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及止渴方法

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及止渴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及止渴方法。止渴机包括:储水盒、液气发生机构、浮动机构、蠕动泵以及导流机构,液气发生机构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水盒连接,浮动机构悬浮设置储水盒中,蠕动泵通过第二管路与储水盒连接,第二管路固定在浮动机构上,蠕动泵通过第三管路与导流机构连接。液气发生机构制造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浮动机构托载第二管路,吸取气泡层中的液气,蠕动泵输送液气,睡前佩戴好导流机构,调节蠕动泵流量流速,将液气通过导流机构,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让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7970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马俊平;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81806.4

  • 发明设计人 马俊平;

    申请日2021-09-15

  • 分类号A61F5/5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冰

  • 地址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蓝波湾巷1号5单元25楼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6: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 5/56 专利申请号:2021110818064 申请日:202109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及止渴方法。

背景技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打鼾是导致人口渴病症的基本成因:人类语言功能进化过程由于需要咽部活动参与,造成舌骨的硬性支撑减弱,这样使人类咽部气道主要靠软组织和肌肉的张力来保持气道的通畅,这需要解剖结构和肌肉兴奋活动的共同参与。从人体喉部结构来看,喉与喉咽水平相同,自会厌软骨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下通气管。会厌如同一扇门,位于气管上方,可以随吞咽开关气道,是呼吸道的重要结构;悬雍垂(小舌头)位于咽腔上方,功能是用于阻挡食物进入鼻腔内。人在正常的清醒状态下,咽部肌肉紧张收缩,气道能够保持开放,不会有狭窄,就没有打鼾的现象,而在睡眠时全身肌肉包括咽部肌肉组织松弛,容易形成狭窄,如悬雍垂(小舌头)因各种原因造成过长肥大,睡眠时后坠阻塞上气道,使鼻道不通畅造成打鼾;再有,平卧睡眠时舌根松弛后坠阻塞气道,也是造成打鼾的原因之一。以上情况致人呼吸气道狭窄,人体感觉进气量不够时,就会本能的在睡眠中张嘴辅助呼吸。人类遗传学决定,正常情况下,睡眠中用鼻道进行呼吸时,口腔内有津液分泌,并能无意识的自我吞咽湿润咽部气道,加之在相对封闭口腔空间内水分流失少,人一般不会出现口渴病症的问题,而在各种原因导致张口呼吸过程中水分流失加快,口腔肌体的津液分泌不能及时供应湿化咽喉部需要就会导致口渴;水分流失也使咽喉部津液变得黏稠,加重咽喉部组织粘连,气道开合阻力增大,人自主呼吸就更为困难,生理危险剧增。有这种病症的人,在睡眠中或因干渴难捱而多次清醒起来喝水,严重的影响睡眠质量;或因患者由于睡得深沉,长时间没有及时补充水液,就导致咽部经常发炎,出现易患感冒、长期持续咳嗽一系列病症。

