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

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涉及旅游领域,包括系统总控制端、入口闸机识别器、智能引路杆、智能休息座椅及其以下步骤;步骤一:游客通过入口闸机识别器进入景区,游客面部特征录入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中,本发明通过在景区中分布设置智能引路杆与智能休息座椅,从而能实时对游客的位置信息进行掌控,从而使得人流监测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所述智能休息座椅能实时检测感知游客心跳、血压等数值,同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同时根据面部识别数据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从而能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游客并及时锁定位置进行救治,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830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天迈网络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15835.8

  • 发明设计人 吕剑彪;朱小峰;梁景花;

    申请日2022-04-20

  • 分类号G07C9/00;G07C9/37;G06V40/16;A61B5/024;A61B5/021;

  • 代理机构杭州卓然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凌赵华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路41号7幢二层204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6: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游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景区旅游普遍存在着目的地旅游文化体验性不强、消费场景的游客体验效果不理想,随着智慧旅游的普及发展,大众旅游的消费特点,数字技术为文旅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与技术变革,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其中景区的人流监测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传统的人流监测非常的单一,并不能全面的对人流进行监测,同时误差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总控制端、入口闸机识别器、智能引路杆、智能休息座椅及其以下步骤;

步骤一:游客通过入口闸机识别器进入景区,游客面部特征录入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中,同时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进行存储;

步骤二:游客进入到景区,通过设置在景区内的所述智能引路杆对过往的游客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进行对比分类,再进行储存;

步骤三:游客在景区中游玩,坐在所述智能休息座椅上进行休息时,所述智能休息座椅通过与游客接触感知游客身体数据进行记录,同时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进行分类储存;

步骤四:所述系统总控制端将接受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并输出至对应游客的手机客户端。

作为优选,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所述智能引路杆、所述智能休息座椅均与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之间CAN通讯互联,且均设置有安全冗余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设置有区间单元接收入口闸机识别器中录入的游客信息,且以该游客信息为中心设置有数据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中设置有面部识别系统,所述中设置有人脸区分单元与人脸构建单元,所述人脸构建单元以游客人脸图像为基础建立二维坐标系,记录眼睛位置、鼻子位置与嘴巴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人脸区分单元以所述人脸构建单元设置的二位坐标系将人脸区分为四部分并同时将区分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该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中。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引路杆等距分布设置在景区道路两侧,每个所述智能引路杆分别包括路杆立柱,每个所述路杆立柱上端面分别固设有固定支撑块,每个所述固定支撑块上端面分别固设有光伏板,每个所述固定支撑块外侧端面分别固定套设有环管灯,每个所述路杆立柱外侧端面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三个开口电磁滑轨,每个所述电磁滑轨中分别滑动连接有电磁滑块,每个所述电磁滑块上分别固设有捕捉摄像头,当游客在景区内行走时,每个所述捕捉摄像头均能对游客进行人脸识别,同时将识别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进行比对,从而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中,从而实时记录游客游玩路线,所述捕捉摄像头还能上下移动进行面部图像采集,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休息座椅分布设置在景区中,每个所述智能休息座椅分别包括底座,每个所述底座上端面分别固设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分别固设有休息座椅,每个所述休息座椅下端面分别固设有充电插座,每个所述休息座椅右端面分别固设有休息靠背,每个所述休息靠背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遮雨板,当出现下雨时控制所述遮雨板翻转对所述智能休息座椅休息区域进行遮挡。

作为优选,所述休息座椅上端面呈内凹圆弧状,所述休息靠背左端面呈外凸圆弧状,所述休息座椅与所述休息靠背外侧端面均设置有传感垫,从而使得游客在坐在所述智能休息座椅上休息时,所述智能休息座椅能实时检测感知游客心跳、血压等数值,同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同时根据面部识别数据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从而能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游客并及时锁定位置进行救治。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引路杆中设置有输出单元与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中将每个所述智能引路杆中三个所述捕捉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进行组合并与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中记录的游客人脸数据进行对比选出重合度最高的,所述输出单元将位于所述智能休息座椅上的游客人脸图像输出至所述智能休息座椅系统内。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休息座椅中设置有数据处理系统,接收最近的所述智能引路杆中输出的人脸图片数据,且对应的所述休息座椅中的检测数据进行绑定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景区中分布设置智能引路杆与智能休息座椅,从而能实时对游客的位置信息进行掌控,从而使得人流监测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所述智能休息座椅能实时检测感知游客心跳、血压等数值,同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中,同时根据面部识别数据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从而能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游客并及时锁定位置进行救治,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中智能引路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系统总控制端;2、入口闸机识别器;3、智能引路杆;4、智能休息座椅;21、面部识别系统;31、光伏板;32、固定支撑块;33、环管灯;34、路杆立柱;35、电磁滑轨;36、电磁滑块;37、捕捉摄像头;41、底座;42、支撑板;43、充电插座;44、休息座椅;45、休息靠背;46、遮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发明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全域文旅产业数据监测方法,包括系统总控制端1、入口闸机识别器2、智能引路杆3、智能休息座椅4及其以下步骤;

