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复合光催化剂,所述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与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形成的3D/1D异质结构;所述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与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0.1~10。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在降解污染物和杀灭致病菌方面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回收利用能力,所述的制备方法绿色安全、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497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31185.0

  • 发明设计人 徐婧;王周平;宁路方;

    申请日2022-06-06

  • 分类号B01J27/24(2006.01);B01J31/02(2006.01);B01J31/04(2006.01);B01J35/00(2006.01);B01J35/10(2006.01);B01J37/08(2006.01);C02F1/30(2006.01);A61L2/08(2006.01);

  • 代理机构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冯智文

  • 地址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通沙路898号南楼七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J27/24 专利申请号:2022106311850 申请日:2022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剂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3,4,9,10-苝酰亚胺(PDI)是由π电子共轭体系的中心刚性平面苝核与两端内酰胺组成的,早期研究中通常作为光敏剂以增强主体材料的光吸收能力,近年来发现可以通过自组装法基于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使得苝核的分子轨道间发生有效重叠,由PDI单分子有序组装为具有连续能级结构和更大的π电子共轭体系的PDI超分子纳米纤维(SA-PDI)。作为一类新型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SA-PDI具有光谱响应范围广和光氧化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降解污染物、光解水产氧、杀灭致病菌等领域。同时,通过在PDI分子的亚酰胺位引入羧基基团来调控PDI的超分子自组装过程,能够有效改善SA-PDI的分散性、稳定性和能带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光催化性能。但是,目前SA-PDI还存在着比表面积小、吸附能力弱、对红外光利用率不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高、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回收再利用等问题,影响其应用前景。因此,开发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强吸附能力、全光谱响应、快速的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和磁分离功能的PDI基光催化剂意义重大。

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o-MOF)是一类由Co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SA-PDI)在降解污染物和杀灭致病菌方面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回收利用能力,所述的制备方法绿色安全、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复合光催化剂,所述复合光催化剂具有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与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形成的3D/1D异质结构;所述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与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0.1~10。

所述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的粒径为300~700nm;所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的直径为10~50nm,长度为200~700nm;所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为自组装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所述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与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1~9。

复合光催化剂的粒径为300~700nm。

一种所述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通过原位自组装法修饰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上,具体步骤为:

(1)制备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

将钴盐溶液与2-甲基咪唑溶液在20~60℃,50~1500r/min转速下,搅拌混合0.1~10h,静置1~48h后在转速为1000~1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收集沉淀,洗涤、30~80℃干燥1~48h、研磨0.1~5h得到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之后再置于氮气气氛中煅烧、冷却、研磨0.1~5h得到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

所述钴盐溶液中钴盐与2-甲基咪唑溶液中2-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0.1~10;

所述钴盐溶液中钴盐的摩尔浓度为0.01~10mol/L;钴盐为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钴或乙酸钴;钴盐溶液的溶剂为水、甲醇或乙醇;

所述2-甲基咪唑溶液中2-甲基咪唑的摩尔浓度为0.01~10mol/L;2-甲基咪唑溶液的溶剂为水、甲醇或乙醇。

所述煅烧的具体过程为:先以0.1~12℃/min的速度升温至400~900℃,然后再恒温煅烧1~8h。

(2)制备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

将3,4,9,10-苝四羧酸二酐、咪唑和β-氨基丙酸混合后加热至88~150℃,50~1500r/min转速下搅拌回流反应0.5~10h,冷却至室温,再加入乙醇和盐酸,50~1500r/min转速下搅拌反应5~30h,1000~15000r/min转速下离心收集沉淀,洗涤、30~80℃干燥1~48h、研磨0.1~5h得到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

然后将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超声分散在水中(功率为200~800W,频率为10~50kHz,时间为0.1~5h),加入三乙胺,50~1500r/min转速下搅拌0.1~5h,使得含羧基苝酰亚胺完全溶解,形成含羧基苝酰亚胺溶液,再加入强酸在50~1500r/min转速下搅拌反应0.5~10h,得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分散液;

