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

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涉及微生物分离技术领域。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分离机构、加固机构、敲打机构和筛分机构,分离箱上固定安装有四组支撑柱,四组支撑柱呈矩形分布,四组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漏斗,分离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通过固定板、限位块、套设板和钢珠的配合使用,方便对分离滤筒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有效的对分离滤筒进行加固处理,有效的防止分离滤筒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出现晃动,有效的减少产生震动和噪音,能够有效的保证分离滤筒稳定的转动,保证微生物溶液的分离,有效的延长该分离装置的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5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邵阳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72261.2

  • 申请日2022-06-15

  • 分类号C12M1/12(2006.01);C12M1/00(2006.01);

  • 代理机构云南恒于知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5;

  • 代理人郭光美

  • 地址 422099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李子园、七里坪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0: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C12M 1/12 专利申请号:2022106722612 申请公布日:2022083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M 1/12 专利申请号:2022106722612 申请日:2022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在微生物环境功能研究、代谢途径的阐明、特定功能的验证及基础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公开号为CN215886986U的专利,其中主要是通过设置多个出液管,可使液体分层流出,避免每层之间的微生物相互污染,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微生物分离效率低,并且分离筒在高速转动中容易出现晃动,从而产生震动和噪音,同时分离效果差,容易出现堵塞分离筒的情况,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能够解决分离效率低,并且分离筒在高速转动中容易出现晃动,从而产生震动和噪音,同时分离效果差,容易出现堵塞分离筒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分离机构、加固机构、敲打机构和筛分机构,分离箱上固定安装有四组支撑柱,四组支撑柱呈矩形分布,四组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漏斗,分离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分离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分离箱的顶部,转动组件设置于分离箱上且与漏斗相连接,加固机构设置于分离箱的内部,加固机构数量为四组且加固机构与分离机构相配合,敲打机构设置于加固机构上,敲打机构的数量两组且分布在相邻两组加固机构之间,筛分机构设置于分离箱的内部,筛分机构位于加固机构和敲打机构的下方,筛分机构包括筛网,筛网设置于分离箱的内部,筛网的数量两组且呈上下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分离箱的顶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第一齿轮套设于转动轴的外壁,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空心转动杆、第二齿轮、分离滤筒、固定块和空心输料管,空心转动杆转动安装于分离箱的顶部,第二齿轮套设于空心转动杆的外壁,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空心转动杆的顶端与漏斗的底部转动安装且与漏斗的内部相通,分离滤筒设置于分离箱的内部,分离滤筒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块,空心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分离箱的内部并与固定块的顶部转动安装且与分离滤筒的内部相通,分离滤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心输料管,空心输料管的一端与分离滤筒的内部相通,空心输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分隔板的下方,方便对物生物进行初步分离处理,采用高速转动离心的方式,对物生物溶液进行分离处理,分离效果好,并且方便上下料,使用起来方便。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固定板、限位块、套设板和钢珠,分离箱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套设板套设于分离滤筒的外壁,限位块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钢珠,套设板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钢珠滚动安装于限位槽的内部,方便对分离滤筒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有效的对分离滤筒进行加固处理,有效的防止分离滤筒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出现晃动,有效的减少产生震动和噪音,能够有效的保证分离滤筒稳定的转动,保证微生物溶液的分离,有效的延长该分离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敲打机构包括直角板、旋转轴、套设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橡胶球、安装板、弹簧和复位板,直角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板的顶部,旋转轴转动安装于直角板的顶部,套设块套设于旋转轴的外壁,第一连接杆固定安装于套设块的一侧外壁,第二连接杆固定安装于套设块的另一侧外壁,橡胶球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橡胶球的外壁与分离滤筒的外壁为相接触设置,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直角板的顶部,弹簧固定安装于安装板的前侧外表面,复位板固定安装于弹簧的一端,复位板的前侧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为相接触设置,对分离滤筒进行敲打处理,分离滤筒在转动过程中,会拨动橡胶球转动,然后再利用弹簧具有弹力的原理,使橡胶球不断的敲打分离滤筒,从而有效的防止微生物堵塞分离滤筒,保证分离滤筒的分离效果,实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筛分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转动杆、第一伞状齿轮、安装块、旋转杆、第二伞状齿轮、转动板、刷子和刮板,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分离箱的一侧外壁,转动杆转动安装于分离箱的一侧内壁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使用至分离箱的内部并与转动杆固定连接,第一伞状齿轮固定安装于转动杆的一端,筛网固定安装于分离箱的内部,筛网的内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伞状齿轮,第二伞状齿轮与第一伞状齿轮相啮合,旋转杆的顶端延伸至安装块的上方并套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刷子,刷子的底部与筛网的顶部为相接触设置,转动板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刮板,刮板的一侧外壁与分离箱的一侧内壁为相接触设置,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分离,方便将不同大小的微生物分离开,从而可以避免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混淆,降低相互污染的风险,并且防止微生物残留在分离箱的内壁,方便将微生物排出,大大增加了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便于推广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分离箱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收集箱,分离箱的一侧外壁和收集箱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开口且位置一致,方便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管,第一出料管的一端与收集箱的内部相通,第一出料管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盖,分离箱的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的一端与分离箱的内部相通,第二出料管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盖,方便将收集的微生物排出。

