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区块链计算的碳配额集成平台

基于区块链计算的碳配额集成平台

摘要

本发明是供电体系中的能耗感知与节能计算的区块链共识网络,用于各类零散用户的节能分析与碳指标换算。在用户的电力进线端安装感知节点,同一建筑或小区的用户,通过感知节点组成子链,各子链互相关联,形成市域范围的电力区块链。子链的各节点定时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互相记账并进行数据比对计算,归纳出能耗基准,通过用户与该基准的偏离值,计算节能行为产生的碳指标,并完成配额汇总,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产生基于现金流的碳数字币。本发明能够建立各类主体的能耗基准,完成碳指标的全民普惠,充分动员各类主体参与碳中和事业,是创新性的碳配额生成与共享的技术平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5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君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41368.9

  • 发明设计人 尹梦寒;秦耀华;

    申请日2021-09-07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30/02(20120101);G06Q40/04(20120101);G06Q50/06(20120101);G06Q50/26(2012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天目中路428号东楼30E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9:36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供电体系中的能耗感知与节能计算的区块链共识网络,用于各类零散用户的节能分析与碳指标换算,进而把零碎的碳指标集合成整体,参与国家碳配额市场的交易。本发明在用户的电力进线端安装感知节点,与用户的WIFI网络建立无线连接。感知节点的地理位置已知,同一建筑或小区的感知节点自动组成子链,子链中的每个节点互相记录用电数据,同时做计算比对。每个子链中,至少有一个节点设定为初始节点,用于汇总该子链的用电数据,并参与子链间的互相记账,形成区块链的公链。本发明是区块链技术与分布式计算的高度融合,区块链用于长期的大数据比对,归纳出各类用户的能耗均值,分析节能行为,计算出各种行为所产生的碳指标,建立泛在的碳排放折算体系。

(二)背景技术

2021年6月,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交易,发电成为首个纳入碳市场的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 家,首批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步。上述市场以大型电厂和加工企业为主,并未纳入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办公用户,无法核算零散的节能行为所产生的碳指标,不能动员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建立惠及各类主体的统一市场。

碳市场要纳入广泛分布的零散用户,核心问题是建立各类主体的能耗基准,各类用户按类型分门别类,每个类别均包含照明、空调及用电器,都应该有每日的用电均值。高于或低于均值,可以换算出对应的排放量,节约的电力能够折算成可交易的碳指标。要确定能耗基准,需要对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长期测量与对比,区块链所代表的分布式数据库,具备这样的技术特征。区块链是多个记录数据的节点连接起来组成的链条,账本分布在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都要记录链中其他节点的数据,数据比对非常便捷,从而使得确定同类用户的基准线成为可能。

注意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以能耗感知为基础的数据记录与分析的区块链平台,感知节点以地理位置一致为原则,同一建筑或小区的节点组成一个子链。每个节点安装在电力进线端,通过电压/电流互感器,定时采集用电数据,并通过用户的WIFI网络连接手机或电脑,写入采集的数据。同时,手机或电脑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服务器,同步上传数据,其他节点从服务器读取数据,实现各节点间的相互记账,形成分布式数据库,进而完成大数据的比对与分析。本发明把广泛分布的零散用户集成起来,建立泛在的碳指标折算体系,极大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管理水平。

(三)发明内容

区块链中,每个区块代表一个节点,记载着权属、时间、数据等信息,数据记录在每个节点中,且每次记录都要标记时间戳,由此可见,区块链是一种能够做大数据比对的数据库,每个节点都计算并分析其他节点的数据特征,从大量样本中找到共性,归纳出运行规律。多节点的分布计算,保证了数据特征的一致性,个别节点的计算错误不会影响总体结论。

区块链计算的技术特点,与电力供应网络的大数据分析结合,完成对全体用户的能耗特征归类,能够实现零散用户的碳指标核算。电力供应网络都是地区性的,理论上说,同一建筑或小区由共同的配电房供电,且功能近似,使用类似的照明、空调及用电器,其单位面积的能耗应该有一个平均值。某用户能耗高于平均值,说明增加了用电器或用电时间,不能产生碳指标;低于平均值,说明用户的节能行为带来电力节约,可以折算成碳指标。根据建筑类型与用户属性,建立各类主体的能耗基准,进而核算节能行为产生的碳指标,集成为整体的碳配额,是本发明的开拓性创新。

本发明在用户的进线端安装感知节点,感知节点分为感知部分与计算部分,感知部分至少包含WIFI 模组与电压/电流互感器,WIFI模组与用户的WIFI路由器建立连接,接入室内WIFI网络,互感器测量电压值与电流值。计算部分至少有一个安装了应用的手机,用于接收互感器的测量数据,并通过手机宽带连接服务器,为提供稳定算力,可增加至少一台接入WIFI网络的电脑,接收互感器的测量数据,并通过有线宽带连接服务器。手机与电脑提供区块链所需的算力,它们一边把自身数据上传服务器,一边从服务器下载其他节点的数据,进而做数据的比对运算。

节点安装时,工程师通过手持设备,给各节点写入GPS坐标,每个节点都有单独的ID编码,另外,系统给各类用户设定类别编码,比如居住、办公或工厂等,初始化后,地理位置、ID编码及类别编码均上传服务器。同一办公楼的不同办公室,其地理位置一致,同一小区的不同公寓,其地理位置互相靠近。平台依据地理位置与类别编码,把合适的节点链组成一个子链,符合规则的节点均加入这个子链,它们上传的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各节点定时下载其他节点的数据,进行共识记账和比对运算。