所述3,4,9,10-四羧酸二酐与β-氨基丙酸的质量比为1:1~5,3,4,9,10-苝四羧酸二酐与咪唑的质量比为1:1~20;

所述3,4,9,10-苝四羧酸二酐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10~150g/mL,3,4,9,10-苝四羧酸二酐与盐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10~500g/mL,所述盐酸浓度为0.1~10mol/L。

所述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1~10mg/mL,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与三乙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0.1~10mg/μL;

所述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与强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0.01~1mg/mL,所述强酸为盐酸、硫酸或硝酸,所述强酸的摩尔浓度为0.01~10mol/L。

(3)原位自组装法制备所述复合光催化剂

将步骤(1)制得的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加水超声分散(功率为200~800W,频率为10~50kHz,时间为0.1~5h)得到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分散液,之后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分散液中,加热至30~100℃,50~1500r/min转速下搅拌0.1~10h后超声分散(功率为200~800W,频率为10~50kHz,时间为0.1~5h),1000~1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收集沉淀,洗涤、30~80℃干燥1~48h、研磨0.1~5h,得到所述复合光催化剂。

所述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01~10mg/mL。

一种所述复合光催化剂的应用,用于降解污染物或杀灭致病菌。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采用原位自组装法,一方面,以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模板,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Co-N-C),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强磁性、高导电性、耐酸性、高比表面积以及3D多孔结构,是一种理想的助催化剂;另一方面,以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PDI)为原料,通过超分子自组装法,先使PDI溶解于三乙胺溶液中,再加入酸性溶液使PDI分子之间的π-π作用以及羧酸基团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SA-PDI),作为主体光催化剂。在Co-N-C与SA-PDI自组装的过程中,两者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进行结合,原位形成具有3D/1D异质结构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

本发明以Co-N-C可以作为助催化剂与光催化剂复合构建异质结构,通过拓宽复合光催化体系的光谱响应范围至近红外光区来增强其光吸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快异质界面处光生电荷的转移来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Co-N-C本身的强磁性还可以赋予复合光催化剂良好的磁分离功能,便于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通过与助催化剂Co-N-C复合的手段来提升SA-PDI进行光催化作用的空间和电子结构,Co-N-C作为助催化剂可以全面提升SA-PDI的光吸收能力、吸附性能以及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效率,还可以赋予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良好的磁分离功能,因而制备出具有优异的降解污染物和杀灭致病菌性能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

本发明所述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SA-PDI在降解污染物和杀灭致病菌方面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回收利用能力;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绿色安全、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本发明采用原位法,在Co-N-C与SA-PDI自组装的过程中,两者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进行结合,原位形成具有3D/1D异质结构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在Co-N-C/SA-PDI体系中,Co-N-C能够拓宽SA-PDI的光吸收范围至近红外光区,因而可以产生更多的光生载流子参与反应;Co-N-C的高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能够增强复合催化剂的吸附能力,在催化剂表面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其富氮碳骨架和SA-PDI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可以引发电子离域效应、促进层间的电子转移,其结构中嵌入的钴纳米颗粒可以作为电子阱有效提升界面处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和分离效率,其本身的强磁性还可以赋予复合材料良好的磁分离功能。因此,与SA-PDI相比,本发明制备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宽的光谱响应范围、更强的吸附性能、更快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以及更高的回收利用能力,对于提高SA-PDI基光催化剂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原位自组装复合法具有高效、绿色、温和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光催化剂、对比例2制备的Co-N-C、对比例3制备的类石墨相氮化碳、对比例4制备的Co-N-C和SA-PDI的物理混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对苯酚的降解性能对比图。

图中:a、为苯酚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比图;b、为降解苯酚的表观速率常数(k)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在可见光下抗菌性能对比图。