科学的分析,人在睡眠中,因鼻道堵塞或是感觉到进气量不能满足生理需求情况下,无意识用嘴辅助呼吸是人的自救本能,并不是坏事,但是在各种原因导致张口呼吸过程中水分流失加快,口腔肌体的津液分泌不能及时供应湿化咽喉部需要就会导致口渴。这就需要有解决睡眠鼾症口渴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及止渴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其包括:储水盒、液气发生机构、浮动机构、用于液气流动的蠕动泵以及用于将液气导入人体口腔的导流机构,所述液气发生机构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储水盒连接,所述浮动机构悬浮设置储水盒中,所述蠕动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储水盒连接,第二管路固定在浮动机构上,所述蠕动泵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导流机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气发生机构在储水盒内制造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浮动机构托载第二管路,稳定吸取气泡层中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使用蠕动泵输送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睡前佩戴好导流机构,调节蠕动泵流量流速到合适,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通过导流机构,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配合人在睡眠中仍有的无意识吞咽的生理功能,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液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第三管路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器的设置,用于对富含水溶氧的液气进行加热,使得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的温度达到人体适宜温度,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用于将液气导入人体口腔前庭沟的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以及三通管,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以及第三管路分别对应与所述三通管的三个接口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和三通管的设置,用于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机构为用于悬浮在所述储水盒水液中的浮球,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固定在浮球上,让其吸水端口稳定的从气泡层中吸取液气,另一端与所述蠕动泵的输入端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浮动机构悬浮在储水盒水液中,让其吸水端口稳定的从气泡层中吸取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使得浮动机构随着水位升降浮动,便于蠕动泵抽取储水盒气泡层中的富含水溶氧的液气,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液气发生机构为增氧泵。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液气发生机构为增氧泵,便于液气发生机构压缩所在环境空间的空气进储水盒液体中,使得空气中氧气与液体充分融合,增加单位容积内水溶氧量,能够改善口腔内氧环境状况,使口腔软腭、舌和悬雍垂(小舌)保持较好的自身代谢能力而不蹋陷,同时,进入的气体对咽壁气道也有一定的物理挤撑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共同改善口腔器官蹋陷后坠堵塞气道状况,有助呼吸良性循环,减弱打鼾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水盒的底部,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气发生机构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管路的一端为多孔材料气盘或气石且位于储水盒的底部,便于将液气发生机构输出的空气输送至储水盒的底部,利用多孔材料(气盘或气石)将环境空气分配成大量的细小气流曝入水盒中,产生的大量细小气泡从水盒底部向上升腾,增加空气中的氧与水的接触面,充分融合形成水溶氧,增加单位容积内的水溶氧量,在止渴的同时改善口腔内氧环境状况,使口腔软腭、舌和悬雍垂(小舌)保持较好的自身代谢能力而不蹋陷,同时,进入的气体对咽壁气道也有一定的物理挤撑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共同改善口腔器官蹋陷后坠堵塞气道状况,有助呼吸良性循环,减弱打鼾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数量为多根,或,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分出多个分支管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管路的数量为多根或者第一管路的一端分出多个分支管路,使得液气发生机构输出的空气被多分支输送至储水盒,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液体充分融合形成水溶氧,能够改善口腔内氧环境状况,使口腔软腭、舌和悬雍垂(小舌)保持较好的自身代谢能力而不蹋陷,同时,进入的气体对咽壁气道也有一定的物理挤撑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共同改善口腔器官蹋陷后坠堵塞气道状况,有助呼吸良性循环,减弱打鼾程度。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该方法包括:

储水盒中灌入凉开水或矿泉水液体,液气发生机构向储水盒中的水液曝入所在环境空间的空气增加水溶氧量;

蠕动泵通过第二管路吸取储水盒中的液气;

蠕动泵将液气通过导流机构输送至人体口腔,实现睡眠鼾症止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气发生机构在储水盒内制造液气泡,浮动机构托载吸水管,稳定吸取气泡层中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使用蠕动泵输送液气,睡前佩戴好导流机构,在防止呛咳的前提下,调节蠕动泵流量流速到合适,利用人在睡眠中仍有的无意识吞咽的生理功能,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通过导流机构,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蠕动泵将液气通过导流机构输送至人体口腔,实现睡眠鼾症止渴的步骤,还包括:加热器对蠕动泵输出的液气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器的设置,用于对液气进行加热,使得液气的温度达到人体适宜温度,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渴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止渴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蝶式硅胶口罩带。

