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用于第二容灾系统,第二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生产系统的数据同步备份,该方法包括: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采用该方法能够解决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环形3DC拓扑关系,从而导致效率低,且容易造成数据泄漏,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3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59358.5

  • 发明设计人 胡正建;

    申请日2021-09-30

  • 分类号G06F11/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永芬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郭巷街道官浦路1号9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6: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环形3DC也叫环形两地三中心,是一种支持三个系统进行容灾的方式。三个系统分别是生产系统、第一容灾系统以及第二容灾系统。一般生产系统和第一容灾系统在同一机房或者同一城市,而第二容灾系统在异地。正常情况下的拓扑关系为,生产数据直接写入生产系统,并通过同步复制的方式备份到第一容灾系统;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会通过周期异步复制的方式备份到第二容灾系统;生产系统和第二容灾系统之间不进行数据同步,关系为备选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在上述环形3DC拓扑关系异常,即故障导致第一容灾系统和第二容灾系统无法进行数据同步时,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环形3DC拓扑关系,手动切换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依赖人工处理,如果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会造成数据遗漏,安全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以解决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环形3DC拓扑关系,从而导致效率低,且容易造成数据泄漏,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用于第二容灾系统,第二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生产系统的数据同步备份,该方法包括: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从而使得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避免因为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间较长未被发现而导致数据泄露、数据丢失的问题。此外,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计算机设备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也就是说,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异常恢复之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也不能用来传输数据,从而避免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异常恢复自行开始传输数据,导致数据传输混乱。第二容灾系统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并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从而可以保证生产系统产生的数据可以及时被备份,实现数据同步。此外,上述方法,在环形3DC拓扑关系异常,即故障导致第一容灾系统和第二容灾系统无法进行数据同步时,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环形3DC拓扑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为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而造成数据遗漏,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包括: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不仅可以避免实时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对第一数据传输链路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影响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传输数据,还可以及时发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此外,第二容灾系统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从而使得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根据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及时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提高了对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检测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包括: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第一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从而可以保证判定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了因为一次没有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而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导致判定错误,进行影响了环形两地三中心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包括: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在恢复正常以后,生产系统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将数据同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的同时,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数异步周期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造成数据传输不一致,数据传输混乱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包括: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检测信息用于检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反馈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并在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对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检测,并在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防止了数据的泄露和数据丢失。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第二探测消息用于探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并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避免了因为较晚发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而导致数据泄漏或者数据丢失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包括: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从而可以保证生产系统生成的数据可以及时备份,避免了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用于第二容灾系统,第二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生产系统的数据同步备份,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禁用模块,用于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接收模块,用于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第一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上述禁用模块,具体用于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上述禁用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检测信息用于检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激活单元,用于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反馈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上述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第二探测消息用于探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上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系统,环形两地三中心系统包括生产系统、第一容灾系统以及第二容灾系统,第二容灾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计算机设备为服务器时的内部结构图;

图1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计算机设备为终端时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形两地三中心系统中。环形两地三中心系统包括生产系统102、第一容灾系统104以及第二容灾系统106。其中,生产系统102和第一容灾系统104在同一机房或者同一城市,生产系统102和第一容灾系统104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同步备份。而第二容灾系统106在异地,第二容灾系统106与第一容灾系统104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其中,第二容灾系统106与生产系统102之间也通过网络通信。其中,生产系统102、第一容灾系统104以及第二容灾系统106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生产系统102、第一容灾系统104以及第二容灾系统106也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第二容灾系统106为例进行说明,该第二容灾系统106与第一容灾系统104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周期异步复制,第一容灾系统104和生产系统102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同步备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

其中,第一探测消息用于探测所述第二容灾系统与所述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由于第二容灾系统是对第一容灾系统上的数据进行二次备份的,因此要确保第二容灾系统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正常。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第二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的周期可以是5秒、也可以是30秒,还可以是1分钟或者5分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的周期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202,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具体地,在第二容灾系统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的情况下,第一容灾系统在接收到第一探测消息之后,可以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第二容灾系统发送反馈消息。在第二容灾系统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不正常的情况下,第一容灾系统可能接收不到第一探测消息,也可能第一容灾系统在接收到第一探测消息之后,不能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向第二容灾系统发送反馈消息。

