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地坑平房仓颗粒物料的进出仓方法

无地坑平房仓颗粒物料的进出仓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地坑平房仓颗粒物料的进出仓方法,物料进仓:刮板布料机设于平房仓尖顶的下方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布料口和布料闸门,物料自由散落堆集成料锥,当料锥顶部接近布料闸门时,布料闸门关闭;物料出仓:采用出仓机沿平房仓的轴线自主行走出料,出仓机边行走边将平房仓两侧的物料汇集到中部,再通过越程提升机构将物料送入出仓机后侧的弯刮板提升机的进料端,弯刮板提升机跟随出仓机行走,并沿横向将物料送至墙边的高位,物料从弯刮板提升机的上端流出后,通过溜管落入平刮板输送机中,平刮板输送机固定在墙壁的高位并沿平房仓的全长度方向延伸将物料送至仓外。该方法无需改造平房仓,存料量大,可实现双向出料。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0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28579.3

  • 申请日2022-05-16

  • 分类号B65G65/46(2006.01);B65G65/32(2006.01);B65G69/08(2006.01);B65G69/14(2006.01);

  • 代理机构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任利国

  • 地址 225127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高新区吉安南路199号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6: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65/46 专利申请号:2022105285793 申请日:2022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房仓出仓机,尤其涉及一种无地坑平房仓颗粒物料的进出仓方法,属于出仓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房仓广泛运用于散状物料(大豆、菜籽、豆粕、菜粕等)的储存,具有储存灵活,土建投资成本小等优点。堆场呈矩形,堆场的宽度比较宽,往往达到30~40米,料堆通常也比较高,进深有时达到两百多米。传统最常见的出仓方式是工人驾驶铲车将物料装载至地坑输送设备和卡车车厢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平方仓自动化出仓有很大的需求。目前也有出仓设备,但是投资成本高,设备问题多,故障高,基本都是配合装载铲车工作。轨道,下料的密封处理,坑道设计太繁琐,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出料。对目前常见的出仓方法列举如下:

一、装载铲车出料:将物料推到中间下料口,下料口沿长度方向在地面设有多个闸门,出料时,闸门逐个打开,装载铲车将物料推到下料口下料。缺陷为:人工开车进仓,人员操作环境极差,物料受到装载铲车的污染,有粉尘爆炸的危险;出料口设置多个挡门机构,故障多。出料时,仓门敞开,水分流失快,大体量时物料总重下降明显,造成客户经济损失。

二、仓顶悬挂出料机:下料口长度方向在地面上设有多个闸门,出料时,逐个打开,挂料机将物料从上至下挂到侧边。挂料机悬吊在上方,需要沿长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工作,平稳性差,出料速度慢;且顶置式维修困难;出料晃动有掉落的风险,老仓无法改造。

三、地绞龙出仓机:在平房仓的左侧、中间或右侧设置下料口,沿下料口的长度方向在地面上设有多个闸门,地绞龙行走出料时,逐个打开闸门。缺陷为:电机侧和从动侧不能有物料,仓储量降低1/3以上;出料地坑设备难以维修;下料口闸门多,维护和故障点太多;沿轨道行走容易爬齿或脱轨;从动侧靠墙残留多;绞龙吊挂多,强度差,物料稍稍板结就无法出料;驱动一旦被滑坡物料掩埋,无法启动,现有的平房仓也无法改造。

四、地刮板出仓机:通常在平房仓的中间设置下料口,沿下料口的长度方向在地面设有多个闸门,地刮板平移出料时,闸门逐个打开;电机驱动置于中部,地坑上方设置类似伞状挡物料机构,通过液压或气动门打开下料口,成本高,故障点太多,现有的平房仓也无法改造。出料地坑设备难以维修;下料口闸门多,维护和故障点太多;链轮链条驱动行走易卡壳和脱齿;平面摩檫力大,易卡顿;刮板链上的回料无法处理。

综上所述,现有出仓机出料的不足之处在于:

1、都必须挖地坑,地坑下的设备维护难,成本高;旧平房仓的地面由面层、防潮层、找平层、结构层及垫层等构造层组成,要求甚高,破坏原有的地面,沿轴线增设地坑,对平方仓的整体结构及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技术和投资上都无法进行改造;

2、地坑的下料口必须有挡料闸门或挡料门,且平房仓越长门越多,控制门开启件太多,极易损坏,经常维修;滑触线及气管敷设与地坑中,因灰尘过多,导致故障频发,滑触线接触不良容易导致火花,增大了粉尘爆炸的风险;

3、轨道埋在物料内,轨道内被物料填满,容易造成爬齿或脱轨现象,恢复很困难;平房仓地面为混凝土浇筑而成,由于面积巨大,水平度存在一定误差;而轨道为钢结构件,受制于前后两侧的高点,不可能随地面同步波动,出仓机沿轨道正常行走时,也容易使横向出料绞龙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过大,造成残留的物料过多;

4、吊顶上的仓机轨道吊在梁上的,更不宜维护,而且有掉落的风险;

5、横向出料绞龙需要在一端安装主驱动组件,另一端安装有从动组件,主驱动组件驱动横向出料绞龙旋转,主驱动组件及从动组件均需要占据一定空间,通常在平房仓的两侧墙边构筑轨道梁,轨道梁的顶部水平,下部镂空。行走装置支撑在轨道梁的顶部驱动出仓机前进或后退,绞龙驱动组件置于轨道梁的下方,轨道梁的内侧边沿设有下垂的裙板,以阻止物料进入驱动组件所在的空间,料堆两侧的高度不能高于轨道梁的顶部。新平房仓构筑轨道梁大大增加了投资,延长了工期,且缩小了平房仓的有效幅宽,限制了料堆的高度,使储物空间减小三分之一以上,对于旧平房仓往往无法进行改造。

