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摘要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并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实现利用数据采集脚本对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并且基于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生成本次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以使测试用户访问该链接地址即可独立完成测试对象的线上测试,无需第三方人工干预,相比目前线下测试,无需在现场进行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相比目前线上测试,无需与测试用户远程沟通进行线上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提高测试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8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99106.1

  • 发明设计人 支尚;杨涛;

    申请日2021-01-25

  • 分类号G06F11/36;

  • 代理机构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鑫

  • 地址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资本大厦一座四层847号邮箱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6: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6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易用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需要用户对产品进行线下易用性测试。线下易用性测试的过程通常为:用户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观察员和产品开发人员在一旁进行观察、聆听和记录,以便得到用户的操作记录、反馈和问题等数据,从而对产品进行改进,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然而,线下易用性测试存在如下问题:用户对产品的操作需要在现场进行,观察员和产品开发人员也需要在现场进行转录和梳理,另外,易用性测试任务的布置通常也要在现场进行,因此,不但需要观察员和产品开发人员出差前往用户现场,还需要人工进行观察记录,整个测试过程效率较低,耗时较长,人工成本较高,测试用户无法独立完成测试。且在新冠疫情期间无法线下开展。

目前也可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易用性测试,例如通过远程视频并共享桌面的方式进行。但仍然需要观察员进行易用性测试任务的布置,和用户的远程沟通,以及对用户的操作记录、反馈和问题等数据的转录和梳理,测试效率仍然较低,测试用户无法独立完成测试。

上述对问题的发现过程的描述,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

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

将所述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所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

基于所述第一链接地址和所述测试任务,生成第二链接地址;

响应所述第二链接地址的访问请求,跳转至所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以使所述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所述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并基于所述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易用性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

嵌入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所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链接地址和所述测试任务,生成第二链接地址;

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二链接地址的访问请求,跳转至所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以使所述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所述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并基于所述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步骤。

可见,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并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实现利用数据采集脚本对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并且基于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生成本次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以使测试用户访问该链接地址即可独立完成测试对象的线上测试,相比目前线下测试,无需在现场进行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相比目前线上测试,无需与测试用户远程沟通进行线上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的交互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添加测试对象的第一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嵌入测试对象的第二界面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添加测试任务的第三界面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创建测试项目的第四界面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功创建测试项目的界面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始测试的界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层页面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一状态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二状态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三状态图;

图14是图10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四状态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界面中视频显示区域和视频时间轴区域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界面中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的第一状态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界面中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的第二状态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数据转换为问题打标的页面变化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界面中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用性测试结论的界面图;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用性测试装置的框图;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例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页面的布局、样式和颜色,界面的布局、样式和颜色,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变化。

针对目前线下测试,需要在现场进行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测试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测试用户无法独立完成测试的问题,以及针对目前线上测试,需要与测试用户远程沟通进行线上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测试效率较低,测试用户无法独立完成测试的问题,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并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实现利用数据采集脚本对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并且基于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生成本次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以使测试用户访问该链接地址即可独立完成测试对象的线上测试,无需第三方人工干预。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相比目前线下测试,无需在现场进行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相比目前线上测试,无需与测试用户远程沟通进行线上测试任务的人工布置和测试数据的人工转录和梳理,提高测试效率。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应用场景图。在图1中,测试对象11可以理解为待测试的产品,产品例如为软件系统、应用程序、页面代码等可以通过链接地址的页面来展示的产品。

易用性测试装置12可通过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并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11的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实现利用数据采集脚本对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解决测试数据需要人工转录导致的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11的链接地址的页面的方式可以为自动嵌入,也即易用性测试装置12可直接访问测试对象11的链接地址,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11的链接地址的页面对应的代码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11的链接地址的页面的方式可以为人工嵌入,也即易用性测试装置12可以将数据采集脚本告知第三方,例如项目关联方,由项目关联方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11的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其中,项目关联方可以理解为易用性测试项目的关联人员,例如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观察员和/或开发人员。

在图1中,易用性测试装置12还可基于测试对象11的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生成本次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以使测试用户访问该链接地址即可独立完成测试对象11的线上测试,无需第三方人工干预。解决需要与测试用户进行现场沟通或线上沟通来布置测试任务导致的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图1中,示出了多个测试用户的设备13,每个测试用户的设备13均具有连接网络的功能,可以进行易用性线上测试。因此,参与易用性测试的用户可以有多个,且每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测试用户的设备13利用网络完成对测试对象11的独立测试。