因此,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步骤203,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具体地,若第二容灾系统在预设时间之内,没有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反馈消息,则第二容灾系统确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第二容灾系统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禁用状态,并激活第二容灾系统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对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标记,标记为激活。示例性的,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将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激活”状态。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将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链接,从而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步骤204,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之后,可以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生产系统可以根据同步复制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第二容灾系统,从而使得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生产系统可以根据异步周期复制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第二容灾系统,从而使得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生产系统向第二容灾系统传输数据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从而使得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避免因为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间较长未被发现而导致数据泄露、数据丢失的问题。此外,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计算机设备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也就是说,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异常恢复之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也不能用来传输数据,从而避免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异常恢复自行开始传输数据,导致数据传输混乱。第二容灾系统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并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从而可以保证生产系统产生的数据可以及时被备份,实现数据同步。此外,上述方法,在环形3DC拓扑关系异常,即故障导致第一容灾系统和第二容灾系统无法进行数据同步时,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环形3DC拓扑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为用户手动切换不及时,而造成数据遗漏,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1中的“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其中,第二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的周期可以是5秒、也可以是30秒,还可以是1分钟或者5分钟或10分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的周期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容灾系统在每次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探测消息之后,可以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不仅可以避免实时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对第一数据传输链路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影响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传输数据,还可以及时发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此外,第二容灾系统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从而使得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根据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及时检测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提高了对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检测的效率。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202中的“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

其中,第一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在每次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将记录的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减1。

示例性的,假设第二容灾系统已经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了4次第一探测消息,那么第二容灾系统记录的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为4,当第二容灾系统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之后,将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减1,也就是说将4减1得到3。然后,第二容灾系统继续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发送次数继续加1,继续接收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发送次数继续减1,如此往复。

步骤302,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在每次发送次数进行增加之后,需要将发送次数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说明第一容灾系统已经多次没有向第二容灾系统反馈第一确认消息了。第二容灾系统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由于数据传输有滞后性,此处的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3、4或5,例如将阈值设置为4,当发送次数超过4的时候,说明已经存在3次发送数据后没有收到确认消息了,数据滞后时间比较长,说明链路出现了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从而可以保证判定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了因为一次没有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而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导致判定错误,进行影响了环形两地三中心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3中的“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之后,上述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在确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对第一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标记,并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示例性的,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未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添加“备选”标记,表示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处于备选状态。也就是说,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恢复正常以后,在没有接收到激活指令的情况下,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也不能传输数据。因此,可以避免数据传输混乱,影响环形两地三中心系统正常运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在恢复正常以后,生产系统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将数据同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的同时,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数异步周期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造成数据传输不一致,数据传输混乱的情况。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203中的“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

其中,检测信息用于检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在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之前,需要检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因此,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其中,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的次数可以是多次也是一次,本申请对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的次数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402,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其中,反馈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则第二容灾系统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并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利用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传输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并在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的情况下,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从而可以对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检测,并在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防止了数据的泄露和数据丢失。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204“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之后,上述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

其中,第二探测消息用于探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在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之后,为了实现对第二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

步骤502,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其中,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检测在预设时间段范围内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若在预设时间段范围内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则第二容灾系统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若在预设时间段范围内没有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则第二容灾系统再次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若在预设时间段范围还是没有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则三次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预设次数之后,均没有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则第二容灾系统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异常。若预设次数中的任一次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则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容灾系统可以每次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二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并在每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第二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后,第二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减1。第二容灾系统根据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的次数,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当第二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容灾系统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并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二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避免了因为较晚发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而导致数据泄漏或者数据丢失的问题。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4中的“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

具体地,第二容灾系统可以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从而可以保证生产系统生成的数据可以及时备份,避免了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步骤602,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

步骤603,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步骤604,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

步骤605,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

步骤606,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步骤607,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

步骤608,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步骤609,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

步骤610,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第二探测消息用于探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步骤611,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相应地,请参考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7000,用于第二容灾系统,第二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由生产系统的数据同步备份,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700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10、判断模块720、禁用模块730以及接收模块740,其中:

第一发送模块710,用于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

判断模块720,用于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禁用模块730,用于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

接收模块740,用于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发送模块710,具体用于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模块720,具体用于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第一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禁用模块730,具体用于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禁用模块730,包括:发送单元731以及激活单元732,其中:

发送单元731,用于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检测信息用于检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激活单元732,用于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反馈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70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750以及确定模块760,其中:

第二发送模块750,用于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第二探测消息用于探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

确定模块760,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接收模块740,具体用于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

关于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的具体限定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环形两地三中心拓扑切换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第一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检测信息用于检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反馈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第二探测消息用于探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根据第一探测消息判断与第一容灾系统之间的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时,禁用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激活与生产系统之间的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发送的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周期性地向第一容灾系统发送第一探测消息,并在每次发送第一探测消息之后,记录第一探测消息的发送次数。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每接收到第一容灾系统基于第一探测消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后,发送次数减1,第一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正常;当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发生异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一数据传输链路标记为备选状态,备选状态用于表征禁止基于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将第一容灾系统的数据周期异步复制到第二容灾系统。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向生产系统发送检测信息,检测信息用于检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若接收到生产系统基于检测信息返回的反馈信息,激活第二数据传输链路,反馈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周期性地向生产系统发送第二探测消息,第二探测消息用于探测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根据是否接收到生产系统返回的第二确定信息,确定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是否正常,第二确认消息用于表征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正常。

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生产系统同步复制传输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