6、粮食等物料进入平房仓储存后,存放周期通常至少三年,传统上每个平房仓独立配套出仓机,每次出仓后,等待重新储满物料,继续等待三年以上再次出料,出仓机的使用率过低,闲置时间过长,投资成本过高,维护保养不足则更容易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地坑平房仓颗粒物料的进出仓方法,新平房仓无需构筑地坑或在地面埋设轨道,旧平房仓无需改造,存料量大,可实现双向出料,且故障率低。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无地坑平房仓颗粒物料的进出仓方法,物料进出仓分别包括如下步骤:

物料进仓:将仓外物料送入刮板布料机中,刮板布料机设于平房仓尖顶的下方沿平房仓的长度方向延伸,刮板布料机的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布料口,打开布料口下方的布料闸门,物料自由散落在地面堆集成料锥,当料锥顶部接近布料闸门时,该布料闸门关闭;

物料出仓:采用沿平房仓全幅宽方向延伸的出仓机沿平房仓的轴线自主行走出料,出仓机边行走边将平房仓两侧的物料汇集到中部,再通过越程提升机构将物料送入出仓机后侧的弯刮板提升机的进料端,弯刮板提升机跟随出仓机行走,并沿横向将物料送至墙边的高位,物料从弯刮板提升机的上端流出后,通过溜管落入平刮板输送机中,平刮板输送机固定在墙壁的高位并沿平房仓的全长度方向延伸将物料送至仓外。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刮板布料机由多根首尾相连接力延伸,各布料闸门的一侧下方分别设有低于布料闸门下端口的高料位传感器;出仓机前后两侧安全距离范围内的布料闸门始终保持关闭,选定布料区域的各布料闸门打开,当料锥的顶部触发高料位传感器时,相应的布料闸门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刮板提升机的底部通过车轮支撑在地面上,弯刮板提升机的上部通过滚轮支撑在轨道上,所述轨道固定在墙边支座上,所述弯刮板提升机的前侧与出仓机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平房仓的两侧墙壁上对称设有多对校正装置,出仓机的两端均与校正装置对齐时,则确认出仓机的轴线垂直于平房仓的轴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仓机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底部以中点为界设有两组行走轮,各行走轮分别固定在行走轴上,各组行走轴的端头之间分别通过十字联轴器及连杆相互连接,两组行走轴分别由各自的行走驱动减速电机驱动;所述主梁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横向出料绞龙,所述横向出料绞龙上分别设有正反螺旋叶片分别将平房仓两侧的物料向中部集料点输送;所述主梁的中段安装有前越程提升机构和后越程提升机构,所述前越程提升机构的斜向出料壳体从主梁前侧下方向后向上越过主梁,所述后越程提升机构的斜向出料壳体从主梁后侧下方向前向上越过主梁;前越程提升机构的后端口与所述弯刮板提升机的进料端相对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前斜向出料壳体及后斜向出料壳体的下端口分别位于相应横向出料绞龙的中部上方,各横向出料绞龙的中部分别设有中间共轴;所述中间共轴上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空套链轮,前斜向出料壳体及后斜向出料壳体的上端分别设有中间出料主动轴,所述中间出料主动轴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位于壳体内腔的刮板主动链轮,同侧的刮板主动链轮与空套链轮之间通过中间出料链条传动连接,两根中间出料链条的相应链节之间连接有出料刮板;前斜向出料壳体的后端口连接有向后向下延伸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端口对准所述弯刮板提升机的进料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梁的主动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机座,所述主动机座的外侧固定有主动端支架,主动端支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绞龙减速机,两绞龙减速机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绞龙主驱动轴,两绞龙主驱动轴上分别固定有横向出料绞龙链轮且通过主动侧轴承组支撑在主动机座的安装孔中,两绞龙主驱动轴的伸出端分别旋接有连接轴,两连接轴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主动侧万向节与相应横向出料绞龙的主动端相连;所述主动机座的下端前后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前突部和向后延伸的后突部,所述前突部的前端和后突部的后端分别设有将仓边物料向中间区域输送的主动侧清边绞龙,所述主动侧清边绞龙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主动侧清边链轮,且通过轴承座支撑在所述前突部或后突部的安装孔中,所述主动侧清边链轮分别通过主动侧清边链条与相应的横向出料绞龙链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机座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动机座外墙板和主动机座内墙板,所述主动机座外墙板与主动机座内墙板的顶部相连构成封闭的整体,所述主动端支架固定在所述主动机座外墙板外侧中部;所述主动侧清边绞龙分为内外两段且中部通过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连为一体,所述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主动清边绞龙中心管中且焊接为一体,所述主动侧清边链轮安装于所述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的中部,所述主动侧清边链轮的两侧分别通过主动侧清边轴承座支撑在所述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板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梁的从动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机座,所述从动机座包括相互平行的从动机座外墙板和从动机座内墙板,所述从动机座外墙板与从动机座内墙板的顶部相连构成封闭的整体,所述从动机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从动主轴,两从动主轴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从动侧轴承,从动侧轴承的轴承座浮动支撑在从动机座内墙板的安装孔中,所述从动主轴位于从动机座内腔的端头分别安装有从动主轴齿轮,所述从动主轴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从动主轴法兰且与相应横向出料绞龙的从动端相连;所述从动机座的下端前后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前突部和向后延伸的后突部,所述前突部的前端和后突部的后端分别设有将仓边物料向中间区域输送的从动侧清边绞龙,所述从动侧清边绞龙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从动侧清边齿轮且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前突部或后突部的安装孔中,所述从动侧清边齿轮分别通过从动侧过桥齿轮与相应的从动主轴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侧清边绞龙分为内外两段且中部通过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连为一体,所述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从动清边绞龙中心管中且焊接为一体,所述从动侧清边齿轮安装于所述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的中部,所述从动侧清边齿轮的两侧分别通过从动侧清边轴承座支撑在所述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板中;所述从动侧轴承为CARB圆环滚子轴承,所述从动主轴齿轮的宽度小于从动侧过桥齿轮的宽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无需设置地坑、轨道梁和轨道,大幅度减少了投资和运行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尤其老式平房仓无需进行改造即可升级为自动出仓;