以一个测试用户的设备13为例,该测试用户的设备13可通过网络从易用性测试装置12获取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进而通过网络访问该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实现对测试对象11的线上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测试用户的设备13利用网络协同完成对测试对象11的协同测试。例如,多个测试用户的设备13可通过网络从易用性测试装置12获取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进而通过网络访问该易用性测试的链接地址,在该链接地址对应的同一页面进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对于每个测试用户的设备13而言,编辑内容实时显示在页面中,且编辑内容通过网络发送给易用性测试装置12。易用性测试装置12可以按照一定的页面编辑策略,将不同用户的编辑内容在页面中进行显示布局,以使每个测试用户的设备13可基于该显示布局显示所有用户的编辑内容。其中,页面编辑策略可沿用多人协同编辑页面技术领域的成熟策略,不再赘述。这样,对于每个测试用户的设备13而言,不仅能够实时看到自身对页面编辑的内容,也能够看到其他用户对于同一页面编辑的内容。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易用性测试方法可适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相应地,图1中的易用性测试装置12为图2所示的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便于描述,以下实施例中以易用性测试装置为执行主体说明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流程。

如图2所示,在步骤201中,易用性测试装置获取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其中,测试任务可包括但不限于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获取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还可获取测试对象的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链接地址可以为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也可以为唯一标识(ID)等任意形式的字符串。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展示一个交互界面,该交互界面中包括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的输入框、测试任务的输入框和确认(或提交)控件。项目关联方在该交互界面中同时输入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点击确认(或提交)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该确认(或提交)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测试用户在该交互界面的输入框中输入的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展示两个交互界面,一个交互界面用于添加测试对象,另一个交互界面用于添加测试任务。例如,用于添加测试对象的交互界面中包括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的输入框和确认(或提交)控件;用于添加测试任务的交互界面中包括测试任务的输入框和确认(或提交)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首先展示用于添加测试对象的交互界面,在获取到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后,再展示用于添加测试任务的交互界面,进而获取测试任务。

在步骤202中,易用性测试装置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可以为采集探针的前端脚本,其中,采集探针可以是一种Web脚本程序,实质上是通过网页编程语言(ASP、PHP、ASP.NET等)实现采集功能的脚本文件,可以探测和采集页面中的相关数据,例如用户的操作数据,时间数据,网页显示的动态数据,视频数据,页面跳转数据等。采集功能例如录制屏幕,创建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文字、图像等数据的浮层页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在获取到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后,可自动生成针对该测试对象的数据采集脚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可调用预先设置好的数据采集脚本。

在步骤203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将数据采集脚本添加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的主体标签中,例如添加到主体标签内容的第一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可直接访问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的页面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将数据采集脚本告知项目关联方,由项目关联方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测试对象的链接地址的页面中。

例如,易用性测试装置生成数据采集脚本后,展示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中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项目关联方将数据采集脚本复制后添加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的主体标签内容的第一行。这样,项目关联方知晓应当复制数据采集脚本,并打开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将数据采集脚本添加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的主体标签内容的第一行。

在步骤204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基于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生成第二链接地址。具体地,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将测试对象的名称、第一链接地址、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封装为第二链接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在获取测试任务后,展示用于创建测试项目的交互界面,项目关联方可利用该交互界面创建针对测试对象的测试项目,便于项目关联方以测试项目的方式管理每一次易用性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创建测试项目的交互界面中显示测试对象的名称、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以便项目关联方核实是否正确;并且该交互界面中提供项目名称的输入框和创建(或提交)控件,以便项目关联方在输入框中输入针对本次易用性测试的项目名称。这样,项目关联方确认该交互界面中显示的各信息无误,且输入项目名称后,项目关联方即可点击创建(或提交)控件,完成测试项目的创建。相应地,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创建(或提交)控件的点击操作,将项目名称、测试对象的名称、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封装为第二链接地址。

易用性测试装置在生成第二链接地址后,可提示项目关联方复制该第二链接地址并发送给测试用户,即可使测试用户通过图1所示的测试用户的设备13访问该第二链接地址,独立完成测试对象的线上测试,无需第三方人工干预。

在步骤205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第二链接地址的访问请求,跳转至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以使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并基于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可见,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测试用户独立完成易用性测试,无需人工干预。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第二链接地址的访问请求,展示开始测试界面,测试用户在该开始测试界面中输入姓名,确认已读《易用性测试服务协议》后,点击该开始测试界面中的开始测试控件。相应地,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该开始测试控件的点击操作,跳转至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以使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并基于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的方式例如为:数据采集脚本在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创建浮层页面;其中,浮层页面用于引导测试任务的执行。例如,创建浮层页面中可显示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这样,测试用户可知晓该测试任务的详情,进而独立地在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按照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进行操作,同时,数据采集脚本可自动采集由测试用户进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测试数据。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不同主体之间交互的关系,下面结合图3描述易用性测试方法的交互流程。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用性测试方法的交互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