进一步,子链中的每个节点互相记录用电数据,数据记账从不间断,且这些节点类别相同,功能一致,具有类似的使用条件,其单位面积的用电量会趋向于某个平均值,逐步归纳出同类同地用户的能耗基准线。通过各节点数据的计算比对,能够判断哪些用户超额用电,哪些用户低碳运营。能耗低的用户,其节能行为将产生碳指标,这些碳指标在区块链中汇总,累计成总体碳配额,在全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出售,产生现金收益,然后折算成碳数字币,由平台统一分配。配额产出者按照各自份额,获得大部分碳币,超额用电者同样提供了算力服务,将获得少量碳币奖励。

进一步,上述子链只覆盖了局部,还需要建立市级区块链。本发明通过初始节点来组链,初始节点是某建筑或小区最早安装的一个或多个感知节点,每个初始节点的地理位置已知,都位于城市的建成区域内。初始节点汇总子链的全部数据,记录总用电量,然后与其他子链的初始节点互相记账,形成更大范围的公链。由于初始节点负责在子链间建立共识,对算力与存储要求较高,必须同时满足子链与公链的数据记录要求,最好使用台式电脑,且保持宽带的永久在线。

由此可见,加入区块链计算的用户越多,感知节点在不同区域的安装越广泛,集成平台的计算结果越准,碳指标的积累量越大,可分配的碳币就越多。碳币是安装感知节点和实施节能行为的产物,用户提供更多的算力,使用更多的节能设备,都会带来额外的碳币收益,它建立在工程运行与碳交易体系中,具有实用价值和金融属性,完全脱离空气币的范畴。

(四)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区感知与汇总计算的区块链能耗分析平台,同一建筑或小区的用户,通过感知节点组成子链,各子链互相关联,形成市域范围的电力区块链。子链的各节点定时采集用户的用电数据,互相记账并进行数据比对计算,归纳出能耗基准,通过用户与该基准的偏离值,计算节能行为产生的碳指标,并完成配额汇总,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产生基于现金流的碳数字币。本发明能够建立各类主体的能耗基准,分析用户的节能潜力,完成碳指标的全民普惠,充分动员各类主体参与碳中和事业,实现城市的低碳运行,是创新性的碳配额生成与共享的技术平台。

(五)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说明,图1是感知节点的构成示意图,图2是子链的构成示意图和用户生成碳指标的实施例,图3是公链的构成示意图和碳指标集成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说明感知节点的组成。感知节点分为感知部分与计算部分,感知部分至少包含WIFI模组与电压/ 电流互感器,WIFI模组1与电压/电流互感器2组成整体的感知器,安装在用户的电力进线端,模组1与用户的WIFI路由器建立连接,接入室内WIFI网络,也可以增加手机信号模组,直接与电信基站建立连接。互感器2测量电压值与电流值,感知器可以增加更多的数据测量,包括但不限于功率因素/谐波含量/线路温升。计算部分至少有一个安装了应用的手机3,用于接收互感器2的测量数据,并通过手机宽带连接服务器5,为提供稳定算力,可增加至少一台接入WIFI网络的电脑4,接收互感器2的测量数据,并通过有线宽带连接服务器5。手机与电脑提供区块链所需的算力,它们一边把自身数据上传服务器,一边从服务器下载其他节点的数据,进而做数据的比对运算。

由此可见,节点的感知部分是一个完整硬件,计算部分利用现有的手机与电脑,通讯依靠现有的WIFI 网络与手机/有线宽带。

图2说明子链是如何组成的。供电网络10通过配电站出线,接入建筑与小区的配电房,再分别引入主配电箱。主箱出线到各用户的分配电箱,感知节点安装在分箱到用户的进线端。感知节点分为常规节点 7和初始节点8两类,常规节点7只在本子链内互相记账,初始节点8除了本子链的记账,还负责汇总链内数据,参与其他子链的互相记账。常规节点7和初始节点8依据组链规则,共同组成子链9,每个子链至少有一个初始节点8,常规节点7的数量不限。两类节点的功能没有区别,但安装时间有先后,一般设定最早安装的节点为初始节点。

感知节点安装时,工程师通过手持设备,给各节点写入GPS坐标,每个节点都有单独的ID编码,另外,系统给各类用户设定类别编码,初始化后,地理位置、ID编码及类别编码均上传服务器,同一办公楼和同一小区,其地理位置是一致或接近的,平台依据地理位置与类别编码,把合适的节点组成一个子链,它们上传的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各节点定时下载其他节点的数据,进行共识记账和比对运算。上述组链规则是子链的组成依据。

图2还是各用户产生碳指标的实施例。子链中,每个节点互相记录用电数据,数据记账从不间断,逐步归纳出同类同地用户的能耗基准线,通过各节点数据的计算比对,判断哪些用户超额用电,哪些用户低碳运营。能耗低的用户,或者安装了节能设备,或者经常关闭用电器,用电量小于平均值,会折算成对应的碳指标,记录在子链的各节点中。

图3说明子链如何组成公链,形成市域范围的区块链网络。每个子链至少设定一个初始节点,一般是建筑或小区最早安装那些节点,每个初始节点的地理位置已知,都位于本城市的建成区域内,初始节点汇总子链的全部数据,记录总用电量,然后与其他子链的初始节点互相记账,组成更大范围的公链,逐步覆盖整个市域。子链A与子链C有一个初始节点,说明规模适中,子链B有两个初始节点,说明子链B的规模较大,需要增加更多的公链算力,保证公链具有较快的响应时间。

图3还是用户碳指标集成的实施例。子链A、子链B与子链C分别建立在区内不同类别的建筑中,代表不同类型的用户,子链A与子链B是办公室,子链C是运动场,构成一个公链。各子链产生的碳指标汇总到各自的初始节点,完成累计,再通过子链间互相记账,累计成总体碳配额,在全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出售,产生现金收益,然后折算成碳数字币,由平台统一分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