2、出仓机采用两组行走轮直接支撑在地面自主行走,控制两组行走轮的转速,可以确保出仓机沿平房仓幅宽方向的平行线行走并出料。由于未设置地坑、轨道梁和轨道等固定设施,相同幅宽的平房仓可以多个共用一台套出仓设备,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改善设备润滑状况,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废油排放及备件消耗,大大降低了维护保养及运营成本,减少碳排放;

3、物料的堆放不受轨道梁高度的限制,也不受轨道梁之间的有效幅宽限制,实现全幅宽无限制堆放,实现最大的储料空间;

4、没有埋设于物料下方的闸门或设备,故障率极低;即使出现故障也非常容易维修,不需要带病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5、行走轮直接支撑在地面上,使横向出料绞龙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较小,减少残料量;

6、平房仓墙边采用小绞龙短距离输送,使用同一个动力进行二次接力输送,将墙壁边沿的物料清理掉,既保证最大限度将仓内的物料出完,又为横向出料绞龙的两个驱动端清理出通道;

7、横向出料绞龙与出料刮板的下端实现同轴差速运转,简化了结构,横向出料绞龙与出料刮板的转速可分别与出仓机前进速度相匹配,互不干涉,各自均方便可调;既可保证幅宽方向的物料顺利汇集到中部,又可保证汇集的物料及时沿轴向送出;

8、当料堆发生坍塌,物料塌到出仓机的后方,出仓机后退,后侧的横向出料绞龙转动,将物料沿横向输送至中部出料点,再由后越程提升机构翻至出仓机前方,后方坍塌的物料被清除后,出仓机仍旧恢复前进出料;

9、当出仓机到达平房仓的末端,下次出仓需要倒行使用时,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前后方向的切换;

10、出料时不会对物料造成二次污染,实现无人操作,出料工序大大简化,无需复杂的控制,进一步节约投资及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进料时的纵截面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进料时的横截面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出料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中出仓机的立体图;

图5为出仓机中部的仰视放大图;

图6为出仓机中截面的右视图;

图7为出仓机中横向出料绞龙的立体图;

图8为出仓机中部的立体放大图;

图9为出仓机中行走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出仓机中行走结构的右视图;

图11为出仓机中行走轮的立体放大图;

图12为出仓机中绞龙主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13为出仓机中绞龙驱动轴中心截面的剖视图;

图14为出仓机中主动侧清边绞龙中心截面的剖视图;

图15为出仓机中从动侧出料组件的立体图;

图16为出仓机中从动主轴中心截面的剖视图;

图17为出仓机中从动侧清边绞龙中心截面的剖视图。

图中:1.行走轮;1a.花盘;1b.法兰套;1c.连接横板;1d.非金属支撑轮板;1e.轮板压板;2.行走驱动减速电机;2a.行走驱动底座;3.行走主驱动链轮;4.行走从动链轮;5.护罩;5a.润滑油嘴;6.行走轴;7.十字联轴器;8.连杆;9.主梁连接板;10.带座轴承;

11.主动机座;11a.主动机座内墙板;11b.主动机座外墙板;11c.电缆管道;11d.链传动上盖;11e.集油底盖;11f.排油堵头;12.主动端支架;13.绞龙电机;14.绞龙减速机;15.绞龙主驱动轴;15a.主动侧轴承一;15b.出料绞龙链轮;15c.主动侧轴承二;15d.主动侧轴承三;16.连接轴;17.主动侧万向节;18.主动侧清边绞龙;18a.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18b.主动侧清边轴承座;19.主动侧清边链轮;20.主动侧清边链条;

21.从动机座;21a.从动机座内墙板;21b.从动机座外墙板;22.从动主轴;22a.从动主轴法兰;23.从动侧轴承;23a.从动侧轴承座;23b.内圈顶套;23c.从动轴承压盖;24.从动主轴齿轮;25.锁紧螺母;26.从动侧过桥齿轮;27.过桥轴封盖;28.从动侧清边绞龙;28a.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29.从动侧清边轴承座;30.从动侧清边齿轮;

31.主梁;32.前斜向出料壳体;32a.刮板中隔导板;33.后斜向出料壳体;34.横向出料绞龙;34a.切割齿;34b.吊挂轴;34c.中间共轴;34d.绞龙万向节;35.空套链轮;36.中间出料主动轴;36a.刮板主动链轮;37.中间出料链条;38.出料刮板;38a.耙齿;39.下料斗;

