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

一种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包括锚索、锚索托盘以及支护连杆,所述锚索托盘的中心开设有锚索孔,所述锚索贯穿锚索孔且端部固定连接有拆卸头,所述锚索托盘的表面的边缘处设有环形分布的连接槽,所述支护连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嵌于连接槽内且与锚索托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护连杆的表面设有若干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支护连杆之间设有调节螺杆。本实用新型由锚索、锚索托盘以及支护连杆组成,方便对巷道的顶部进行固定、防护,且以支护连杆对各个锚索托盘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巷道顶面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锚索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了施工的方便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0707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隆尼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906707.9

  • 申请日2022-04-19

  • 分类号E21D21/00(2006.01);

  • 代理机构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韦康

  • 地址 1546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长安街103号电子商务创业园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沿空留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

背景技术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针对深部开采复杂地质力学条件,在工作面煤层回采前,采用爆破技术,在回采巷道沿将要形成的采空区侧定向预裂顶板,待工作面回采后,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顶板沿预裂切缝自动切落形成巷帮,既隔离采空区又保持巷道的完整性,留下的巷道作为下一个工作面的运输巷,从而将传统面双巷改变为一面单巷采掘模式减少采掘比,实现无煤柱开采。

目前,现有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在施工时,现在巷道顶部铺设钢筋网,然后使用锚索进行固定,但是,锚索固定时为单点固定,而钢筋网在施工时工作量较大,且不能与巷道顶部进行充分接触,造成对巷道顶部支撑的稳定性不足。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锚索配合钢筋网进行固定时支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包括锚索、锚索托盘以及支护连杆,所述锚索托盘的中心开设有锚索孔,所述锚索贯穿锚索孔且端部固定连接有拆卸头,所述锚索托盘的表面的边缘处设有环形分布的连接槽,所述支护连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嵌于连接槽内且与锚索托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护连杆的表面设有若干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支护连杆之间设有调节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中心开设有顶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锚索托盘的边缘处设有凸起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的侧壁开设有销钉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护连杆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中心开设有与调节螺杆相连接的螺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套筒与支护连杆的连接处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呈三角状内嵌于支护连杆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锚索、锚索托盘以及支护连杆组成,方便对巷道的顶部进行固定、防护,且以支护连杆对各个锚索托盘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巷道顶面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锚索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了施工的方便性,通过在支护连杆的顶部设有带调节螺杆的支撑盘,方便对不同高度的顶面进行充分连接,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护连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锚索-1,锚索托盘-2,支护连杆-3,锚索孔-4,拆卸头-5,连接槽-6,连接孔-7,支撑盘-8,调节螺杆-9,锥形台-10,顶孔-11,固定耳-12,销钉孔-13,支撑套筒-14,螺纹孔-15,支撑件-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留顶煤巷道沿空留巷切顶卸压护巷结构,包括锚索1、锚索托盘2以及支护连杆3,所述锚索托盘2的中心开设有锚索孔4,所述锚索1贯穿锚索孔4且端部固定连接有拆卸头5,所述锚索托盘2的表面的边缘处设有环形分布的连接槽6,所述支护连杆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7,所述连接孔7的内嵌于连接槽6内且与锚索托盘2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护连杆3的表面设有若干支撑盘8,所述支撑盘8与支护连杆3之间设有调节螺杆9。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支撑盘8的底部设有锥形台10,所述锥形台10的中心开设有顶孔11,通过在支撑盘8的底部设有带顶孔11的锥形台10,提高支撑盘8的受力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锚索托盘2的边缘处设有凸起的固定耳12,所述固定耳12的侧壁开设有销钉孔13,通过在锚索托盘2的边缘处设有带销钉孔13的固定耳12,方便配合支护连杆3进行拆装、固定,提高施工操作的方便性。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支护连杆3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支撑套筒14,所述支撑套筒14的中心开设有与调节螺杆9相连接的螺纹孔15,通过在支护连杆3的内部焊接连接有支撑套筒14,方便在转动调节螺杆9时对支撑盘8的高度的进行调节,方便对巷道顶部高低不同的顶面进行充分连接。

具体改进地,所述支撑套筒14与支护连杆3的连接处设有支撑件16,所述支撑件16呈三角状内嵌于支护连杆3内,通过在支护连杆3的内壁设有与支撑套筒14相连接的支撑件16,提高支撑套筒14与支护连杆3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锚索-1、锚索托盘-2、支护连杆-3、锚索孔-4、拆卸头-5、连接槽-6、连接孔-7、支撑盘-8、调节螺杆-9、锥形台-10、顶孔-11、固定耳-12、销钉孔-13、支撑套筒-14、螺纹孔-15、支撑件-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由锚索1、锚索托盘2以及支护连杆3组成,方便对巷道的顶部进行固定、防护,且以支护连杆3对各个锚索托盘2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巷道顶面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对锚索1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了施工的方便性,通过在支护连杆3的顶部设有带调节螺杆9的支撑盘8,方便对不同高度的顶面进行充分连接,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实用机械将锚索1嵌入巷道顶部的山体内,将锚索1的底部穿过锚索托盘2的锚索孔4,并使用拆卸头5对锚索1进行固定,然后将支护连杆3的一端嵌入锚索托盘2边缘处的连接槽6内,使用销钉贯穿固定耳12表面的销钉孔13对支护杆进行固定,在支护连杆3的另一端再次固定锚索托盘2并与支护连杆3进行连接,并转动调节螺杆9,使支撑盘8与巷道的顶部充分接触,使用支护连杆3依次连接各个锚索托盘2,从而使巷道顶部形成网状的支护结构,提高对巷道顶部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