步骤一:游客通过入口闸机识别器2进入景区,游客面部特征录入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2中,同时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进行存储;

步骤二:游客进入到景区,通过设置在景区内的所述智能引路杆3对过往的游客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进行对比分类,再进行储存;

步骤三:游客在景区中游玩,坐在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上进行休息时,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通过与游客接触感知游客身体数据进行记录,同时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进行分类储存;

步骤四: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将接受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并输出至对应游客的手机客户端。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2、所述智能引路杆3、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均与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之间CAN通讯互联,且均设置有安全冗余处理。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设置有区间单元接收入口闸机识别器2中录入的游客信息,且以该游客信息为中心设置有数据空间。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2中设置有面部识别系统21,所述21中设置有人脸区分单元与人脸构建单元,所述人脸构建单元以游客人脸图像为基础建立二维坐标系,记录眼睛位置、鼻子位置与嘴巴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人脸区分单元以所述人脸构建单元设置的二位坐标系将人脸区分为四部分并同时将区分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该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中,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引路杆3等距分布设置在景区道路两侧,每个所述智能引路杆3分别包括路杆立柱34,每个所述路杆立柱34上端面分别固设有固定支撑块32,每个所述固定支撑块32上端面分别固设有光伏板31,每个所述固定支撑块32外侧端面分别固定套设有环管灯33,每个所述路杆立柱34外侧端面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三个开口电磁滑轨35,每个所述电磁滑轨35中分别滑动连接有电磁滑块36,每个所述电磁滑块36上分别固设有捕捉摄像头37,当游客在景区内行走时,每个所述捕捉摄像头37均能对游客进行人脸识别,同时将识别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进行比对,从而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中,从而实时记录游客游玩路线,所述捕捉摄像头37还能上下移动进行面部图像采集,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分布设置在景区中,每个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分别包括底座41,每个所述底座41上端面分别固设有支撑板42,每个所述支撑板42上端面分别固设有休息座椅44,每个所述休息座椅44下端面分别固设有充电插座43,每个所述休息座椅44右端面分别固设有休息靠背45,每个所述休息靠背45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遮雨板46,当出现下雨时控制所述遮雨板46翻转对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休息区域进行遮挡。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休息座椅44上端面呈内凹圆弧状,所述休息靠背45左端面呈外凸圆弧状,所述休息座椅44与所述休息靠背45外侧端面均设置有传感垫,从而使得游客在坐在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上休息时,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能实时检测感知游客心跳、血压等数值,同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同时根据面部识别数据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从而能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游客并及时锁定位置进行救治。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引路杆3中设置有输出单元与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中将每个所述智能引路杆3中三个所述捕捉摄像头37捕捉到的图像进行组合并与所述入口闸机识别器2中记录的游客人脸数据进行对比选出重合度最高的,所述输出单元将位于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上的游客人脸图像输出至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系统内。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休息座椅4中设置有数据处理系统,接收最近的所述智能引路杆3中输出的人脸图片数据,且对应的所述休息座椅4中的检测数据进行绑定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

当游客通过入口闸机识别器2进入到景区时,所述面部识别系统21将获取的游客面部信息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从而使得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的区间单元接收入口闸机识别器2中录入的游客信息,且以该游客信息为中心设置有数据空间,游客在景区内游玩每个所述捕捉摄像头37均能对游客进行人脸识别,同时将识别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进行比对,从而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中,从而实时记录游客游玩路线,同时游客在游玩累了在所述能休息座椅4上休息时能实时检测感知游客心跳、血压等数值,同时将检测数据上传至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中,同时根据面部识别数据分录到游客对应的所述数据空间,从而能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游客并及时锁定位置进行救治,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安全性,所述系统总控制端1将所述数据空间的各项内容分别发送至对应游客的手机端。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