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SEM对比图。

图中:a、Co-N-C的SEM图像;b、Co-N-C/SA-PDI-70%的SEM图像。

图5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TEM对比图。

图中:a、SA-PDI的TEM图像;b、Co-N-C的TEM图像;c、Co-N-C/SA-PDI-70%的TEM图像。

图6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孔分布曲线图。

图7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磁滞回线。

图8为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XRD对比图。

图9为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FTIR对比图。

图10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拉曼光谱对比图。

图11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XPS对比图。

图中:a、Co-N-C、SA-PDI和Co-N-C/SA-PDI-70%的XPS全谱;b、Co-N-C、SA-PDI和Co-N-C/SA-PDI-70%的N1s谱;c、Co-N-C、SA-PDI和Co-N-C/SA-PDI-70%的O1s谱;d、Co-N-C和Co-N-C/SA-PDI-70%的Co 2p谱。

图12为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DRS对比图。

图13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光电性能对比图。

图中:a、Co-N-C、SA-PDI和Co-N-C/SA-PDI-70%在光暗交替下的光电流响应图;b、Co-N-C、SA-PDI和Co-N-C/SA-PDI-70%在可见光下的电化学阻抗Nyquist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所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为自组装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所述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

首先,将2mmol Co(NO

再将2-甲基咪唑溶液缓慢地加入到Co(NO

其次,将Co-MOF置于石英舟中,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600℃,再恒温煅烧2h,冷却后将产物研磨1h得到粒径为300~700nm的粉末即为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Co-N-C)。

(2)制备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

称取1.373g 3,4,9,10-苝四羧酸二酐、2.495gβ-氨基丙酸以及18g咪唑,于氩气保护下,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140℃,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回流反应4h,待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L无水乙醇和300mL 2.0mol/L盐酸,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5h,8000r/min转速下离心分离沉淀,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于60℃下干燥20h,将产物研磨1h所得暗红色粉末产物即为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PDI粗产品。

称取534mg PDI粗产品于200mL水中超声(560W,40kHz)40min,加入834μL三乙胺,500r/min转速下搅拌2h,使PDI粗产品完全溶解,形成暗红色PDI溶液,然后加入27.3mL4.0mol/L盐酸,500r/min转速下搅拌反应1h,得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分散液,SA-PDI分散液;其中,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的直径为10~50nm、长度为200~700nm。

(3)原位自组装法制备所述复合光催化剂

称取200mg Co-N-C粉末于20mL水中超声(560W,40kHz)40min,得到Co-N-C分散液,之后加入到SA-PDI分散液中,使得其中所含SA-PDI相对于Co-N-C/SA-PDI的质量分数为50%,60℃,500r/min转速下搅拌1h后超声(560W,40kHz)1h,待混合溶液冷却后,8000r/min转速下离心收集沉淀,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60℃真空干燥20h,产物手工研磨1h得到粒径为300~700nm的粉末,即为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或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

实施例2-5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仅在于,SA-PDI相对于Co-N-C的质量分数,实施例2-5中SA-PDI相对于Co-N-C/SA-PDI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0%、70%、80%、90%,其余步骤和原料均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一种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所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为自组装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所述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

首先,将1mmol CoSO

再将2-甲基咪唑溶液缓慢地加入到CoSO

其次,将Co-MOF置于石英舟中,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以0.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400℃,再恒温煅烧1h,冷却后将产物研磨0.1h得到粒径为300~700nm的粉末即为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Co-N-C)。

(2)制备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

称取1g 3,4,9,10-苝四羧酸二酐、1gβ-氨基丙酸以及1g咪唑,于氩气保护下,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88℃,50r/min的转速下搅拌回流反应0.5h,待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10mL无水乙醇和10mL 0.1mol/L盐酸,50r/min的转速下搅拌5h,1000r/min转速下离心分离沉淀,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于30℃下干燥1h,将产物研磨0.1h所得暗红色粉末产物即为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PDI粗产品。

