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及使用方法

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及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及正畸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及使用方法,包括固位钉、牵引钉、牵引件,所述固位钉用于固定在骨皮质上端,所述牵引钉用于固定在待调整牙面上,所述固位钉与所述牵引钉借助所述牵引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用于提供所述固位钉与所述牵引钉远离的弹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牵张成骨操作困难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558794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845783.3

  • 发明设计人 张黎丽;靳路远;周伟伟;

    申请日2021-07-26

  • 分类号A61C7/00(2006.01);A61F2/28(2006.01);

  • 代理机构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张玉婵

  • 地址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4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14:00: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及正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牙骨粘连(Dental ankylosis)是儿童和青少年牙外伤后最常见的导致颌面部发育畸形的并发症,牵张成骨术是治疗此种发育畸形的方法之一。牵张成骨术是一种内源性组织工程学技术,应用于牙骨粘连时需要对粘连牙进行方块截骨,切除粘连区域周围的骨皮质,在骨断面两侧安放牵张成骨装置,通过其产生的外力使切开的骨间隙不断增宽,并激发机体组织再生的潜力,在牵张间隙内不断形成新生骨组织,同时使骨骼周围的肌肉、神经、血管、皮肤等同步生长,从而达到延长骨骼的目的。

目前临床使用的主要为内置式牵张成骨装置体积大,无法应用于单颗牙的牵张成骨;

牙支持式牵张成骨需要将固定装置通过粘接剂将固定在上颌牙齿上,并将牵引力施加在牙齿上,推动上颌骨前段向咬合方向移动。但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处于混合牙列期,乳牙牙根处于进行性吸收阶段,牙根短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年轻恒牙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而且颌面部损伤又会累及多颗牙,损伤的年轻恒牙做为牙支持式牵张成骨的支抗可能会导致其牙髓坏死,从而造成牙根发育的停滞。由于年轻恒牙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发育完成,具有根管粗、管壁薄、髓腔大、根尖孔宽大等特点,其牙髓一旦坏死,牙根即停止发育,根管壁薄弱,并呈短而开放的牙根,严重时不仅可能影响该牙的远期生长发育还会影响牙槽骨的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恒牙及颌骨发育畸形。

骨支持式需要将固定装置通过固位钉固定于截骨线两侧,并将牵引力施加于活动骨块上,推动活动骨块向咬合方向移动。但是,固定装置需要放置于黏膜下,不利于保持口腔清洁,容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感染。并且需要二次外科手术取出,容易造成更多瘢痕生成,增加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基于以上问题,亟需一种临床操作简单、又不过度损伤邻牙及周围软硬组织的的牵张成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骨牵张操作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包括:

固位钉,所述固位钉用于固定在上端骨皮质;

牵引钉,所述牵引钉用于固定在待调整牙面上;

牵引件,所述固位钉与所述牵引钉借助所述牵引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用于提供所述固位钉与所述牵引钉远离的弹力。

所述牵引件包括:

簧片,所述簧片为圆环结构,所述簧片的一侧与所述固位钉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牵引钉连接;

所述簧片上具有通孔;

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簧片上的通孔;

螺母,为两个,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两端,所述螺母上具有牵引孔。

还包括:

导向轨道,为两个,所述导向轨道移动设置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

导向柱,为两个,所述导向柱与在所述牵引件连接,所述导向柱滑动设置在导向轨道内。

所述导向轨道包括:

轨道主体,所述轨道主体移动设置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所述轨道主体上具有滑动凹槽;

限位挡板,为两个,所述限位挡板设置在所述轨道主体上的滑动凹槽槽口处,两个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滑动凹槽形成T型槽;

所述导向柱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簧片连接;

滑片,所述滑片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滑片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轨道主体之间。

还包括:

张力弹簧,所述张力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位于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滑片之间。

还包括:

滑座,所述滑座设置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所述轨道主体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座上。

还包括:

固位板,所述固位板与所述牵引件连接;

所述固位钉为两个,所述固位钉设置在所述固位板上,用于固定所述固位板。

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口内牵张成骨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牙骨混合支持式口内牵张成骨器设计结构进行组装;

S2:将滑座固定安装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

S3:通过固位钉将固位板固定在上端骨皮质;

S4:通过牵引钉将牵引件固定在待调整牙面上;