如图3所示,整个易用性测试方法的交互流程中涉及了四类主体:测试用户的设备、项目关联方的设备、易用性测试装置和测试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可以为软件装置、硬件装置或者软硬件结合的装置。例如,易用性测试装置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软件装置,操作系统可以是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IOS系统、安卓系统等),这样,易用性测试装置可以安装在移动设备上,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可以是固定设备的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等),这样,易用性测试装置可以安装在固定设备上,例如台式计算机、云端服务器等固定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易用性测试装置为软件装置,则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安装在项目关联方的设备中;若易用性测试装置为硬件装置或者软硬件结合的装置,则易用性测试装置可设置于项目关联方的设备内部,也可以实现为与项目关联方的设备相独立的装置。

在图3中,测试用户使用的是测试用户的设备,项目关联方使用的是项目关联方的设备。测试用户的设备、项目关联方的设备、易用性测试装置和测试对象之间的交互如下:

在图3中,项目关联方的设备在易用性测试装置展示的用于添加测试对象的交互界面中添加测试对象,包括测试对象的名称和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这样,易用性测试装置通过该交互界面接收测试对象的名称和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

在图3中,易用性测试装置接收测试对象的名称和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后,生成针对该测试对象的数据采集脚本。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将数据采集脚本告知项目关联方的设备。

例如,易用性测试装置生成数据采集脚本后,展示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中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项目关联方将数据采集脚本复制后添加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的主体标签内容的第一行。这样,项目关联方知晓应当复制数据采集脚本,并打开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将数据采集脚本添加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的主体标签内容的第一行,完成图3所示的嵌入数据采集脚本。

在图3中,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对嵌入数据采集脚本的测试对象进行嵌入测试,在嵌入测试通过后,可以通知项目关联方添加测试任务并创建与测试任务相关联的测试项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嵌入测试通过后,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展示用于添加测试任务的交互界面,以便项目关联方添加测试任务,包括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易用性测试装置接收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操作描述后,再展示用于创建测试项目的交互界面,以便项目关联方创建与测试任务相关联的测试项目,项目关联方在创建好测试项目后,点击该交互界面中的创建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创建控件的点击操作,生成测试链接,也即第二链接地址。

在图3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在生成测试链接后,可将测试链接告知项目关联方的设备。例如,易用性测试装置在生成测试链接后,展示成功创建测试项目的界面,在该界面中显示生成的测试链接,并提示项目关联方复制该测试链接并发送给测试用户,即可使测试用户的设备访问该测试链接进行易用性测试。

在图3中,项目关联方的设备将测试链接发送给测试用户的设备;测试用户的设备访问测试链接;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测试链接的访问请求,展示开始测试界面;测试用户在该开始测试界面中输入姓名,确认已读《易用性测试服务协议》后,点击该开始测试界面中的开始测试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该开始测试控件的点击操作,对测试用户的设备进行隐私授权,进而跳转至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以使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并基于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

在图3中,数据采集脚本可在测试开始后,启动屏幕录制,并采集测试数据,并将测试数据发送给易用性测试装置。当所有测试任务均完成后,数据采集脚本关闭屏幕录制,结束易用性测试。

为了更直观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流程,下面结合图4至图9描述易用性测试方法中测试项目生成的过程。