40.吊挂轴承座;41.吊杆;42.绞龙挡板;43.毛刷;44.支撑座杆;45.破料叶轮;46.红外感应器;47.可调上壳;48.刮板布料机;48a.布料口;49.弯刮板提升机;50.平刮板输送机;51.墙边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本发明的无地坑平房仓颗粒物料的进出仓方法,分别包括如下步骤:

物料进仓:将仓外物料送入刮板布料机48中,刮板布料机48设于平房仓尖顶的下方沿平房仓的长度方向延伸,刮板布料机48的底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布料口48a,打开布料口48a下方的布料闸门,物料自由散落在地面堆集成料锥,当料锥顶部接近布料闸门时,该布料闸门关闭。

刮板布料机48由多根首尾相连接力延伸,下游刮板布料机的进料端位于上游刮板布料机出料端的下方,各布料闸门的一侧下方分别设有低于布料闸门下端口的高料位传感器;出仓机前后两侧安全距离范围内的布料闸门始终保持关闭。即出仓机前后两侧的料堆自然坍塌后,不能将出仓机掩埋。例如某物料的料锥自然角度为30°,则以此为依据,预留与出仓机的安全距离。将平房仓沿长度方向分为多个区域,选定某个或某些区域布料时,其余区域的布料闸门保持关闭。

选定布料区域的各布料闸门打开,物料从离进料端最近的布料口48a及布料闸门落下,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自然料锥,当料锥的顶部触发高料位传感器时,相应的布料闸门关闭,物料从下游的布料口及布料闸门落下,形成下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自然料锥,当料锥的顶部触发高料位传感器时,相应的布料闸门关闭,物料从更下游的布料口及布料闸门落下,如此直至完成布料区域的布料,进仓完成后的状态如图1、图2所示。

物料出仓:如图3所示,采用沿平房仓全幅宽方向延伸的出仓机沿平房仓的轴线自主行走出料,出仓机边行走边将平房仓两侧的物料汇集到中部,再通过越程提升机构将物料送入出仓机后侧的弯刮板提升机49的进料端,弯刮板提升机49跟随出仓机行走,并沿横向将物料送至墙边的高位,物料从弯刮板提升机49的上端流出后,通过溜管落入平刮板输送机50中,平刮板输送机50固定在墙壁的高位并沿平房仓的全长度方向延伸将物料送至仓外。如此可实现全自动出仓,避免装载铲车或其它车辆进入平房仓。

弯刮板提升机49的底部通过车轮支撑在地面上,弯刮板提升机49的上部通过滚轮支撑在轨道上,轨道固定在墙边支座上,墙边支座与平刮板输送机50共用。弯刮板提升机49的前侧与出仓机相连接,由出仓机带动前进。

由于出仓机的长度比较长,很容易出现两端未能齐头并进的情况,为避免前进过程中出现歪斜,在平房仓的两侧墙壁上对称设置多对校正装置,出仓机的两端均与校正装置对齐时,则确认出仓机的轴线垂直于平房仓的轴线。校正装置可以为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如果出仓机的左侧触发接近开关,右侧尚未触发时,则左侧暂停前进,待右侧的接近开关被触发后,两侧再同步前进,确保出仓机沿平房仓的轴线前进。

如图4至图8所示,出仓机包括沿平房仓幅宽方向延伸的主梁31,主梁31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主梁31的底部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横向出料绞龙34,横向出料绞龙34的绞龙轴外周缠绕有螺旋叶片,两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一端由绞龙主驱动轴15驱动,另一端与从动主轴22相连。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中部设有中间共轴34c,以中间共轴34c为界,两侧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将两侧的物料同时向中间共轴34c处输送,最边沿的物料只需行进平房仓的半幅即可相向到达中间共轴34c处的出料点。

对于粘结性较强的物料,存储几天就可能出现板结,导致普通绞龙无法出料,往往只好放弃绞龙出料,仍回到采用装载铲车出料。本发明的螺旋叶片外缘分别设有切割齿34a,可以破碎前方板结的物料,使出仓机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两半幅上方分别设有可调节绞龙进料量的可调上壳47,可调上壳47的下沿向下摆动可减少横向出料绞龙34的进料量,向上摆动可增大横向出料绞龙34的进料量,使横向出料绞龙34的输料量与出仓机行进速度及中间出料机的出料量相匹配。

如图9至图11所示,主梁31的底部以中点为界设有两组行走轮1,各行走轮1分别固定在行走轴6的中部。各组行走轴6的端头之间通过十字联轴器7及连杆8相互连接,十字联轴器7在保证传递扭矩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连杆8的安装精度。各组行走轮1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行走轴6的主梁连接板9,各主梁连接板9的下端分别通过带座轴承10支撑在行走轴6上,各组中两端主梁连接板9的上端分别焊接在两主梁的相向侧壁之间,主梁31承载着出仓机构支撑在各行走轮1上前进或后退。

各组中间的主梁连接板9上端固定有行走驱动底座2a,各行走驱动底座2a的底部固定在主梁31的顶部,且行走驱动底座2a上方分别安装有行走驱动减速电机2,行走驱动减速电机2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行走主驱动链轮3,各行走主驱动链轮3分别通过链条与行走从动链轮4传动连接,行走从动链轮4分别固定在各组中部的行走轴6上。