称取100mg PDI粗产品于10mL水中超声(200W,10kHz)0.1h,加入10μL三乙胺,50r/min转速下搅拌0.1h,使PDI粗产品完全溶解,形成暗红色PDI溶液,然后加入1mL 0.01mol/L硫酸,50r/min转速下搅拌反应0.5h,得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分散液,SA-PDI分散液;其中,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的直径为10~50nm、长度为200~700nm。

(3)原位自组装法制备所述复合光催化剂

称取200mg Co-N-C粉末于2mL水中超声(200W,10kHz)0.1h,得到Co-N-C分散液,之后加入到SA-PDI分散液中,使得其中所含SA-PDI相对于Co-N-C的质量分数为10%,30℃,50r/min转速下搅拌0.1h后超声(200W,10kHz)0.1h,待混合溶液冷却后,1000r/min转速下离心收集沉淀,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30℃真空干燥1h,产物手工研磨0.1h得到粒径为300~700nm的粉末,即为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或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

实施例7

一种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所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为自组装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所述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

首先,将100mmol CoCl

再将2-甲基咪唑溶液缓慢地加入到CoCl

其次,将Co-MOF置于石英舟中,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以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900℃,再恒温煅烧8h,冷却后将产物研磨5h得到粒径为300~700nm的粉末即为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Co-N-C)。

(2)制备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

称取1g 3,4,9,10-苝四羧酸二酐、5gβ-氨基丙酸以及20g咪唑,于氩气保护下,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150℃,1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回流反应10h,待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150mL无水乙醇和500mL 10.0mol/L盐酸,1500r/min转速下搅拌30h,15000r/min转速下离心分离沉淀,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于80℃下干燥48h,将产物研磨5h所得暗红色粉末产物即为含羧基苝酰亚胺粗产品,PDI粗产品。

称取100mg PDI粗产品于1000mL水中超声(800W,50kHz)5h,加入1000μL三乙胺,1500r/min转速下搅拌5h,使PDI粗产品完全溶解,形成暗红色PDI溶液,然后加入100mL10mol/L硝酸,1500r/min转速下搅拌10h,得到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分散液,SA-PDI分散液;其中,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的直径为10~50nm、长度为200~700nm。

(3)原位自组装法制备所述复合光催化剂

称取200mg Co-N-C粉末于2000mL水中超声(800W,50kHz)5h,得到Co-N-C分散液,之后加入到SA-PDI分散液中,使得其中所含SA-PDI相对于Co-N-C的质量分数为1000%,100℃,1500r/min转速下搅拌10h后超声(800W,50kHz)5h,待混合溶液冷却后,15000r/min转速下离心收集沉淀,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80℃真空干燥48h,产物手工研磨5h得到粒径为300~700nm的粉末,即为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或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端位羧酸直链烷烃取代苝酰亚胺(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

对比例1

超分子自组装法制备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1.373g 3,4,9,10-苝四羧酸二酐、2.495gβ-氨基丙酸以及18g咪唑,于氩气保护下,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140℃,500r/min转速下搅拌反应4h,待产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L无水乙醇和300mL 2.0mol/L盐酸,500r/min转速下搅拌15h,8000r/min转速下离心分离沉淀,用水反复洗涤沉淀至中性,于60℃下干燥20h,将产物研磨1h所得暗红色粉末产物即为PDI粗产品。

称取1.20g PDI粗产品于450mL水中超声(560W,40kHz),加入1876.5μL三乙胺,500r/min转速下搅拌2h,使PDI粗产品完全溶解,形成暗红色PDI溶液,然后加入61.425mL4.0mol/L盐酸,500r/min转速下搅拌1h,8000r/min转速下离心分离沉淀,用水洗涤沉淀至中性,于60℃下真空干燥20h,产物手工研磨1h得到直径为10~50nm、长度为200~700nm的粉末产物即为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SA-PDI)。

对比例2

模板法制备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2mmol Co(NO

然后将Co-MOF置于石英舟中,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600℃,再恒温煅烧2h,将产物手工研磨1h得到粒径为300~700nm的粉末即为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Co-N-C)。