测试项目生成

以易用性测试装置为软件装置举例,易用性测试装置安装在项目关联方的设备中。项目关联方的设备启动易用性测试装置,例如项目关联方点击或双击易用性测试装置的图标,以访问易用性测试装置。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启动操作(点击或双击操作),展示用于添加测试对象的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中包括测试对象配置信息的输入框和第一控件。测试对象配置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测试对象的名称和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添加测试对象的第一界面示意图。在图4中,产品即为测试对象,添加产品即为添加测试对象,产品名称即为测试对象名称,产品链接地址即为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下一步”控件即为第一控件。图4所示的第一界面中包括产品名称的输入框、产品链接地址的输入框和“下一步”控件。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图4中)“下一步”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输入框中的产品名称和产品链接地址,并展示用于嵌入测试对象的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中显示嵌入提示信息和第二控件。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项目关联方将数据采集脚本复制后添加到产品链接地址的页面的主体标签内容的第一行。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嵌入测试对象的第二界面示意图。图5所示的第二界面中显示的嵌入提示信息为:“请将以下代码粘贴在产品内容的第一行,将产品嵌入ETest工具”。ETest工具即为易用性测试装置。图5中还显示有数据采集脚本的代码和“复制代码”控件。项目关联方点击“复制代码”控件,可快速复制代码。另外,图5中还包括“下一步”控件,即为第二控件。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图5中)“下一步”控件的点击操作,展示用于添加测试任务的第三界面。其中,第三界面中包括测试任务配置信息的输入框和第三控件。测试任务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添加测试任务的第三界面示意图。在图6中,任务名称即为测试任务的名称,任务描述即为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确定”控件即为第三控件。图6所示的第三界面中包括任务名称的输入框、任务描述的输入框、“确定”控件和“添加测试任务”控件。项目关联方点击“添加测试任务”控件,可添加多个测试任务。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图6中)“确定”控件的点击操作,展示用于创建测试项目的第四界面。其中,第四界面中显示测试对象配置信息、测试任务配置信息、测试项目名称的输入框和第四控件。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创建测试项目的第四界面示意图。在图7中,所属产品即为测试对象的名称,项目名称即为测试项目名称,测试起始页面即为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提交”控件即为第四控件。图7所示的第四界面中包括所属产品的输入框、项目名称的输入框,测试起始页面的输入框、测试任务的标签、“添加测试任务”控件和“提交”控件。其中,测试任务的标签可以有多个,一个标签对应一个测试任务。所属产品的输入框和测试起始页面的输入框默认显示易用性测试装置获取的所属产品和测试起始页面。项目关联方点击所属产品的输入框或测试起始页面的输入框,可以修改所属产品或测试起始页面。项目关联方点击项目名称的输入框,可以对项目进行命名。项目关联方点击测试任务的标签中的×,可以删除该标签,也即删除该测试任务。项目关联方点击“添加测试任务”控件,可添加多个测试任务。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图7中)“提交”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项目名称,并将所属产品、测试起始页面、测试任务和项目名称封装为第二链接地址。易用性测试装置在封装第二链接地址后,展示成功创建测试项目的界面,在该界面中显示封装的第二链接地址,并提示项目关联方复制该第二链接地址并发送给测试用户,即可使测试用户的设备访问该第二链接地址进行易用性测试。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功创建测试项目的界面示意图。图8所示的界面中包括复制控件。项目关联方点击复制控件,可快速复制第二链接地址。另外,图8中还显示有提示信息:“请将以下链接地址发送给目标用户,工具小助手会引导其完成易用性测试”,以提示项目关联方复制该第二链接地址并发送给测试用户。其中,目标用户即为测试用户,工具小助手可以理解为数据采集脚本所提供的辅助测试功能。

项目关联方复制第二链接地址并发送给测试用户。测试用户获取第二链接地址后,通过点击第二链接地址进入开始测试界面进行测试对象的测试。

例如,测试用户点击第二链接地址,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第二链接地址的访问请求,展示如图9所示的开始测试界面,图9中包括姓名输入框和“开始测试”控件。测试用户在姓名输入框中输入姓名,确认已读《易用性测试服务协议》后,点击“开始测试”控件进行测试对象的测试。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流程,下面结合图10至图14描述易用性测试方法中测试数据采集的过程。

测试数据采集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图9中“开始测试”控件的点击操作,跳转至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以使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并基于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跳转至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后,数据采集脚本在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创建浮层页面;其中,浮层页面用于引导测试任务的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在创建浮层页面后,进行屏幕录制,生成录屏文件,其中,屏幕录制为基于html的web屏幕录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层页面中显示聊天界面,聊天界面中包括对话显示区、对话输入框和发送控件。数据采集脚本通过虚拟助手将测试任务(包括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发送到对话显示区,代替人工欢迎测试用户并布置测试任务,引导测试用户进行易用性测试。对话输入框中默认显示“遇到槽点,在这里吐槽吧”之类的提示信息,以使测试用户遇到问题或槽点后,知晓通过对话输入框输入并通过点击发送控件将问题或槽点发送到对话显示区。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层页面的示意图。图10中显示聊天界面,聊天界面中包括对话显示区101、对话输入框102和发送控件103。数据采集脚本通过虚拟助手104将测试任务发送到对话显示区101。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103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102中的内容发送到对话显示区101,如图11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一状态图。其中,对话输入框102中的内容即为测试用户输入的测试过程中的感受、评价、吐槽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层页面中还可包括测试工具条,测试工具条中包括第一控件。第一控件的状态包括任务切换状态和任务完成状态。

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一控件的状态为任务切换状态,响应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通过虚拟助手将另一个测试任务发送到对话显示区。

