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管理架构及调度管理方法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管理架构及调度管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管理架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区块层;应用层用于显示操作界面,实现物资需求方或物资供应商进行注册,物资信息录入、显示、签收;服务层用于对物资需求方或物资供应商进行认证、管理,对物资进行管理;感知层用于读写物资的信息,并提供给服务层;区块层用于对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的数据进行加密。本发明将物资需求方、物资供应商及平台方连接起来,串联起从需求发布到物资配置、从接收入库到物资调拨的物资管理全链条,确保物资来源、去向的安全可靠;有区块链,实现对物资管理链条中各环节所产生数据的验证及防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7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50537.X

  • 申请日2022-05-20

  • 分类号G06Q10/06;G06Q10/08;G06Q30/00;G06F21/33;G06F21/64;G06K17/00;G16Y10/40;G16Y20/20;G16Y20/40;G16Y40/50;

  • 代理机构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明;赵吉阳

  • 地址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金府路30号院4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9: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物联网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管理架构及调度管理方法,本发明结合物联网、数字签名、区块链等实现物资的管理。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后勤物资管理还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将入库物资的相关信息录入系统、进行基本的登记备案,实现对物资的简单管理,属于静态的物资储备管理;这样就缺少对物资的溯源核验,也无法对物资进行动态的物流管理。同时供求各方缺少互相的身份核验,安全性存在漏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管理架构及调度管理方法,本发明采用物联网、数字签名等技术,将物资需求方、物资供应商及平台方连接起来,串联起从需求发布到物资配置、从接收入库到物资调拨的物资管理全链条,确保物资来源、去向的安全可靠;有区块链,将需求方、平台方、供应商等各方接入联盟链,实现对物资管理链条中各环节所产生数据的验证及防篡。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管理架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区块层,应用层、感知层分别与服务层连接,区块层分别与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连接;应用层用于显示操作界面,实现物资需求方或物资供应商进行注册,物资信息录入、显示、签收;服务层用于对物资需求方或物资供应商进行认证、管理,对物资进行管理;感知层用于读写物资的信息,并提供给服务层;区块层用于对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实现了对物资的溯源核验,可以对物资进行动态的物流管理;并且供求各方有的身份核验,提高了安全性。

感知层通过FRID标签或二维码标签写入或者获得物资的信息,这样便于对物资进行标识和识别。所述的物资信息包括物资名称、标识编码、接收方。通过RFID标签、二维码标签及相关识读设备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物资信息的快速读取,以及对实体物资的溯源核验与动态物流管理。

应用层包括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和后勤物资管理系统,两系统之间数据互通,服务层包括实名认证模块,数字证书模块,需求管理模块,供应商管理模块,物资登记、划拨模块,信息溯源模块,物流追踪模块。区块层包括物资需求方区块链节点、平台放区块链节点和物资供应商区块链节点,区块层对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的数据计算Hash值,将Hash值存储到物资需求方区块链节点、平台放区块链节点和物资供应商区块链节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调度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物资需求方和物资供应商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生成包含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并绑定至用户;

S2物资需求方在后勤物资管理系统中录入需求物资、数量的关键数据,生成需求单,物资需求方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使用包含需求方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对需求单签名并发布;

S3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接收需求单并验证签名有效后,根据需求单中的需求生成相应数量的标识编码,使用包含平台方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对标识编码进行签名后,将需求单及标识编码推送给物资供应商;

S4物资供应商接收需求单及标识编码并分别验证签名有效后,为每一件物资生成相匹配的物资信息,包含物资名称、标识编码、接收方等,使用包含供应商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对物资信息签名并发布,完成物资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的录入;

S5物资供应商将签名后的物资信息写入标签中,并将标签粘贴在相匹配的物资包装上,使每个物资均具有唯一的标签;所述的标签为RFID标签和/或二维码标签;

S6物资供应商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上将物资划拨给物资需求方,并交付实物物资;

S7物资需求方接收实物物资后,使用终端设备读取RFID标签或二维码标签中的数据,验证签名有效性,完成对身份信息、标识编码、物资信息等的核验,实体物资入库;

S8所接收物资的信息录入后勤管理系统,并将验收状态推送至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在平台上使用包含物资需求方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完成签名验收。

物资需求方、平台方、物资供应商以节点形式共同组成联盟链,即需求方区块链节点、平台放区块链节点、供应商区块链节点,在物资调度各环节中产生的数字证书签名后的数据均计算Hash值后,将Hash值上链并广播给各相关节点,各节点均完成Hash值的存储以实现数据的验证和防篡改。所述数据包括需求单、标识编码、物资信息、签收单。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方案通过RFID标签、二维码标签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物资信息的快速读取,对物资的溯源核验、对物资的动态物流管理;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实现对物资需求方、物资供应商、平台方等各方身份及所提供信息的核验,有效实现从物资采购到物流配送等各环节的对物资信息的核实与保护;通过区块链技术,将需求方、平台方、供应商等各方接入联盟链,通过多节点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互认,实现对物资管理链条中各环节所产生数据的验证及防篡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后勤物资管理架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区块层,应用层、感知层分别与服务层连接,区块层分别与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连接;应用层用于显示操作界面,实现物资需求方或物资供应商进行注册,物资信息录入、显示、签收;服务层用于对物资需求方或物资供应商进行认证、管理,对物资进行管理;感知层用于读写物资的信息,并提供给服务层,物资信息包括物资名称、标识编码、接收方;感知层通过FRID标签或二维码标签写入或者获得物资的信息区块层用于对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的数据进行加密。

应用层包括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和后勤物资管理系统。服务层包括实名认证模块,数字证书模块,需求管理模块,供应商管理模块,物资登记、划拨模块,信息溯源模块,物流追踪模块。区块层包括物资需求方区块链节点、平台放区块链节点和物资供应商区块链节点,区块层对应用层、服务层、感知层的数据计算Hash值,将Hash值存储到物资需求方区块链节点、平台放区块链节点和物资供应商区块链节点。

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后勤物资调度管理的方法,步骤包括:S1物资需求方和物资供应商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生成包含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并绑定至用户;S2物资需求方在后勤物资管理系统中录入需求物资、数量的关键数据,生成需求单,物资需求方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使用包含需求方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对需求单签名并发布;S3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接收需求单并验证签名有效后,根据需求单中的需求生成相应数量的标识编码,使用包含平台方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对标识编码进行签名后,将需求单及标识编码推送给物资供应商;S4物资供应商接收需求单及标识编码并分别验证签名有效后,为每一件物资生成相匹配的物资信息,包含物资名称、标识编码、接收方等,使用包含供应商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对物资信息签名并发布,完成物资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的录入;S5物资供应商将签名后的物资信息写入标签中,并将标签粘贴在相匹配的物资包装上,使每个物资均具有唯一的标签;标签为RFID标签和/或二维码标签;S6物资供应商在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上将物资划拨给物资需求方,并交付实物物资;S7物资需求方接收实物物资后,使用终端设备读取标签中的数据,验证签名有效性,完成对身份信息、标识编码、物资信息等的核验,实体物资入库;S8所接收物资的信息录入后勤管理系统,并将验收状态推送至物联网开放服务平台,在平台上使用包含物资需求方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完成签名验收。

物资需求方、平台方、物资供应商以节点形式共同组成联盟链,在物资调度各环节中产生的数字证书签名后的数据均计算Hash值后,将Hash值上链并广播给各相关节点,各节点均完成Hash值的存储以实现数据的验证和防篡改。所述数据包括需求单、标识编码、物资信息、签收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