S5:通过调整螺杆,压缩簧片牵引待调整牙面到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公开了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其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安装在截骨术后上端骨皮质黏膜上的固位钉,然后是安装在待调整牙面上的牵引钉,在固位钉和牵引钉之间连接有牵引件,牵引件能够提供固位钉和牵引钉之间的牵引力,从而实现成骨的牵拉效果;

通过本发明中的固位钉及牵引钉实现固定,中间的牵引件实现成骨的牵拉,将待调整牙面牵引开,从而实现矫型的作用,中间仅仅只需要调整牵引件的牵引力大小就可以实现,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骨牵张操作困难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牙支持式牵引装置会对牙根造成一定损伤,而骨支持式固定装置的安装方式则会在黏膜下方形成软组织隧道,影响口腔清洁,容易形成细菌和生物膜的“温床”,造成口内软硬组织感染。而本发明的方案则安装在黏膜外,避免使骨组织与黏膜组织分离,操作也更加简便快捷,因此,本发明中的成骨牵张装置具有更明显的进步优势。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口内牵张成骨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本发明中的操作方法借助本发明中公开的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能够简单安全的实现成骨的牵拉矫型,避免了口腔的感染,体积紧凑,临床上操作快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牵张成骨操作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固位钉,2、牵引钉,3、牵引件,4、簧片,5、螺杆,6、螺母,7、导向轨道,8、导向柱,9、轨道主体,10、限位挡板,11、连接杆,12、滑片,13、张力弹簧,14、滑座,15、固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包括:

固位钉1,所述固位钉1用于固定在上端骨皮质;

牵引钉2,所述牵引钉2用于固定在待调整牙面上;

牵引件3,所述固位钉1与所述牵引钉2借助所述牵引件3连接,所述牵引件3用于提供所述固位钉1与所述牵引钉2远离的弹力。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其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安装在骨皮质的固位钉1,然后是安装在待调整牙面上的牵引钉2,在固位钉1和牵引钉2之间连接有牵引件3,牵引件3能够提供固位钉1和牵引钉2之间的牵引力,从而实现牙槽骨高度方向的成骨,从结构上保证了牙槽骨高度方向成骨的牵拉效果;

通过本发明中的固位钉1及牵引钉2实现固定,中间的牵引件3实现成骨的牵拉,使牙槽骨的增高成型,将待调整牙面牵引开,从而实现矫型的作用,中间仅仅只需要调整牵引件3的牵引力大小就可以实现,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牵张成骨牵张操作困难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牙支持式牵引装置会对牙根造成一定损伤,而骨支持式固定装置的安装方式则会形成黏膜下软组织隧道,影响口腔清洁,容易形成细菌和生物膜的“温床”,造成口内软硬组织感染伤害到黏膜,造成组织感染,影响口腔清洁,而本发明的方案则在骨外进行安装不伤害黏膜,也不会造成损伤,而本发明的方案则安装在黏膜外,不会使骨组织与黏膜组织分离,形成黏膜下隧道,操作也更加简便快捷,因此,本发明中的牵张成骨牵张装置具有更明显的进步优势。

所述牵引件3包括:

簧片4,所述簧片4为圆环结构,所述簧片4的一侧与所述固位钉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牵引钉2连接;

所述簧片4上具有通孔;

螺杆5,所述螺杆5穿过所述簧片4上的通孔;

螺母6,为两个,所述螺母6设置在所述螺杆5的两端,所述螺母6上具有牵引孔。

本实施例中,牵引件3具体可以是一个圆环状的簧片4,簧片4对应的两端与固位钉1和牵引钉2连接,簧片4上设置了通孔,通过通孔,穿过一根螺杆5,在螺杆5的两端安装有螺母6,使用过程中,当各个位置都固定好后,调节螺母6,使两侧的螺母6靠近,压迫簧片4收缩,簧片4被压缩后发生形变,拉伸边长,簧片4对成骨产生拉力作用,从而实现成骨的矫型拉长,利用口外扳手,插入到调节螺母6的牵引孔内,通过调节螺母6对簧片4的压缩量,就能够调节簧片4对于成骨的拉力,操作简单可靠,并且固定点都在骨外,避免造成对黏膜和组织的损伤。

还包括:

导向轨道7,为两个,所述导向轨道7移动设置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

导向柱8,为两个,所述导向柱8与在所述牵引件3连接,所述导向柱8滑动设置在导向轨道7内。

本实施例中,在簧片4的两侧,也就是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还安装有导向轨道7,导向轨道7是安装在健康的牙面上,并且能够产生移动,在牵引件3上还设置有导向柱8,导向柱8滑动设置在导向轨道7内,当对待调整牙面进行调整时,由于在牵拉过程中,待调整牙面受力有可能出现倾斜偏差,导致最终牵拉效果可能出现偏移,所以在牵引件3上连接有导向柱8,导向柱8在导向轨道7的限制下,其可以牵制簧片4的牵拉方向始终保持垂直,从而避免牵拉出现倾斜,进一步提升成骨矫正的准确可靠。

所述导向轨道7包括:

轨道主体9,所述轨道主体9移动设置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所述轨道主体9上具有滑动凹槽;

限位挡板10,为两个,所述限位挡板10设置在所述轨道主体9上的滑动凹槽槽口处,两个所述限位挡板10与所述滑动凹槽形成T型槽;

所述导向柱8包括:

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簧片4连接;

滑片12,所述滑片12与所述连接杆11连接,所述滑片12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挡板10与所述轨道主体9之间。

本实施例中,导向轨道7具体为轨道主体9及限位挡板10,轨道主体9移动设置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轨道主体9上具有滑动凹槽,限位挡板10为两个,安装在滑动凹槽的槽口出,中间的滑道则形成了T型槽,导向柱8具体为连接杆11,一端与簧片4连接,另外一端与滑片12连接,滑片12在T型槽的较宽的槽内滑动,连接杆11则在两个限位挡板10之间滑动,限位挡板10对滑片12沿连接杆11的轴向具有限制作用,因此,当连接至滑片12的连接杆11在导向滑道内的T型槽滑动时,其在垂直方向的垂直度始终能保持较高的精准度,对于成骨的牵拉而言,进一步提升了稳定性与可靠性。

还包括:

张力弹簧13,所述张力弹簧13套设在所述连接杆11上,位于所述限位挡板10和所述滑片12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杆11上还套设有张力弹簧13,张力弹簧13在限位挡板10和滑片12之间,当对待调整牙面进行牵拉过程中,其除了受到垂直方向的力,由于口腔内复杂的组织环境,其还可能受到水平面方向上的力,因此,采用张力弹簧13能够吸收一部分水平面方向的力,避免待调整牙面受到强制性的约束力,造成患牙及其周围牙齿组织损伤,提升牙面矫正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还包括:

滑座14,所述滑座14设置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所述轨道主体9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座14上。

本实施例中,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还设置有滑座14,滑座14是固定设置的,轨道主体9滑动设置在滑座14上,其滑动方向与簧片4的收缩方向一致,分体式装配的方式,从而使调整更加灵活。

还包括:

固位板15,所述固位板15与所述牵引件3连接;

所述固位钉1为两个,所述固位钉1设置在所述固位板15上,用于固定所述固位板15。

本实施例中,在骨皮质上端固定点为多个,具体为增加了一个固位板15,固位板15与簧片4连接,固定钉为两个,将固定钉将固位板15安装在截骨术后上端骨皮质黏膜上,更加稳定,固位板15接触面大,在保证稳固的同时,能最大程度上保护固位板15下方的牙龈组织及骨组织不受损伤。

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口内牵张成骨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牙骨混合支持式口内牵张成骨器设计结构进行组装;

S2:将滑座14固定安装在待调整牙面相邻两侧的牙面上;

S3:通过固位钉1将固位板15固定在上端骨皮质;

S4:通过牵引钉2将牵引件3固定在待调整牙面上;

S5:通过调整螺杆5,压缩簧片4牵引待调整牙面到预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牙骨混合支持式口内牵张成骨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本发明中的操作方法借助本发明中公开的牙骨混合支持式外置口内牵张成骨器,首先是将牵张成骨器按照设计结构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首先在牙面上安装滑座14,调整两侧的高度一致并且在一个平面呢,通过固位钉1将固位板15固定在骨皮质上端,最后将牵引钉2固定在待调整牙面上,这些都是安装在牙面以外,根据牵引情况,调整螺母6压住簧片4的压紧程度,从而控制牵引力的大小,能够简单安全的实现牙槽骨高度方向的成骨的牵拉矫型,避免了口腔的感染,体积紧凑,临床上操作快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牵张成骨操作困难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