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一控件的状态为任务完成状态,响应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展示易用性评价界面。测试用户可在易用性评价界面进行评分、根据直观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例如,在图10中,浮层页面中还包括测试工具条105,测试工具条中包括第一控件106。第一控件106的状态包括任务切换状态(例如图10中所示的“下一任务”)。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一控件106的状态为“下一任务”,响应第一控件106的点击操作,通过虚拟助手104将另一个测试任务发送到对话显示区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工具条中显示任务状态信息。任务状态信息包括:测试任务的总数和当前正在测试的任务的序号。例如,在图10中,测试工具条105中显示任务状态信息107。任务状态信息107例如为图10中所示的“任务1/4”,表示测试任务的总数为4,当前正在测试的任务的序号为1。当第一控件106的状态为“下一任务”,测试用户点击第一控件106,则任务状态信息107变为“任务2/4”,表示当前正在测试的任务的序号为2。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有测试任务完成测试,也即任务状态信息中当前正在测试的任务的序号为最后一个任务的序号,且测试用户完成最后一个任务的测试,则数据采集脚本将第一控件的状态修改为任务完成状态,在图10中“下一任务”将会显示为“完成并评分”,响应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展示易用性评价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工具条中还包括语音控件。数据采集脚本响应语音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语音数据并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文字,并显示在对话输入框中。测试用户确认语音识别的文字正确后,可点击发送控件,以将语音识别的文字显示在对话显示区中;用户确认语音识别的文字有误后,可直接在对话输入框中修改,修改后点击发送按钮,以将修改后的文字显示在对话显示区中。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中的文字发送到对话显示区。

例如,在图10中,测试工具条105中还包括语音控件108。测试用户点击语音控件108后,测试用户的设备可采集测试用户的语音数据。数据采集脚本响应语音控件108的点击操作,获取语音数据并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文字,并显示在对话输入框102中;当测试用户点击发送控件103,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103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102中的文字发送到对话显示区101,如图11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一状态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层页面中还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的状态包括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

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二控件的状态为收起状态,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收起,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展开状态。

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二控件的状态为展开状态,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展开,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收起状态。

例如,在图10中,浮层页面中还包括第二控件109,且第二控件109的状态为收起状态(向上的箭头)。测试用户在看完测试任务后,可点击第二控件109来收起聊天界面,数据采集脚本响应第二控件109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收起,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展开状态(向下的箭头),如图12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二状态图,也即浮层页面收起聊天界面后的状态图。

在图12中,仅保留测试工具条,且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展开状态(向下的箭头)。用户点击第二控件可展开聊天界面,重新显示为图10所示的浮层页面。数据采集脚本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展开,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收起状态(向上的箭头),如图10所示的第二控件109,且第二控件109的状态为收起状态(向上的箭头)。

在图12中,“完成并评分”控件即为图10中第一控件106,且第一控件106的状态为任务完成状态。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完成并评分”控件的点击操作,展示易用性评价界面。测试用户可在易用性评价界面进行评分、根据直观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在图12中,“任务4/4”表示测试任务的总数为4,测试用户已经完成全部测试任务的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聊天界面收起后,数据采集脚本响应语音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语音数据并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文字。数据采集脚本在测试工具条下方显示对话输入框和发送控件,并将识别的文字显示在对话输入框中。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的点击操作,显示预览区,并将对话输入框中的文字显示在预览区中。本实施例中,预览区仅显示语音识别的文字,而不显示历史对话。

例如,图13为图10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三状态图,也即聊天界面收起后且测试用户点击了语音控件的状态图。在图13中,数据采集脚本响应语音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语音数据并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文字。在图13中,数据采集脚本在测试工具条下方显示对话输入框和发送控件,并将识别的文字显示在对话输入框中。在图13中,数据采集脚本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收起状态(向上的箭头),便于测试用户点击第二控件来收起对话输入框和发送控件,返回如图12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二状态图。相应地,数据采集脚本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和发送控件收起,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展开状态(向下的箭头)。

在图13中,若测试用户点击了发送控件,则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的点击操作,显示预览区,并将对话输入框中的文字显示在预览区中,如图14所示。在图14中,预览区仅显示语音识别的文字,而不显示历史对话。

在图14中显示预览区后,第二控件的状态保持收起状态(向上的箭头)不变,便于测试用户点击第二控件来收起对话输入框、发送控件和预览区,仅保留测试工具条,返回如图12所示的浮层页面的第二状态图。相应地,数据采集脚本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发送控件和预览区收起,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展开状态(向下的箭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二控件的状态为展开状态,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展开,且对话显示区中显示历史对话和预览区显示的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数据包括录屏文件、前端行为数据、基于浮层页面获取的反馈数据、前端异常报错和/或易用性评价数据。当测试用户点击如图12中所示的“完成并评分”控件,则数据采集脚本将测试数据上传,例如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或,数据采集脚本将测试数据直接发送给易用性测试装置。