行走主驱动链轮3在行走驱动减速电机2的驱动下,通过链条带动行走从动链轮4转动,行走从动链轮4通过行走轴6驱动同组的行走轮1前进或后退。

行走轮1的两端分别设有花盘1a,花盘1a的中心分别固定有法兰套1b,法兰套1b的中心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轴6上,花盘1a外周均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花盘嵌槽,两花盘1a之间均匀连接有多根连接横板1c,连接横板1c呈L形,各连接横板1c两端的竖边分别嵌于相应的花盘嵌槽中且相焊接,各连接横板1c两端的横边分别覆盖在花盘1a的外周。

行走轮1的中部也设有花盘1a,各连接横板1c中部的竖边分别嵌于花盘嵌槽中,形成左、中、右三道支撑,提高强度及刚度。各非金属支撑轮板1d及轮板压板1e对称分为两段,各非金属支撑轮板1d的两端位于中间花盘1a与外侧花盘之间。

各连接横板1c的竖边上分别压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非金属支撑轮板1d,各非金属支撑轮板1d的外侧分别压有轮板压板1e,螺栓穿过轮板压板1e、非金属支撑轮板1d及连接横板1c上的安装孔将三者固定连接,各非金属支撑轮板1d的外缘高出连接横板1c及轮板压板1e且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

连接横板1c采用折边结构,可有效保证行走轮骨架的焊接强度,采用薄壁花盘取代传统的轮毂,花盘1a上均匀设有镂空孔洞,既减轻了重量,又可使多余的物料从孔洞中淌出。法兰套1b的中心孔套在行走轴6上实现同轴定位,法兰套1b的圆周通过螺栓与花盘1a的中部区域连为一体后,再通过螺栓穿过行走轴6及法兰套中心座上的径向孔使法兰套1b与行走轴6固定连接。

非金属支撑轮板1d的内侧边沿与连接横板1c的内侧边沿平齐,非金属支撑轮板1d的外侧边沿高出连接横板1c的折边,轮板压板1e的外边沿低于非金属支撑轮板1d的外侧边沿。轮板压板1e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螺钉有足够的紧固力矩的同时,非金属支撑轮板1d不会发生挤压变形,因为连接横板1c呈放射状焊接在花盘1a上,所以固定在连接横板1c上足够厚的非金属支撑轮板1d也呈放射状布置,既可以为出仓机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又能够为出仓机前进、后退提供足够的驱动力,还能保证物料不会在行走轮1内部形成堆积而影响使用。

非金属支撑轮板1d接触地面,为出仓机提供足够驱动力的同时不会因为材料过硬造成仓底地面被破坏,在出仓机向前运行过程中如果阻力过大,行走轮1可适当“打滑”,为出仓机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待前部阻力降低之后继续前进,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出仓机与料堆硬碰硬,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非金属支撑轮板1d属于易损件,待磨损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进行更换,更换时只需要挨个松开螺栓,取下轮板压板1e,更换新的非金属支撑轮板1d即可,十分方便快捷,且最大限度降低配件费用。

行走主驱动链轮3、链条及行走从动链轮4位于封闭的护罩5中,在出仓机运行过程中,可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护罩5中,影响链条与行走主驱动链轮3及行走从动链轮4的啮合。护罩5的顶部设有润滑油嘴5a,润滑油可通过润滑油嘴5a加入到护罩5内的链条上,保证链条与行走主驱动链轮3及行走从动链轮4啮合的充分润滑。

如图5所示,各组的主梁连接板9上分别安装有红外感应器46,控制系统通过电流和红外感应器监控的信号控制两组行走轮1的前进速度一致,避免出仓机在前进或后退时出现歪斜,始终保持垂直于平房仓轴线的方向平稳前进。

如图12至图14所示,绞龙主驱动组件包括主动机座11,主动机座11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动机座外墙板11b和主动机座内墙板11a,主动机座外墙板11b与主动机座内墙板11a的顶部相连构成封闭的整体,双层墙体结构使主动机座11的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固。主动机座外墙板11b外侧中部固定有主动端支架12,可直接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主动端支架12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绞龙减速机14,两绞龙减速机14的输入端分别由绞龙电机13驱动,两绞龙电机13分别位于绞龙减速机14的顶部。主动机座11呈上窄下宽的形状,且顶部中心设有贯通的电缆管道11c,绞龙电机13的电源线路可从电缆管道11c中穿过。

两绞龙减速机14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绞龙主驱动轴15,两绞龙主驱动轴15上分别固定有出料绞龙链轮15b且通过主动侧轴承组支撑在主动机座11的安装孔中,两绞龙主驱动轴15的伸出端分别通过螺纹与连接轴16的一端旋接,两连接轴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和键与主动侧万向节17的一端连接,主动侧万向节17的另一端与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主动端相连。

绞龙电机13驱动绞龙减速机14运转,绞龙减速机14的输出端驱动绞龙主驱动轴15转动,绞龙主驱动轴15通过螺纹带动连接轴16转动,连接轴16通过主动侧万向节17驱动横向出料绞龙34转动,将平房仓两侧的物料向平房仓中部输送。

