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隧道建设施工用临时支护装置

一种隧道建设施工用临时支护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建设施工用临时支护装置,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部支撑机构;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底部与底部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左右两端与底部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解除装置底部与底部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在需要移动时可以控制推动移动组件内部滚轮下压并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方便移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本装置支撑面大小,多组升降支撑机构、顶部支撑组件能够形成很好的支撑,可以通过限位解除装置接触对升降支撑机构的限位,方便进行整个装置的移动,解决了人工组装速度慢效率低,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支撑面大小的快速改变,支撑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旭;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87963.8

  • 发明设计人 黄旭;刘荣鑫;刘博;

    申请日2022-06-16

  • 分类号E21D19/04(2006.01);

  • 代理机构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陈智聪

  • 地址 610043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金履三路188号1栋2单元7楼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4: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3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E21D19/04 专利申请号:2022106879638 申请公布日:20220830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D19/04 专利申请号:2022106879638 申请日:2022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建设施工用临时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由于隧道处于地下,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机器进行挖掘,然后在洞内安置支护架进行辅助支撑,防止在隧道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岩石滑落等影响工程进度和生命安全的问题,最后在洞内浇筑钢筋水泥进行加固完成施工。

然而,就目前传统的隧道用临时支护装置普遍使用木板或者钢管进行临时支撑,需要通过人工费力进行组装,组装速度慢效率低,在进行隧道建设推进时,需要根据推进的进度进行多次的拆卸再组装,费时费力,且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支撑面大小的快速改变,影响施工进度,且传统的临时支护装置通过木板与钢管支撑,洞顶部缺少遮挡装置,支撑面小,支撑效果相对较差,且洞顶容易掉落杂物,影响施工以及工人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建设施工用临时支护装置,其具有升降控制装置和辅助移动组件,升降控制装置推动移动组件内部滚轮下压并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方便移动;间距调节机构,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多组间距调节机构和升降支撑机构进行伸展或者收缩,进而达到控制本装置支撑面大小的效果;升降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多组升降支撑机构、顶部支撑组件同时向上滑动并形成支撑;限位解除装置,可以通过限位解除装置接触对升降支撑机构的限位,方便进行整个装置的移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建设施工用临时支护装置,具体包括:底部支撑机构、辅助移动组件、升降支撑机构、顶部支撑组件、升降控制装置、间距调节机构和限位解除装置;所述底部支撑机构数量设置为两组;所述辅助移动组件安装在底部支撑机构表面;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底部与底部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底部与升降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装置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控制装置底部一端与升降支撑机构相连接,升降控制装置一端与辅助移动组件相接触;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左右两端与底部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且间距调节机构中部一侧与升降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限位解除装置底部与底部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且限位解除装置中部与升降支撑机构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滑轨和固定支板A;底板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滑轨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表面;固定支板A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辅助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板A、滑动支板、支撑轴、移动滚轮和下压杆;固定连接板A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滑动支板滑动安置在固定连接板A开设的滑槽内部;支撑轴一端与滑动支板转动连接;移动滚轮与支撑轴固定连接;下压杆底部滑动插入到固定连接板A开设的凹槽内部并与滑动支板固定连接,下压杆顶部与升降控制装置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底部支杆、升降支杆、限位齿、自动限位组件、带动板和拉杆;底部支杆底部通过滑轨与底板滑动连接;升降支杆底部滑动插入到底部支杆内部;限位齿固定安装在升降支杆一侧;自动限位组件一端滑动安插在底部支杆凹槽内部,且自动限位组件与限位齿相接触;带动板一端与自动限位组件固定连接;拉杆与带动板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自动限位组件还包括:滑动插杆、连接板和限位插板;滑动插杆一端与带动板固定连接,滑动插杆另外一端滑动插入到底部支杆开设的凹槽内部,且滑动插杆表面设置有弹簧;连接板一端与滑动插杆固定连接;限位插板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带动板受力向一侧滑动能够带动限位插板进行滑动进而解除对升降支杆的限位。

可选地,所述顶部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板和插接副板;支撑主板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支撑主板底部与两组升降支杆固定连接;插接副板一端与支撑主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B、液压升降杆、推板A、带动滑块A、推压板、固定板和伸缩限位板;固定连接板B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底部与固定连接板B固定连接;推板A一端与液压升降杆固定连接;带动滑块A滑动安装在推板A开设的滑槽,且推板A一端与升降支杆固定连接;推压板固定安装在推板A表面,推压板底部与下压杆相接触;固定板一端与固定连接板B固定连接;伸缩限位板底部滑动插入到固定连接板B开设的滑槽内部,伸缩限位板顶部与推板A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外箱、控制轴、滑动推板、带动滑块B和支撑弹簧;外箱左右两端与固定支板A固定连接;控制轴表面设置有螺纹,控制轴一端旋转插入到外箱内部;滑动推板滑动安装在外箱内部并与控制轴螺纹连接;带动滑块B滑动安装在外箱内部,且带动滑块B一端与底部支杆固定连接;支撑弹簧安装在控制轴表面,且支撑弹簧左右两端与带动滑块B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解除装置包括:固定支板B、滑动插板、推板B、控制螺杆和推环;固定支板B底部与固定支板A固定连接;滑动插板一端滑动安装在固定支板B开设的方形滑槽内部;推板B左右两端通过滑动插板与固定支板B滑动连接;控制螺杆一端滑动穿过推板B开设的方形滑槽并插入到固定板开设的螺纹孔内;推环固定安装在控制螺杆表面。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设置有升降控制装置和辅助移动组件,在需要移动时,可以控制升降控制装置内部的升降液压杆向下滑动,推动移动组件内部滚轮下压并与地面接触,对整个装置形成支撑效果,滚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整体移动,不需要拆卸变换位置,方便实用,在进行支撑时,滚轮会自动升起,四边形的底板与地面接触,支撑效果更好。