图5为导管佩戴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储水盒;2-液气发生机构;3-浮动机构;4-蠕动泵;5-导流机构;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第三管路;9-加热器;10-第一导管;11-第二导管;12-三通管;13-支架;14-连杆;15-浮球;16-蝶式硅胶口罩带;17-硅胶带;18-耳绳;19-横杆;20-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其包括:储水盒1、液气发生机构2、浮动机构3、用于液气流动的蠕动泵4以及用于将液气导入人体口腔的导流机构5,所述液气发生机构2通过第一管路6与所述储水盒1连接,所述浮动机构3悬浮设置储水盒1中,所述蠕动泵4通过第二管路7与所述储水盒1连接,第二管路7固定在浮动机构2上,所述蠕动泵4通过第三管路8与所述导流机构5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气发生机构在储水盒内制造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浮动机构托载第二管路,稳定吸取气泡层中的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使用蠕动泵输送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睡前佩戴好导流机构,在防止呛咳的前提下,调节蠕动泵流量流速到合适,配合人在睡眠中仍有的无意识吞咽的生理功能,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通过导流机构,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配合人在睡眠中仍有的无意识吞咽的生理功能,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其中,所述储水盒1中设置有液体,液体可以为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或矿泉水或凉开水。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治疗或缓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打鼾引起的口腔干渴病症的止渴机。实现睡眠鼾症止渴的技术方案是:应用增氧泵技术在储水盒内制造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泡,浮动机构托载第二管路,其吸水口稳定吸取气泡层中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使用蠕动泵输送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睡前佩戴好止渴机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在防止呛咳的前提下,调节蠕动泵流量流速到合适,利用人在睡眠中仍有的无意识吞咽的生理功能,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通过第三管路,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牙外侧),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为睡眠鼾症止渴,四年临床应用效果表明,能很好地解决了睡眠打鼾致口腔干渴的问题,睡眠过程不用清醒起来喝水,保证了睡眠质量。同时发现,由于保持了气道的湿润,在输入的适量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产生的生理性和物理性共同作用下,咽喉壁道不产生肌体粘连,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打鼾。过去因睡眠打鼾干渴而致咽喉发炎,长期咳嗽易患感冒等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决,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这里分析一下生理性和物理性作用:为了防止在用外来设备补充水液解决人睡眠口腔干渴时,因水量过大发生呛咳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用增氧泵对储水盒内的水曝气产生气泡,并采用浮球托载吸管的方式,让吸水管口稳定的从气泡层吸取富含水溶氧的液气,通过蠕动泵的导流管,将适量的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有节律的从人口角处导入口腔内前庭沟(口腔内牙外侧),进而利用水的渗透和气体弥散特质扩散到口腔各处,长时间湿润口腔气道,改善干渴状况。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渴机是应用了增氧气泵的技术,这就需要科学认识水溶氧。科学中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也叫水溶氧,通常记作DO(水中溶氧量),用mg(毫克)/L(升)计量。常温20度条件下,自来水或矿泉水中的水溶氧在9mg/L左右。增加水中溶解氧的方法主在有两种,一是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靠增氧泵增氧。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增氧泵,利用多孔材料(气盘或气石)将所在环境空间空气分配成大量的细小气流曝入储水盒中,产生的大量细小气泡从盒底部向上升腾,增加空气中的氧与水的接触面,就可增大单位容积水溶氧量(这与水产养殖中增氧同理),吸取这些富含水溶氧液气,用导流管输入到口腔前庭沟(口腔内牙外侧),进而渗透、弥散到人口腔内各处,在防止呛咳的前提下解决口腔干渴问题。实验检测和理论数据映证,用增氧泵对水曝气60分钟后,水盒中水溶氧量增加一倍,之后会稳定在一定水平。而气泡层中的氧量约高于水中氧量18%。这些氧量当然不能满足人呼吸用氧量,但可改善口腔内氧环境状况,使口腔软腭、舌和悬雍垂(小舌)保持较好的自身代谢能力而不蹋陷,这是生理作用。同时,进入的气体对咽壁气道也有一定的物理挤撑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共同改善口腔器官蹋陷后坠堵塞气道状况,有助呼吸良性循环,减弱打鼾程度。临床应用设备监测证明,在解决睡眠鼾症引起的口腔干渴问题后,鼾症程度也得到改善。

临床试验证明喝的水溶氧,人体能自主平衡吸收,快速弥散作用于缺氧组织,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

另外,在四年临床应用中,发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渴机能减少口腔咽腔出现炎症的情况,不易感冒咳嗽,因此需要分析本发明实施例如何抑制口腔内炎症出现的机理。首先,厌氧菌是能在无氧或者低氧环境下生存,但在空气或者高氧环境下不能生存的细菌。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当厌氧菌所在的部位出现低氧的情况时,会出现厌氧菌感染。医学证明,肌体出现炎症大都是由厌氧菌引起,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下容易失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渴机输入到口腔内的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改善了口腔氧环境,因而可抑制口腔内炎症的出现,自然也不易感冒咳嗽。

总之,临床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渴机四年的情况证明,可有效解决患者因鼾症导致张口呼吸出现的口腔干渴问题,提高了睡眠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打鼾,有效改善健康状况。

据医学调查统计,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引起的打鼾病患者众多,男性鼾症发生率为64%,女性鼾症发生率为50%,打鼾出现口腔干渴是此病基本特征之一,给患者带来病痛及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需要高度重视治疗设备的研发,而现实中,没有用于专门治疗睡眠鼾症干渴的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渴机,是以成熟的电器组合创新的功能,应用环境空气制造水溶氧,并从富含水溶氧的水液气泡层提取液气,在保证人不呛咳的前提下,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给人进行睡眠止渴,因而有简便实用、成本低、清洁、安全的突出优点。(见附图3)

