的喷出吸引等,因此也能够根据测定环境、测定间隔等测定状况的变动和装置设置环境,选择适当的调节处理。

如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能有助于电解质数据的稳定性和检查的迅速性。

这样的本发明的自动分析系统100、分析单元111可以单独地或作为生物化学自动分析装置等的一个要素适当地用于自动、迅速且连续地进行临床检查。

另外,具有规定了连续实施电位测定时的电解质测定部114的动作的第1时序图和不连续实施电位测定时的电解质测定部114的动作的第2时序图。特别是,第1时序图在时序图的开头部分设有电解质测定部114不动作的空闲时间,第2时序图规定为在相当于第1时序图的空闲时间的定时进行喷出、吸引内部标准液和稀释样品的稀释液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动作,由此能够迅速进行电解质测定连续的情况与不连续的情况之间的动作切换,能够使系统稳定地运转。

另外,第2时序图规定为进行仅喷出、吸引稀释液的动作,由此能够抑制试剂的消耗量增加到必要以上,并且能够可靠地力图提高电解质测定的精度。

此外,第2时序图规定为对内部标准液和稀释液都进行喷出、吸引的动作,因此与进行仅喷出、吸引稀释液的动作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更稳定的电解质测定。

另外,在第2时序图中相当于第1时序图的空闲时间的定时所吸引、喷出的内部标准液、稀释液的量比在内部标准液的电位测定时所执行的任意的动作时都多,由此能够可靠地喷出温度调节起作用的稀释液、内部标准液并力图可靠地实现稀释槽1等的温度调节,能进行更高精度的电解质测定。

此外,分析单元111还具备一个以上的测定原理与电解质测定部114不同的分析部。特别是,电解质测定部114和分析部共享样品分注喷嘴2,电解质测定部114的动作循环时间与样品分注喷嘴2的动作循环时间不同,分析部进行生物化学分析项目、免疫分析项目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分析。

这里,在利用吸光度法等的分析部与电解质测定被整合而共享采样机构那样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一般情况下,电解质以外的测定项目的处理数较多,电解质测定连续进行的频率变低。因此,电解质测定大多成为间歇测定。此外,电解质测定由于灵敏度高,考虑到样品的浓缩、因带采样喷嘴的清洗水而导致的样品变薄等,一般在基于吸光度法的比色分析之前进行实施。

因此,为了维持电解质测定的分析性能,在间歇时在下一次测定前隔着调节的情况下,必须在每次采样实施前开始调节,然后以内部标准液测定的形式单独实施各自的动作循环,因此将推迟电解质分析的开始。

特别是,在比色测定部与电解质测定部中共享样品分注喷嘴那样的系统的情况下,电解质测定成为间歇的频率非常多,经常会出现需要上述调节的情况,但每次都会有电解质测定开始延迟的风险发生,对电解质测定后进行的比色分析的处理产生影响的可能性非常高。

但是,如上所述,在通过电解质测定部114连续实施样品的电位测定的情况和不连续实施电位测定而在测定间隔产生空闲的情况下,通过变更电位测定前的内部标准液的测定动作,能够防止产生这样的问题。

<其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进行各种变形、应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

标号说明

1 稀释槽

2 样品分注喷嘴

3 稀释液分注喷嘴

4 内部标准液分注喷嘴

5 样品液吸引喷嘴

6、11 配管

7 钠离子选择电极

8 钾离子选择电极

9 氯离子选择电极

10 参照电极

12 吸引泵

13 电位测量部

14 稀释液容器

15 内部标准液容器

16 温度调节单元

17 比较电极液容器

18 稀释液用泵(DIL泵)

19 内部标准液用泵(IS泵)

100 自动分析系统

101 传送单元(传送装置)

102 支架提供托盘

103 支架缓冲器

104 样品支架

106 传送线

107 支架收纳托盘

111 分析单元(自动分析装置)

112 样品分注线

114 电解质测定部

115 反应盘

116 试剂分注喷嘴

117 试剂盘

118 比色测定部(分析部)

130 操作单元

131 显示部

132 输入部

133 记录部

134 整体控制部

134a 传送单元用控制部

134b 分析单元用控制部

134c 运算记录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