对比例3

高温缩聚法制备类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10g三聚氰胺于50mL带盖坩埚中,在马弗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550℃,再恒温煅烧4h,待产物自然冷却后,手工研磨1h得到类石墨相氮化碳(g-C

对比例4

分别称取7mg SA-PDI和3mg Co-N-C,两者通过手工研磨1h进样物理混合,得到的产物即为物理混合材料(70%)。

测试例:

针对实施例1-5所得复合光催化剂和对比例1-4获得的产物进行性能测试。

(1)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测试

采用苯酚作为目标降解物,在可见光下考察实施例1-5复合光催化剂及对比例1-3制备的产物的降解活性。可见光采用300W的氙灯为光源加400nm滤光片;取5ppm的苯酚溶液50mL,加入10mg的光催化剂得到混合液,先将混合液超声分散30min,然后在黑暗环境中搅拌60min使得光催化剂和目标污染物间达到吸附平衡;打开氙灯光源开始光催化反应,每隔一定时间取2mL反应溶液,离心去除溶液中的光催化剂,用0.22μm水系滤膜过滤上清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上清液中苯酚的浓度(Waters-C18柱,检测波长270nm,甲醇/水体积比为60:40,流速1mL/min)。

图1为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对比例3制备的g-C

图2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光催化剂、对比例2制备的Co-N-C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对比图。如图2可知,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光催化剂、对比例2制备的Co-N-C和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对苯酚在60min内基本可以达到吸附平衡,且SA-PDI、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和Co-N-C对苯酚分别吸附6.8%、10.5%和14.8%的苯酚,这一结果表明Co-N-C的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可以改善SA-PDI光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提高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增强其表面反应活性。证明相比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拥有更为优异的吸附性能。

(2)光催化抗菌性能测试

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作为测试样品光催化抗菌性能的模型细菌。将S.aureus接种在Luria Bertani(LB)液体培养基中,37℃下振荡孵育3h。离心收集细菌细胞,用无菌0.9%NaCl溶液洗涤3次后将细菌细胞重悬于生理盐水中。抗菌实验中取10mg样品材料加到41mL的生理盐水,再加入9mL细菌细胞液,超声30min后进行暗反应30min,光催化抗菌过程使用的光源为500W氙灯(λ>420nm),每隔30min取2mL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4倍。取100μL稀释液涂布于LB固体培养基上,并在37℃培养12h后,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统计不同光照时间后菌液中的菌群数。光控制组不加入光催化剂进行光照,暗控制组加入光催化剂不进行光照,每组实验做三份平行样本。所用实验装置、生理盐水溶液在121℃高压下灭菌20min。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在可见光下抗菌性能对比图。由图3可知,光控制组中几乎没有S.aureus失活,表明可见光照射对其没有影响;暗控制组中S.aureus的失活率也很低,表明Co-N-C/SA-PDI-70%本身对S.aureus无明显的生物毒性作用;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杀菌效率显著高于Co-N-C和SA-PDI,在可见光照2h后能够杀灭88%的细菌,而同一条件下Co-N-C和SA-PDI的杀菌率分别为34%和53%。证明相比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拥有更为优异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采用FEI Inspect F5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扫描电镜(SEM)图像;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SEM对比图。由图4(a)可知,Co-N-C呈现直径为300~700nm的菱形十二面体,颗粒表面粗糙,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这一结果表明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具有3D的立体结构;由图4(b)可知,Co-N-C与SA-PDI复合后,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仍然保持着Co-N-C的3D富氮碳骨架的完整结构。

本发明采用JEOL 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束加速电压为200kV,拍摄透射电镜(TEM)图像;图5为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的TEM对比图。如图5(a)可知,SA-PDI呈现1D纳米纤维结构,直径为10~50nm,长度为200~700nm;由图5(b)可知,Co-N-C为立体结构,尺寸约为300~700nm,内嵌有直径在10nm左右的Co纳米颗粒,这主要是Co-MOF中的Co