此外,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有间距调节机构和升降支撑机构、顶部支撑组件,间距调节机构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多组间距调节机构和升降支撑机构进行伸展或者收缩,进而达到控制本装置支撑面大小的效果,并且顶部支撑组件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防止洞顶碎石掉落影响工人施工。

此外,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有升降控制装置和升降支撑机构、顶部支撑组件,升降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多组升降支撑机构、顶部支撑组件同时向上滑动并形成支撑效果,升降支撑机构内部的自动限位组件会限制升降支撑机向下滑动,在隧道产生压力时,多组升降支撑机构可以对顶部的压力进行分散,不仅仅依赖于升降液压杆进行支撑,支撑效果好。

此外,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有限位解除装置,在需要进行支撑位置改变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限位解除装置解除对升降支撑机构的限位,工作人员可以控制升降支撑机构、顶部支撑组件下降,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体轴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体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体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底部支撑机构轴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辅助移动组件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升降支撑机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A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顶部支撑组件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升降控制装置轴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间距调节机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限位解除装置轴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底部支撑机构;101、底板;102、滑轨;103、固定支板A;2、辅助移动组件;201、固定连接板A;202、滑动支板;203、支撑轴;204、移动滚轮;205、下压杆;3、升降支撑机构;301、底部支杆;302、升降支杆;303、限位齿;304、自动限位组件;3041、滑动插杆;3042、连接板;3043、限位插板;305、带动板;306、拉杆;4、顶部支撑组件;401、支撑主板;402、插接副板;5、升降控制装置;501、固定连接板B;502、液压升降杆;503、推板A;504、带动滑块A;505、推压板;506、固定板;507、伸缩限位板;6、间距调节机构;601、外箱;602、控制轴;603、滑动推板;604、带动滑块B;605、支撑弹簧;7、限位解除装置;701、固定支板B;702、滑动插板;703、推板B;704、控制螺杆;705、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1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建设施工用临时支护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机构1、辅助移动组件2、升降支撑机构3、顶部支撑组件4、升降控制装置5、间距调节机构6和限位解除装置7;底部支撑机构1数量设置为两组;辅助移动组件2安装在底部支撑机构1表面;升降支撑机构3底部与底部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顶部支撑组件4底部与升降支撑机构3相连接;升降控制装置5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控制装置5底部一端与升降支撑机构3相连接,升降控制装置5一端与辅助移动组件2相接触;间距调节机构6左右两端与底部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且间距调节机构6中部一侧与升降支撑机构3相连接;限位解除装置7数量设置为两组,且限位解除装置7底部与底部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且限位解除装置7中部与升降支撑机构3相接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底部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01、滑轨102和固定支板A103;底板10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底板101底部与地面相接触;滑轨102固定安装在底板101顶部表面;固定支板A103数量设置为两组,固定支板A103底部与底板101固定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辅助移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板A201、滑动支板202、支撑轴203、移动滚轮204和下压杆205;固定连接板A20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且固定连接板A201内部开设有凹槽,固定连接板A201底部与底板101固定连接;滑动支板202为H形结构,滑动支板202滑动安置在固定连接板A201开设的滑槽内部;支撑轴203一端与滑动支板202转动连接;移动滚轮204与支撑轴203固定连接,移动滚轮204受力向下滑动并于地面接触能够方便整个装置在隧道内进行移动;下压杆205底部滑动插入到固定连接板A201开设的凹槽内部并与滑动支板202固定连接,下压杆205顶部与升降控制装置5相接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升降支撑机构3包括:底部支杆301、升降支杆302、限位齿303、自动限位组件304、带动