录屏文件即为一个视频文件,数据采集脚本可设置该视频文件所对应的帧率、分辨率等视频参数;数据采集脚本也可以不设置视频参数,而是在录制屏幕之前,获取前端系统参数,基于前端系统参数确定视频参数,其中,前端系统参数包括屏幕分辨率、剩余存储空间和处理器利用率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基于前端系统参数中的屏幕分辨率确定录制屏幕的分辨率等。又例如,基于剩余存储空间可判断是否存在足够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录屏文件,若不存在,则应当降低录制屏幕的分辨率。又例如,基于处理器利用率可判断处理器是否可以支撑录屏文件的录制,若不支撑,则应当降低录制屏幕的帧率。

前端行为数据包括:点击、输入、移动、跳转、执行时间等。点击可以为鼠标点击,输入可以为键盘输出,跳转可以为页面跳转,执行时间可以为前端行为的执行时间。

行为轨迹反馈数据例如用户在浮层页面中输入的数据,例如吐槽、感受、评价、图片、语音等。

易用性评价数据为测试用户在易用性评价界面输入的数据,例如评分、出意见和建议等。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流程,下面结合图15至图20描述易用性测试方法中测试数据分析的过程。

测试数据分析

易用性测试装置获取测试用户的测试数据后,可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代替人工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其中,测试数据包括录屏文件、前端行为数据、基于浮层页面获取的反馈数据、前端异常报错和/或易用性评价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数据由数据采集脚本采集并上传云端服务器,易用性测试装置可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测试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数据由数据采集脚本采集并直接发送给易用性测试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获取测试用户的测试数据后,基于测试数据展示分析界面;其中,分析界面包括视频显示区域。

易用性测试装置基于前端行为数据生成前端行为轨迹。例如,易用性测试装置可基于前端行为数据中的点击、输入、移动、跳转、执行时间等,生成前端行为轨迹。

易用性测试装置将前端行为轨迹与录屏文件的视频画面进行匹配,实现视频画面的时刻与前端行为轨迹中各行为的时间对齐,也即某个行为发生时的视频画面会与该行为匹配。

易用性测试装置在视频显示区域播放录屏文件的视频画面和匹配的前端行为轨迹,也即在播放视频画面的同时,在视频画面中显示前端行为轨迹。

例如,图15中示出了分析界面中视频显示区域,且视频显示区域中播放的视频画面内同步显示着前端行为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界面包括视频时间轴区域。例如,图15中示出了分析界面中视频时间轴区域。其中,视频时间轴区域中显示预设长度的时间轴,时间轴具有播放定位标记,播放定位标记用于标记视频当前播放进度。

易用性测试装置基于录屏文件的视频时长,确定时间轴的长度与视频时长的对应关系,从而使时间轴上的播放定位标记所标记的视频当前播放进度能够与视频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录屏文件的视频画面相对应,不存在时间和视频画面不对应的问题。

易用性测试装置基于时间轴的长度与视频时长的对应关系以及前端行为数据、反馈数据和/或前端异常报错,对时间轴进行打标。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端行为数据、反馈数据和前端异常报错分别对应不同的图标和/或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对时间轴进行打标后,在时间轴的上方显示打标标记和对应的图标,便于项目关联方明确每个打标标记对应的是哪种测试数据,也便于项目关联方点击打标标记,快速定位测试数据。

例如,图15中,在时间轴上方显示出了不同测试数据的打标标记的位置,打标标记为圆点,旗子表示一个测试任务完成测试,图标A表示问题打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打标标记的点击操作,将播放定位标记沿着时间轴移动到打标标记所对应的时刻;进而在视频显示区域播放该时刻的视频画面和与该视频画面相匹配的前端行为轨迹,并继续播放视频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界面包括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易用性测试装置基于前端行为数据、反馈数据和/或前端异常报错,构建时序详情树;进而将时序详情树显示在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

例如,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界面中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的第一状态图。在图16中,时序详情树161显示在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时序详情树161中以时间顺序对前端行为数据、反馈数据、前端异常报错、问题打标进行排序。其中,前端行为数据包括:页面跳转、鼠标点击、键盘输入、前端行为的执行时间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序详情树包括多个结点,每个结点包括数据的详情和图标,各结点之间的层级关系基于数据的时序确定。例如,在图16中,时序详情树中的一个结点为问题打标,则该结点包括问题打标的图标161-1和详情16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包括第三控件。第三控件的状态包括描述用户行为轨迹的第一状态和描述多维辅助分析的第二状态。例如,在图16中,第三控件162可以为下拉列表框,下拉列表框中的选项包括“用户行为轨迹”和“多维辅助分析”。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第一状态的触发操作,将时序详情树显示在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在图16中,第一状态的触发操作例如项目关联方点击第三控件162并选择“用户行为轨迹”。第三控件162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也即用户行为轨迹。当项目关联方点击第三控件162并选择“用户行为轨迹”后,显示图16所示的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

