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

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苗床,所述苗床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苗盘,所述苗盘的上侧设置有栽培区,所述苗盘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卡槽,所述苗床的上侧设置安装有防护盖。该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装置,该装置通过驱动机构与内置喷头之间的配合可对播种的稻种量进行限量处理,避免其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且利用均匀部与震动弹簧的作用下,从而使得均匀板上方的稻种有序穿过均匀板上的均匀孔,同时均匀分布至栽培区中,避免其出现堆积、影响稻种发育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水稻幼苗进行有效培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6516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沭阳县恒大米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37531.1

  • 发明设计人 胡军;

    申请日2022-04-25

  • 分类号A01G22/22;A01G27/00;A01G9/28;A01G7/06;A01G7/04;A01C7/16;A01C1/08;A01C1/00;

  • 代理机构南京文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静

  • 地址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丰收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47: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4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的育成,是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大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前,水稻杂种优势是重要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杂交后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表现,且在对杂交水稻幼苗进行培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现有的育苗通常在室外田间进行育苗,但室外的环境变化无法得到控制,在育苗时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水稻幼苗死亡,存活率较低,极大地影响了水稻幼苗的存活性;其二:现有的水稻幼苗培育装置大多不便于对水稻幼苗进行直接观察,同时不方便调节培育装置内的湿度、光照强度和氧气浓度等培育环境,进而容易导致水稻幼苗种子地发芽率不佳,并且培育完成后不便于拿取取样,从而增大了水稻幼苗培育的难度;故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育苗床,并在覆盖区域内提供相应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光照环境,采用苗盘结合旱育的方式育苗,培育出具有高产抗病性的水稻幼苗。

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稻种预处理:选择杂交水稻或常规水稻中粒大饱满、无病害的颗粒为播撒稻种,把挑选出的稻种置于阳光直晒的环境中晾晒干燥并脱芒筛分选备用;

S2:育苗基质加工:选择肥沃、无砾石、杂草、无农药药剂残留的土壤为育苗土,选择腐熟农家肥为育苗肥;

S3:育苗育种:把筛选后的稻种放入杀菌药剂中浸泡杀菌,且把浸泡杀菌后的稻种捞出使用清水漂洗4-6次,并滤除水分,其次把滤除水分的稻种堆放、自发温进行催芽,直至稻种破壳露白;

S4:育苗播种:在构建好的苗床上整齐铺设苗盘,其次在苗盘上铺设育苗基质,在育苗基质上均匀播撒经过育种处理的稻种,播种完毕后用育苗基质覆盖稻种不见粒,无堆积即可;

S5:育苗管理:幼苗生长成2叶龄期时,施肥1次,幼苗生长至3叶龄期时,施肥2次,且在单株幼苗高度生长至20-25厘米时进行移栽,并且在移栽前2-3天施肥一次;

S6:育苗病害防治:幼苗生长至1-3叶龄期时,喷施防治枯苗病的药剂,幼苗生长至4叶龄期时,喷施防治虫害的药剂。

进一步的,所述S2中使育苗土、育苗肥的颗粒粒径小于0.5厘米,把育苗土与育苗肥按1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育苗基质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杀菌药剂为15%-25%乳剂2000倍液的剂咪鲜胺、粉剂500倍液的三氯异氰尿酸、或者40%-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的多菌灵。

进一步的,所述S5中移栽前再施表层底肥,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瘦而定,并且由于幼苗根系脆嫩,定植时应尽量避免伤根,土壤应适当湿润,并以细土护根,轻轻压实,然后淋洒足量的定根水。

进一步的,所述S6中在1-3叶龄期时,选用35%甲霜恶霉灵1000倍药液兑水2kg水喷洒秧苗防治枯叶病;且秧苗4叶龄期时,选用10%悬浮剂1500倍液的锐劲特防治害虫药剂。

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苗床,所述苗床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苗盘,所述苗盘的上侧设置有栽培区,所述苗盘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卡槽,所述苗床的上侧设置安装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可视窗口,所述防护盖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滑块,所述稳定滑块与稳定卡槽通过配合安装,所述苗床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侧与防护盖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苗床的右侧设置安装有氧气罐和增湿罐,所述氧气罐设置在增湿罐的前侧,所述苗床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有氧气喷头和增湿喷头,所述氧气喷头与氧气罐相设置连接,所述增湿喷头与增湿罐相设置连接,利用增湿喷头喷出水雾,使得苗床的内部湿度适合水稻幼苗生长,利用氧气喷头调整苗床内部氧气的浓度,使水稻幼苗有一个适应的生存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位于苗床的前后两侧设置安装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滑杆、调节滑块和安装架;所述调节部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上滑动安装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通过调节滑块带动安装架在调节滑杆上滑动,实现活动块以及播种装置的移动,并且活动块带动播种装置可实现在安装架上的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上活动安装有活动块,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位于苗床的左侧设置安装有播种箱,所述活动块与播种箱之间设置连接有弹性连接管,所述活动块的下侧设置安装有播种装置;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安装有固定灯架,所述固定灯架上设置安装有光照灯,所述光照灯位于苗床的正上方,通过固定灯架上的光照灯发出照射,从而对水稻幼苗提供相应的光照环境,有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部,所述播种装置的内壁顶部设置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设置安装有内置喷头,所述播种装置的上侧设置安装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侧与活动块的底部相设置连接;所述固定部中活动安装有均匀板,所述均匀板设置在内置喷头的正下方,所述固定部的内壁上且位于均匀板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有均匀部,所述均匀部的上下两侧与固定部的内壁之间设置连接有震动弹簧,利用均匀部与震动弹簧的作用下,有效增强了均匀板的震动感,从而使得均匀板上方的稻种有序穿过均匀板上的均匀孔,同时均匀分布至栽培区中。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该装置通过驱动机构与内置喷头之间的配合作用,可对播种的稻种量进行限量处理,使稻种处于合适量,避免其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且利用均匀部与震动弹簧的作用下,有效增强了均匀板的震动感,从而使得均匀板上方的稻种有序穿过均匀板上的均匀孔,同时均匀分布至栽培区中,避免其出现堆积、影响稻种发育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水稻幼苗进行有效培养。