采用Micromeritics TriStar II 3020型全自动化学吸附仪在液氮温度下使用N

使用磁学测量系统Quantum Design PPMS DynaCool来表征材料的磁性;图7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磁滞回线。由图7可知,Co-N-C由于内部结构中含有磁性组分Co颗粒,表现出超顺磁特性,饱和磁化强度为33.52emu/g;SA-PDI没有表现出磁性;而Co-N-C/SA-PDI-70%同样具有较强的磁响应,饱和磁化强度为5.52emu/g,能够通过磁分离快速收集复合材料;这一结果表明这表明Co-N-C本身的强磁性可以赋予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良好的磁分离功能,便于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

采用Bruker D2-phaserX射线衍射仪(CuKα,30kV,10mA)研究样品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图8为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XRD对比图。由图8可知,Co-N-C表现出位于44.4°和51.6°的衍射峰分别归属于金属Co面心立方结构(111)和(200)晶面的衍射,这是由于在氮气气氛中高温碳化Co-MOF可以使中心Co

采用Nicolet iS10光谱仪测定样品的红外光谱(FTIR);图9为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FTIR对比图。由图9可知,SA-PDI位于1685cm

采用DXR2xi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测定样品的拉曼光谱;图10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拉曼光谱对比图。由图10可知,Co-N-C中存在位于1341cm

采用EscaLab 250Xi能谱仪测试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图11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XPS对比图。由图11(a)可知,SA-PDI主要含有C、N、O元素,Co-N-C与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主要含有C、N、O、Co元素。由图11(b)可知,SA-PDI的N1s谱在400.1eV的峰位归属于C-N中的N,Co-N-C在398.5eV、399.1eV、400.0eV、401.0eV处的峰分别对应吡啶N、Co-N、吡咯N与石墨N,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的N1s谱分为398.6eV、399.2eV、400.2eV、401.1eV四个峰位,分别对应于吡啶N、Co-N、C-N/吡咯N与石墨N,并均向高结合能处移动,表明SA-PDI与Co-N-C之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由图11(c)可知,SA-PDI的O1s谱显示在531.2eV、532.5eV、533.6eV存在三个峰,分别对应于C=O、C-O-C、吸附H

采用Shimadzu UV-3600Plu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记录样品的漫反射光谱(DRS),图12为实施例1-5制备的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DRS对比图。由图12可知,对比例1的SA-PDI本身表现出较宽的光吸收范围,几乎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对比例2的Co-N-C表现出较宽的光吸收范围,这主要是由于其多孔碳骨架结构有利于入射光在多面体内部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相比于SA-PDI,Co-N-C/SA-PDI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光吸收能力和更宽的光谱响应范围,不但具有可见光响应,还可以利用近红外光,从而能够在光照下产生更多的光生载流子,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升。这一结果证明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吸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光电性能测试

利用CHI 660D电化学工作站(Chenhua Instrument)测定光电性能,标准三电极系统包括对电极即铂丝,参比电极即饱和甘汞电极和工作电极,同时将0.1mol/L Na

图13为实施例3制备的Co-N-C/SA-PDI-70%复合光催化剂与对比例1制备的SA-PDI、对比例2制备的Co-N-C的光电性能对比图。由图13(a)可知,在可见光下,Co-N-C/SA-PDI-70%具有最强的光电流响应值,分别为SA-PDI与Co-N-C的3.3倍和1.3倍,光电流的增强意味着SA-PDI与Co-N-C结合后,复合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得到显著改善,这对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是有利的;由图13(b)可知,EIS图谱的圆弧半径可以反映电极表面的反应速率,较小的圆弧半径意味着电荷转移的电阻较小,在可见光下,Co-N-C/SA-PDI-70%的圆弧半径小于SA-PDI与Co-N-C,这说明复合光催化剂的电荷转移电阻更小、即其具有更高的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迁移效率。这一结果证明本发明制备的钴嵌入富氮多孔碳材料/自组装含羧基苝酰亚胺复合光催化剂的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迁移能力显著提升,从而具有更加优异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杀灭致病菌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