优选的,所述分离箱的另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一端与分离箱的内部相通,排出管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盖,方便将分离出的水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通过分离箱、支撑柱、漏斗、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空心转动杆、第二齿轮、分离滤筒、固定块和空心输料管的配合使用,方便对物生物进行初步分离处理,采用高速转动离心的方式,对物生物溶液进行分离处理,分离效果好,并且方便上下料,使用起来方便。

(2)、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通过固定板、限位块、套设板和钢珠的配合使用,方便对分离滤筒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有效的对分离滤筒进行加固处理,有效的防止分离滤筒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出现晃动,有效的减少产生震动和噪音,能够有效的保证分离滤筒稳定的转动,保证微生物溶液的分离,有效的延长该分离装置的使用寿命。

(3)、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通过直角板、旋转轴、套设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橡胶球、安装板、弹簧和复位板,对分离滤筒进行敲打处理,分离滤筒在转动过程中,会拨动橡胶球转动,然后再利用弹簧具有弹力的原理,使橡胶球不断的敲打分离滤筒,从而有效的防止微生物堵塞分离滤筒,保证分离滤筒的分离效果,实用效果好。

(4)、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通过第二电机、转动杆、第一伞状齿轮、筛网、安装块、旋转杆、第二伞状齿轮、转动板、刷子和刮板的配合使用,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分离,方便将不同大小的微生物分离开,从而可以避免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混淆,降低相互污染的风险,并且防止微生物残留在分离箱的内壁,方便将微生物排出,大大增加了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直角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C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D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分离箱1、支撑柱2、漏斗3、分离机构4、第一电机401、第一齿轮402、空心转动杆403、第二齿轮404、分离滤筒405、固定块406、空心输料管407、加固机构5、固定板501、限位块502、套设板503、钢珠504、敲打机构6、直角板601、旋转轴602、套设块603、第一连接杆604、第二连接杆605、橡胶球606、安装板607、弹簧608、复位板609、筛分机构7、第二电机701、转动杆702、第一伞状齿轮703、筛网704、安装块705、旋转杆706、第二伞状齿轮707、转动板708、刷子709、刮板710、收集箱8、第一出料管9、第二出料管10、分隔板11、排出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1、分离机构4、加固机构5、敲打机构6和筛分机构7,分离箱1上固定安装有四组支撑柱2,四组支撑柱2呈矩形分布,四组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漏斗3,分离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隔板11,分离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分离箱1的顶部,转动组件设置于分离箱1上且与漏斗3相连接,加固机构5设置于分离箱1的内部,加固机构5数量为四组且加固机构5与分离机构4相配合,敲打机构6设置于加固机构5上,敲打机构6的数量两组且分布在相邻两组加固机构5之间,筛分机构7设置于分离箱1的内部,筛分机构7位于加固机构5和敲打机构6的下方,筛分机构7包括筛网704,筛网704设置于分离箱1的内部,筛网704的数量两组且呈上下设置。

进一步地,分离箱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收集箱8,分离箱1的一侧外壁和收集箱8的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开口且位置一致,方便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收集。

更进一步的,收集箱8的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管9,第一出料管9的一端与收集箱8的内部相通,第一出料管9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盖,分离箱1的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料管10,第二出料管10的一端与分离箱1的内部相通,第二出料管10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盖,方便将收集的微生物排出。

其次,分离箱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排出管12,排出管12的一端与分离箱1的内部相通,排出管12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盖,方便将分离出的水排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01和第一齿轮402,第一电机401固定安装于分离箱1的顶部,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第一齿轮402套设于转动轴的外壁,转动组件包括空心转动杆403、第二齿轮404、分离滤筒405、固定块406和空心输料管407,空心转动杆403转动安装于分离箱1的顶部,第二齿轮404套设于空心转动杆403的外壁,第二齿轮404与第一齿轮402相啮合,空心转动杆403的顶端与漏斗3的底部转动安装且与漏斗3的内部相通,分离滤筒405设置于分离箱1的内部,分离滤筒405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06,空心转动杆403的底端延伸至分离箱1的内部并与固定块406的顶部转动安装且与分离滤筒405的内部相通,分离滤筒40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空心输料管407,空心输料管407的一端与分离滤筒405的内部相通,空心输料管407的另一端延伸至分隔板11的下方,将微生物溶液通过漏斗3加入到空心转动杆403中,然后流入到分离滤筒405中,然后再控制第一电机401的启动,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02转动,带动空心转动杆403和第二齿轮404转动,从而带动分离滤筒405和固定块406转动,方便对物生物进行初步分离处理,采用高速转动离心的方式,对物生物溶液进行分离处理,分离效果好,并且方便上下料,使用起来方便。

