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生态检测用淡水水生生物采集装置

一种水生态检测用淡水水生生物采集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态检测用淡水水生生物采集装置,包括悬浮体和遥控器,悬浮体中部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上设置有采集件,悬浮体底部设置有动力桨,悬浮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动力桨传动连接,动力装置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放置架上设置有电源,动力装置和信号接收器均与电源电性连接,动力装置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装置存在的捕捞深度不固定,捕捞量小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310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78719.8

  • 申请日2022-05-25

  • 分类号A01K69/06(2006.01);B63B35/00(2006.01);G01B5/1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陈航

  • 地址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0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9/06 专利申请号:2022105787198 申请日:2022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生态检测用淡水水生生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监测是用于研究水体污染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对于生物监测而言,研究人员则主要是对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的信息进行采集,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水生生物进行采集的装置多半是通过网捞的方式进行的,采用普通网捞的方式存在捕捞深度不固定,生物捕捞量小等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生态检测用淡水水生生物采集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装置存在的捕捞深度不固定,捕捞量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生态检测用淡水水生生物采集装置,包括悬浮体和遥控器,悬浮体中部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上设置有采集件,悬浮体底部设置有动力桨,悬浮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动力桨传动连接,动力装置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放置架上设置有电源,动力装置和信号接收器均与电源电性连接,动力装置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中,本申请中使用的动力装置为现有技术中船体上使用的装置,其可以控制悬浮体的前行和转向,采集件与悬浮体连接,通过悬浮体在水面上进行漂浮和滑行,实现将采集件移动至样品采集的合适位置对水体中的生物进行采集;悬浮体上设置有信号收集器,通过遥控器控制悬浮体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将悬浮体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处,本发明中使用的遥控器、信号收集装置等也均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遥控装置,再此不做过多介绍。

进一步地,悬浮体设置为圆环形,动力桨设置有至少3个,动力桨均匀设置于悬浮体底部。

上述方案中中,悬浮体中部设置有空腔,可以实现将悬浮体漂浮在水面的目的,将悬浮体设置为圆形,可增大悬浮体的稳定性;将其设置为圆环形,使得采集件处于圆环形中部,可进一步增加采集件的使用时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放置架与悬浮体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放置架中部设置有镂空部一,镂空部一上部设置有滚轴,放置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与滚轴传动连接,电机分别与电源和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中,滚轴设置于镂空部一正上方,滚轴上固定连接有绳体,绳体贯穿镂空部一与采集件连接,电机与滚轴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滚轴转动,实现对绳体的收放,进而实现采集件的拿取。

进一步地,采集件包括网笼,网笼中部设置有诱饵盒,网笼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生物入口,生物入口包括开口,开口末端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末端设置有锥形网,网笼与滚轴通过绳体连接。

上述方案中,网笼上设置有微小的孔隙,孔隙的直径小于采集生物的直径,可防止采集的生物从网笼内逃脱;弹性片与开口处固定连接,锥形网与弹性片固定连接,生物入口设置为圆台形,便于生物钻入,弹性片沿着生物入口的边缘延长设置,使得弹性片前端逐渐靠近,当生物沿着开口向内钻入时,可将弹性片和锥形网撑开,进而进入网笼内部,此时,弹性片和锥形网复原,从内向外看时,开口处的孔径很小,生物无法从网笼内逃脱,进而实现生物的采集目的。

进一步地,放置架上设置有镂空部二和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色带卷,色带卷上缠绕设置有色带,色带的自由端贯穿镂空部二并与网笼顶部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支撑架上活动连接有色带卷,色带卷上缠绕有色带,色带上的颜色逐渐加深,且色带上有刻度,当网笼放入水体中,随着绳体的伸长,网笼逐渐向水体深处下落,此时采集人员可通过色带上的颜色观察网笼的下落深度,为了提高精确度,也可以通过色带上的刻度进行精确,进而提高生物采集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锥形网末端设置有加重件。

上述方案中,加重件为颗粒状结构,每个锥形网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加重件可增加锥形网边缘的重量,使得锥形网的末端向下实现将锥形网关闭的目的,仅以提高网笼内生物的防逃效果。

