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行车记录仪及存储介质

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行车记录仪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行车记录仪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功耗。本申请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解决了行车记录仪的使用不当导致车载电瓶耗电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273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奇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68282.9

  • 发明设计人 李龙;

    申请日2021-01-19

  • 分类号H04M1/72415(2021.01);H04M1/72457(2021.01);G07C5/0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范胜祥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1: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行车记录仪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是一种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响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越来越多的车主会在车辆内部安装行车记录仪。现有的常电车型中,行车记录仪存在没开常电检测开关的风险,导致车载电瓶耗电,即使常电开关已经开启。当车辆停止时,若车载电瓶出现供电波动,行车记录仪会重新开机,也会导致车载电瓶耗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行车记录仪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由于行车记录仪的使用不当导致车载电瓶耗电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功耗。

本申请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通过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行车记录仪获取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此距离控制行车记录仪的开关机,解决了由于行车记录仪的使用不当导致车载电瓶耗电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前,还包括:

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前,先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便于行车记录仪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获取距离,以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包括:

通过蓝牙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或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或无线局域网通信,实际应用时可以是其中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携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振动位移及所述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所述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包括:

在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和/或所述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检测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根据其中至少一项确定车辆的行驶状态,使行车记录仪更加有针对性的判断车辆行驶状态,便于控制当前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有利于降低行车记录仪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正在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项:关机状态、休眠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分别指出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具体表征哪种状态,进一步对上述方法做详细说明,有利于更好的区分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的情况下,所述行车记录仪保持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指出若车辆正在行驶,则记录仪保持开机且以第一状态工作,进一步完善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行车记录仪若处于第二状态,则在电子设备靠近行车记录仪时,二者基于第一次连接自动建立连接,并开机,以第一状态工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前,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蓝牙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或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位移及所述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和/或所述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正在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项:关机状态、休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

工作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之后,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的情况下,所述行车记录仪保持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

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后,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相连;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

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前,还用于执行:

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时,具体执行: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具体执行:

通过蓝牙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或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时,具体执行:

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振动位移及所述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在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具体执行:

在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和/或所述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时,具体执行: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正在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项:关机状态、休眠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之后,还用于执行: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的情况下,所述行车记录仪保持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后,所述行车记录仪还用于执行: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第三方面提供的行车记录仪以及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页面变化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请参考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该行车记录仪控制系统包括车辆10及电子设备20,其中车辆10内部安装行车记录仪101。

车辆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轿车、客车、半挂车、越野车、专用汽车、载货汽车、牵引车、自卸汽车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10内部安装有行车记录仪101。

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如图中20a所示的智能手机、20b所示的智能车钥匙,还可以是携带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平板电脑和多种便捷式可穿戴设备。电子设备20具有灵活的接入方式和高带宽通信性能,有多种通信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等多种无线运营网通讯,也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蓝牙等方式进行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可以通过自身携带的蓝牙模块或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与行车记录仪101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

行车记录仪101是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行车记录仪101由主机、车速传感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组成。其中,主机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实时时钟、显示器、镜头模组、操作键、打印机、数据通信接门等装置。行车记录仪101可以分为便携性行车记录仪与后装车机一体式DVD行车记录仪。本申请提供的行车记录仪101携带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与电子设备20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检测电子设备20与行车记录仪101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大小控制行车记录仪的开关机。当行车记录仪101关机或休眠时,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检测与电子设备20之间的距离,当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或振动与电子设备20建立连接并开机,开机后进入工作状态,此外,行车记录仪101还可以在休眠到预设时间后自动关机。

接下来将全部结合图1示出的行车记录仪控制系统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

请参考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201、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行车记录仪基于与电子设备的连接,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在获取距离之前,行车记录仪首先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向行车记录仪发送连接请求,行车记录仪接收连接请求并响应于连接请求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可以包括通过蓝牙通信或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的方式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即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或无线局域网连接。其中,通过蓝牙通信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具体是通过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蓝牙信号强度及方向来确定电子设备与行车记录仪之间的距离。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具体是通过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来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