为了解决治疗睡眠鼾症口腔干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应用微型的蠕动泵和增氧泵,提供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具体为:蠕动泵、储水盒及水盒内浮动吸取液气的浮动机构、第二管路、导流机构(包括入口角双导流管)、增氧泵,提升导流管内水温的温控器(即加热器)。蠕动泵、增氧泵、加热器都通过电联接运行,还可以设置有控制器,蠕动泵、增氧泵、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止渴机运行过程为:储水盒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蠕动泵连通,第三管路的一头与蠕动泵连通,另一头用三通管与入口角双导流管(即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连通;增氧泵通过一根或数根第一管路将输出端的气头放置于储水盒中。所述蠕动泵用于驱动储水盒内的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依次在第二管路、蠕动泵、第三管路内流动,并控制进入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内液体的流速和流量,增氧泵用于压缩环境空气进入储水盒制造气泡,同时控制进入储水盒内水中的气量,储水盒内浮动机构托载吸水管随水面上下浮动,保持稳定吸取气泡层中富含水溶氧的液气。加热器的电热板卡槽与第三管路连接,水温低于人不可耐受时人工启动加热器进行加热。

储水盒内储存有凉开水或矿泉水,储水盒内的富含水溶氧的液气在蠕动泵的泵动下,通过第二管路、蠕动泵、第三管路及双则入口角导流管,从人的口角处进入口腔内前庭沟(牙外侧),进而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止渴。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中也有津液分泌,有无意识自我吞咽功能,从而能保持咽腔的湿润,以利呼吸正常进行。而发明的止渴机正是利用了人在睡眠中也有无意识自我吞咽功能,通过导流管,持续不断从储水盒中将可控低速、微量液气,由人的两侧嘴角处导入口腔内,能够起到与自身分泌津液同样的效果,消除因睡眠鼾症张口呼吸引起的干渴。

蠕动泵及转速可以采用家用电整流12V1A的微型智能蠕动泵,设置转速为每6秒-10秒泵动一次,每次输液0.02mL-0.04mL。实际上这是因人而异的可调节设置。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为食品级硅胶吸水管。管径为4mm×6mm。浮动机构使用直径5cm的316医用不锈钢浮球。储水盒使用1000ML(毫升)水盒。增氧泵使用家用整流电12w,双孔4.5L/min泵。增氧泵和第一管路使用双硅胶管6×8mm。入口角导流管(即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为进入人两侧口角食品级硅胶导流管,管径2mm×3mm。加热器包含控制器和加温板、加温器,用于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温度低于人不可耐受时提升温度,使用家用整流电5V—2A。液气发生机构、蠕动泵以及加热器电连接。

口角导管佩带固定方式:以佩戴蝶式硅胶口罩带的方式(见附图4),将进入人口角的细小硅胶导流管(口径2mm×3mm),固定在两则口角处(见附图5),导流管口(即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自由端)置于的前庭沟(即牙外侧),进而输送富含水溶氧的液气进入口腔实现止渴。这里特别说明,人体口角实际上始终处于松弛状态,细小导流管进入口角内基本不产生异物感,配带几日就可适应。临床佩带四年,极少有口角导流管脱落的情况。