进一步地,网笼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圆形部和锥形部,锥形部上的生物入口的直径小于圆形部上生物入口的直径。

上述方案中,圆形部和锥形部固定连接,圆形部上设置有门体,便于将网笼内的生物取出,网笼设置有两部分,可提高网笼的使用场景,当需要采集水体中体型较大的生物时,生物可从圆形部上的生物入口进入网笼,当需要采集水体底部泥沙或淤泥中的体型较小的生物时,可将锥形部放置与水体底部,使得锥形部插入底部的泥沙中,此时,泥沙中的生物便可通过锥形部上的生物入口进入网笼内。

进一步地,弹性片设置有3片,弹性片均匀设置于开口周围。

上述方案中,弹性片设置有3片,即可实现对开口的闭合作用,又能减小与生物的阻力,不影响生物进入网笼内。

进一步地,悬浮体两侧设置有牵引绳。

上述方案中,可根据采集时间和场景的要求,通过将牵引绳固定在岸边,实现将该悬浮体进行固定,提高采集的效果。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可根据需研究需要采集不同深度水体内的生物,提高使用场景的多样性。

2、该装置设置有色带,可根据颜色直观查看到网笼的下水深度,提高采集的精确度。

3、该装置的网笼只能实现单向进入,可防止进入网笼的生物逃逸,提高采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悬浮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采集件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采集件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悬浮体;2、放置架;3、采集件;4、动力桨;5、动力装置;6、电源;7、信号接收器;8、镂空部一;9、滚轴;10、电机;11、网笼;12、诱饵盒;13、开口;14、弹性片;15、锥形网;16、绳体;17、镂空部二;18、支撑架;19、色带卷;20、加重件;21、圆形部;22、锥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水生态检测用淡水水生生物采集装置,包括悬浮体1和遥控器,悬浮体1中部设置有放置架2,放置架2上设置有采集件3,悬浮体1底部设置有动力桨4,悬浮体1上设置有动力装置5,动力装置5与动力桨4传动连接,放置架2上设置有电源6和信号接收器7,动力装置5和信号接收器7均与电源6电性连接,动力装置5与信号接收器7电性连接。优化地,悬浮体1设置为圆环形,动力桨4设置有至少3个,动力桨4均匀设置于悬浮体1底部。优化地,放置架2与悬浮体1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放置架2中部设置有镂空部一8,镂空部一8上部设置有滚轴9,放置架2上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与滚轴9传动连接,电机10分别与电源6和信号接收器7电性连接。

优化地,采集件3包括网笼11,网笼11中部设置有诱饵盒12,网笼1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生物入口,生物入口包括开口13,开口13末端设置有弹性片14,优化地,弹性片14设置有3片,弹性片14均匀设置于开口13周围。弹性片14末端设置有锥形网15,优化地,锥形网15末端设置有加重件20。网笼11与滚轴9通过绳体16连接。优化地,放置架2上设置有镂空部二17和支撑架18,支撑架18上设置有色带卷19,色带卷19上缠绕设置有色带,色带的自由端贯穿镂空部二17并与网笼11顶部固定连接。优化地,网笼1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圆形部21和锥形部22,锥形部22上的生物入口的直径小于圆形部21上生物入口的直径。优化地,悬浮体1两侧设置有牵引绳。

本发明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是否通过牵引绳将悬浮体1进行固定,如需要固定,则事先将悬浮体1上的牵引绳一端固定在岸边,然后将带有采集件3的悬浮体1放入水体中,通过遥控器操控悬浮体1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操控电机10转动,带动滚轴9转动,实现将采集件3放入水体深处,随着采集件3的下落,与采集件3固定的色带也随着向水体深处移动,操作者可根据色带的颜色判断采集件的下水深度,以便及时控制;采集件3在水下时,其内部的诱饵盒12会招引很多水生生物,水体中的生物通过生物入口进入采集件3内部,进入后生物入口处的锥形网15在加重件20的作用下向下垂,使得开口被关闭,采集件3内部的生物无法向外逃逸,提高了生物的采集量。

当采集一定时间后,可通过控制器控制滚轴9反向转动,将绳体16收紧,然后将悬浮体1滑动至岸边,将采集件3从水体中取出即可实现生物的收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