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依据投保人信息,获取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将所有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接收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响应于确定身份认证通过,则向用户端发送支付保险费指令;接收用户端返回的支付完成信息,确定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有效降低投保人续保时的续保复杂度,同一个投保人名下有多张保单时,服务端仅需发送一次续保链接,投保人仅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即可完成所有待续保保单的续保,提升续保效率和用户体验,节约续保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9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297764.6

  • 发明设计人 裴合兴;赵堃宇;孙亚丽;张黎;

    申请日2022-03-23

  • 分类号G06Q40/08(2012.01);G06F21/31(2013.01);G06Q20/40(2012.01);

  • 代理机构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陈莉

  • 地址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景天路中国人寿研发中心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4: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40/08 专利申请号:2022102977646 申请日:2022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保险续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类保险(例如短期健康险)续保业务蓬勃发展。现有保险的客户续保系统,在保单保险期届满时,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通过在线投保链接对名下保单进行确认同意投保并交纳保险费,才能获得新的保险合同。

但是,现有保险的客户续保系统,针对同一个投保人名下有多张保单的情况,整个续保过程营销员需要将每个保单的续保链接依次发送给投保人进行确认,投保人在确认投保时也需要依次对每张保单进行身份认证识别,这样造成营销员和投保人有很多的工作需要重复进行(例如重复发送链接、重复进行身份认证等),增加了续保成本,造成整个续保过程工作量大、续保效率低、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包括:

获取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其中,所述保单信息包括投保人信息;

依据所述投保人信息,获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

将所有所述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

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

响应于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则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支付保险费指令;

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支付完成信息,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

进一步地,在所述依据所述投保人信息,获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之前,先对所述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进行初始分享校验;和/或

在所述将所有所述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之前,对所述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进行再次分享校验。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

向所述用户端发送身份认证指令;

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具体包括:

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

将所述验证信息与原始身份信息比对,所述原始身份信息为预设的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库中与所述投保人相对应的原始验证信息;

响应于所述比对通过,则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认证指令包括:输入密码信息、识别图像信息、输入笔迹信息和/或录入声源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支付完成信息,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的支付完成信息,所述支付完成信息包括支付完成金额信息;

对所述支付完成信息进行支付校验;

响应于所述支付校验通过,则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

进一步地,对所述支付完成信息进行支付校验,包括:

将所述支付完成金额信息与所述保险费金额信息进行金额比对;其中,所述保险费金额信息为所有所述待续保保单在下一续保期内的保险金额的总和;

响应于所述金额比对通过,则确定所述支付校验通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其中,所述保单信息包括投保人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依据所述投保人信息,获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有所述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

身份认证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

支付认证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则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支付保险费指令;

判定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支付完成信息,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降低投保人续保时的续保复杂度,同一个投保人名下有多张保单时,服务端仅需发送一次续保链接,投保人仅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即可完成所有待续保保单的续保,提升续保效率和用户体验,节约续保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其中,所述保单信息包括投保人信息。

具体地,所述投保人信息至少包括投保人三要素,即投保人的姓名、投保人的证件类型和投保人的证件号。所述保单信息还包括投保人的投保日、保单到期日、保单金额等。例如,获取的某张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包括:张三(即投保人的姓名)、身份证(即投保人的证件类型)、123457XXXXXXX98987(即投保人的证件号)、2021-1-5(即投保日)、2023-1-4(即保单到期日)。

步骤S102、依据所述投保人信息,获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

具体地,依据所述投保人信息中的投保人的姓名和/或投保人的证件类型和证件号,获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保单的保单信息。然后在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保单中,选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所述待续保保单的选取依据预设选取规则设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选取规则为:选取日与保单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在60日之内的保单为待续保保单。

例如,在2021年5月20日,依据所述投保人的姓名“张三”和投保人的证件号“123457XXXXXXX98987”,获取了投保人“张三”对应的所有10张保单的保单信息。所述10张保单的保单到期日依次为:2021-8-5、2022-9-10、2021-6-5、2021-7-4、2021-12-10、2021-6-28、2022-10-5、2021-7-10、2023-8-5、2022-10-5。在所述10张保单中,依据预设规则,选取日(2021年5月20日)与保单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在60日之内的保单,分别为:保单到期日为2021-6-5的保单、保单到期日为2021-7-4的保单、保单到期日2021-6-28的保单、保单到期日2021-7-10的保单,这四张保单即为获取到的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

步骤S103、将所有所述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

具体的,将所有所述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发送的方式可以为将所有保单信息一起打包至一个压缩包,将压缩包通过链接分享、云盘分享等方式发送至用户端;或者采用其他可实现的发送方式。

