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的活动床垫

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的活动床垫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的活动床垫,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包括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充气垫和充气枕,所述充气枕和所述充气垫管道连接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往所述充气垫和所述充气枕中充气,所述充气垫和所述充气枕充气膨胀分别用于顶压躺卧在所述床垫上的患者的肢臂和颈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定期活动患者能够推动患者肢体活动,避免肌肉收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16698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2400074.7

  • 发明设计人 吴国新;

    申请日2022-09-09

  • 分类号A61H1/02(2006.01);A61G7/00(2006.01);A61G7/05(2006.01);A61G7/075(2006.01);

  • 代理机构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陈志超

  •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桂丹路120号

  •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的活动床垫。

背景技术

床垫安放在床上为人员带来舒适感觉,提高睡眠效果。一般病床中的床垫不具备额外功能,对于昏迷、关节炎症等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长期躺卧在病床中无法活动肢体会导致肢体机能退化。因此,需要一种活动床垫,能够推动患者肢体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的活动床垫,目的在于定期活动患者肢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的活动床垫,包括床垫,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充气垫和充气枕,所述充气枕和所述充气垫管道连接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往所述充气垫和所述充气枕中充气或放气,所述充气垫的位置与人体四肢对应,所述充气枕的位置与人体的颈部对应,所述充气垫和所述充气枕充气膨胀分别用于顶压躺卧在所述床垫上的患者的肢臂和颈部。

在患者平躺下时,头部和颈部枕在充气枕上,同时将患者的手臂和腿部放置在充气垫上。充气垫具有较大面积,能够覆盖不同身材的患者的四肢的关节部位,能够在充气时推动患者关节,使患者作出屈膝,弯折手臂等动作。期间充气装置需要不断循环充气和抽气工作,使充气垫和充气枕间断变形,对患者实现持续活动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充气枕呈U形状,所述充气枕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充气部,所述第一充气部连接所述充气装置。

充气枕本体填充弹性材料用于缓冲作用,充气装置具体对第一充气部输送气体,充气枕本体并不发生变形。这是因为患者头部不适应大幅度活动,第一充气部体积小,膨胀后只会提升患者头部数厘米,而充气枕两侧的凸起亦能够在头部抬升的期间保持对头部的限制作用,避免患者头部向充气枕两侧滑落。

优选地,所述充气垫包括第二充气部和第三充气部,所述第二充气部的位置与人体的手臂相对应,用于活动患者的肘关节,所述第三充气部的位置与人体的膝关节相对应,用于活动患者的膝关节。

两个充气部之间相隔数十厘米,间隔的区域能够容纳患者的躯干,患者两侧的手臂再放置在第二充气部上。第三充气部面积较第二充气部大,与充气枕分别位于第二充气部的两侧,相隔第二充气部数十厘米,且跨越床垫较大的宽度,能够使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三充气部上。还需要说明的是,应尽量保证第二充气部和第三充气部能够分别覆盖患者的前臂和膝关节,才能实现第二充气部顶压弯曲患者手臂,和第三充气部顶压膝盖弯曲患者腿部。

优选地,还包括三通阀;所述充气枕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充气部,所述三通阀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充气部和所述充气装置,所述三通阀还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床垫上设置有凸起部,每个所述第二充气部相邻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部,两个所述凸起部位于人体上臂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充气枕连接,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充气垫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气垫上均匀设置有凸粒。

优选地,还包括联管箱,所述联管箱设置在所述床垫的边沿,所述充气垫、所述充气枕和所述充气装置间的管道均通过所述联管箱。

优选地,所述床垫厚度6cm-8cm,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充气垫之间部分的管道容纳在所述床垫中连接所述充气垫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床垫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两侧的床垫旋转安装在所述旋转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垫铺设在床垫中,患者的腿部和手臂均放置在充气垫上,头部和颈部则枕在充气枕上。控制器用于控制充气装置定期充气,使充气垫和充气枕膨胀推动患者的肢臂和颈部活动,维持肌肉机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定期活动患者能够推动患者肢体活动,避免肌肉收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床垫;11、凸起部;2、充气垫;21、第二充气部;22、第三充气部;3、充气枕;31、第一充气部;4、充气装置;41、第一气泵;42、第二气泵;5、控制器;6、三通阀;7、凸粒;8、联管箱;9、旋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所示的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的活动床垫,包括床垫1,床垫1上设置有充气垫2和充气枕3,充气枕3和充气垫2管道连接充气装置4,充气装置4连接控制器5,控制器5用于控制充气装置4往充气垫2和充气枕3中充气或放气,充气垫2的位置与人体四肢对应,充气枕3的位置与人体的颈部对应,充气膨胀分别用于顶压躺卧在床垫1上的患者的肢臂和颈部。

其中,床垫1内填充弹性材料,保证躺卧舒适度,充气垫2内嵌在床垫1中,在常规状态(即未充气状态)下,使床垫1上表面平整不会硌着身体。充气枕3与床垫1一体连接,凸出设置在床垫1上,并靠近床垫1的端部,能够承托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充气垫2为弹性布料,例如氨纶,能够拉长数倍的长度,常规状态下充气垫2容纳在床垫1中,当充气装置4向充气垫2内充气时,充气垫2逐渐膨胀,如图3所示,体积增大,向床垫1上表面凸出,将会撑起患者的躯干,使患者的关节活动。同理,充气枕3亦能够充气膨胀,能够抬升患者头部,使颈部活动。充气装置4和控制器5设置在床垫1外,以简化床垫1本体的结构,充气装置4通过气管与充气垫2和充气枕3连接,控制器5通过电线向充气装置4发送工作指令。能够将气管从充气装置4上拆下,床垫1单独脱离出来,由于其上无额外设备,因此仍然具有轻便和柔软等性质,与一般被垫无过大区别,能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感觉。