2、该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该装置通过氧气罐、氧气喷头、增湿罐和增湿喷头可有效对苗床的内部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利用增湿喷头喷出水雾,使得苗床的内部湿度适合水稻幼苗生长,利用氧气喷头调整苗床内部氧气的浓度,使水稻幼苗有一个适应的生存环境,通过固定灯架上的光照灯发出照射,从而对水稻幼苗提供相应的光照环境,有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解决了不方便调节培育装置内的湿度、光照强度和氧气浓度等培育环境,进而容易导致水稻幼苗种子地发芽率不佳的问题。

3、该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当水稻幼苗培育完毕后,通过将栽培区单独分布设置,有利于人们对水稻幼苗进行收集,同时方便对水稻幼苗的取出,极大降低水稻幼苗培育的难度,解决了培育完成后不便于拿取取样的问题,并且通过该设置达到了方便调节水稻幼苗培育环境的目的,使其在使用时对水稻幼苗护理更加方便,更有益于对水稻幼苗的培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苗床与防护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苗床与氧气罐和增湿罐安装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播种箱与播种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播种装置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7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苗床;3、苗盘;31、栽培区;4、稳定卡槽;5、防护盖;51、可视窗口;52、稳定滑块;6、滑动杆;61、滑动块;7、氧气罐;71、氧气喷头;8、增湿罐;81、增湿喷头;9、播种箱;10、调节部;101、调节滑杆;102、调节滑块;103、安装架;11、活动块;111、弹性连接管;12、播种装置;13、固定灯架;131、光照灯;14、固定部;15、驱动机构;151、内置喷头;16、连接部;17、均匀板;18、均匀部;181、震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且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育苗床2,并在覆盖区域内提供相应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光照环境,采用苗盘3结合旱育的方式育苗,培育出具有高产抗病性的水稻幼苗。

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稻种预处理:选择杂交水稻或常规水稻中粒大饱满、无病害的颗粒为播撒稻种,把挑选出的稻种置于阳光直晒的环境中晾晒干燥并脱芒筛分选备用;

S2:育苗基质加工:选择肥沃、无砾石、杂草、无农药药剂残留的土壤为育苗土,选择腐熟农家肥为育苗肥;

S3:育苗育种:把筛选后的稻种放入杀菌药剂中浸泡杀菌,且把浸泡杀菌后的稻种捞出使用清水漂洗4-6次,并滤除水分,其次把滤除水分的稻种堆放、自发温进行催芽,直至稻种破壳露白;

S4:育苗播种:在构建好的苗床2上整齐铺设苗盘3,其次在苗盘3上铺设育苗基质,在育苗基质上均匀播撒经过育种处理的稻种,播种完毕后用育苗基质覆盖稻种不见粒,无堆积即可;

S5:育苗管理:幼苗生长成2叶龄期时,施肥1次,幼苗生长至3叶龄期时,施肥2次,且在单株幼苗高度生长至20-25厘米时进行移栽,并且在移栽前2-3天施肥一次;

S6:育苗病害防治:幼苗生长至1-3叶龄期时,喷施防治枯苗病的药剂,幼苗生长至4叶龄期时,喷施防治虫害的药剂。

进一步的,S2中使育苗土、育苗肥的颗粒粒径小于0.5厘米,把育苗土与育苗肥按10: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育苗基质备用。

进一步的,S3中的杀菌药剂为15%-25%乳剂2000倍液的剂咪鲜胺、粉剂500倍液的三氯异氰尿酸、或者40%-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的多菌灵。

进一步的,S5中移栽前再施表层底肥,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瘦而定,并且由于幼苗根系脆嫩,定植时应尽量避免伤根,土壤应适当湿润,并以细土护根,轻轻压实,然后淋洒足量的定根水。

进一步的,S6中在1-3叶龄期时,选用35%甲霜恶霉灵1000倍药液兑水2kg水喷洒秧苗防治枯叶病;且秧苗4叶龄期时,选用10%悬浮剂1500倍液的锐劲特防治害虫药剂。