S202、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具体地,行车记录仪获取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后,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在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行车记录仪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即检测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根据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预设阈值及预设时间间隔可由相关人员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检测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包括:检测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其中,振动位移由行车记录仪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具体检测方式为测量加速度传感器产生加速度时内部质量块的位移。该质量块的位移即为该车辆当前的振动位移。车辆行驶速度由行车记录仪的内置的GPS模块检测。在根据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时,可以根据振动位移或行驶速度来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也可以结合振动位移和行驶速度二者来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

示例性地,某用户打开智能手机,点击连接行车记录仪的蓝牙,行车记录仪收到智能手机发送的连接请求后,接收该请求并与智能手机通过蓝牙建立连接。行车记录仪获取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通过该信号强度确定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为8米。若预设阈值为5米,此时获取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行车记录仪检测该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即通过行车记录仪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当前的振动位移为40毫米,通过内置的GPS模块检测车辆当前的行驶速度为8千米每小时。行车记录仪再根据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

进一步地,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当前行车记录仪是否处于开机状态。若行车记录仪正处于开机状态,保持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的正常连接及使用状态,若行车记录仪当前处于关机状态,再判断该行车记录仪是否支持短距离通信模块常电模式。若行车记录仪支持短距离通信模块常电模式,则将电子设备靠近行车记录仪,当二者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基于第一次的短距离通信连接,本次连接自动建立,建立连接后行车记录仪开机并以第一状态工作。若行车记录仪不支持短距离通信模块常电模式,则记录仪判断车辆当前的振动位移是否大于预设位移阈值,若是,行车记录仪开机并以第一状态工作。即在记录仪进入休眠或关机状态时,也能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触发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

S203、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功耗。

具体地,若根据获取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判断出车辆当前行驶状态为未行使,则在车辆未行使的情况下,行车记录仪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小于各自对应的预设阈值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段后,行车记录仪将当前的工作状态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车辆未行使的情况,即为检测出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和/或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的情况,可以根据振动位移或行驶速度来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也可以结合振动位移和行驶速度二者来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第一状态包括:正在工作状态。第二状态包括:关机状态、休眠状态。其中,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第二状态。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即为由正在工作状态切换为关机状态或休眠状态。其中,休眠状态持续一定时间段后,可以自动进入关机状态,本申请对休眠状态持续的时间段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车辆当前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行车记录仪切换工作状态之前,行车记录仪先进入常电检测,即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行车记录仪当前是否符合常电逻辑。若行车记录仪符合常电逻辑,于是将当前的工作状态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若不符合,行车记录仪保持当前的工作状态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持续进行常电检测。其中,常电检测即检测当前行车记录仪是否符合常电逻辑。常电逻辑是判断车辆当前是否满足进入关机或休眠状态的条件。其中,进入关机或休眠状态的条件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行车记录仪检测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小于各自对应的预设阈值。相反地,在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的情况下,行车记录仪保持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上述示例中行车记录仪初始工作状态为图301所示的第一状态,即正在工作的状态。若该行车记录仪的预设位移阈值为50毫米,预设的速度阈值为10千米每小时,且当行车记录仪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持续小于各自对应的预设阈值的时间超过15分钟时,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而该行车记录仪检测出车辆当前的振动位移为40毫米,行驶速度为8千米每小时。此时,车辆当前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行驶速度小于预设的速度阈值,并且满足该条件的时间已维持23分钟,超过预设的持续时间,则认为该行车记录仪满足常电逻辑,将当前的工作状态由图中301所示的第一状态切换为302所示的第二状态,及关机状态或休眠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通过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行车记录仪获取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此距离控制行车记录仪的开关机,解决了由于行车记录仪的使用不当导致车载电瓶耗电的问题。

请参考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401、行车记录仪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具体地,用户点击电子设备显示的行车记录仪的蓝牙名称。电子设备向行车记录仪发送连接请求,行车记录仪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S402、行车记录仪响应于连接请求,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

具体地,用户点击行车记录仪屏幕显示的同意连接。行车记录仪响应于连接请求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其中,短距离无线通信包括蓝牙通信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本申请建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可以是二者中的一个,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403、行车记录仪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行车记录仪根据通信过程中的信号值及功率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S404、行车记录仪判断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执行S405-S408,若否,执行S409-S413。

具体地,行车记录仪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由相关人员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405、行车记录仪检测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具体地,行车记录仪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车辆的振动位移,通过内置的GPS模块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