主动机座11的下端前后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前突部和向后延伸的后突部,前突部的前端和后突部的后端分别设有将仓边物料向中间区域输送的主动侧清边绞龙18,主动侧清边绞龙18分为内外两段且中部通过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18a连为一体,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18a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主动清边绞龙中心管中,主动清边绞龙中心管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通孔,通过各通孔进行多点焊接,将主动清边绞龙中心管与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18a的外端头焊接为一体。主动侧清边绞龙18的外半部位于绞龙减速机14的前侧,主动侧清边绞龙18的内半部位于绞龙主驱动轴15、连接轴16及主动侧万向节17的前侧。

主动清边绞龙中间轴18a的中部安装有主动侧清边链轮19,主动侧清边链轮19的两侧分别通过主动侧清边轴承座18b支撑在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板安装孔中,主动侧清边链轮19分别通过主动侧清边链条20与相应的出料绞龙链轮15b传动连接。

出料绞龙链轮15b分别位于主动机座11的内腔,主动侧清边链条20分别位于前突部或后突部的内腔,前突部和后突部的顶部分别覆盖有链传动上盖11d,通过螺钉固定,主动机座11、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底部设有集油底盖11e,集油底盖11e的底部设有排油堵头11f。链传动上盖11d、集油底盖11e与主动机座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壁构成封闭空间,避免物料进入,可通过油嘴向主动侧清边链条20上注油,加强润滑,多余的油污落于集油底盖11e中,可打开排油堵头11f排出。

主动侧轴承组包括主动侧轴承一15a、主动侧轴承二15c和主动侧轴承三15d,主动侧轴承一15a与主动侧轴承二15c分别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双向轴向力,主动侧轴承一15a的内圈面向绞龙减速机14的一侧通过轴套一顶在绞龙主驱动轴15的外侧轴肩上,主动侧轴承一15a的外圈嵌于主动侧轴承一15a的轴承座即主动侧轴承座一中,主动侧轴承座一支撑在主动机座内墙板11a的安装孔中。主动侧轴承座一面向绞龙减速机14的封闭端套装在主动侧轴承一15a的轴套一上且通过骨架油封一实现密封,主动侧轴承座一面向主动侧万向节17的端口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止口抵靠在主动侧轴承一15a的外圈,密封盖的中心嵌有密封圈,密封圈外侧设有压盖,压盖固定在密封盖面向主动侧万向节17的一侧。

主动侧轴承二15c嵌于主动侧轴承座二中,主动侧轴承二15c的轴承座支撑在主动机座外墙板11b的安装孔中。出料绞龙链轮15b抵靠在绞龙主驱动轴15的另一侧轴肩上,出料绞龙链轮15b面向绞龙减速机14的一侧抵靠有轴套二,轴套二从主动侧轴承座二封闭端的中心孔中穿过,主动侧轴承座二封闭端的中心嵌有骨架油封二。

主动侧轴承三15d位于主动侧轴承二15c的外侧且为四点接触球轴承,以便承受横向出料绞龙34的双向轴向载荷和力矩载荷;主动侧轴承三15d嵌于主动侧轴承座三中,主动侧轴承座三分为内外两半,主动侧轴承三15d的两个角部分别嵌于主动侧轴承三15d的内轴承座及外轴承座的内角部,主动侧轴承三15d的内轴承座抵靠在主动侧轴承座二的外侧,主动侧轴承三15d的外轴承座抵靠在内轴承座的外侧,便于调整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游隙。

主动侧轴承三15d的外轴承座朝向绞龙减速机14的封闭端中心设有骨架油封三。运行中绞龙主驱动轴15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和扭矩,主动侧轴承组采用三轴承组合的方式,可传递大扭矩和双向轴向力。

主动侧清边绞龙18的外端头靠近平房仓的墙壁,主动侧清边绞龙18的内端头位于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主动端前侧。

当出仓机前进时,前侧的绞龙电机驱动前绞龙减速机运转,前绞龙减速机的输出端驱动前绞龙主驱动轴转动,前绞龙主驱动轴通过前连接轴和前主动侧万向节驱动前出料绞龙转动,将物料沿横向输送至平房仓中部的出料点。

前绞龙主驱动轴转动的同时,安装于其上的前出料绞龙链轮通过前侧的主动侧清边链条20驱动前侧的主动侧清边链轮19转动,前侧的主动侧清边链轮19带动前侧的主动侧清边绞龙18转动,主动侧清边绞龙为前置小绞龙,将出仓机驱动端边沿的物料横向向内输送至前出料绞龙的前侧,由前出料绞龙接力将物料输送至平房仓中部的出料点,如此可将墙壁边沿的物料清理掉,保证最大限度将仓内的物料出完。

当仓内料堆发生坍塌时,物料会塌到出仓机的后方,此时出仓机后退,后侧的绞龙电机驱动后绞龙减速机运转,后绞龙减速机的输出端驱动后绞龙主驱动轴转动,后绞龙主驱动轴通过后连接轴和后主动侧万向节驱动后出料绞龙转动,将物料沿横向输送至平房仓中部的出料点。

后绞龙主驱动轴转动的同时,安装于其上的后出料绞龙链轮通过后侧的主动侧清边链条20驱动后侧的主动侧清边链轮19转动,后侧的主动侧清边链轮19带动后侧的主动侧清边绞龙转动,后主动侧清边绞龙将出仓机驱动端边沿的物料横向向内输送至后出料绞龙的后侧,由后出料绞龙接力将物料输送至平房仓中部的出料点,如此也可将墙壁边沿的物料清理掉,保证最大限度将仓内的物料出完。