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第二状态的触发操作,将时序详情树中的反馈数据和前端异常报错显示在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并将时序详情树中的前端行为数据隐藏。在图16中,第二状态的触发操作例如项目关联方点击第三控件162并选择“多维辅助分析”,显示如图17所示的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的第二状态图。在图17中,时序详情树中的前端行为数据被隐藏,例如,页面跳转、鼠标点击、键盘输入、前端行为的执行时间等前端行为数据均被隐藏,仅保留反馈数据(即图17中的用户反馈)和前端异常报错(即图17中的前端报错)。在图17中,针对用户反馈增加“用户反馈转为问题记录”控件和删除控件,针对前端报错增加删除控件(和“修改”控件),针对问题打标增加“修改”控件和删除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包括第四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第四控件的点击操作,基于时序详情树,对时间轴进行打标。例如,图16中第四控件163为“打标并记录问题”。若图16中时序详情树161的所有结点均没有被选中,则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打标并记录问题”控件的点击操作,对图15中的时间轴进行打标,在时间轴上方显示出了不同数据的打标标记的位置,打标标记为圆点,图15中,旗子表示一个测试任务完成测试,图标A表示问题打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时序详情树中反馈数据对应结点的点击操作,将结点的状态修改为选中状态;进而基于选中状态,响应第四控件的点击操作,调出弹层页面。其中,弹层页面用于将反馈数据转换为问题打标。在图17中,反馈数据(即图17中的用户反馈)对应结点被选中,例如为项目关联方点击用户反馈的图标171-1或点击用户反馈的详情171-2。相应地,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打标并记录问题”控件的点击操作,调出弹层页面,用于将反馈数据转换为问题打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序详情树中反馈数据对应结点中包括:问题打标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问题打标控件的点击操作,调出弹层页面,用于将反馈数据转换为问题打标。在图17中,当鼠标指向问题打标控件后,会提示“用户反馈转为问题记录”,便于项目关联方了解问题打标控件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层页面例如为图18中181所示,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数据转换为问题打标的页面变化图。在图18中,项目关联方点击问题打标控件,也即“用户反馈转为问题记录”所指向的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问题打标控件的点击操作调出弹层页面181。弹层页面181中包括问题类型的选择框、问题描述的输入框和确定控件。其中,问题类型的选择框可以为下拉列表框,也可以为单选框。项目关联方在选择问题类型并输入问题描述后,点击确定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确定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问题类型和问题描述;进而将问题类型和问题描述与用户反馈进行关联显示。其中,关联显示例如图18中,将用户反馈的图标替换为问题打标的图标182-1,将问题描述182-2显示在用户反馈的详情的上方,也即问题描述182-2与用户反馈的详情采用“瀑布”方式进行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界面包括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易用性测试装置将问题打标的内容和易用性评价数据显示在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例如,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析界面中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的示意图。在图19中,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包括问题记录控件和易用性评分控件。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问题记录控件的点击操作,将问题打标的内容显示在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易用性测试装置响应易用性评分的点击操作,将易用性评价数据显示在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在完成测试数据分析后或者响应易用性测试结论的触发操作,展示如图20所示的易用性度量结论界面,实现问题记录的同一管理和跟踪,便于项目相关方快速跟踪问题和修复问题。易用性度量结论界面可以展示多种信息,例如包括易用性整体评级、易用性度量评分、易操作性得分、易学性得分、测试用户的数量、易用性问题数量、易用性测试概况等。这些信息可结合不同测试用户在易用性评价界面输入的数据(例如评分、出意见和建议等)得到。

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用性测试装置的框图,如图21所示,易用性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211、第二获取单元212、嵌入单元213、生成单元214和响应单元215。

