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

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用户层对负荷划分峰谷平时段,确定峰谷电价,对不同的负荷类型做出不同的管理手段,以达到削峰填谷效果;配电网层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考虑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分组投切电容器组这些主动调控对象的控制,以二阶锥松弛技术把最优潮流问题转换为二阶锥规划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不同的负荷进行不同的需求侧管理能够实现削峰填谷,缓解系统供电压力,考虑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模型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网络损耗,还可以减少用户的用电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40444.1

  • 申请日2022-04-25

  • 分类号G06Q10/04;G06Q10/06;G06Q30/02;G06Q50/06;

  • 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焕巧

  •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8: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市场环境与“双碳”背景下,传统的配电网供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保证用户可靠用电的同时,保障供电公司效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势在必行。主动配电网的运行依据已有的并网能源实施主动管理以确保用户用电,用户的用电习惯决定了配电网的运行与调度方式,对需求侧用户进行科学有效管理能够协调用户和供电公司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考虑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DSM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对用户层不同负荷实施不同的管理手段实现削峰填谷,在配电网层调控PV、WT、ESS、SVC与CB出力满足参与管理后的用户负荷,使得配电网运行的网络损耗最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建立主动配电网优化模型;

(2)对居民负荷进行峰谷平时段划分并确定峰谷电价;

(3)建立不同负荷的需求侧管理措施;

(4)建立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模型;

(5)运用二阶锥松弛技术把优化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并进行求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主动配电网可调控设备有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组、储能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分组投切电容器组:

光伏阵列:

风力发电机组:

储能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器:

分组投切电容器组:

式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对居民负荷进行峰谷平时段划分并确定峰谷电价。

利用模糊聚类传递闭包法对原始需求负荷进行分类,依据负荷特性得到峰谷时段。为达到峰谷电价削峰填谷作用效果,制定合理的峰谷电价,既让售电方受益,又能够使得用户满意,建立以下目标函数:

式中:d为负荷曲线的方差;ψ为用户的满意度;T为一天的总时间;E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建立不同负荷的需求侧管理措施:

(1)周期性用电需求、趋势项用电需求和随机性用电需求:

式中:q为商品需求量;Δ

(2)电动汽车负荷

式中:x为正态分布函数变量;f

步骤(4)中所述建立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模型,具体为:

以一天为优化周期,建立配电网有功损耗最小目标函数:

式中:ij为以i和j节点为端点的支路;φ为配电网支路集合;r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运用二阶锥松弛技术把优化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并进行求解,具体为:

对配电网潮流进行如下等效:

用二阶锥松弛处理:

等价变换为:

配电网层目标函数变换为:

式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对不同的负荷进行不同的需求侧管理能够实现削峰填谷,缓解系统供电压力。

(2)本发明考虑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模型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网络损耗,还可以减少用户的用电成本。

(3)峰谷电价的大小会影响用户满意度,同时会影响系统运行结果。峰时段电价取1.24元,谷时段电价取0.28元,平时段电价取0.6元时能够平衡用户与供电公司间的权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DSM的主动配电网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改进IEEE33节点配电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DSM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中运用NSGA-Ⅱ算法求解模型的Pareto解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模型如图1所示,为协调用户层和配电网层的决策与管理,实现系统的最优运行,建立了含DSM的主动配电网模型,主动配电网结构图如图2所示,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分层优化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建立主动配电网优化模型

主动配电网优化模型如图1所示,系统用户层包括各类负荷,配电网层调控设备有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组、储能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分组投切电容器组。

光伏阵列:

风力发电机组:

储能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器:

分组投切电容器组:

式中:

(2)对居民负荷进行峰谷平时段划分并确定峰谷电价

利用模糊聚类传递闭包法对原始需求负荷进行分类,依据负荷特性得到峰谷时段。为达到峰谷电价削峰填谷作用效果,制定合理的峰谷电价,既让售电方受益,又能够使得用户满意,建立以下目标函数:

式中:d为负荷曲线的方差;ψ为用户的满意度;T为一天的总时间;E

(3)建立不同负荷的需求侧管理措施:

①周期性用电需求、趋势项用电需求和随机性用电需求:

式中:q为商品需求量;Δq为商品需求变化量;p为商品价格;Δp为商品价格变化量。ε

②电动汽车负荷

式中:x为正态分布函数变量;f

建立不同负荷的需求侧管理措施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约束:

①电池soc约束:

soc

②可调度时间约束:

T

③满足下次出行约束:

soc

式中:soc

(4)建立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模型

以一天为优化周期,建立配电网有功损耗最小目标函数:

式中:ij为以i和j节点为端点的支路;φ为配电网支路集合;r

建立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模型约束条件:

①配电网潮流约束:

式中:U

②系统安全约束:

式中:U

(5)运用二阶锥松弛技术把优化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并进行求解

对配电网潮流进行如下等效:

用二阶锥松弛处理:

等价变换为:

配电网层目标函数变换为:

式中:

为验证所提计及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以下三种系统的运行策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策略1:用户不参与需求侧管理,配电网中的PV、WT、ESS、CB与SVC不出力。

策略2: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用户满意度ψ取0.8,配电网中的PV、WT、ESS、CB与SVC不出力。

策略3: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用户满意度ψ取0.8,配电网中的PV、WT、ESS、CB与SVC参与配电网优化。

表1为三种策略下系统运行产生的网络损耗与用电成本。由表1可知,当需求侧参与管理且PV、WT、ESS、CB与SVC参与配电网优化时,可减少系统的网络运行损耗,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表1三种策略下的网络损耗与用电成本

运用采用NSGA-Ⅱ来搜索多目标函数的帕累托前沿,结果如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不同用户满意度条件下负荷曲线的方差大小受影响。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