如图15至图17所示,从动机座21包括相互平行的从动机座外墙板21b和从动机座内墙板21a,从动机座外墙板21b与从动机座内墙板21a的顶部相连构成封闭的整体,焊接而成的双层墙体结构使从动机座21的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固。从动机座21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从动主轴22,两从动主轴22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从动侧轴承23,从动侧轴承23为CARB圆环滚子轴承,可以调心和受热延伸,保证出料绞龙温度变化的补偿和从动侧清边绞龙28的转动。

从动侧轴承23位于从动侧轴承座23a中,从动侧轴承23的内圈抵靠在从动主轴22的轴肩上,从动侧轴承23的内圈与从动主轴齿轮24之间设有内圈顶套23b,从动主轴齿轮24的外侧压有锁紧螺母25,锁紧螺母25旋接在从动主轴22位于从动机座内腔的端头。

从动侧轴承座23a位于从动机座内腔的端口覆盖有从动轴承压盖23c,从动轴承压盖23c的中心孔套在内圈顶套23b的外圈且通过骨架油封实现密封。从动侧轴承座23a面向横向出料绞龙34的封闭端中心也设有骨架油封,与从动主轴22实现密封。

从动侧轴承座23a浮动支撑在从动机座内墙板21a的安装孔中,从动主轴22位于从动机座内腔的端头分别安装有从动主轴齿轮24,从动主轴2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从动主轴法兰22a且与横向出料绞龙34的从动端相连。当横向出料绞龙34转动沿平房仓幅宽方向横向输料时,从动主轴22支撑在从动侧轴承座23a中跟随转动,从动侧轴承座23a可以在从动机座内墙板21a的安装孔中横向滑动,以适应横向出料绞龙34的轴向尺寸波动。

从动机座21的下端前后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前突部和向后延伸的后突部,前突部的前端和后突部的后端分别设有将仓边物料向中间区域输送的从动侧清边绞龙28,从动侧清边绞龙28的中部分别安装有从动侧清边齿轮30且通过轴承支撑在前突部或后突部的安装孔中,从动侧清边齿轮30分别与从动侧过桥齿轮26相啮合,从动侧过桥齿轮26固定在从动过桥轴的中部,从动过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过桥轴轴承支撑在从动机座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板安装孔中,从动机座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板安装孔外端口分别覆盖有过桥轴封盖27。从动侧过桥齿轮26的另一侧分别与相应的从动主轴齿轮24相啮合。

从动主轴齿轮24的宽度小于从动侧过桥齿轮26的宽度,以适应横向出料绞龙34的轴向浮动,且可以始终保持啮合良好。

从动侧清边绞龙28分为内外两段且中部通过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28a连为一体,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28a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从动清边绞龙中心管中,从动清边绞龙中心管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通孔,通过各通孔进行多点焊接,将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28a与从动清边绞龙中心管焊接为一体。从动侧清边齿轮30安装于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28a的中部,从动侧清边齿轮30的两侧分别通过从动侧清边轴承座29支撑在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板中。

当横向出料绞龙34转动输料时,从动主轴22及从动主轴齿轮24跟随转动,从动主轴齿轮24通过从动侧过桥齿轮26驱动从动侧清边齿轮30转动,从动侧清边齿轮30通过从动清边绞龙中间轴28a带动从动侧清边绞龙28转动,将平房仓墙边的物料向横向出料绞龙34的前侧或后侧输送。

从动侧过桥齿轮26固定于从动过桥轴的中部,从动过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从动过桥轴承支撑在前突部和后突部的墙板中。

从动主轴法兰22a的连接端面上设有一字槽嵌槽,一字槽嵌槽中嵌有平键与横向出料绞龙34的从动端相连,便于更好地传递扭矩。

从动侧清边绞龙28的外端头靠近平房仓的墙壁,从动侧清边绞龙28的内端头位于横向出料绞龙34的从动端前侧,便于将墙边的物料横向输送一小段,送至出料绞龙的工作区域继续输送。

当出仓机前进时,前侧的横向出料绞龙34转动,将物料沿横向输送至平房仓中部的出料点。前从动主轴跟随前横向出料绞龙34转动,前从动主轴链轮通过前侧的从动侧过桥齿轮26驱动前侧的从动侧清边齿轮30转动,前侧的从动侧清边齿轮30带动前侧的从动侧清边绞龙28转动,前从动侧清边绞龙28将出仓机从动端边沿的物料横向向内输送至前出料绞龙的前侧,由前出料绞龙接力将物料输送至平房仓中部的出料点,如此可将从动端墙边的物料清理掉,保证最大限度将仓内的物料出完。

当仓内料堆发生坍塌时,物料会塌到出仓机的后方,此时出仓机后退,后侧的横向出料绞龙34转动,后从动主轴跟随后出料绞龙转动,后从动主轴链轮通过后侧的从动侧过桥齿轮26驱动后侧的从动侧清边齿轮30转动,后侧的从动侧清边齿轮30带动后侧的从动侧清边绞龙28转动,后从动侧清边绞龙28将出仓机从动端边沿的物料横向向内输送至后出料绞龙的后侧,由后出料绞龙接力将物料输送至平房仓中部的出料点,如此也可将从动端墙边的物料清理掉,保证最大限度将仓内的物料出完。

