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诗词歌曲

古诗词歌曲

古诗词歌曲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专利文献1218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文艺生活·文海艺苑、北方音乐、大舞台等; 古诗词歌曲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宋碧、仇海平、刘丹等。

古诗词歌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11.55%

专利文献>

论文:1218 占比:88.45%

总计:1377篇

古诗词歌曲—发文趋势图

古诗词歌曲

-研究学者

  • 宋碧
  • 仇海平
  • 刘丹
  • 吴婷婷
  • 孔卓
  • 杨阳
  • 林木子
  • 王鹏
  • 符晶
  • 许迪迪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羽
    • 摘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在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谱曲、演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声乐艺术。古代的声乐艺术意蕴深厚,色彩斑斓,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展示不同声乐体裁的风格演变及其审美特性,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声乐艺术所具有的人文精神。随着时代变迁,近现代的音乐人又在古人创作的基础上增添了新时代的色彩,创作出了大量的古诗词类的歌曲,许多演唱者通过对古代诗词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各自展现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 李海涓
    • 摘要: 在高校的声乐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借助优秀声乐作品的词曲情怀,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诗词的声乐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内涵,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提高演唱技能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终极教育目标。
    • 王霞; 刘宣妤
    • 摘要: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通识课、专业课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高校“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领域,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加强古诗词歌曲的教学,并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演唱水平以及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 刘伟; 王利娟
    • 摘要: 苏轼作词、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是一首经典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可谓男中音的必唱曲目,因此,关于该曲的研究颇为常见。例如,以“大江东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文献库中进行搜索,可见文献309篇,其中直接相关的有128篇,含硕士论文11篇。以上文献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体会和版本比较等方面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进行了研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 张婧雯
    • 摘要: 《越人歌》是一首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最早收录于汉代刘向创作的《说苑·善说篇》。近年,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许多作曲家热衷于改编中国古代诗词作品,结合现代音乐审美,创作出众多意境优美、情绪丰富、旋律流畅动听、极富有歌唱性的古诗词歌曲。刘青作曲的《越人歌》版本被广大声乐爱好者演唱,而如何唱好这首充满意境之美的《越人歌》,还要从歌曲的意境赏析和情感演绎等方面具体分析。
    • 郭梦真
    • 摘要: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诗词的传承与发展是人类的艺术瑰宝。其中唐诗宋词更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刻的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经典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该歌曲音乐线条感强,讲究行腔归韵,音色十分优美,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深入了解这首诗的文学意境以及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其曲式结构和演唱技巧上的处理,重视肢体和情感语言的表现,以实现“情”与“声”的结合,“演”与“唱”的统一。本文研究分析古诗词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艺术特征,并重点结合论述歌曲的具体演唱处理过程,谈谈歌曲演唱带来的启发,以期为古诗词歌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 张晓炳
    • 摘要: 诗词歌赋的出现,贯穿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中华文明的独特韵味。研究者选择前人创作的古诗词作为当代艺术歌曲的歌词,融入一定的中西曲子创作方法,创造出独具我国文化特色的古诗词歌曲,为古诗词赋予全新的生机和活力。马思聪先生,将李白的《长相思》作为歌词,谱写出的艺术精品歌曲,在融合西洋技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与我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不断融合,展现出全新的光彩和韵味。
    • 聂堂英
    • 摘要: 近年来,众多古诗词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了经典古诗词歌曲。根据新课标要求,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古诗词歌曲是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从优美的旋律领略古诗词的深奥内涵,这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音乐教育核心,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价值。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感受古诗词歌曲审美情感、审美体验,提升对于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本文针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古诗歌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学的现状研究,提出初中音乐教学中古诗词歌曲渗透的策略,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进行针对性探讨。
    • 成莹
    • 摘要: 一、创作缘由“唱太公”仪式属于梅山傩戏,在梅山老百姓家里,每年至少有一次傩戏表演,就是杀年猪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请傩艺人举行一次祭祖仪式,这种仪式在梅山叫“唱太公”。2010年,梅山傩戏被评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这意味着梅山傩戏体系内的所有东西都具有国宝级的价值。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音乐表演工作者,应多做田野调查,记录并挖掘更多的音乐素材,整理并创新,用当代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这首古诗词歌曲《临江仙·送王缄》的音乐创作素材来源于此。
    • 卢美娜
    • 摘要: 古诗词歌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其应用于小学教学加以规范。古诗词歌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体现在美育教学、丰富教材体系、学科综合等多方面。苏教版学校音乐课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古诗词歌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巩固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法、古诗词知识等,以使教学达到预期成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