步骤S104、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

具体的,当所述用户端接收所述保单信息后,对所有的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进行查看、确认,待确认无误后,用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身份认证请求。服务端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后,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

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

(2)向所述用户端发送身份认证指令;

(3)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

具体的,服务端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后,向用户端发送身份认证指令,用户端接收所述身份认证指令后,依据所述身份认证指令进行身份认证操作,并将验证信息返回至服务端。服务端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

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为预设的时间阈值,用户端必须在这个时间阈值内将验证信息返回至服务端,否则身份验证不能通过。

所述身份认证指令包括:输入密码信息、识别图像信息、输入笔迹信息和/或录入声源信息。所述输入密码信息为输入验证码信息、输入确认密码信息等;所述识别图像信息为识别投保人的面部图像信息;所述输入笔记信息为输入投保人的个人签名信息;所述录入声源信息为录入投保人的声音信息。

所述验证信息为投保人执行所述身份认证指令对应的验证信息。例如,如果身份认证指令为输入密码信息,那么验证信息即为投保人执行该指令而输入的验证码信息;如果身份认证指令为输入笔迹信息,那么验证信息即为投保人执行该指令而输入的个人签名信息。

例如,服务端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后,向用户端发送输入密码信息的身份认证指令,用户端接收所述身份认证指令后,依据所述身份认证指令进行身份认证操作,并将对应的验证信息即验证码“123456”在预设时间阈值内返回至服务端。服务端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还包括:

(31)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

(32)将所述验证信息与原始身份信息比对,所述原始身份信息为预设的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库中与所述投保人相对应的原始验证信息;

(33)响应于所述比对通过,则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

具体的,在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验证信息后,服务端还需要对所述验证信息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将所述验证信息与原始身份信息比对,当比对通过后,才能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

例如,服务端向用户端发送输入笔迹信息的身份认证指令,用户端接收所述身份认证指令后,依据所述身份认证指令进行身份认证操作,并将对应的验证信息(例如,“张三”的电子签名)在预设时间阈值内返回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所述验证信息后,在预设的用户身份验证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投保人相对应的原始验证信息(例如,投保人张三在最初投保时录入的“张三”的电子签名)。将所述验证信息与所述原始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后,如果二者之间的相似度达到预设相似值(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相似值设定为95%),则证明比对通过。本实施例中,使用阿里云或腾讯微校发布的“签名验证工具”进行所述验证信息与所述原始验证信息的比对工作。

步骤S105、响应于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则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支付保险费指令。

具体的,当身份验证通过后,服务端向用户端发送支付保险费指令。

步骤S106、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支付完成信息,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

具体的,所述用户端接收所述支付保险费指令,执行相应的支付操作,并将支付完成信息返回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支付完成信息,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6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所述用户端的支付完成信息,所述支付完成信息包括支付完成金额信息;

(2)对所述支付完成信息进行支付校验。将所述支付完成金额信息与所述保险费金额信息进行金额比对;其中,所述保险费金额信息为所有所述待续保保单在下一续保期内的保险金额的总和。响应于所述金额比对通过,则确定所述支付校验通过。

(3)响应于所述支付校验通过,则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

本申请提供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有效降低投保人续保时的续保复杂度,同一个投保人名下有多张保单时,服务端仅需发送一次续保链接,投保人仅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即可完成所有待续保保单的续保,提升续保效率和用户体验,节约续保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在所述步骤S102依据所述投保人信息,获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之前,先对所述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进行初始分享校验;和/或

在所述步骤S103将所有所述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之前,对所述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进行再次分享校验。

具体的,所述初始分享校验和所述再次分享校验均为校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可分享。保单信息是否可分享有多种情况,一般都是依据投保人最初的投保意愿设定的。例如,投保人最初投保时,选择保单信息加密。当保单信息处于加密状态时,保单信息属于不可分享信息,此时该保单信息只能投保人进行面对面的续保。本实施例中,使用JavaScript程序来进行分享校验。

通过进行初始分享校验和再次分享校验,在确定所有投保信息均可以进行分享的前提下,再执行后续操作,避免造成信息泄露。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装置。

参考图3,所述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01,被配置为:获取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其中,所述保单信息包括投保人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402,被配置为:依据所述投保人信息,获取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的保单信息;

发送模块403,被配置为:将所有所述保单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投保人对应的用户端;

身份认证模块404,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认证;

支付认证模块405,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所述身份认证通过,则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支付保险费指令;

判定模块406,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端返回的支付完成信息,确定所述投保人对应的所有待续保保单续保成功。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保单续保批量分享的续保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