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铬酐吨桶

一种铬酐吨桶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铬酐吨桶,包括:筒体;顶盖,所述顶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安装有盖板;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四周;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第二电连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板阀,插板阀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筒体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上端圆孔便于盛装三氧化铬,下端方形使体积增大盛装,四条支撑脚精确定位,误差在正负一毫米,使得下端出料口能精确对接到收料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避免其卸料时出现泄漏而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污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1944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宝鸡巨成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572231.6

  •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日2022-06-22

  • 分类号B65D88/54(2006.01);B65D90/00(2006.01);B65D90/1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刘桐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开发区10路21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9: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氧化铬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铬酐吨桶。

背景技术

三氧化铬,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rO3,为暗红色或暗紫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硫酸、硝酸、乙醇、乙醚、乙酸、丙酮,主要用于电镀工业、医药工业、印刷工业、鞣革和织物媒染。

为了三氧化铬能够安全的进行运输时避免在运输时出现泄漏等各种情况,从而需要使用到铬酐吨桶。

三氧化铬装载在铬酐吨桶的内部需要使用到三氧化铬时需要进行卸料工作,而现有的卸料方式各种各样操作步骤繁琐,且容易出现泄漏的情况,从而会因为泄漏而污染到周围环境。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铬酐吨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铬酐吨桶,解决了需要使用到三氧化铬时需要进行卸料工作,现有的卸料方式各种各样操作步骤繁琐,且容易出现泄漏的情况,从而会因为泄漏而污染到周围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包括:筒体;

顶盖,所述顶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安装有盖板;

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四周;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板阀,所述插板阀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筒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耳。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内侧四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所述筒体的底部转动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铬酐吨桶,通过筒体、支撑脚、顶盖、第一连接管、盖板、固定组件、第二连接管、插板阀、第三连接管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筒体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上端圆孔便于盛装三氧化铬,下端方形使体积增大盛装,四条支撑脚精确定位,误差在正负一毫米,使得下端出料口能精确对接到收料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避免其卸料时出现泄漏而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外部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底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筒体,2、支撑脚,3、顶盖,4、第一连接管,5、盖板,6、固定组件,7、吊耳,8、第二连接管,9、插板阀,10、第三连接管,

11、限位槽,12、限位柱,13、底板,14、滚轮,15、滑槽,16、双轴伸缩杆,17、滑块,1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铬酐吨桶,包括:筒体1;

顶盖3,所述顶盖3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所述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顶部通过固定组件6固定安装有盖板5;

支撑脚2,所述支撑脚2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1底部的四周;

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二连接管8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板阀9,所述插板阀9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0。

筒体1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上端圆孔便于盛装三氧化铬,下端方形使体积增大盛装。

所述筒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耳7。

通过吊耳7从而能够方便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吊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打开固定组件6从而使得其盖板5和第一连接管4分离,而此时则可通过从第一连接管4的顶部开口位置倒入三氧化铬,而三氧化铬顺着第一连接管4进入到筒体1的内部,直至完成装载的工作,而此时则可通过使用固定组件6将其盖板5固定在第一连接管4的顶部对其第一连接管4的顶部开口密封即可。

当需要进行卸料工作时,通过打开插板阀9,通过插板阀9的开启,从而使得第二连接管8和第三连接管10之间处于连通的状态,从而使得处于筒体1内部的三氧化铬顺着第二连接管8和第三连接管10的方向排出而落进放置在第三连接管10底部的收集桶中即可。

而由于筒体1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上端圆孔便于盛装三氧化铬,下端方形使体积增大盛装,通过四条支撑脚2从而对其进行收集三氧化铬的收集桶的收料口和第三连接管10的底部开口位置进行精准对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筒体1、支撑脚2、顶盖3、第一连接管4、盖板5、固定组件6、第二连接管8、插板阀9、第三连接管10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筒体1采用天圆地方的形式,上端圆孔便于盛装三氧化铬,下端方形使体积增大盛装,四条支撑脚精确定位,误差在正负一毫米,使得下端出料口能精确对接到收料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避免其卸料时出现泄漏而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污染。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和图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铬酐吨桶。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铬酐吨桶,所述支撑脚2内侧四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12,所述限位柱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3。

通过限位槽11和限位柱12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其底板13移动的稳定性和工作稳定性避免其工作或者移动的期间出现晃动的情况。

所述底板13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滚轮14。

所述底板13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7。

所述滑块17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滑槽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双轴伸缩杆16。

通过滑块17和滑槽15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使得其连接杆18的作用力不会全部作用在其双轴伸缩杆16上,从而能够降低其双轴伸缩杆166的工作负担,避免其使用寿命缩短。

所述滑块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顶部与所述筒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

当其滚轮14和地面接触时且支撑脚2的底部脱离和地面的接触,连接杆18从倾斜的状态改变成为和地面垂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移动时,同时启动两侧的双轴伸缩杆16,通过双轴伸缩杆16的向外伸出从而会推动滑块17,促使其滑块17在滑槽15的内部进行从内侧向外侧移动,再通过滑块17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8进行移动,再通过连接杆18移动所产生的角度变化从而会推动底板13进行向下移动,再通过底板13的向下移动从而会带动限位柱12进行移动,且限位柱12在其限位槽11的内部进行向下移动,再通过底板13的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滚轮14进行同步向下移动,直至其滚轮14和地面接触时,从而会使得滚轮14不可继续的向下移动,而此时则继续通过双轴伸缩杆16的伸出工作从而会使得其筒体1以及支撑脚2等结构受力向上移动,直至其支撑脚2脱离和地面的接触即可。

而此时则通过滚轮14和底板13以及连接杆18、滑块17和双轴伸缩杆16等结构对其进行支撑工作即可,再通过推动筒体1而配合着滚轮14对其整体结构进行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铬酐吨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限位槽11、限位柱12、底板13、滚轮14、滑槽15、双轴伸缩杆16、滑块17、连接杆18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方便使滚轮14和地面接触并通过滚轮14、底板13等结构对其整体结构进行支撑而使得支撑脚2脱离和地面之间的接触,从而能够方便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位置移动,从而改变使用位置,从而能够降低搬运时工作人员的拉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