S406、行车记录仪判断振动位移是否小于预设位移阈值和/或行驶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

具体地,行车记录仪可以判断获取的振动位移是否小于预设的位移阈值且行驶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还可以判断二者其中一个满足预设条件,如判断振动位移是否小于预设的位移阈值或行驶速度是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本申请对该判断依据的个数不做限定。

S407、若是,行车记录仪将当前的工作状态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具体地,若行车记录仪预设的位移阈值为50毫米,预设的速度阈值为10千米每小时,而获取的振动位移为40毫米,行驶速度为8千米每小时。此时获取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的位移阈值,获取的行驶速度小于预设的速度阈值,行车记录仪先进入常电检测,即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行车记录仪当前是否符合常电逻辑。若行车记录仪符合常电逻辑,于是将当前的工作状态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常电状态及常电逻辑相关释义请参考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S408、若否,行车记录仪保持以第一状态工作。

具体地,若行车记录仪预设的位移阈值为50毫米,预设的速度阈值为10千米每小时,而获取的振动位移为60毫米,行驶速度为14千米每小时。此时获取的振动位移大于预设的位移阈值,获取的行驶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行车记录仪保持以第一状态工作。

S409、行车记录仪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开机状态。

具体地,若距离并不大于预设阈值,行车记录仪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开机状态。

S410、若是,行车记录仪保持开机并以第一状态工作。

具体地,若行车记录仪正处于开机状态,则保持开机并以第一状态工作。

S411、若否,行车记录仪判断当前是否支持短距离通信模块常电。

具体地,若行车记录仪不处于开机状态,则判断当前设备是否支持短距离通信常电。其中,短距离通信常电详细释义请参考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S412、若是,在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情况下,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并开机,开机后以第一状态工作。

具体地,若行车记录仪支持短距离通信常电,则可以获取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的情况下,与电子设备基于首次连接建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通道,本次连接可以自动完成,完成连接后,行车记录仪开机,开机后以第一状态工作。

S413、若否,在行车记录仪获取的振动位移大于预设位移的情况下,行车记录仪开机,开机后以第一状态工作。

具体地,若行车记录仪不支持短距离通信常电,则可以获取当前行车记录仪的振动位移,在振动位移大于预设位移的情况下,行车记录仪开机,并且在开机后以第一状态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行车记录仪通过与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通信,获取二者之间的距离、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等多种数据来判断行车记录仪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开关机状态,从而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行车记录仪的开关机,有效解决了因行车记录仪的使用不当引起的车载电瓶的耗电量较大的问题。

请参考图5所示,基于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结构示意图,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检测模块502,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切换模块503,用于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模块501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前,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获取模块5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501具体用于:

通过蓝牙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或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02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位移及所述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所述切换模块503具体用于:

在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和/或所述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502具体用于: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正在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项:关机状态、休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

工作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502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之后,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的情况下,所述行车记录仪保持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

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请参考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行车记录仪600的结构示意图。该行车记录仪600至少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604,用户接口603,存储器6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2。其中,通信总线6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摄像头、显示器、触摸屏、键盘、鼠标、摇杆等等。网络接口6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通过网络接口604可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存储器6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程序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接口604可以连接获取器、发射器或其他通信模块,其他通信模块可以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运营商网络通信模块等,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行车记录仪也可以包括获取器、发射器和其他通信模块等。

处理器6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605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执行以下方法:

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高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功耗。

可能地,所述处理器601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前,还用于执行:

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响应于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处理器601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时,具体执行: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可能地,所述处理器601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具体执行:

通过蓝牙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或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可能地,所述处理器601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时,具体执行:

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根据所述振动位移及所述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未行驶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601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具体执行:

在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和/或所述行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工作状态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可能地,所述处理器601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时,具体执行: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所述车辆的振动位移及行驶速度。

可能地,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正在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以下其中一项:关机状态、休眠状态。

可能地,所述处理器601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之后,还用于执行:

在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为正在行驶的情况下,所述行车记录仪保持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可能地,所述处理器601获取所述行车记录仪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之后,还用于执行: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开机且以所述第一状态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行车记录仪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和实施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及改进,均应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