第一获取单元211,用于获取测试对象的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

第二获取单元212,用于获取易用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脚本。

嵌入单元213,用于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

生成单元214,用于基于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生成第二链接地址。

响应单元215,用于响应第二链接地址的访问请求,跳转至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以使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并基于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嵌入单元213将数据采集脚本嵌入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包括:将数据采集脚本添加到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的主体标签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211还获取测试对象的名称。测试任务包括: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生成单元214基于第一链接地址和测试任务,生成第二链接地址包括:将测试对象的名称、第一链接地址、测试任务的名称和测试任务的操作描述封装为第二链接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基于测试任务引导易用性测试包括:数据采集脚本在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创建浮层页面;其中,浮层页面用于引导测试任务的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层页面中显示聊天界面,聊天界面中包括对话显示区、对话输入框和发送控件。数据采集脚本通过虚拟助手将测试任务发送到对话显示区;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中的内容发送到对话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层页面中还包括测试工具条,测试工具条中包括第一控件;第一控件的状态包括任务切换状态和任务完成状态。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一控件的状态为任务切换状态,响应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通过虚拟助手将另一个测试任务发送到对话显示区。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一控件的状态为任务完成状态,响应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展示易用性评价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工具条中显示任务状态信息,任务状态信息包括:测试任务的总数和当前正在测试的任务的序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工具条中还包括语音控件。数据采集脚本响应语音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语音数据并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文字,并显示在对话输入框中。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中的文字发送到对话显示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层页面中还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的状态包括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二控件的状态为收起状态,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收起,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展开状态。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二控件的状态为展开状态,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展开,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收起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将聊天界面收起后,数据采集脚本响应语音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语音数据并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转换为文字。数据采集脚本显示对话输入框和发送控件,并将识别的文字显示在对话输入框中。数据采集脚本响应发送控件的点击操作,显示预览区,并将对话输入框中的文字显示在预览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显示对话输入框和/或显示预览区后,数据采集脚本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收起状态;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二控件的状态为收起状态,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对话输入框、发送控件和/或预览区收起,并将第二控件的状态修改为展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脚本基于第二控件的状态为展开状态,响应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将聊天界面展开,且对话显示区中显示历史对话和预览区显示的文字。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数据采集脚本采集测试数据包括:在第一链接地址的页面中创建浮层页面后,基于数据采集脚本进行屏幕录制,生成录屏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数据包括所述录屏文件、前端行为数据、基于浮层页面获取的反馈数据、前端异常报错和/或易用性评价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还包括图21中未示出的分析单元,用于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单元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基于测试数据展示分析界面;其中,分析界面包括视频显示区域;基于前端行为数据生成前端行为轨迹;将前端行为轨迹与录屏文件的视频画面进行匹配;在视频显示区域播放录屏文件的视频画面和匹配的前端行为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界面包括视频时间轴区域;其中,视频时间轴区域中显示预设长度的时间轴,时间轴具有播放定位标记,播放定位标记用于标记视频当前播放进度。

分析单元基于录屏文件的视频时长,确定时间轴的长度与视频时长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以及前端行为数据、反馈数据和/或前端异常报错,对时间轴进行打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端行为数据、反馈数据和前端异常报错分别对应不同的图标。分析单元对时间轴进行打标后,在时间轴的上方显示打标标记和对应的图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单元响应打标标记的点击操作,将播放定位标记沿着时间轴移动到打标标记所对应的时刻;在视频显示区域播放时刻的视频画面和与该视频画面相匹配的前端行为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界面包括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分析单元基于前端行为数据、反馈数据和/或前端异常报错,构建时序详情树;将时序详情树显示在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序详情树包括多个结点,每个结点包括数据的详情和图标,各结点之间的层级关系基于数据的时序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包括第三控件。第三控件的状态包括描述用户行为轨迹的第一状态和描述多维辅助分析的第二状态。

分析单元响应第一状态的触发操作,将时序详情树显示在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

分析单元响应第二状态的触发操作,将时序详情树中的反馈数据和前端异常报错显示在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并将时序详情树中的前端行为数据隐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维数据详情树区域中包括第四控件。分析单元响应第四控件的点击操作,基于时序详情树,对时间轴进行打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单元响应时序详情树中反馈数据对应结点的点击操作,将结点的状态修改为选中状态。分析单元基于选中状态,响应第四控件的点击操作,调出弹层页面,弹层页面用于将反馈数据转换为问题打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序详情树中反馈数据对应结点中包括:问题打标控件。分析单元响应问题打标控件的点击操作,调出弹层页面,弹层页面用于将反馈数据转换为问题打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层页面中包括问题类型的选择框、问题描述的输入框和确定控件。分析单元响应确定控件的点击操作,获取问题类型和问题描述;将问题类型和问题描述与反馈数据进行关联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析界面包括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将问题打标的内容和易用性评价数据显示在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包括问题记录控件和评分控件。分析界面响应问题记录控件的点击操作,将问题打标的内容显示在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分析界面响应评分控件的点击操作,将易用性评价数据显示在问题记录及评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易用性测试装置中各单元的划分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第一获取单元211、第二获取单元212、嵌入单元213、生成单元214和响应单元215中的至少两个单元可以实现为一个单元;第一获取单元211、第二获取单元212、嵌入单元213、生成单元214或响应单元215也可以划分为多个子单元。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单元或子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2和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23。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224耦合在一起。通信接口223,用于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可理解地,总线系统22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22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224。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22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2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其中,操作系统,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任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任务。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易用性测试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221通过调用存储器22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221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易用性测试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易用性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221中,或者由处理器221实现。处理器22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2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2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易用性测试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222,处理器221读取存储器22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公开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易用性测试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为避免重复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