如图4至图8所示,主梁31的中段安装有前越程提升机构和后越程提升机构。前越程提升机构的斜向出料壳体从主梁前侧下方向后向上越过主梁31,后越程提升机构的斜向出料壳体从主梁后侧下方向前向上越过主梁31。将传统的从地坑出料,改为直接从地面上出料,通过倾斜的越程提升机构向上提升物料,并越过出仓机的主梁31。

前斜向出料壳体32及后斜向出料壳体33的下端口分别位于相应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中间共轴34c上方;中间共轴34c上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可相对转动的空套链轮35。中间共轴34c与横向出料绞龙34同轴同速度运转,空套链轮35以中间共轴34c为中心,实现不同的转速。

前斜向出料壳体32及后斜向出料壳体33的上端分别设有中间出料主动轴36,中间出料主动轴36上对称安装有两个位于壳体内腔的刮板主动链轮36a,同侧的刮板主动链轮36a与空套链轮35之间通过中间出料链条37传动连接,两根中间出料链条37的相应链节之间连接有出料刮板38;各出料刮板38沿各自壳体的底壁上行。

前斜向出料壳体32的后端口连接有向后向下延伸的下料斗39,下料斗39的下端口对准弯刮板提升机49的输入端。

出仓机前进出料时,前侧的出料绞龙转动,将物料沿横向输送至前斜向出料壳体32的下端口,前斜向出料壳体32上端的中间出料主动轴36在刮板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刮板主动链轮36a跟随中间出料主动轴36同步转动,并通过中间出料链条37带动下端的空套链轮35转动,分布在中间出料链条37上的各出料刮板38沿前斜向出料壳体32的底壁上行,将底部的物料刮至前斜向出料壳体32的上端,并越过主梁31进入下料斗39中下溜,下溜的物料落在弯刮板提升机49上输出。前越程提升机构的下端与横向出料绞龙34共轴,实现速度差,保证出料量。

各出料刮板38的刮料边沿分别均匀设有耙齿38a,可以破除前方一定的板结物料,和横向出料绞龙34送来的物料一起向上向后输送。

当仓内料堆发生坍塌时,物料会塌到主梁31的后方,此时出仓机后退,后侧的横向出料绞龙34转动,将物料沿横向输送至后斜向出料壳体33的下端口,后斜向出料壳体33上端的中间出料主动轴36在后刮板电机的驱动下转动,通过刮板主动链轮36a及中间出料链条37带动下端的空套链轮35转动,后越程提升机构的各出料刮板38沿后斜向出料壳体33的底壁上行,将底部的物料刮至后斜向出料壳体33的上端,并越过主梁31到达主梁31的前侧上方下落在前出料绞龙的前侧,然后出仓机恢复前进出料。

前斜向出料壳体32的内腔中部设有刮板中隔导板32a,刮板中隔导板32a的两端上翘且位于上下层中间出料链条37之间,位于下层出料刮板38的上方。物料被限制在刮板中隔导板32a与前斜向出料壳体32的底壁之间,利于物料沿较陡峭的角度上行。后斜向出料壳体33的内腔中部也设有类似的刮板中隔导板。

弯刮板提升机49的前端可钩挂在主梁31的中部后侧,跟着出仓机前进,十分方便快捷。

当出仓机到达平房仓的末端,下次出仓需要倒行使用时,解除后侧的弯刮板提升机49,重新在主梁31的前侧中部钩挂弯刮板提升机49,并且在后斜向出料壳体33的上部前端口连接有向前向下延伸的下料斗39,即可实现前后的颠倒互换。

中间共轴34c的两侧分别设有吊挂轴34b,吊挂轴34b分别支撑于吊挂轴承座40中,吊挂轴承座40的顶部分别通过吊杆41连接在吊挂支座31a上,吊挂支座31a焊接在主梁31上。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两端由主驱动端和从动端支撑,横向出料绞龙34的中段设置至少两对吊挂轴34b,形成多点支撑,缩短了横向出料绞龙34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提高横向出料绞龙34的强度和刚度。

吊挂支座31a上分别固定有向下延伸的支撑座杆44,支撑座杆44的下端分别安装有破碎轴,破碎轴上分别安装有破料叶轮45,破料叶轮45支撑于地面前进。由于吊挂轴承座40所在位置,螺旋叶片出现中断,破料叶轮45通过与地面的摩擦转动,同时破除前方的物料,以便被两侧螺旋叶片带动出料;支撑座杆44下端通过破料叶轮45支撑于地面,还可以弥补幅宽过大导致的刚度不足,前进时还可以对吊挂前方进行切料。

吊挂轴34b与从动端头支撑之间设有绞龙万向节34d,绞龙万向节34d设置在靠近吊挂轴34b的部位,以降低横向出料绞龙34的安装精度。

横向出料绞龙34位于吊挂轴34b与端头支撑之间的部分为逐节嵌套焊接而成的中间粗、两端细的竹节状空心轴,使横向出料绞龙34的结构与其承受的载荷相适应,进一步减轻重量,且提高支撑点中部的强度。

螺旋叶片采用变螺距结构,越靠近中间共轴34c的螺距越小,靠近平房仓墙边的物料均向中间输送,越靠近中间,物料的输送量越大,缩小螺距有利于提高输送能力。

横向出料绞龙34及其螺旋叶片配套有绞龙挡板42,绞龙挡板42位于横向出料绞龙34前进方向的后侧,绞龙挡板42将物料阻挡在出料绞龙中,有利于提高螺旋叶片的输送效率,减少在地面遗留的物料量。绞龙挡板42的下缘设有毛刷43或橡胶刮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