板305和拉杆306;底部支杆30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且底部支杆301底部通过滑轨102与底板101滑动连接;升降支杆302为长方体结构,且升降支杆302底部滑动插入到底部支杆301内部;限位齿303固定安装在升降支杆302一侧;自动限位组件304一端滑动安插在底部支杆301凹槽内部,且自动限位组件304与限位齿303相接触,自动限位组件304与限位齿303相接触能够起到限制升降支杆302向下滑动的作用;带动板305一端与自动限位组件304固定连接;拉杆306与带动板305滑动连接,拉杆306另外一端与限位解除装置7相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自动限位组件304还包括:滑动插杆3041、连接板3042和限位插板3043;滑动插杆3041一端与带动板305固定连接,滑动插杆3041另外一端滑动插入到底部支杆301开设的凹槽内部,且滑动插杆3041表面设置有弹簧;连接板3042一端与滑动插杆3041固定连接;限位插板3043一端与连接板3042固定连接,带动板305受力向一侧滑动能够带动限位插板3043进行滑动进而解除对升降支杆302的限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顶部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主板401和插接副板402;支撑主板401为弧形结构,支撑主板401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支撑主板401底部与两组升降支杆302固定连接;插接副板402一端与支撑主板401固定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升降控制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板B501、液压升降杆502、推板A503、带动滑块A504、推压板505、固定板506和伸缩限位板507;固定连接板B501为顶部开设有滑槽的长方体结构,且固定连接板B501底部与底板101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502底部与固定连接板B501固定连接;推板A503整体为T形结构,且推板A503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推板A503一端与液压升降杆502固定连接;带动滑块A504滑动安装在推板A503开设的滑槽,且推板A503一端与升降支杆302固定连接,推板A503滑动能够通过带动滑块A504带动升降支杆302进行升降滑动;推压板505固定安装在推板A503表面,推压板505底部与下压杆205相接触;固定板506为中部开设有螺纹孔的长方体结构,且固定板506一端与固定连接板B501固定连接;伸缩限位板507底部滑动插入到固定连接板B501开设的滑槽内部,伸缩限位板507顶部与推板A503固定连接,伸缩限位板507能够起到限制推板A503左右滑动作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0所示,间距调节机构6包括:外箱601、控制轴602、滑动推板603、带动滑块B604和支撑弹簧605;外箱601为一端开设有方形滑槽的长方体结构,且外箱601左右两端与固定支板A103固定连接;控制轴602表面设置有螺纹,控制轴602一端旋转插入到外箱601内部;滑动推板603滑动安装在外箱601内部并与控制轴602螺纹连接,控制轴602转动能够带动滑动推板603进行滑动;带动滑块B604滑动安装在外箱601内部,且带动滑块B604一端与底部支杆301固定连接;支撑弹簧605安装在控制轴602表面,且支撑弹簧605左右两端与带动滑块B604固定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限位解除装置7包括:固定支板B701、滑动插板702、推板B703、控制螺杆704和推环705;固定支板B701为表面开设有方形滑槽的长方体结构,且固定支板B701底部与固定支板A103固定连接;滑动插板702为T形结构,且滑动插板702一端滑动安装在固定支板B701开设的方形滑槽内部;推板B703为中部开设有方形滑槽的长方体结构,且推板B703左右两端通过滑动插板702与固定支板B701滑动连接,固定支板B701能够起到限制滑动插板702左右滑动的作用;控制螺杆704一端滑动穿过推板B703开设的方形滑槽并插入到固定板506开设的螺纹孔内;推环705固定安装在控制螺杆704表面,推环705能够起到推动推板B703滑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置安置于隧道中,液压升降杆502伸缩杆向下收缩进而带动顶部的推板A503向下,推压板505下压并通过下压杆205推动移动滚轮204下滑并与地面接触,底板101受力抬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四组推动移动滚轮204推动本装置在隧道内移动,方便进行支撑位置的更换,在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根据需要支撑的面积的大小,控制控制轴602转动,控制轴602一端的滑动推板603受到螺纹的推动向一侧滑动,此时带动滑块B604受到的挤压力减弱,支撑弹簧605回弹,带动滑块B604带动升降支撑机构3进行滑动,升降支撑机构3顶部的多组支撑主板401和插接副板402滑动分开,增大支撑面积,且顶部支撑组件4整体为弧形一体结构,能够对顶部支撑组件4底部区域产生防护,在调整完支撑面积之后,启动液压升降杆502,液压升降杆502顶部的推板A503向上滑动,下压杆205受到的下压力接触,移动滚轮204上升,底板101与地面接触,推板A503持续上升并通过带动滑块A504带动升降支杆302向上滑动,升降支杆302在向上滑动的同时,限位齿303与限位插板3043相接触,限位插板3043不会限制限位齿303上升,在顶部支撑组件4上升到隧道最顶部时,形成支撑,此时限位插板3043会限制限位齿303以及升降支杆302下滑,洞顶的压力会分散到多组升降支撑机构3表面,压力分散,支撑效果好,在施工推进过程中,需要装置向隧道内侧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控制螺杆704,控制螺杆704向内侧滑动,控制螺杆704表面的推环705会带动推板B703向一侧滑动,推板B703会拉动拉杆306以及带动板305进行滑动,进而拉动滑动插杆3041带动限位插板3043与限位齿303分离,解除对升降支杆302向下滑动的限位,液压升降杆502向下滑动,顶部支撑组件4下将,移动滚轮204与地面相接触并形成支撑,工作人员可以推动本装置进行移动方便进行支撑位置更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