具体地,在患者平躺下时,头部枕在充气枕3上,同时将患者的手臂和腿部放置在充气垫2上。充气垫2具有较大面积,能够覆盖不同身材的患者的四肢的关节部位,能够在充气时推动患者关节,使患者作出屈膝,弯折手臂等动作。期间充气装置4需要不断循环充气和抽气工作,使充气垫2和充气枕3间断变形,对患者实现持续活动的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充气枕3呈U形状,充气枕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充气部31,第一充气部31连接充气装置4。

其中,如图2所示,充气枕3中部向内弯折,两侧向外凸出,呈弧形,适合放置患者头部。第一充气部31设置在充气枕3的上表面,倾斜朝向患者头部。该第一充气部31嵌入到充气枕3内,只覆盖充气枕3部分面积。充气枕3本体填充弹性材料用于缓冲作用,充气装置4具体对第一充气部31输送气体,充气枕3本体并不发生变形。这是因为患者头部不适应大幅度活动,第一充气部31体积小,膨胀后只会提升患者头部数厘米,而充气枕3两侧的凸起亦能够在头部抬升的期间保持对头部的限制作用,避免患者头部向充气枕3两侧滑落。

在一实施例中,充气垫2包括第二充气部21和第三充气部22,第二充气部21的位置与人体的手臂相对应,用于活动患者的肘关节,第三充气部22的位置与人体的膝关节相对应,用于活动患者的膝关节。

其中,第二充气部21设置有两个,上表面形状呈方形,两个充气部之间相隔数十厘米,间隔的区域能够容纳患者的躯干,患者两侧的手臂再放置在第二充气部21上。第三充气部22面积较第二充气部21大,与充气枕3分别位于第二充气部21的两侧,相隔第二充气部21数十厘米,且跨越床垫1较大的宽度,能够使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三充气部22上。还需要说明的是,应尽量保证第二充气部21和第三充气部22能够分别覆盖患者的前臂和膝关节,才能实现第二充气部21顶压弯曲患者手臂,和第三充气部22顶压膝盖弯曲患者腿部。考虑到不同患者身材大小不一,第二充气部21和第三充气部22的覆盖面积应尽量大。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三通阀6;充气枕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充气部31,三通阀6分别连接两个第一充气部31和充气装置4,三通阀6还电连接控制器5。

其中,两个第一充气部31分别设置在充气枕3两侧的凸起上,朝向内侧的患者头部,与患者头部相对设置,分别通过管道与三通阀6连接。三通阀6特性是具有一个入气口和两个出气口,通过控制两个出气口的开闭,以控制气流往不同出口流动。通过控制器5控制三通阀6的工作状态,使两个第一充气部31轮流充气和排气,轮流顶压患者头部,使患者头部左右摆动。其中一个第一充气部31膨胀时,顶压患者头部侧向充气垫2另一侧,充气垫2另一侧的凸起避免其滑落。这种结构能够较为全面地活动患者颈部,且不用抬升患者头部。

在一实施例中,床垫1上设置有凸起部11,每个第二充气部21相邻设置有两个凸起部11,两个凸起部11位于人体上臂的两侧。

其中,凸起部11位于第二充气部21靠近充气枕3的一侧,凸出于床垫1表面,与床垫1一体连接。两个凸起部11与一个第二充气部21邻近,能够将患者的手臂放置在两个凸起部11之间,具体为将患者的其中一只手臂的前臂放置在第二充气部21上,将患者的上臂放置在两个凸起部11之间。因为患者在躺卧时,手肘是朝下摆放的,第二充气部21充气从下方顶压并抬升患者前臂,患者上臂保持平放,且上臂受两侧的凸起部11限制不能因前臂抬升而偏离位置。需避免患者的肘关节放置在第二充气部21上,才能使前臂抬升时不会带动上臂抬升,此时患者手臂弯曲。

在一实施例中,充气装置4包括第一气泵41和第二气泵42,第一气泵41与充气枕3连接,第二气泵42与充气垫2连接。

其中,充气垫2的充气体积较大,充气枕3的充气体积较少,两者的充气量需求不一,应连接不同规格的充气装置4。另一方面能够使充气垫2和充气枕3分开独立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充气垫2上均匀设置有凸粒7。

其中,凸粒7是充气垫2上形状较小的凸块,同样填充弹性材料提高舒适感。在充气垫2膨胀时,充气垫2表面形状变大,凸粒7位置改变,且充气垫2在逐渐膨胀过程中将更大面积地接触患者肢体,使凸粒7充分接触患者肢体,因此充气垫2凹凸不平的形状能够增强对人体局部位置的按压效果,具有按摩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联管箱8,联管箱8设置在床垫1的边沿,充气垫2、充气枕3和充气装置4间的管道均通过联管箱8。

为了避免多条气管管道相互缠绕和阻碍医护人员工作,使用联管箱8连接所有管道。在联管箱8上设置多个与管道半径相同的通孔,需要将管道穿过该通孔,再连接到充气装置4上。联管箱8将管道约束在床垫1一侧,不会阻碍人员。

在一实施例中,床垫1厚度6cm-8cm,充气装置4和充气垫2之间部分的管道容纳在床垫1中连接充气垫2的底部。

其中,部分管道穿入床垫1内部,连接充气垫2的下方,保证床垫1表面光滑。因此需要使床垫1具备足够厚度支撑人体,才不会在人体重量下压扁管道。

在一实施例中,床垫1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杆9,旋转杆9两侧的床垫1旋转安装在旋转杆9上。

床垫1分为两部分垫体,依靠旋转杆9连接在一起,类似合页,能够以旋转杆9为圆心旋转折叠,使床垫1弯曲,将患者上本身抬起,方便进行喂患者进食等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