进一步的,加固机构5包括固定板501、限位块502、套设板503和钢珠504,分离箱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板501,固定板501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502,套设板503套设于分离滤筒405的外壁,限位块50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钢珠504,套设板503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钢珠504滚动安装于限位槽的内部,分离滤筒405的转动,带动套设板503转动,然后再配合限位块502和钢珠504的使用,对分离滤筒405和套设板503进行限位处理,方便对分离滤筒405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有效的对分离滤筒405进行加固处理,有效的防止分离滤筒405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出现晃动,有效的减少产生震动和噪音,能够有效的保证分离滤筒405稳定的转动,保证微生物溶液的分离,有效的延长该分离装置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敲打机构6包括直角板601、旋转轴602、套设块603、第一连接杆604、第二连接杆605、橡胶球606、安装板607、弹簧608和复位板609,直角板601固定安装于固定板501的顶部,旋转轴602转动安装于直角板601的顶部,套设块603套设于旋转轴602的外壁,第一连接杆604固定安装于套设块603的一侧外壁,第二连接杆605固定安装于套设块603的另一侧外壁,橡胶球606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杆605的一端,橡胶球606的外壁与分离滤筒405的外壁为相接触设置,安装板607固定安装于直角板601的顶部,弹簧608固定安装于安装板607的前侧外表面,复位板609固定安装于弹簧608的一端,复位板609的前侧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杆604的一端为相接触设置,分离滤筒405的转动,会拨动橡胶球606横向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605和套设块603转动,带动旋转轴602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604转动,并压缩弹簧608,然后再利用弹簧608具有弹力的原理,推动复位板609反向横向运动,从而使橡胶球606不断击打分离滤筒405的外壁,对分离滤筒405进行敲打处理,分离滤筒405在转动过程中,会拨动橡胶球606转动,然后再利用弹簧608具有弹力的原理,使橡胶球606不断的敲打分离滤筒405,从而有效的防止微生物堵塞分离滤筒405,保证分离滤筒405的分离效果,实用效果好。

其次,筛分机构7还包括第二电机701、转动杆702、第一伞状齿轮703、安装块705、旋转杆706、第二伞状齿轮707、转动板708、刷子709和刮板710,第二电机701固定安装于分离箱1的一侧外壁,转动杆702转动安装于分离箱1的一侧内壁第二电机7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使用至分离箱1的内部并与转动杆702固定连接,第一伞状齿轮703固定安装于转动杆702的一端,筛网704固定安装于分离箱1的内部,筛网704的内部开设有洞口,洞口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块705,安装块705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706,旋转杆70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伞状齿轮707,第二伞状齿轮707与第一伞状齿轮703相啮合,旋转杆706的顶端延伸至安装块705的上方并套设有转动板708,转动板70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刷子709,刷子709的底部与筛网704的顶部为相接触设置,转动板708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刮板710,刮板710的一侧外壁与分离箱1的一侧内壁为相接触设置,控制第二电机701的启动,带动转动杆702和第一伞状齿轮703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杆706和第二伞状齿轮707转动,带动转动板708和刷子709转动,从而对微生物进行分类筛选,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分离,方便将不同大小的微生物分离开,从而可以避免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混淆,降低相互污染的风险,并且防止微生物残留在分离箱1的内壁,方便将微生物排出,大大增加了该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微生物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便于推广和使用,两组筛网704的目数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微生物溶液通过漏斗3加入到空心转动杆403中,然后流入到分离滤筒405中,然后再控制第一电机401的启动,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02转动,带动空心转动杆403和第二齿轮404转动,从而带动分离滤筒405和固定块406转动,对微生物溶液进行初次分离,分离滤筒405的转动,带动套设板503转动,然后再配合限位块502和钢珠504的使用,对分离滤筒405和套设板503进行限位处理,分离滤筒405的转动,会拨动橡胶球606横向移动,带动第二连接杆605和套设块603转动,带动旋转轴602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604转动,并压缩弹簧608,然后再利用弹簧608具有弹力的原理,推动复位板609反向横向运动,从而使橡胶球606不断击打分离滤筒405的外壁,初步分离后将水经过排出管12排出,微生物经过空心输料管407流入到筛网704上,然后再控制第二电机701的启动,带动转动杆702和第一伞状齿轮703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杆706和第二伞状齿轮707转动,带动转动板708和刷子709转动,从而对微生物进行分类筛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