为了防止人体在睡眠中的移动导致整个止渴机的移动的问题,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所采用的蠕动输送泵扬程可达3-4米,设计中把摆放在床头柜上的装置到人体的距离的导流管长度充分考量,设计用2.5米-3米长度导流管(含入口角导流管),给人体在睡眠中不自觉移动充分留出长度空间,在四年临床应用中从未出现装置移动的情况。因为第二管道输水管和入口角导流管,采用了弹性很强的食品医用级硅胶管,加之导流管有气体流动增强了抗压性,可抗体压,保证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顺畅流通。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液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设置在第三管路8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器的设置,用于对富含水溶氧的液气进行加热,使得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的温度达到人体适宜温度,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用于将液气导入人体口腔前庭沟的第一导管10、第二导管11以及三通管12,所述第一导管10、所述第二导管11以及第三管路8分别对应与所述三通管12的三个接口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和三通管的设置,用于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其中,导流机构5还包括:蝶式硅胶口罩带16,导流机构5通过蝶式硅胶口罩带16固定在人体嘴巴位置处;蝶式硅胶口罩带16包括:一对硅胶带17以及一对耳绳18,硅胶带17为圆环形结构,第一导管10以及第二导管11一一对应设置在一对所述硅胶带17上,一对耳绳18一一对应与一对硅胶带17连接,一对耳绳18对应挂在人体的耳朵上。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机构3为用于悬浮在所述储水盒1水液中的浮球,所述第二管路7的一端固定在浮球上,让其吸水端口稳定的从气泡层中吸取液气,另一端与所述蠕动泵4的输入端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浮动机构悬浮在储水盒水液中,让其吸水端口稳定的从气泡层中吸取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使得浮动机构随着水位升降浮动,便于蠕动泵通过第二管路端口稳定吸取储水盒气泡层中富含水溶氧的液气,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其中,浮动机构3可以包括:支架13、连杆14以及浮球15,所述支架13固定在所述储水盒1上,所述连杆14的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3上,所述浮球15与所述连杆14连接。连杆14上可以设置有横杆19,横杆19水平设置,横杆19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3上;用于防止连杆脱落,同时调整横杆与连杆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浮球在储水盒中的相对深度。连杆14的顶部安装有夹子20,第二管路7安装在夹子20上,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液气发生机构2为增氧泵。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液气发生机构为增氧泵,便于液气发生机构压缩所在环境空间的空气进储水盒液体中,进行增氧,增加单位容积内水溶氧量,使得空气中氧气与液体充分融合形成水溶氧,能够改善口腔内氧环境状况,使口腔软腭、舌和悬雍垂(小舌)保持较好的自身代谢能力而不蹋陷,同时,进入的气体对咽壁气道也有一定的物理挤撑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共同改善口腔器官蹋陷后坠堵塞气道状况,有助呼吸良性循环,减弱打鼾程度。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6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水盒1的底部,所述第一管路6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气发生机构2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管路的一端为多孔材料气盘或气石且位于储水盒的底部,便于将液气发生机构输出的空气输送至储水盒的底部,利用多孔材料(气盘或气石)将环境空气分配成大量的细小气流曝入水盒中,产生的大量细小气泡从盒底部向上升腾,增加空气中的氧与水的接触面,充分融合形成水溶氧,增大单位容积水溶氧量,吸取这些富含水溶氧的液气输送到口腔内,在止渴的同时改善口腔内氧环境状况,使口腔软腭、舌和悬雍垂(小舌)保持较好的自身代谢能力而不蹋陷,同时,进入的气体对咽壁气道也有一定的物理挤撑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共同改善口腔器官蹋陷后坠堵塞气道状况,有助呼吸良性循环,减弱打鼾程度。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6的数量为多根,或,所述第一管路6的一端分出多个分支管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管路的数量为多根或者第一管路的一端分出多个分支管路,使得液气发生机构输出的空气被多分支输送至储水盒,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液体充分融合形成水溶氧,能够改善口腔内氧环境状况,使口腔软腭、舌和悬雍垂(小舌)保持较好的自身代谢能力而不蹋陷,同时,进入的气体对咽壁气道也有一定的物理挤撑作用。生理和物理作用共同改善口腔器官蹋陷后坠堵塞气道状况,有助呼吸良性循环,减弱打鼾程度。

如图2所示,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方法,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该方法包括:

S1、储水盒中灌入凉开水或矿泉水液体,液气发生机构向储水盒中的水液曝入所在环境空间的空气增加水溶氧量;

S2、蠕动泵通过第二管路吸取储水盒中的液气;

S3、蠕动泵将液气通过导流机构输送至人体口腔,实现睡眠鼾症止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气发生机构在储水盒内制造液气泡,浮动机构托载吸水管,稳定吸取气泡层中的富含水溶氧的液气,使用蠕动泵输送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睡前佩戴好导流机构,在防止呛咳的前提下,调节蠕动泵流量流速到合适,利用人在睡眠中仍有的无意识吞咽的生理功能,将富含水溶氧的液气通过导流机构,由人口部两侧嘴角输送到前庭沟,让富含水溶氧的液气渗透弥散到口腔内各处实现止渴,无需中断睡眠清醒起来喝水,提高睡眠质量。

其中,所在环境空间为水溶氧液气式睡眠鼾症止渴机所放置位置的环境空间,可以为用户的卧室内部环境空间。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蠕动泵将液气通过导流机构输送至人体口腔,实现睡眠鼾症止渴的步骤,还包括:加热器对蠕动泵输出的液气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器的设置,用于对富含水溶氧的液气进行加热,使得富含水溶氧的液气的温度达到人体适宜温度,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