请参阅图1至图9,一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苗床2,苗床2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苗盘3,苗盘3的上侧设置有栽培区31,苗盘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稳定卡槽4,苗床2的上侧设置安装有防护盖5,防护盖5上设置有可视窗口51,防护盖5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滑块52,稳定滑块52与稳定卡槽4通过配合安装,苗床2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中安装有滑动杆6,滑动杆6上滑动安装有滑动块61,滑动块61的上侧与防护盖5的底部相固定连接;苗床2的右侧设置安装有氧气罐7和增湿罐8,氧气罐7设置在增湿罐8的前侧,苗床2的内壁上设置安装有氧气喷头71和增湿喷头81,氧气喷头71与氧气罐7相设置连接,增湿喷头81与增湿罐8相设置连接,利用增湿喷头81喷出水雾,使得苗床2的内部湿度适合水稻幼苗生长,利用氧气喷头71调整苗床2内部氧气的浓度,使水稻幼苗有一个适应的生存环境;

底座1的上方且位于苗床2的前后两侧设置安装有调节部10,调节部10包括调节滑杆101、调节滑块102和安装架103;调节部10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安装有调节滑杆101,调节滑杆101上滑动安装有调节滑块102,调节滑块10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03,通过调节滑块102带动安装架103在调节滑杆101上滑动,实现活动块11以及播种装置12的移动,并且活动块11带动播种装置12可实现在安装架103上的纵向移动;安装架103上活动安装有活动块11,底座1的上方且位于苗床2的左侧设置安装有播种箱9,活动块11与播种箱9之间设置连接有弹性连接管111,活动块11的下侧设置安装有播种装置12;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安装有固定灯架13,固定灯架13上设置安装有光照灯131,光照灯131位于苗床2的正上方,通过固定灯架13上的光照灯131发出照射,从而对水稻幼苗提供相应的光照环境,有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播种装置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部14,播种装置12的内壁顶部设置安装有驱动机构15,驱动机构15的底部设置安装有内置喷头151,播种装置12的上侧设置安装有连接部16,连接部16的上侧与活动块11的底部相设置连接;固定部14中活动安装有均匀板17,均匀板17设置在内置喷头151的正下方,固定部14的内壁上且位于均匀板17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有均匀部18,均匀部18的上下两侧与固定部14的内壁之间设置连接有震动弹簧181,利用均匀部18与震动弹簧181的作用下,有效增强了均匀板17的震动感,从而使得均匀板17上方的稻种有序穿过均匀板17上的均匀孔,同时均匀分布至栽培区31中,避免其出现堆积、影响稻种发育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水稻幼苗进行有效培养。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工作原理:该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杂交水稻幼苗培育装置,目前,水稻杂种优势是重要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生物体杂交后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表现,且在对杂交水稻幼苗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在使用时,通过将处理好的稻种存放至播种箱9中,当需要进行播种时,通过在苗盘3中的栽培区31内设置有育苗土壤,同时在育苗土中铺设有育苗肥,再通过外部电脑程序的控制,此时,通过调节滑块102带动安装架103在调节滑杆101上滑动,实现活动块11以及播种装置12的移动,并且活动块11带动播种装置12可实现在安装架103上的纵向移动,当播种装置12移动至栽培区31正上方时,此时通过电脑程序的控制,促使驱动机构15产生动能,使得播种箱9中的稻种传输至内置喷头151中,同时利用驱动机构15与内置喷头151之间的配合作用,可对播种的稻种量进行限量处理,使稻种处于合适量,避免其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且内置喷头151喷出稻种的同时,此时稻种作自由落体运动,同时掉落在均匀板17的上方,通过稻种掉落的撞击力使均匀板17产生颠簸震动感,且均匀板17震动的同时,利用其边缘与均匀部18相接触,在均匀部18与震动弹簧181的作用下,有效增强了均匀板17的震动感,从而使得均匀板17上方的稻种有序穿过均匀板17上的均匀孔掉落至栽培区31中,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水稻幼苗进行有效培养;

此外,在对水稻幼苗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防止外界环境对其产生干扰,可通过滑动块61带动防护盖5在滑动杆6上进行移动,从而将防护盖5牢牢盖住苗床2,使苗床2的内部形成舒适环境,且通过设置可视窗口51有利于人们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当需要对水稻幼苗提供相应的光照强度时,通过外部电脑程序的控制,此时固定灯架13上的光照灯131发出照射,从而对水稻幼苗提供相应的光照环境,有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并且通过氧气罐7、氧气喷头71、增湿罐8和增湿喷头81可有效对苗床2的内部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利用增湿喷头81喷出水雾,使得苗床2的内部湿度适合水稻幼苗生长,利用氧气喷头71调整苗床2内部氧气的浓度,使水稻幼苗有一个适应的生存环境;且在水稻幼苗培育完毕后,通过将栽培区31单独分布设置,有利于人们对水稻幼苗进行收集,同时方便对水稻幼苗的取出,极大降低水稻幼苗培育的难度,并且通过该设置达到了方便调节水稻幼苗培育环境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